資源簡介 謙謙君子——竹教案教學背景竹子空心、竹葉低垂象征著人虛懷若谷;竹身修立挺拔、直沖云霄象征著人剛正不阿、壯志凌云;竹子節節拔高象征著人恪守氣節;竹根堅固、竹身質堅象征著人堅貞不屈;竹子歷四時而常茂,經嚴寒而不凋象征著人之頑強和理想之堅定。人們對竹詠嘆不絕,實際代表自己的精神理想和人格追求。二、教學目標了解竹子的基本介紹、形態特征、生長環境、分布范圍、主要價值、栽培技術、物種分類、植物文化和研究成果,培養同學們做到:好好愛護環境,節約每一滴水,節約每一張紙,節約每一個資源。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好好保護環境,愛護環境!共同創造一個潔凈、美好的家園!三、教學重點認真學習竹子的知識,欣賞大自然的神奇。培養愛護環境,保護植物的意識。讓同學們懂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道理,愛護植物,熱愛大自然一切生命。積極響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設生態文明,保護生態環境。教學過程老師引入:竹子是優良的園林綠化和旅游觀賞植物,中華民族對竹子的栽培利用和審美活動歷史悠久,中國被西方稱為“竹子文明的國度”,云南則有“世界竹類的故鄉”之譽,由于竹子具有較高的旅游審美和園林觀賞價值,以云南竹類資源之豐富和民族竹文化之奇妙,竹文化旅游在云南旅游業建設中將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讓我們了解一下吧:竹,又名竹子。品種繁多,有毛竹、麻竹、箭竹等。多年生禾本科竹亞科植物,莖多為木質,也有草本,在熱帶、亞熱帶地區,東亞、東南亞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島嶼上分布最集中,種類很多,有的低矮似草,有的高如大樹,生長迅速,是世界上長得最快的植物,竹子非常堅韌,許多材料也是用竹子制成的。通常通過地下匍匐的根莖成片生長,也可以通過開花結籽繁衍,種子被稱為竹米。有些種類的竹筍可以食用。竹枝桿挺拔,修長,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倍受中國人喜愛,與梅、蘭、菊并稱為“花中四君子”,與梅、松并稱為“歲寒三友”,從古文人墨客,愛竹詠竹者眾多,很多竹子的原產地在中國,也稱之為中國的文物標志。基本介紹竹子是高大喬木狀禾草類植物。記載有七十余屬,一千多種,但其中許多是同物異名。竹為高大、生長迅速的禾草類植物,莖為木質。分布于熱帶、亞熱帶至暖溫帶地區。東亞、東南亞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島嶼上分布最集中,種類也最多。最矮小的竹種,其桿高10~15厘米,最大的竹種,其桿高達40米以上。成熟的竹生出水平的枝,葉片為劍形,有葉柄,幼株的葉直接從莖上生出。嫩的地下莖和竹筍可以食用。秋冬時,竹芽還沒有長出地面,這時挖出來就叫冬筍。春天,竹筍長出地面就叫春筍。冬筍和春筍都是中國菜品里常見的食物。春天時,竹芽在干燥的土壤中等待春雨,如果下過一場透雨,春筍就會以很快的速度長出地面。形態特征竹葉竹子是一種速生型草本植物,其竹葉呈狹披針形,長7.5~16厘米,寬1~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鈍形,葉柄長約5毫米,邊緣之一側較平滑,另一側具小鋸齒而粗糙;平行脈,次脈6~8對,小橫脈甚顯著;葉面深綠色,無毛,背面色較淡,基部具微毛;質薄而較脆。竹筍:長10~30cm,成年竹通體碧綠節數一般在10~15節之間。竹花竹子花是像稻穗一樣的花朵,不同種類的竹子的花顏色是不同的,不過主色都為黃,綠色,白色,有的配有紅色,粉色等。地下莖竹的地下莖(俗稱竹鞭)是橫著生長的,中間稍空,也有節并且多而密,在節上長著許多須根和芽。一些芽發育成為竹筍鉆出地面長成竹子,另一些芽并不長出地面,而是橫著生長,發育成新的地下莖。因此,竹子都是成片成林的生長。嫩的竹鞭和竹筍可以食用。 冬筍和春筍秋冬時,竹芽還沒有長出地面,這時挖出來就叫冬筍(黃泥拱);春天,竹筍長出地面就叫春筍。冬筍和春筍都是中國菜品里常見的食物。春天時,竹芽在干燥的土壤中等待春雨,如果下過一場透雨,春筍就會以很快的速度長出地面。生長環境氣候竹類大都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盛產于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竹子是森林資源之一。全世界竹類植物約有70多屬1,200多種,主要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少數竹類分布在溫帶和寒帶。竹子是常綠(少數竹種在旱季落葉)淺根性植物,對水熱條件要求高,而且非常敏感,地球表面的水熱分布支配著竹子的地理分布。東南亞雨量充沛,熱量穩定,是竹子生長理想的生態環境,也是世界竹子分布的中心。世界的竹子地理分布可分為3大竹區,即亞太竹區、美洲竹區和非洲竹區,有些學者還單列,歐洲、北美引種區”。竹子在下雨后生長的很快。土壤竹子對土壤的要求,土質深厚肥沃,富含有機質和礦物元素的偏酸性土壤。由于叢生、混生竹類地下莖入土較淺,出筍期在夏、秋,新竹當年不能充分木質化,經不起寒冷和干旱,故北方一般生長受到限制,他們對土壤的要求也高于散生竹。水分竹子對水分的要求,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又要排水良好。分布范圍全世界約有100至1000多種竹子,意大利、德國、法國、荷蘭、英國已從亞、 非、拉引進了大到毛竹,小至赤竹的十幾個屬100多種竹子,大量用于庭園綠化。尤以從中國和日本引進的較耐寒的剛竹屬、苦竹屬、赤竹屬竹種為主。亞太竹區亞太竹區是世界最大的竹區。南至南緯42°的新西蘭,北至北緯51°的庫頁島中部,東至太平洋諸島,西至印度洋西南部。本區竹子約50多屬,900多種。既有叢生竹,又有散生竹,前者約占3/5,后者約占2/5,其中有經濟價值的約有100多種。主要產竹國家有中國、印度、緬甸等。竹原產中國,主要分布在南方,類型眾多,適應性強,分布極廣。中國有37屬約500種,以四川地區為主。在中國有熊貓之家和竹林深處的典故。中國的竹種分布全國各地,以珠江流域和長江流域最多,秦嶺以北雨量少、氣溫低,僅有少數矮小竹類生長。美洲竹區至南緯47°的阿根廷南部,北至北緯40°的美國東部,共有18個屬,270多種。美洲竹類植物中,青籬竹屬為散生型,其余17屬均為叢生型。在北美,除大青籬竹及其兩個亞種外,沒有鄉土竹種。在拉丁美洲,南北回歸線之間是竹子分布的中心,竹種十分豐富,由此而南直至阿根廷則逐漸減少。在南北美洲,竹子分布主要集中在東部。竹子的垂直分布,由海拔幾米至海拔3000m(智利)。非洲竹區此區竹子分布范圍較小,南起南緯22°莫桑比克南部,北至北緯16°蘇丹東部。在非洲北部蘇丹境內的尼羅河上游河谷地帶和埃塞俄比亞的溫帶山地森林地區都有成片的竹林分布。東非的馬達加斯加島,降水量高,氣候溫暖,竹種比非洲大陸豐富。引種區竹子在世界上分布,主要在亞洲、非洲、拉的一些國家。歐洲沒有天然分布的竹種,北美原產的竹子也只有幾種。近百年來,英、法、德、意、比、荷等歐洲國家和美國、加拿大等從亞、非、拉的一些產竹國家引種了大量的竹種。主要價值生活用途在庭院中,是不可缺少的點綴假山水榭的植物。竹子也可制作工藝品、樂器等。將竹材用工程化方法,經物理和化學作用制成的竹纖維,被用作紡織品,做成毛巾和衣物等。將竹材通過烘培,制成竹炭,被用在許多場合,包括去除環境氣味,以及特殊風味食品。竹炭經過粉碎和活化制成的活性炭,有很好的吸附和凈化作用。竹也常用于建造棚架(搭棚)、做為建材及掃帚、桌、椅等日用品。竹也可以編制籮筐、背簍、菜籃、席子等一般農村多見。在日本、韓國,有人會用之配以海鹽、黃土等,以類似煉鋼的方法,加工成青竹鹽(或稱竹鹽),作為調味料、甚至加進個人衛生用品之中。醫藥用途竹葉:《本草綱目》:“淡竹葉氣味辛平,大寒,無毒;主治:心煩、尿赤、小便不利等。苦竹葉氣味苦冷、無毒;主治口瘡、目痛、失眠、中風等。竹瀝:具有鎮咳祛痰功效。竹根:入藥,有清熱除煩之功效。竹青:是去火清涼的中藥材。竹葉心:可治腹瀉。抽取竹葉心食用其白嫩部分,可治療輕度腹瀉。科技用途早在商周時代,中國已發明使用竹鉆。早在9世紀中國已開始用竹造紙,造紙術成為中國四大發明之一。文房四寶之一的毛筆,竹枝是上等材料。 久負盛名的湖筆已發展成羊毫、兼毫、紫毫和狼毫四大類、250余個品種,既是人們得心應手的書寫工具,又是賞心悅目的工藝品;算盤是中國古代科學發明的成果;隨著火藥的發明,南宋時人們采用竹管制造出突火槍。明代,人們用竹筒制作成一種“二級火箭”,名叫“ 火龍出水”,發射升空時極為壯觀;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20世紀末,人類成功的利用竹子生產出竹纖維,且具有天然的抗菌功能,竹炭加入滌綸纖維就形成了竹炭纖維。竹炭纖維具有除臭能力,還具有很好的釋放遠紅外、負離子的功能;竹子高溫炭化后形成竹炭,竹炭具有強大的吸附能力,可以清除周圍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栽培技術方法選擇多采用分株、埋枝、移鞭、播種法繁殖。竹鞭萌芽力與叢生性都很強,早春發芽前剪斷竹鞭,連同竹竿分別栽種,當年夏季就可長出新竹。竹子開花后的種子也可以播種。1、埋鞭育苗適用于散生竹種和混生竹種。方法是:挖取壯鞭,保留鞭根、鞭芽,多留宿根土,將竹鞭截成50-60厘米的鞭段,平理于苗床上,覆土厚5-8厘米,保持苗床濕潤。2、埋竿育苗適用于叢生竹種。3、埋節育苗此法亦適用于叢生竹種,尤其是側枝基部具有潛伏芽的叢生竹,如撐篙竹、青皮竹、大頭典竹、吊絲竹等。方法是:將竹竿逐節或每兩節鋸成一段,再將其移埋于苗床中并覆土、保濕, 其管理要求與埋竿育苗相同。4、側枝育苗此法亦應用于叢生竹種。環境要求竹子通過任何一種無性繁殖方法都是一種突變,從而導致開花。栽種竹子宜選背風向陽、潮濕的環境。竹子生長快,生長量大,對水肥要求高,要求有充足的水濕,但亦要排水良好。要求土質深厚肥沃,富含有機質和礦物元素的偏酸性土壤。常見的庭院栽種有毛竹、鳳尾竹、淡竹、旱園竹、剛竹等。物種分類類別區分識別竹子的種類,是根據它的生長特點來鑒別的。主要是從它繁殖類型、竹稈外形和竹籜的形狀特征來識別。按繁殖類型,竹分為三大類:叢生型、散生型和混生型。叢生型:就是母竹基部的芽繁殖新竹。散生型:就是由鞭根(俗稱馬鞭子)上的芽繁殖新竹。如毛竹、斑竹、水竹、紫竹等等。混生型:就是既由母竹基部的芽繁殖,又能以竹鞭根上的芽繁殖。現代竹種壽竹、箭竹、慈竹、單竹、四季竹、硬頭簧、斑竹、楠竹、刺楠竹、水竹、墨竹、箬竹。觀賞型竹有:羅漢竹、琴絲竹、鳳尾竹、方竹、棕竹、斗笠竹、巨龍竹。古代竹種由晉代戴凱著《竹經》和明代徐光啟著《農政全書》記載。有十二時竹、葸勞竹、桃絲竹和人面竹等等。植物文化竹的寓意綜述竹:彰顯氣節,雖不粗壯,但卻正直,堅韌挺拔;不懼嚴寒酷暑,萬古長青(清)。 竹是君子的化身,是“四君子”中的君子。竹報平安竹:竹簡。竹報:舊時家信的別稱。指平安家信。文化象征歲寒三友之竹、竹子十德提及英國學者李約瑟說:東亞文明乃是“竹子文明”。中國文人墨客把竹子空心、挺直、四季青等生長特征賦予人格化的高雅、純潔、虛心、有節、剛直等精神文化象征,而畫竹則成為中國花鳥畫的一個重要畫種,我國清代的鄭板橋以畫竹天下聞名。竹之力學性能竹子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種典型的、具有良好力學性能的生物體。颶風能輕易將齊腰大樹吹斷,但不會令竹子折斷。文化傳承中國竹博園:安吉竹子博覽園前身為安吉竹種園,位于中國著名竹鄉--浙江省安吉縣境內,它是竹鄉旅游的經典之作、王牌景點,是集竹文化、也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整個竹博園是融科研、生產、生態、旅游等諸多功能為一體的竹類大觀園。素有"都市后花園"之美稱的安吉竹博園,全園總占地面積600畝,匯集了大江南北,海內外竹子34個屬304個品種。類似的竹種園、百竹園、竹海多。研究成果2022年6月26日,中國林學會發布了“十三五”期間林草科技十大進展。其中,竹藤資源高效培育與精深加工利用技術快速發展。編撰了《世界竹藤名錄》和《中國竹類植物圖鑒》,首次發布全球1642個竹種和631種棕櫚藤,建成了種質資源數據庫,是竹藤分類研究的里程碑。五、教學總結通過這節課,大家了解竹子的基本介紹、形態特征、生長環境、分布范圍、主要價值、栽培技術、物種分類、植物文化和研究成果。通過學習,培養同學們的愛護環境,保護植物的意識。希望保護生態環境的理念能深入人心,愛護它們,呵護它們,與它們和諧共處!六、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