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酸堿鹽的綜合復習》教學設計教學分析:1、內容分析:本課題學生復習酸堿鹽的綜合知識,第二課時主要復習化學性質。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理解不同類別化合物之間的關聯。通過化學性質的整理,熟練掌握生成鹽的方法,常見酸堿鹽之間反應分別屬于哪些不同的基本反應類型;酸與活潑金屬單質,鹽溶與金屬單質間置換反應的規律;鐵參與的反應生成物規律;化合價變化;質量變化;現象;應用等問題歸納。堿溶液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方程式書寫技巧和應用;酸堿鹽之間的復分解反應。酸堿鹽的溶解性和7個常見沉淀;常見方程式的正確書寫。2、學情分析:學習中學生容易出現的問題是①常見方程式的正確書寫有困難。如沒有正確配平;②鹽溶與金屬單質間置換反應的規律不清楚;③堿溶液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方程式書寫技巧沒有掌握;④酸堿鹽的溶解性不清晰;⑤常見沉淀記不牢等。另外學生綜合運用化學性質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復習常見酸,堿,鹽的化學性質。2. 過程與方法: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老師的引導下,自行歸納酸,堿,鹽的化學性質的有關問題。注意相互間的聯系。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建立不同類別化學物質間相互轉化的整體思想。設計思路:本課題內容的復習主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為是舊知的復習,更強調的是重現,精確記憶,之間的聯系。所以教師設計了表格,以及一些簡單的提示性問題。分配任務后,規定時間內由學生自行完成表格填充。可以翻閱教材,求助老師,與同學討論。這樣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的方式,調動了學生積極性。親自參與歸納學習的過程,教學效果更好。對于化學性質的復習,比物理性質和用途要有難度。需要克服記憶的困難;運用比較區分的方法,反復記憶,反復訓練直至熟練。然后交流歸納整理的成果。相互評價,各自反思,總結。教學資源:多媒體課件、資料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分鐘)組織教學 引課 今天我們來復習復習常見酸,堿,鹽的化學性質。 觀看ppt(見課件) 發布任務 展示表格(詳見學案) 學生自行歸納整理,可以與同學討論 ,可以翻閱教材,求助老師。組織交流 評價交流選擇典型的同學們整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呈現出來總結易錯點: ①常見方程式的正確書寫有困難。如沒有正確配平;②鹽溶與金屬單質間置換反應的規律不清楚;③堿溶液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方程式書寫技巧沒有掌握;④酸堿鹽的溶解性不清晰;⑤常見沉淀記不牢等。 教師巡視觀察。隨時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教師也可選擇有代表性的問題供大家評價交流。練習 補充練習,鞏固成果 見學案5,6。7. (8分)小昊用鐵、硫酸、氫氧化鋇、硫酸銅和碳酸鈉五種物質玩化學拼圖游戲(如圖),游戲規則要求圖中相鄰物質之間能發生反應。其中C溶液的顏色為藍色,A與E反應產生的氣體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已知:碳酸鋇不溶于水) (1)C物質是 ;(2)A與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B與E反應的基本是 ;(4)按游戲規則,下列能替代D物質的是(填序號) ①銀 ②氯化鐵 ③氫氧化鉀④氧化銅8.小麗課后對碳酸鈉的性質進行了及時總結:(1)試寫出HCl與Na2CO3反應化學方程式____ (2)寫出向Na2CO3溶液中滴加CaCl2的實驗現象____(3)圖中方框內可以填入的物質類別是________,寫出一個碳酸鈉與該類物質反應的方程式_____ ___。 評價交流選擇典型的同學們整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呈現出來總結易錯點。相互評價,各自反思,總結。作業 見學案習題1,2教學反思:本課設計采用自主學習的方式,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布置任務后,在教師監控下,自行整理并填寫表格。由于過程中教師調控時間和進程,并隨時幫助有困難的學生。進程順利。對于資優生,知識的整理提升了他們的能力;知識更系統化;對于差距生,是一次提高的機會,也在同學和老師的幫助下進一步提高。交流匯報的環節對于全體學生都是個提高。允許學生及時質疑,當場糾正。隨時改正。碰撞中解決問題。習題檢測反饋表明,復習效果很好。但化學方程式書寫及化學性質的綜合運用是難點,需要進一步訓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