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九課20世紀西方美術的多樣表達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學生通過對野獸派和德國表現主義繪畫的探究分析,能說出其作品對傳統繪畫的色彩語言進行顛覆,并總結概括出其作品的表達方式。2.學生通過對立體派、未來派和抽象藝術作品的賞析,能說出其作品對傳統繪畫的空間語言和形體語言進行顛覆,并概括其抽象與構成的表達形式。3.通過對達達派和超現實主義的學習,學生總結出其荒誕與夢境的藝術特點。4.通過對波普藝術的學習,學生能了解其藝術特點,并知道波普藝術的表達形式為消費文化的圖像。5.學生通過 20世紀西方美術與西方傳統美術的整體對比,能總結并理解 20世紀西方美術實驗性與多元化的特點,肯定 20世紀西方藝術家勇于創新的探索精神。二、教學設計思路圍繞基本問題,以任務驅動的教學方式實施,從介紹《布里洛盒子》入手,創設學習情境,提出基本問題。以探究學習的方式,依次探索 20世紀西方美術的重要風格和流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以及藝術特征。運用比較法分析西方傳統美術與 20世紀西方美術之間的差異,理解 20世紀西方美術具有的實驗性與多元化特點,并說出具體表現,解決基本問題。設計拓展學習活動、鼓勵學生運用鑒賞知識與技能解決更多問題,深入理解 20世紀西方美術,完成教學目標。三、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1)了解 20世紀以來西方美術各流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以及藝術特征。(2)能夠對 20世紀西方美術作品進行比較深入的解讀、評價和交流。2.教學難點能夠分析 20世紀西方美術與西方傳統美術的差異,理解 20世紀西方美術所具有的實驗性和多元化特點。四、解決措施創設學習情境,提出基本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對 20世紀西方美術代表作品的造型、色彩、構圖以及細節的觀察,獲得視覺感受,進而展開鑒賞、分析、比較和評價等活動,在圖像觀察中分析問題;通過比較 20世紀西方美術與西方傳統美術的差異,在探索之中解決問題。五、教學過程(一)課前準備1.教師制作電子課件和教學設計;設計各小組學案、指導學生課前預習。2.學生閱讀教材、利用圖書館、互聯網等資源搜集、整理資料?!驹O計意圖】學生通過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方式獲取知識,為課上進一步探究做準備。(二)導入啟發1.教師(1)展示教師根據商場等比例放大復制的《舒膚佳盒子》,并提問:這是一件藝術品嗎?說說你們的看法。20世紀 60年代美國波普藝術家沃霍爾在紐約馬廄畫廊也展出了一件自己仿制的商場肥皂盒子《布里洛盒子》。沃霍爾用木板對其包裝盒進行仿制,并利用絲網印刷技術逼真再現了盒子上的圖案。畫廊展出的這件作品和超市里擺放的包裝盒看起來沒有任何差別。并提問:①這是一件藝術品嗎?②和這件作品外觀上幾乎一致的超市里的肥皂包裝盒是藝術品嗎?(2)2009年 11月菲利普斯當代藝術拍賣會上,《布里洛盒子》拍出了 84萬美元一個,約合人民幣 574萬元。那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這件作品,怎樣看待 20世紀的西方美術呢?希望通過本課的學習,大家都能形成自己的觀點。導入課題:20世紀西方美術的多樣表達2.學生觀察、分析作品的藝術特征。思考藝術品和商品的差異,重新思考藝術的定義。閱讀、討論、感受 20世紀西方美術作品與西方傳統美術作品的巨大差異。【設計意圖】通過鑒賞《布里洛盒子》,引導學生關注 20世紀西方美術發生的變化,引發學生對“美術”定義的重新思考,提出本課的基本問題。我們都知道,鑒賞一件美術作品一定要從美術語言開始,而美術語言無非就是色彩、明暗、形體、空間、材質、肌理等。二十世紀西方美術是否依舊延續傳統美術的美術語言呢?下面我們一起探究一下。(三)探究發現環節一:1.請根據美術語言的不同將這 8幅作品分成兩類,并說明理由。生答。教師總結。那什么是野獸派呢?這個名稱是如何得來的呢?我們通過一段視頻了解一下。野獸派的作品我們可以看到,野獸派作品的特點是:沒有光影、沒有細節、只有大面積的色彩堆積,他們甚至把不經調和的顏色直接涂抹在畫布上。野獸派的代表畫家是馬蒂斯,代表作品是《舞蹈》和《紅色餐桌》。2.在 20世紀西方美術中,除了野獸派還有一個流派也對色彩進行了非常充分的應用,這個流派就是德國表現主義。我們一起欣賞一下。德國的表現主義是一個極其復雜的藝術流派,他們對于德國資本主義制度下,城市文明的生活感到不滿,工業文明對人的個性和人性有非常大的壓制,他們渴望掙脫這些束縛,重新回歸自由和天真的狀態,他們認為真實主要存在于主觀領域,就必然尋求以新的藝術手段來表達出被扭曲的心靈。德國表現主義雖然也是大膽的運用色彩,但是通過對比,我們不難發現表現主義的作品是運用色彩來烘托一種壓抑的氣氛,再加上其對表情和眼神的刻畫,從而來表達一種憂郁和憂傷的情感,而野獸派是來表達一種輕松與快樂的情感。德國表現主義的代表畫家是基希納和馬爾克,他們的代表作分別是《德累斯頓的街道》和《動物的命運》。環節二:1.野獸派和德國表現主義都對傳統繪畫中的色彩語言進行了顛覆,20世紀是否所有的美術作品都是顛覆色彩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幻燈片的左側是模特照片,右側是畢加索關于該模特的作品。畢加索屬于哪個流派?對,立體派。那立體派又是對哪個美術語言進行顛覆了呢?我們一起探究一下。我們拿立體派和古典主義繪畫對比一下,看看哪個作品更立體?為什么作品不立體卻叫立體派呢?是否如大家所說呢?小組討論一下這兩個問題。立體派對后來的繪畫與生活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直到今日我們還能經常在熒幕上見到立體派的影子,比如說動畫片《小豬佩奇》。立體派的代表畫家畢加索,代表作為《亞威農少女》和《格爾尼卡》。2.立體派的出現標志著現代藝術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未來派繼承了它的形式語言,但又不滿足于立體派的表現方式。我們一起看一下,未來派的畫家們曾經從立體派的作品中汲取營養,然而他們想要傳達的,卻是完全不同的理念。我們知道立體派的作品是一種靜止的幾何構成,通過分解重構展示靜態之美。而未來派卻追求運動和變化,描繪速度與激情。畫家們試圖在畫布上闡釋運動、速度和變化的過程。未來派的代表畫家是巴拉和波丘尼,他們的代表作品分別是《被牽住的狗》和《城市的興起》。3.當形體和空間不斷的擺脫與客觀事物的聯系時,一幫藝術家對形體和空間進行了新的升華——抽象藝術。我們一起看一下。抽象藝術包含多種流派,并非某一個派別的名稱,但其共同的特質都在于嘗試打破繪畫必須模仿自然的傳統觀念。準確來說,抽象藝術只是一種風格樣式,和“具象藝術”相對。它拋棄了對外在物的再現,純粹運用點、線、面、色四中基本要素構成畫面。抽象藝術的兩位代表畫家的作品有何異同?這種以無規律的色彩組合、自由的點線面關系和空間布局的抽象作品稱為熱抽象;這種以有規律的點、線、面、肌理交錯,符號重復或規則構圖的抽象作品稱為冷抽象。抽象派代表畫家,康定斯基、蒙德里安。他們的代表作分別為《黃紅藍》和《紅藍黃的構成》環節三:大家是否覺得抽象藝術誕生以后,藝術就無法繼續被顛覆了呢?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戰使人類文明遭受了空前劫難,一批藝術家對文明的進程產生了悲觀情緒,他們自稱達達派,蔑視傳統的觀念與價值,將荒誕當做創作的主旨。.達達派到底如何荒誕呢?我們通過一個小視頻了解一下。達達派藝術家多數以現成品當做藝術品,他們廢除傳統的文化和美學形式從而發現真正的現實,他們毀滅美、嘲弄高雅藝術。達達派的代表畫家是杜尚,代表作品是《泉》和《帶胡須的蒙娜麗莎》2.達達派很快就解體了,其成員紛紛加入超現實主義團體,轉而熱衷于探索夢境與無意識的表現。超現實主義如何表現夢境的呢?我們通過一組圖片欣賞一下。(展示達利的作品)并提問,超現實主義是如何在作品中表現夢境的?超現實主義的代表畫家是達利,代表作品是《記憶的永恒》環節四:20世紀西方美術不斷的被顛覆,發展到這種地步了是否還能突破呢?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美國經濟繁榮,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充斥著名人照片、商業廣告、連環漫畫等流行圖像。藝術家們發現自己身處的視覺環境變了,開始反思消費文化,反思高雅與庸俗,并且直接用流行圖像進行創作,波普藝術運動隨之興起。1.波普藝術是什么,它有哪些特點,又是如何顛覆傳統的呢?我們先通過一段視頻,了解一下。(播放視頻安迪 沃霍爾)。2.展示《瑪麗蓮夢露雙聯畫》這件作品共有多少個頭像?沃霍爾為什么將這些重復的圖像組成一幅作品?沃霍爾將作品的左側處理成彩色,右側處理成黑白,他想借此表達什么?波普藝術的代表是安迪 沃霍爾,代表作品《瑪麗蓮夢露雙聯畫》環節五:通過對 20世紀西方美術 8個流派的了解,我們可以將其進行相互的歸納,野獸派和表現主義我們概括為色彩解放與內在表達;立體派、未來派、抽象藝術我們可概括為構成與抽象;達達派與超現實主義可概括為荒誕與夢境;而波普藝術可概括為消費文化的圖像。當把 20世紀西方美術各流派的作品并置時,我們試著總結一下 20世紀西方美術有著怎樣的特征?我們怎樣評價 20世紀西方藝術家不守陳規,在多個方面進行的實驗性探索?【設計意圖】通過探究學習,認識 20世紀西方美術各流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藝術特征。引導學生結合社會歷史背景,從文化的角度鑒賞 20世紀西方經典美術作品,了解作品的主題、內涵、形式和審美價值,提升學生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文化理解的美術核心素養。(四)課堂總結1.教師本節課我們了解了 20世紀西方藝術家開展大膽的美術實驗與多元的美術探索,對 20世紀西方美術各流派進行了歸類、認識,藝術家勇于創新的精神是美術發展的永恒動力。2.學生簡要總結自己對 20世紀西方美術的認識。【設計意圖】回顧 20世紀藝術家的實驗性探索,肯定其勇于創新的精神,從而提升文化理解能力。(五)學習評價1.教師(1)能否說出 20世紀以來西方美術各流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以及藝術特征?(2)能否辨析 20世紀西方美術與西方傳統美術的差異,理解其所具有的實驗性和多元化特點?2.學生自評與同學互評相結合,分享自主探索與小組合作學習的收獲。根據“評價量規”評價自己的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