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1-3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教學目標:1.能列舉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易燃物和易爆物。2.知道爆炸的條件、防范爆炸的措施。3.能識別常見的安全標志,培養防火防爆的安全意識。教學過程:環節要點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新課引入】通過前兩節課的學習,我們對燃燒有 了進一步的認識,我們知道,一些燃燒可能引起爆炸。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一)爆炸 例如,我國四大發明之一黑火藥的爆炸,節日燃放的煙花爆竹,用于拆除舊建筑物的定向爆破等。那么,爆炸在什么條件下才會發生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 1.什么是爆炸?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間內急劇地燃燒,就會在短時間內聚積大量的熱量,使氣體的體積迅速膨脹而引起爆炸。 【分析】也就是說爆炸其實是一種劇烈的燃燒,所以爆炸的發生首先必須滿足燃燒的三個條件。 例如,燃放鞭炮就是使火藥在極小的空間燃燒而引起爆炸; 家庭用的天然氣、煤氣或液化石油氣等泄漏,可燃性氣體聚集在通風不良的廚房等有限空間里,遇到明火就會急劇地燃燒,可能會發生爆炸事故。 【提出問題】除了可燃性氣體,可燃性的粉塵,如面粉、煤粉是不是也會發生爆炸呢? 與前兩節課銜接,通過學生熟悉的爆炸的應用讓學生產生共鳴,引入新課。教學環節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什么是爆炸?思考、回答。教學環節二: 實驗探究爆炸的原理。 【探究實驗】粉塵的爆炸實驗 播放實驗視頻。 【分析】金屬罐和塑料蓋構成了一個有限空間,向 觀看視頻,并思考 分析爆炸的發生的原理。裝置中鼓氣后,面粉充滿了金屬罐,增大了與氧氣 的接觸面積,當罐內的溫度達到了面粉的著火點,使它在有限的空間內急劇燃燒,使氣體體積迅速膨脹,從而引起了爆炸。 【總結】注意: ▲不僅可燃性氣體,可燃性的粉塵也能引起爆炸。 ▲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越大,燃燒就越劇烈。教學環節三: 引導討論,深入分析 :爆炸極限。 【提出問題】1、所有的爆炸都是化學變化嗎? 【分析】爆炸不一定是化學變化,常見的爆炸,一類是化學變化,比如由燃燒引起的氫氣爆炸、石油氣爆炸等。另一類是物理變化,比如蒸汽鍋爐爆炸、輪胎爆炸等。 2、滿足易燃物、在有限空間燃燒就發生爆炸嗎?并不一定。比如廚房里的煤氣,在我們正常使 用時并不會發生爆炸;但是一旦泄露,在不通風的條件下遇到明火或火星就有爆炸的危險了。這說明了什么呢? 2.爆炸極限 爆炸的發生需要可燃性氣體等在空氣中達到一定的含量時才發生,這個能發生爆炸的含量范圍,叫做爆炸極限。 【PPT 展示】 幾種可燃性氣體的爆炸極限。 【聯系舊知】所以我們在點燃可燃性氣體之前一定要進行驗純,以防爆炸。 【聯系實際,安全警示】當我們發現煤氣泄漏時,一定不能點火或開燈檢查等。因為此時煤氣與空氣混合可能達到了爆炸極限,遇火花有發生爆炸的危險。 學生思考。 學生思考。 增強安全意識。教學環節四: 聯系實際,學習易 (二)易燃物與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提問】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會接觸到一些易燃易 學生思考。燃物與易爆物的安 爆物,大家知道的有哪些呢?全知識。 有煙花、鞭炮、面粉、汽油、煤氣等。還有我們在乘坐地鐵 火車或飛機時,所帶的物品會接受檢查。其中的禁止攜帶物品就包括了易燃易爆物。在這些易燃易爆物的存放場所,比如加油站、油庫、面粉加工廠、紡織廠和煤礦的礦井內,都標有“嚴禁煙火”字樣或圖標。因為這些地方的空氣中?;?br/>有可燃性的氣體或粉塵,它們遇到明火,就有發生爆炸的危險。下面我們一起學習一些與燃燒和爆炸有關的圖標。1.認識一些與燃燒和爆炸有關的圖標【展示】【思考】煤礦的礦井、加油站等易燃易爆場所應采 學生思考、觀看視取哪些安全措施? 頻。【播放視頻】易燃易爆場所的消防安全【總結】2.生產、運輸、使用和貯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時的注 總結。意事項。【思考】某煉油廠因油罐泄漏,一拖拉機行駛至附 學生運用所學新近時,隨著轟的一聲巨響,瞬間油罐起火爆炸,后 知識,思考、應用。經及時撲救,大火于數小時后基本撲滅,但仍有消防隊員用消防水龍頭對油罐繼續噴水至冷卻。請同學們思考:1、油罐為什么會起火爆炸?油罐汽油泄漏,使油罐附近空氣中混有大量汽油蒸氣,拖拉機產生的火星將空氣中的汽油引燃,從而使油罐起火爆炸。2、大火撲滅后,消防隊員仍用消防水龍頭對油罐繼續噴水至冷卻的原因是什么?可以使油罐中油的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并減慢油罐中油分子的運動速率以減少油分子的泄漏。【總結】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一)爆炸 1.什么是爆炸 2.爆炸極限 (二)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1.認識一些與燃燒和爆炸有關的圖標 2.生產、運輸、使用和貯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時的注意事項。 同學們,通過本課題的學習,我們可以認識到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燃燒和爆炸也不例外。它們可以造福人類,但是一旦失控也會給人類帶來災難,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必須具有防火、防爆的安全意識,培養良好的安全習慣。這樣,我們能科學地利用和控制燃燒,為人類服務,促進社會的發展。 知識梳理、總結教學環節五:總結通過課題總結明確燃燒和爆炸的兩面性,明確學會控制和利用燃燒的必要性。教學環節六:學以致用 1.下列物質與空氣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會發生爆 炸的是( ) A.P2O5B.面粉 C.鎂粉 D.CH4 2. 交通部門規定,為了保證安全,旅客乘坐車、船時,下列物品中不準隨身攜帶的是( ) ①食鹽 ②酒精 ③煙花鞭炮 ④汽油和煤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3.由化學變化引起的爆炸是( ) ①火藥爆炸 ②車胎充氣太多而爆炸 ③油庫遇火爆炸 ④蒸汽鍋爐爆炸 ⑤液化石油氣遇火爆炸 A.①②③ B.①③⑤ C. ①②⑤ D.①③ 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夜晚發現家中燃氣泄漏要立即開燈檢查 B.在加油站、加氣站使用手機可能引發燃燒、爆炸 C.逃離火災現場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并盡量貼近地面逃離 D.生產酒精的車間里,所有的照明設備均采用隔離和封閉裝置 學生思考,完成習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