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2 水的凈化第2課時一、教學目標1. 了解硬水和軟水的區別、鑒別方法及硬水軟化的方法。2. 了解凈化水的方法——蒸餾。二、教學重難點重點: 硬水和軟水的區別。難點: 蒸餾的方法和注意事項。三、教學準備相關PPT和視頻、試管(2個)、硬水、軟水、熱水壺(有水垢)、肥皂水、蒸餾實驗裝置。四、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環節一 創設情境 引入新課 【提問】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要用到電熱壺燒水,你家的熱水壺上有這種白色沉淀物嗎? 【展示】有水垢的熱水壺 【過渡】那這層白色沉淀物是什么呢 這和我們這節課將要學習的硬水和軟水有關,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傾聽、思考、討論 創設化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探究欲望。環節二 新課講解 【講述】含有較多的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我們稱之為硬水。硬水在加熱時,水中的可溶性鈣鎂化合物會形成固體沉淀,時間長了,我們就看到了水壺中大量的水垢。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我們稱之為軟水。軟水在加熱時,沒用或很少有固體沉淀。 【提問】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怎么區別硬水和軟水呢? 【學生實驗】用肥皂水區分軟水和硬水。 【動手操作】學生按實驗步驟操作實驗,觀察實驗現象,總結記錄。 【講解】根據實驗現象我們可以發現:硬水中加入肥皂水后,不容易起泡,產生較多的浮渣。而軟水中加入肥皂水后則泡沫豐富,沒有浮渣。所以利用肥皂水可以區分軟水和硬水。 【問題】使用硬水會給生活和生產帶來哪些危害? 【總結與交流】硬水會使肥皂失效,長期飲用硬水會危害我們的身體。如果鍋爐用水硬度高了也很危險,因為結垢后不僅浪費燃料,還會使鍋爐內管道局部過熱,易引起管道變形或損壞,嚴重時還會引起爆炸。 【交流討論】在生活和生產中可采取什么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總結】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這主要是使水中的鈣、鎂離子受熱生成不溶性的鈣鎂化合物即水垢而沉淀出來,從而降低了水的硬度。這里發生的是化學變化。實驗室里需要的蒸餾水是通過蒸餾方法制取的。 【講解】蒸餾是根據液態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點不同進行分離的一種方法,發生的一般是物理變化。蒸餾是水凈化程度最高的水凈化方法。 【講解】蒸餾實驗裝置、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及注意事項。 【播放視頻】《水的蒸餾》 傾聽 思考 觀看老師的實驗操作、實驗現象 傾聽 觀看 動手操作 思考 記錄 傾聽 記錄 討論 思考 學生實際動手操作實驗,增加對知識的理解同時學習實驗的規范性操作步驟。 學生思考硬水在工農業生產中的危害,以做到生活聯系實際。環節三拓展延伸 《魯濱遜漂流記》大家都讀過嗎?學習了本節知識后,你能幫魯濱遜用生活中的用品制作一個簡易的凈水器嗎?大家課后一起試試吧! 【展示】簡易凈水器圖片和凈水原理。 學生觀看PPT、傾聽、課后制作簡易凈水器 理論聯系實際,加深對凈水原理的理解隨堂作業 PPT展示 做題 通過習題鞏固本節所學知識環節四 課堂小結 【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 1.硬水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易生水垢,與肥皂作用不易起泡沫;硬水可以軟化為軟水。 2. 我們可以利用蒸餾的方法將硬水轉化為軟水。蒸餾所需的裝置、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同學們也要掌握。。 傾聽并理解。 幫助學生梳理本節知識,便于學生記憶。五、板書設計課題2 水的凈化第2課時一、硬水和軟水1.概念硬水:含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軟水: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2.軟硬水的檢驗:加肥皂水3.硬水的危害4. 硬水轉化為軟水的方法:生活中:煮沸。實驗室:蒸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