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考點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與鞏固新政權1.答案D2.答案C3.答案4.答案C5.答案(3)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實行民主改革,建立人民民主政權,百萬農奴翻身做了主人;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建立民族平等、團結、互助的民族關系。6.答案(3)示例: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7.答案(3)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考點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1.答案2.答案D3.答案B4.答案A5.答案B6.答案B7.答案8.答案(2)民國時期多戰亂:“文化大革命”。(2分)9.答案(2)人民公社體制: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答案A2.答案D3.答案(2)①第一個重大關頭: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②第二個重大關頭:1992年,根據鄧小平南方談話的精神,中共十四大明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中國的改革開放邁上了新征程。(3)要從實際出發,找到適合國情的發展道路;要遵循發展規律,不要急于求成: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要堅持民主與法制建設:堅持黨的正確領導。4.答案(3)①1956年,基本完成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②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考點四改革開放的推進1.答案2.答案D3.答案A4.答案D5.答案B6.答案(3)小崗村實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使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獲得很大提高;(2分)人民公社化運動忽視了客觀經濟規律,不適應生產力發展,大大挫傷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使國民經濟發生困難:(2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決策,掀起農村改革浪潮。(2分)考點五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1.答案B2.答案D3.答案D4.答案(2)觀點示例如下:觀點1:杰出人物對歷史進程有重要的推動作用。觀點2:科學的理論成果指引中國革命和建設不斷取得勝利。觀點3: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人民不斷探索后的正確選擇。5.答案(1)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3分)考點六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大業1.答案B2.答案D3.答案C考點七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答案B2.答案B3.答案C4.答案C5.答案(2)“另起爐灶”。(1分)1953年,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兩國關系的原則。1954年,周恩來訪問印度和緬甸。中國分別與印度、緬甸發表聯合聲明,雙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指導中印、中緬兩國關系的基本原則。1955年,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加強了中國同亞非各專題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考點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與鞏固新政權1.某校舉行了“銘記歷史,傳唱經典”的云端音樂會。以下歌曲按創作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①《松花江上》②《學習雷鋒好榜樣》③《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④《國民革命歌》A.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C.④①②③D.④①③②2.“通過北平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將北平改名為北京”的會議是A.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B.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C.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D.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3.“我們不出兵,讓敵人壓至鴨綠江邊…首先對東北不利,整個東北邊防軍將被吸引住,南滿電力將被控制?!贝嗽挶砻髦袊嗣裰驹杠姵霰r的原因是()A.促進朝鮮統一B.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C.為了保家衛國D.防止朝鮮戰爭的爆發4.促使下圖中我國工業主要產品產量變化的因素有( 1952年335 1957年19314673I350.6641解(萬噸》煤〔億,噸)電力〔千瓦時)石油《萬噸)①“一五”計劃的順利實施②工業生產“以鋼為綱”③人民建設新中國的熱情④蘇聯對工業項目的援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研究歷史,需要借助不同類型的資料。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口述資料】藏民達旦卓瑪說:“爺爺曾告訴我,他們以前是農奴,受到奴隸主的盤剝,生活極其艱難。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他們翻身做了主人,生活逐步得到改善。新制度、新地位、新的民族關系引領他們走向了新生活。”(3)根據口述資料及所學知識,說明農奴翻身走向新生活的原因。(4分)6.揖美追歐民主風,舊邦新造共和路。民族獨立和自由民主不僅是人類奮斗的崇高理想,更是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光榮使命。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三偉大的中國人民從未停止探索復興道路的步伐,經過艱苦卓絕地奮斗,終于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中共成文127年邊義會議145年新中國成心1921年南呂義1935年抗日倫傘勝利1949年(3)選擇年代尺中的任一歷史事件,說明其對中國革命進程的影響。(2分)7.歷史長河中有許多“那一天”令人銘記,催人奮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人民日報》報道:“天色已晚,天安門廣場這時變成了紅燈的海洋…舉著紅燈游行的群眾像火龍似地穿過全城,使新的首都沉浸在狂歡里直到深夜?!?br/>(3)那一天,民族新生。請談談你對“民族新生”的理解。(4分)考點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1.新中國成立后,鞏固人民民主政權,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①創造了中國特色革命道路②取得抗美援朝戰爭勝利③完成社會主義“三大改造”④開展了第一個五年計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當前我國最基本的國情。我國進入該階段的標志是A.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執行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制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3社會法治考點集訓【歷史部分】:專題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原卷版).pdf 2023社會法治考點集訓【歷史部分】:專題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答案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