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編結藝術》教案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編織的方法,讓學生對中國結的文化內涵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2、通過動手制作,學生能夠運用材質、造型、色彩等方面的知識,對編織的結進行裝飾與美化。3、在本科學習的基礎上,樹立深入研究事物本質規律的意識,培養學生分析、探究的能力。教學重點通過動手制作,學生能夠運用材質、造型、色彩等方面的知識,對編織的結進行裝飾與美化。教學難點樹立深入研究事物本質規律的意識,培養學生分析、探究的能力。教學方法講解、欣賞、制作、討論教學過程一 、情境導入1.出示北京申奧標志,討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什么圖形。為什么申奧的標志要選擇中國結,學生談自己的理解。2.教師展示用中國結裝飾的生活物品,如扇子、手機、筷子、車飾等,還有身上穿的民族服飾上的結飾,如盤扣、腰帶等,它們給我們帶來了濃濃的中國氣息,是我們炎黃子孫揮之不去的中國情結。導入課題——編結藝術二、 新授1.師生互動,用最快的速度打一個結。2.觀察比較師生打出的不同結形,有活結、死結、蝴蝶結等不同結形,哪一種更美觀,哪一種更實用。你對結有哪些了解?(學生討論)教師總結中國結結的文化內涵。結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是具有美好意義的。遠古先祖在文字發明之前“結繩記事”、“以繩德厚”;有文字之后,“結”與“吉”同音,它承載著我們對親友真摯的祝福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給人都是一種團圓、親密、溫馨的美感。是人類永恒追求的主題。3.師生共同打一個結,如何讓簡單的結變得美觀?4.教師演示基本結的方法平結是一種古老、實用的結形,有高低相等、不相上下之意,又有平穩安定之意,用途廣,常用來做手鏈、項鏈、門窗等物品。老師示范,老師帶著學生編幾個來回。1)固定中間的兩根主繩;2)在需編結處穿上副繩,并打一結固定,使主繩,左右各有一根副根。3)右繩與左繩相交后從后面繞過主繩,壓住左繩穿出。4)右繩繞在主繩上,并壓住主繩;5)左繩與右繩相交,從后面繞過主繩,再從主繩與右繩形成的圈中穿出;6)拉緊,繼續下一輪編結。編完之后,剪斷余線。用打火機燒副繩尾部,趁熱抹在主繩上固定。裝飾玉珠、木珠、銅錢、瓷珠等飾物。5.欣賞不同類型的中國結,生交流其感受。1)選擇自己喜愛的色繩及飾物。2)構思怎樣編,在什么位置裝飾什么樣的飾物,怎樣穿插、固定。可以畫幾個草圖,做到心中有數。生討論交流3)編制完成,教師指導并及時解決問題。三、學生分組制作,教師巡視指導。四、作業展評1.展示部分學生作業,學生互評、師評。2.出示用平結編成的動物圖案、蜻蜓結、表鏈、發夾、小型壁掛或背包,引發學生繼續嘗試、創造的興趣。評選出優秀作品,有創意作品,并提出建設性意見。五、 小結編制藝術的花樣其實還有很多呢,在課堂上我們無法把她全部都了解掌握,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方法更多的了解她,如上網(課件:網址)這里有許多的中國結編制方法,大家可以來學哦!元旦快到了,到時不如讓我們用最滿意的作品來打扮教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