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托物寄情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熟知中國畫托物寄情的特點并且能夠理解作品中所傳達的情感。過程與方法:通過對美術作品的描述、分析、評價等,認識美術作品與生活以及藝術家之間的關系,從而理解托物寄情,提高審美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養成善于觀察、善于發現的好習慣并且增強熱愛生活的意識,感悟美術作品所滲透的情感,從而陶冶情操,提高美術素養。二、教學重難點重點:美術作品中所表現的藝術家的個人情感。難點:美術作品中滲透出的藝術家個人情感的審美價值。三、教學過程環節一:激趣導入朗誦贊揚植物的詩詞。請學生回憶朗誦: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展示王冕《墨梅圖》并總結古人運用繪畫的方式傳情達意,揭示課題《托物寄情》。環節二:描述分析1.提出問題:誰知道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四君子” 為什么稱它們為“君子” 學生思考回答:梅、蘭、竹、菊。教師總結:四君子為梅、蘭、竹、菊,每一個植物各自秉性,卻別具君子之風。2.出示《墨梅圖》,提出問題:作品給你什么感覺 表現了畫家什么情感 學生思考并回答,教師總結:表現了梅花凌寒傲骨的特點,傳達了畫家孤芳自賞的性格。接著展示《墨梅圖》上的題詩“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并且提出問題:結合題款思考畫家傳達的情感是怎樣的 學生回答:表現了孤傲的性格。教師總結:對異族統治不滿而獨鐘于梅花心志。追問:畫家為什么要畫成“墨梅”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水墨是中國傳統繪畫的形式,王冕是借用傳統的表現方法,但在這里又賦予了新的含義:“不要人夸好顏色”,看重的是梅花的高尚品格。3.多媒體展示徐渭《墨葡萄圖》提出問題:結合題款思考徐渭傳達了什么情感 怎么傳達的 學生小組交流探討并回答:徐渭生活的困苦。教師講解徐渭的生平事跡并總結:透過作品,表現了徐渭狂放灑脫、憤世嫉俗的性格,表現了一個落魄悵然的文人形象。環節三:總結解釋總結:中國傳統繪畫通過對植物的人格化,寄托自己的精神情感,表達更深層次的自我。環節四:欣賞評價展示《墨蘭圖》《墨竹圖》《菊花小鳥》等作品,小組討論:這些作品傳達了畫家怎樣的情感 學生交流探討并回答:《墨蘭圖》高潔且有強烈的象征意義;《墨竹圖》堅毅的性格;《菊花小鳥》高潔品格。環節五:小結作業1.總結:中國畫托物寄情的特點。2.課后作業:思考四君子在其他的美術門類中的運用。四、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