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課 家鄉的古塔一、教材分析塔是一種在亞洲常見的,有著特定的形式和風格的東方建筑。最初是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經、僧人遺體等的高聳型點式建筑,稱”佛塔”。14 世紀以后,塔逐漸世俗化。塔承載了東方各國的歷史、宗教、美學、哲學等諸多文化元素,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探索和了解東方文明的重要媒介。它雄偉壯觀、結構精美,在遼闊的大地上,隨處都蠱立著它的身影。這些古塔雖然歷經滄桑,但魅力依舊,直到今天仍受人敬仰,得到了妥善的保護。本課以《家鄉的古塔》為題,通過讓學生收集、查閱相關的資料,從學生生活環境出發,了解家鄉古塔的歷史與文化,使學生進步認識古塔這一建 筑形式。在感受傳統歷史文化特色的同時,引導學生嘗試從美術角度、美術表現方式上進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動,激發他們的表現欲望和學習興趣。二、 教學目標1.了解家鄉古塔的造型特征和建筑特色、古塔的歷史與文化,2. 學習用炫彩棒版畫的方式,表現家鄉的古塔,提高造型表現能力。3.激發對傳統建筑、對家鄉的熱愛之情。三、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觀察分析古塔的結構特征,學習利用水溶性炫彩棒的特點,體會對印版畫的無窮樂趣,完成家鄉古塔的創作。難點:古塔特征的表現,對版印時涂色的層次厚度與水的控制。四、課前準備(學生)鉛筆、夾宣、吹塑板、水溶性炫彩棒。(教師)課件、噴壺。五、教學課時一課時六、教學設計課前交流,說說旅行過的目的地,看見過的寶塔。(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師:同學們見過的寶塔可真多呀,在我們的家鄉,有這么多著名的古塔,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家鄉的古塔》。出示課題《家鄉的古塔》。師:這座塔大家見過嗎 (雷峰塔 )猜猜倒塌前的雷峰塔長啥模樣 學生猜想,圖片比較雷峰塔的前世今生。聽聽雷峰塔的故事(視頻)了解塔的建造文化。【設計意圖】:許仙和白娘子的故事,小朋友們了解的很豐富,用雷峰塔引題,可以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同時,導入新課,了解文化。(二)欣賞感受,造型尋據欣賞六和塔、保俶塔古塔的圖片,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古塔文化,思考建塔的用途、功能、意義,進一步理解塔的結構。(1)塔由哪幾部分組成 有什么造型結構特點 (2)塔的材質有哪些變化 (3)學生分組欣賞交流:學生欣賞圖片的過程中,老師可輕聲提醒邊看邊思考的問題,邊動手草圖臨摹畫畫自己最感興趣塔的細節局部。【設計意圖】:古塔造型因地域文化的不同而豐富、材質多樣。本環節主要讓學生感受、體驗家鄉古塔的造型美及造型特征。(三)、探究表現,技法指導1.欣賞炫彩水印版畫作品,欣賞同齡人作品和大畫家的作品,感受水印版畫特點和魅力。2.學習塔的造型炫彩水印版畫。(1)塔的造型表現教師示范或微課:塔的刻畫的整體取舍,引導學生說說:是不是只能畫這樣的寶塔 讓你來畫的話,你會怎樣畫的寶塔 學生說,教師肯定表揚,并出現-組不同造型的古塔組圖,包括完整塔造型與塔最有特點的局部造型。教師肯定小結:對,先刻畫出古塔的結構和層次,然后添畫樹木等安排好畫面的構圖,引導學生觀察古塔周邊的景物,內容上有主有次的構圖。(2)構圖指導PPT展示舉例指導:雷峰塔全景圖,并出示取景框觀察,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畫面進行選景與構圖,感受與觀察塔在畫面中的主體位置,學會構圖。(3)上色指導先給塔上色,強調炫彩棒的顏色,塔可涂得稍微厚-點,周圍色薄一些, 表現出色彩的層次。3.印畫,指導印畫方法。4.教師小結。【設計意圖】:探究水印版畫的表現方法和步驟。(四)學生創作、教師指導學生作業,教師創作指導,強調構思與構圖的多樣性。(五)作業展示,評價小結1.展示與評價師:我們請同學展示交流他們的作品,自評互評。2.“寶塔燈”創意展示學生作品。師:現在,讓我們慢慢抬頭,在我們的頂部,出現了同學們剛剛創作完成的“寶塔燈”作品,原來,我們的藝術品是可以美化我們的生活的,漂亮不漂亮 同學們真能于!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用水印版畫的方式創作出了家鄉古塔的美,老師預祝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斷發現身邊美好的事物,表現它,創造它,把家鄉的美景,帶入生活。【設計意圖】:讓學生加深對水印版畫美的感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