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上冊美術知識點總結第一單元 什么是美術1、美術主要包括:繪畫、雕塑、設計(含工藝美術)和建筑藝術等四大門類。2、繪畫按工具材料分為:中國畫、油畫、版畫和素描等畫種;按表現題材分為:人物畫、山水畫(風景畫)和花鳥畫(靜物畫);按功能用途分為:壁畫、裝飾畫、年畫、連環畫、招貼畫、漫畫和插圖等。3.美術主要包括繪畫、雕塑、設計和建筑四大類1、美術主要包括四大門類:繪畫、雕塑、設計、建筑。廣義來說,書法、篆刻、攝影、攝像, 新媒體藝術、電腦美術、動畫也歸入到美術范疇。2、繪畫:是在平面上塑造空間視覺形象的美術學科。3、《開國大典》是 董希文 的油畫4.繪畫在平面上塑造空間視覺形象雕塑是利用可加工的物質材料創作具有真實空間體量的視覺藝術形象的美術學科設計是運用藝術手段進行構思與計劃的創造性活動,以滿足人們的需求,它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建筑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需要由內部和外部空間形成的構筑體,是工程技術與藝術手段的結合。賞析: 《萬山紅遍》畫功獨特,扣人心弦,充分體現李可染山水畫藝術精華,實為難得之作。此畫以巨碑式豐滿構圖,用了大量得自故宮內府的朱砂,通紅一片,在謐靜中包含無限喜悅。作家為了突出「紅」字,運用大量濃密朱砂點,使畫面效果格外強烈,視覺魅力非凡,并以濃厚的墨色為底,形成冷暖對比,層次豐富;林間的白墻、山上的飛瀑和山下的流泉,互相襯托,極具氣勢,成了畫面的亮色,而前景的溪澗則為莊嚴壯觀的畫面增添了動感。雕塑:是利用各種可塑可雕性物質材料創作的具有真實空間體量,按材料和工藝分為:石雕、玉雕、木雕、磚雕、鑄雕、泥雕、玻璃鋼塑等;按表現題材分為:浮雕、圓雕和透雕;按功能性質分為:架上雕塑、建筑裝飾雕塑、紀念性雕塑和環境雕塑。6、設計 主要包括:工業產品設計、廣告、標志、書籍裝幀、商品包裝及空間外環境設計。7、建筑傳統建筑包括:宮殿建筑、壇廟建筑、宗教建筑、園林建筑和居民建筑;現代建筑包括:紀念性建筑、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8、現存的傳統建筑有 北京故宮 、 蘇州拙政園 、 北京廟天壇祈年殿 。9、現代建筑有: 中國國家體育場——鳥巢 、和 上海浦東新建筑群——東方明珠 。第二單元 多彩的校園生活1、任務的相貌特征和表情變化可以用 以線造型或 、 明暗造型 造型的不同繪畫方式表現出來。2、“三庭五眼”:是前人繪畫經驗的總結,是成年人五官時的基本比例關系的一般規律。 發際線 從到 眉心 ,從眉心到鼻頭,從鼻頭到 下頦 ,分別稱之為 上庭 、中庭 和 下庭 ;人臉的寬度大約是 5個眼 的長度。3、表情:人有豐富的表情,我們常以 喜怒哀樂 來概括4、我國民間畫訣將頭部的外形特征概括為“ 八格”,以“ 申、甲、 由、 田、 用、 國、目、風 ”八個字的外形比喻八種頭部基本形。第二課在校園中健康成長“ 站七坐五盤三半 ”是前人繪畫經驗的總結,是以為單位,衡量出的一般成年人身體的基本比例關系。直立時大約個頭長,坐著時大約個頭長,盤坐時大約個半頭長。脊椎 是人體最關鍵的動態線,它將 頭 、 上軀 、 下軀 三大體塊聯系起來。1、頭部 “八格”:申、甲、由、田、用、國、目、風。2、三庭五眼:是前人繪畫經驗的總結,是成年人五官平視時的基本比例關系的一般規律。3、人體比例的基本關系:站七坐五盤三半4、重心線:人體重心是由人的頭、軀干、及四肢重力的合力共同作用而形成的點,由此點垂直向下指向地面的線稱為重心線。5、動態線:人體運動產生動態,就描繪著衣人物的動態而言,最明顯的動態線就是衣褲與身體貼得較緊的部位。6、學生裝:指學生穿著的服飾。特點:實用性與美觀性,與學生年齡、氣質相吻合,以展現新時代學子充滿朝氣、活波開朗、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7、服裝設計A、基本原則:審美性和實用性。 B、三要素:款式、顏色、面料。5.人物頭部的比例是“三庭五眼”(要會標記),頭部外形特征我國民間以“八格”來概括基本型,即“申、甲、由、田、用、國、目、風”。還要注意臉部表情與五官透視的變化。8.人的基本比例:我國承認一般為七個頭長,掌握“站七坐五盤三半”,是一個人的頭長為單位,衡量出的一般成年人身體的基本比例關系。9.重心線:人體重心是由人的頭、軀干及四肢重力的合力共同作用而形成的點,由此點垂直向下指向地面的線稱為重心線。(要會標注)10.動態線:人體運動產生的動態,就描繪著衣人物的動態而言,最明顯的動態線就是衣褲與身體貼的較緊的部位。11.服裝設計選擇:審美性和實用性。服裝設計三要素:款式、顏色、面料。服裝設計效果圖主要有淡彩表現法(透明流暢、水色交融)、水粉表現法(細膩寫實、裝飾性強)、彩色鉛筆表現法(易操作、清新細膩)、馬克筆表現法(簡潔概括、粗獷豪放)、材料拼貼(材料豐富直觀、裝飾性強)的表現方法。12.學生裝的款式:制服式和運動式;學生裝的顏色柔和沉穩、搭配小面積跳躍的顏色,既穩重又明快;學生裝的面料:舒適,吸濕透氣、耐臟耐磨13.服裝搭配:a.修飾體型 b.與配飾巧妙搭配 c.色彩以季節變化加以調整 d.與環境和場合相匹配14.服裝效果圖應簡潔明快而新穎,以渲染、烘托服裝結構特征和藝術氣氛為最終目的。服裝的表現借助人體來實現,形體美與服裝美是相互依存的統一體15.場景人像速寫:人物比例準確、動態生動、場景分出主次關系、畫面整體效果好。第三單元 傳遞我們的心聲1、設計方法:字形變化、結構變化、字義變化、形象化、意象化、裝飾化。2、設計規則:易讀耐看;符合使用目的;富有時代感;有鮮明的個性。3、標準美術字黑體字:字形方正,橫豎粗細一致,方頭方尾。簡單、統一,黑白對比強烈、醒目。宋體字:源于宋朝雕版字。橫平豎直,橫細豎粗,撇如刀,點如瓜子,捺如掃,起筆及轉折處有裝飾角。結構飽滿,整齊美觀。4、中國漢字的發展歷史: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5、版式概念:指的是在一個版面的空間里,遵循“美”的形式法則,將與主題相關的視覺元素進行猶記得排列組合,使其產生感官上的美感。6、版式設計的范圍:報紙、刊物、書籍、畫冊、掛歷、招貼、網頁、黑板報等7、版式設計法則:1)、對稱與均衡;2)、變異與秩序;3)、空白與疏密;4)、比例與分割;5)、對比與調和;6)、節奏與韻律。8.字體設計,主要從字形、結構、字義等方面考慮變化。主要有形象化、意象化、裝飾化等表現形式9.字體設計要求:易讀耐看、有內涵且符合使用目的、有時代感、有個性10.尋找與組合文字意義相吻合的表現形式是字體設計的關鍵11.書法體:甲骨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12.字體結構設計的基本選擇:字形勻稱,大小統一,上緊下松,上小下大,有爭有讓,適當穿插,筆畫統一,主次分明13.板式設計最重要的輔助線是網絡,即垂直線和水平線相交構成的網絡單元,可以幫助構圖和確立各單元元素之間的聯系。網絡越多,設計就越靈活第四單元美麗的校園1、透視A、視平線:指眼睛向水平方向望去所看到的水平線,它隨視點變化而變化。B、平行透視:也稱焦點透視。立方體有一個面與畫面平行,那它和畫面所構成的透視關系就叫平行透視,它只有一個消失點。(如圖1)C、成角透視:也稱二點透視。畫面上立方體的四個面相對于畫面傾斜成一定角度時,往縱深平行的直線產生了兩個消失點。(如圖2)圖1 圖2第五單元美麗又實用的日用產品1、日用產品設計原則:實用功能;審美功能;實用與美觀的結合。2.日用品的設計要求:實用與美觀相結合3.自然界的復雜形體都可簡化歸納為幾何形體,如錐體、柱體、立方體等。紙造型的常用方法:a.切割與結合 b.折疊與彎曲七年級下美術知識點總結第一單元 美術是創造性的勞動1、美術學習的四大領域:①欣賞·評述 ②造型·表現 ③設計·應用 ④綜合·探索2、美術作品產生需要的條件:①生活經驗和感受 ②畫家提煉、加工的創造激情 ③藝術技巧和物質材料3、再現性美術作品:真實; 表現性美術作品:抽象。4、情趣盎然的美術作品離不開高雅的情趣和意境,意境是情和景相結合的結果。第二單元 春天的暢想1、原色:不能與任何其他兩種單色混合而成的色彩,顏料中的三原色為紅黃藍,是混合成其他一切色彩的原料,本身不能再分解2、間色:由兩個原色相混而成;三原色的三間色分別是橙綠紫。3、色相:指不同色的“相貌”。4、明度:指色的明暗、深淺程度。5、純度:指色的飽和度。6、對比色:色環中180°正對的顏色,互為對比色。7、類似色:色環中30~90°范圍內的顏色,互為類似色。8、色調:色彩總傾向,表達一定情感或營造某種特定的氛圍。一般分為冷色、暖色。(冷色:帶有藍色色調或青色色調的色彩,給人以寒冷的感覺,一般稱為冷色。暖色:帶有紅色、橙色色調的色彩,給人以溫暖的感覺,一般稱為暖色。)9、美術作品的多種表現形式:中國畫、油畫、水粉畫、水彩畫、鉛筆畫、蠟筆畫、年畫、雕塑、剪紙等。第三單元 富有活力的運動會(標志設計、吉祥物設計、獎杯獎牌設計)1、標志:是人們用來識別和傳達信息的象征性的視覺符號,起著識別、示意和傳達信息的作用。2、標志的特點:表現形式——簡練、傳達信息——明確、藝術形象——獨特美觀3、標志的種類:國家標志、團體標志、商品標志、會議標志、交通標志、安全標志等4、標志的設計要素:構思、構圖、色彩5、標志的表現形式:具象、意象、抽象6、標志的形式組合:圖形組合、文字組合、圖文組合7、校運動會標志設計的方法步驟:①選題 ②構思 ③構圖 ④定稿 ⑤著色8、吉祥物:是人們為組織活動而設計的標志性的形象,象征歡樂吉祥,含期盼成功的愿望。9、吉祥物設計的基本特征:①吉祥、成功的寓意; ②形象的擬人化、親和力; ③地域特征; ④主題活動的特征; ⑤獨創性10、吉祥物的設計步驟:①確定原型 ②進行卡通造型 ③賦予活動特征第四單元 校園藝術節(招貼設計、請柬設計、面具設計)1、招貼:又名海報或宣傳畫,屬于戶外廣告,分布于各處街道、影(劇)院、展覽會、商業區、機場、碼頭、車站、公園等公共場所。2、招貼的類型主要有:政治類、文化類、公益類、商業類、娛樂類、比賽類等3、招貼的表現方法主要有:繪畫(水彩、水粉、麥克筆等),攝影,剪切拼貼,電腦制作等。4、招貼的構成要素:① 圖形;② 文字(主標題、副標題、說明文字、廣告詞等); ③ 色彩5、請柬:又稱為請帖、柬帖。是為了邀請客人參加某種活動而發的禮儀性書信。6、請柬的表現形式有:平面單面式、立體折疊式7、請柬的表現方法有:鏤空、異形8、請柬的構成要素:標題、稱謂、正文、敬語、落款9、請柬的寫作格式:首先在上方寫上被邀請者名稱其次交待活動內容、時間最后署名邀請人和發出請柬的時間10、面具——指在文娛表演或化妝會上,為表演需要,把面孔遮住,使人改變為特定形象的用具 。11、我國傳統的面具形式包括:儺舞面具、社火面具、藏戲面具等。其共同特征:① 在生活原型的基礎上提煉概括,角色塑造典型化; ②造型裝飾一半采用夸張變形的手法; ③色彩飽和、對比強烈。12、面具的設計制作過程:① 構思造型; ② 選擇材料; ③ 工藝制作第五單元 平面設計的盛宴1、視覺傳達設計:利用視覺符號并通過視覺媒介進行信息表現和傳達的設計2、視覺傳達設計包括:字體設計、標志設計、圖像設計、招貼設計、包裝設計、書籍設計、廣告設計、視覺形象識別系統設計、展示設計、影像設計等。八年級上冊美術知識總結第一單元 美術的主要表現手段造型的基本要素:線條、明暗、體量、空間。列舉線條的代表作品:武宗元的《朝淵仙仗圖卷》、吳道子的《天王送子圖》3、列舉明暗的代表作品:意大利畫家達芬奇的《圣母瑪利亞》4、《自由引導人民.》——三角形構圖5、《初踏黃金路》——S型構圖6、《露氣.》—— 均衡構圖 —— 畫面的黃金分割點的位置7、《舞蹈.》——圓形構圖8、《陽關三疊.》—— 一字型構圖9、《吉祥蒙古.》——垂直構圖第二單元 讀書、愛書的情結1、中國的古籍設計:梵夾裝、簡冊、卷軸裝、葉子、經折裝、旋風裝、包背裝、蝴蝶裝、線狀、書函書盒。2、藏書印始于唐代,傳承至今。藏書印又稱藏書章,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藏書印是書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結合的藝術3、陽文和陰文要能分清。4、藏書票起源于歐洲。藏書票一般貼在書籍的扉頁部分。5、世界上最早的藏書票是《刺猬藏書票》6、中國最早的藏書票是關祖章藏書票。7、藏書票的畫面構成一般由圖案、拉丁文、票主名、作者簽名。8、藏書票通常用版畫方法制作,畫面邊長一般 15厘米。第三單元 筆墨丹青1、中國畫的題款形式必須和畫面相對應。2、到了宋代,有人開始把印蓋在畫上。3、到了元代,水墨畫成為文人畫的主流。4、中國畫與西方繪畫的區別是詩、書、畫、印的完美結合。5、畫家的印章一般分為三種:1、姓名章、2、齋館長、3、閑章。閑章是最五花八門又最具個性的。6、清楚 引首引、款尾印、攔腰印、壓角印、攔邊引、在畫中的位置。7、寫意畫一般分為大寫意、小寫意、兼工帶寫。8、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是寫意畫的重要特征。9、墨分五色是指:焦、濃、重、淡、清。10、中國畫借物寓意,四君子指的是:梅蘭竹菊。11、中國山水畫的三遠法包括:平遠、深遠、高遠。山下往山頂是高遠;山前望山后是深遠;近山望遠山是平遠。第四單元 自己辦展覽1、裝裱是中國畫特有的一種保護和美化的技術。形式主要有:立軸、橫批、長卷、冊頁、鏡片、扇面等。2、書畫作品托裱的步驟是1、托畫心;2、上托紙;3、上漿;4、上板;5、裁切。附:書籍的結構示意圖P11八年級下冊美術知識點第一單元 美術作品的深層意蘊美術作品的意蘊是指作品內在的生氣、情感、靈魂、風骨和精神。 藝術的功能主要是通過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提高人們的文化素質,陶冶人們的道德情操,以促進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理念:指導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精神追求。它不僅僅指思想觀念,還包含蘊藏在這些思想觀念背后的起決定作用的某種動機和信念。名畫賞析:《在激流中前進》 油畫 杜健在這幅畫中,作者以簡練概括的藝術語言,表達了船工們齊心協力搏擊于黃河濁浪中的驚險場景,他們身上體現的那種不屈不撓的英勇奮斗精神,也代表著整個中華民族英勇奮斗的精神。《年年有余》 年畫 于寶儉此畫采用傳統年畫“連年有余”的題材,但在四周加上了十二生肖的形象,表現含意就轉變成為了“年年有余”。《洪荒風雪》 中國畫 黃胄新中國建立初期,西北高原的洪荒原野中行進著一支由地質勘探隊員組成的駝隊,漫天風雪映襯出隊員們為祖國探尋寶藏而不懼艱苦與風險的堅定意志和英勇豪邁的氣概。《楊柳浴禽圖》 中國畫 朱耷朱耷號八大山人,他的花鳥畫不拘成法,大致來說是以形寫情,變形取神;著墨簡淡,運筆奔放;布局舒朗,意境空曠。由于畫家的特殊身世和所處的時代背景,使得他的畫作怪異晦澀中隱含著痛苦,他的形式和技法是他的真實情感的最貼切表現。《擊鼓說唱俑》 陶塑 東漢這一陶塑人物,手舞足蹈,眉飛色舞,生動地表現出古代說書藝人繪聲繪色的激揚神情。《狼牙山五壯士》 油畫 詹健俊五位滿目仇恨的抗日戰士,宛如一座巍峨的高峰矗立在狼牙山之巔,作品既熱情歌頌了英雄們寧死不屈的崇高氣節和英雄氣概,又寓意和象征著中國人民不可侵犯與必勝的堅強信念。《浪子回頭》 油畫 倫勃朗(荷蘭)這幅取材于《圣經》故事的油畫,深刻地表現出父親對回家浪子既悲傷、痛恨,又驚喜、愛憐的那種復雜的父子深情,同時也刻畫出了幾個旁觀親屬的不同的心態和表情。《星月夜》 油畫 凡高 (荷蘭)畫家運用旋轉、跳動和色彩對比強烈的筆觸,充分地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激情,同時也顯示出作者在藝術表現風格上的獨特個性。《親吻嬰兒》 油畫 畢加索(西班牙)作為立體主義的代表人物,作家用獨特的手法打破了傳統的以固定視點觀察和表現對象的繪畫方法,開創了在平面上同時呈現物象的各個視角的形態。《面包》 石版畫 珂勒惠支 (德國)饑餓的兒童和極度痛苦的母親形象,沉痛的揭露了戰爭給人民造成的悲慘境遇,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和深刻的警示意義。《瑪麗蓮夢露》 絲網版畫 安迪沃霍爾 (美國)這種重復構成展現了一種反常或變異的體驗,達到一種隱去主題的表現效果。而作品本身反映了機器復制時代和消費社會的一個典型特征——通過不斷的重復陳列呈現,平淡的形象轉化為別有意味的新的藝術形象。《銅奔馬 》 青銅雕塑 東漢作品造型巧妙的利用了力學支點,塑造出了騰空飛奔的駿馬形象。馬呈奔跑狀態頭高昂,尾上揚,張口作喘息狀;三足騰空,右后足踏在一只疾飛的鳥背上,更加襯托出駿馬奔馳的神速,塑像立意新穎,構思巧妙,給人以傳神的美感,是享譽中外的著名青銅雕塑杰作。《紡織女》 油畫 委拉斯貴支(西班牙)畫中遠景壁毯上畫的是技藝女神巴拉斯因惱羞成怒而把紡織女阿萊辛變成支柱的神話故事;近景則是紡織工廠里正在勞動的紡織女,畫家在現實與神話的意味深長的對比中突出表現了勞動者健康淳樸的優美形象。《夯歌》 油畫 王文彬 (中國)五個年輕的姑娘在水庫建設工地上唱響了夯歌,明亮的陽光映照著她們黝黑的臉龐和健壯的身軀。她們勞動得那樣和諧,那樣歡樂!欣賞這一作品可以感受到年青一代獻身祖國建設的堅定決心和美好的理想。《鐵肩擔道義》 中國畫 潘蓉本作品展現的是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害到來的時候,解放軍官兵、搶險隊員、白衣戰士、和志愿人員等,全力以赴的投入抗震救災的斗爭。集中地顯示了中國人民崇高的道德品質和精神面貌。《1808年5月3日夜起義者被槍殺》油畫 戈雅(西班牙)作品描繪的是法國侵略軍槍殺西班牙革命者的場景,揭露了侵略者殺人罪歌頌了起義者英勇無畏的精神。《木頭人》 招貼 陳冰青 (中國)作品尖銳的諷刺了現代社會生活中某種不良的社會風氣。第二單元 紋樣與生活1、紋樣的題材包括:植物紋樣、動物紋樣、人物紋樣、風景紋樣、幾何紋樣。2、紋樣的顏色搭配包括:同一色搭配、類似色搭配、對比色搭配。3、紋樣的構圖形式包括:對稱式構圖、均衡式構圖。4、紋樣組織形式包括:適合式構圖、單獨式構圖、連續式構圖。5、紋樣的色彩搭配是由色彩的明度、色相、純度三種要素來決定的。6、常見的紋樣寫生方法有線描、鋼筆淡彩、影繪、水粉色限色等方式。第三單元 為生活增添情趣1、插花構圖的基本形式有:對稱式、均衡式、自由式。2、在插花構圖中應考慮到以下六點:高低錯落、疏密有致、虛實結合、俯仰呼應、上輕下重、上散下聚。3、擺件的布置應該注意四個因素:(1)應與家具的主題風格相一致,與主人的文化素養相聯系。(2)與居室的空間比例相適合。(3)與居室色彩要相互搭調(4)提倡運用環保材料。裝飾畫的特點是主題突出,感染力強烈。能夠與人產生共鳴。一般采取二維平面的表現形式。第四單元 美好宜人的居住環境1、室內設計分為傳統風格、現代主義風格、后現代主義風格、自然風格及混合風格。2、傳統風格:指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風格,強調歷史文化的傳承,人文特色的延續。既一般所說的中國古典風格和西方古典風格。3、現代主義風格:指以包豪斯設計為代表,強調突出舊傳統,重視功能和空間組織,注意發揮結構構成本身的形式美,造型簡潔,反對多余裝飾,尊重材料的性能,講究材料自身的質地和色彩的配置效果,重視強調設計與大工業生產的聯系。4、后現代主義風格:指20世紀70年代到現在是后現代主義時期。經歷了現代主義文化壟斷,設計風格日趨相同,面貌日漸呆板、單調、地方特色、民族特色逐漸消退。后現代主義力圖打破這一狀況,它有三個特征:采用裝飾;具有象征性或隱喻性;與現有環境融合。5、自然風格:指追求自然、自由的氣息,在材料的使用上保持原本的質地美感,給人以親近、回歸自然的感受。6、混合風格:指將其它幾種風格的因素混合使用,更能體現居室主人的志趣和喜好。7、室內設計的基本要素分為空間要素、色彩要素、光影要素、裝飾陳設要素、綠化要素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