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魚米之鄉”——長江三角洲地區一、江海交匯之地1、位置:位于長江下游地區,瀕臨黃海和東海;2、范圍: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包括A 上海市 、B 江蘇省 南部、C 浙江省 北部。3、長江三角洲地區被稱為“魚米之鄉”的原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水熱條件好,盛產稻米。河湖眾多,盛產淡水魚。4、我國形成了“弓箭型”的經濟發展空間格局,由圖可知“箭”是指 長江 ,“弓”是指 東部沿海 ,“箭頭”是指 長江三角洲地區5、長江三角洲位置重要性:(1)地處江海交匯之地,沿江沿海港口眾多。(2)依托長江干支流發達的水運,可以聯系廣大的內陸地區。(3)是我國南北海上航運的中樞,并通過遠洋航線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7、長江對長江三角洲發展的影響有利影響:(1)提供灌溉水源,(2)提供生活用水、工業用水(3)提供便利的水陸交通,(4)塑造了平原(5)有利于發展淡水漁業不利影響:易發生洪澇災害和水污染。二、我國最大的城市群1、長江三角洲地區有著名的古都: 南京 、 杭州 ,還有歷史文化名城: 蘇州 、 揚州 等。2、長江三角洲是我國城市分布最密集、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形成了我國最大的城市群——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 。核心城市是 上海 。3、上海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國最大城市、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商業中心,是我國重要的綜合型工業城市。上海不僅對長江三角洲地區,而且對長江流域乃至全國都有輻射帶動作用。4、上海的輻射帶動作用:(1)為周邊地區的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和眾多的就業機會。(2)為周邊地區的發展提供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的支持。5、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人們往返于不同的城市之間,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樣(同城效應)。這種生活方式依據的條件是什么? 發達的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 。三、水鄉的文化特色與旅游1、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旅游資源:①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蘇州古典園林和杭州西湖 ;別具特色的水鄉風貌,如江蘇的周莊、同里,浙江的烏鎮、西塘等 ;傳統的戲曲文化、茶文化、絲綢文化和飲食文化。2、南京中華門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城堡。長江三角洲地區是城市分布最密集、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形成了我國最大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3、長江三角洲地區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1)鐵路、水運交通便利;(2)人口城市密集,經濟發達,消費市場廣闊;(3)科技力量雄厚。4、武漢附近江漢平原從地形、氣候分析發展農業的有利的條件:以平原為主,地形平坦;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條件好。5、長江三角洲內外聯系的優勢條件: 臨江瀕海,水網密集,水陸交通便利。6、在交通方面,長江三角洲與珠江三角洲相比,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優勢:長江航運加強了長江三角洲地區與內地的聯系。是我國南北海上航運的中樞,并通過遠洋航線通向世界的主要港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