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盲 剪 神 獸————初學盲剪神獸的小技巧摘要:盲剪能夠鍛煉孩子統籌安排的思維能力以及動手能力,因此我校二、三年級廣泛開展了盲剪活動。但是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很多學生會動腦不會動手,或者是知其形卻難以剪出其形。通過本文,說明初學盲剪時剪好神獸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已達到“心知其形,手達其意”的效果。關鍵詞:神獸;小學生;剪紙《山海經》是我國的一部奇書,其中記載了大量的上古神獸,很多神獸造型奇特,融合了多種動物的特征,因此也被人們廣泛的運用在了剪紙及各種裝飾圖案中。而神獸的這些奇特的造型也十分有利于鍛煉孩子們的想象力,因此我們使用神獸作為初學盲剪時練習的范本。所謂盲剪指的是不畫底稿,直接在紙上作剪,即是需要提前在心里規劃出要剪的物品,并且按照內心所想付諸于剪紙,這就非常考驗孩子們心中有像的能力了。一、盲剪之構思與安排。盲剪之前,首先我們應該了解走獸的身體結構。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們在心中對神獸有一個整體的概念。可是神獸是一種傳說,我們都沒有見過,如何了解其形及結構呢?這里,我們可以用牛來做一個類比,畢竟神獸最終也是由各種動物的不同部分組成。所以我們了解了牛的結構之后,我們也就大致可以了解神獸的結構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尾巴了。其次,心中描摹走獸外輪廓。了解了走獸的身體結構以后,我們可以在心中慢慢的描摹出它的大體輪廓及動態,做到心中有像。比如神獸是長了兩只角,還是有一對大大的翅膀,還是有長長的尾巴,這些都是為后期的剪輪廓打好基礎。最后,對神獸進行大膽的想象。神獸是很多動物部分的集合體,比如猙就有老虎和豹的樣子,還長著五條尾巴和一只角;旋龜體貌與普通的烏龜類似,但顏色為紅黑,長著鳥頭蛇尾;還有的異獸有翅膀或者是長著角。那么你的神獸是什么樣子?這些都可以盡情地發揮你的想象力。二、剪制神獸外輪廓心中有物,下筆如有神。心里有了標本,就可以大膽的下剪刀了。第一步剪的時候不需要詳細,只需要對走獸的外輪廓進行大體的粗剪,將我們所要剪的怪獸進行最大范圍的剪,便于后期的修飾。三、修飾神獸的外形細節和紋樣。剪出了神獸的大致輪廓以后,就要進行具體的修飾了。這一步是最需要細心和耐心的工作。在裝飾時,為了讓神獸更加具有美感,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美術中的基本語言點線面及剪紙紋樣來進行修飾。其中線條對于神獸的外形輪廓的修飾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在學習美術語言時都知道線條分為直線和曲線。而在盲剪神獸時,就需要利用各種各樣的曲線來修飾神獸。比如弧線可以用來修飾身體上比較柔軟的部分,如脖頸,肚子等部分,鋸齒線用來修飾毛發和尖銳的部位,波浪線用來修飾鱗片等部分。此外,在神獸的身體上要善于運用陰刻和陽刻,利用剪紙的獨特語言符號-----紋樣使保留紙質部分的面和剪去鏤空部分的面無論是外形,大小還是排列都形成強烈的對比又和諧共存,增強神獸的整體美感。最后還需學會用點進行神獸的細節裝飾,點的大小、疏密、排列的不同,都會產生不同的審美效果。因此,學會駕馭美術的基本語言點線面及剪紙的語言符號---紋樣,并加以正確的運用,就可以在盲剪神獸身上體現出一種有韻律的美。四、如何讓神獸靈動起來。在實踐教學中,我們往往發現很多孩子剪完之后的神獸不靈動,很呆板,這是什么原因呢?通過觀察山海經中的插圖以及漢磚瓦當中的神獸圖片,我們了解了神獸形體的美感并發現了以下幾個讓神獸變美的小秘訣:秘訣1:想讓神獸的姿勢好看要多用弧度大的曲線。我們通過觀察發現瓦當漢磚中的神獸姿勢非常好看,那是因為這些神獸都使用了非常優美的曲線形狀,并且弧度線條非常大。比如:S型蜿蜒盤旋的青龍,C型的玄武、U型的朱雀,M型的饕餮等,這些曲線變化豐富,給人感覺優雅和柔美并富有動感,而我們在盲剪時也可以借用這些動感十足的曲線讓神獸的造型更加親切柔和。秘訣2:想讓神獸更好看,想象和聯想很重要。充分發揮想象力,用不同動物和事物組合起來成為神獸會讓你有意想不到的驚喜。比如設計的貓的尾巴翹起來,變成了晾衣架,尾巴上掛上了各種小東西,貓的嘴里含著的魚變形成了一只小籃子;一只雙頭鳥肚子里有另外一只動物,而這種動物身體里還有另一只動物,就像是俄羅斯套娃一樣一層疊著一層。這種兩個不相干的動物身體部分的結合,讓兩種不同事物形成一種奇特的對比,讓作品更加奇妙,更加富有創意。秘訣3:角,尾,腳要配合身體適當的夸張和變形。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剪紙藝術也是如此,是一種對生活的再創造。適當的夸張和變形能夠產生視覺上的藝術張力,比如我們可以讓羊的尾巴像馬的尾巴一樣修長,讓鳥的腳像花一樣綻放等。我們讓剪紙在寫實的基礎上有了一絲寫意的藝術感,同時也體現了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力。五、總結剪紙藝術有著其獨特的審美功能,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學會盲剪,不僅能夠傳承剪紙藝術,同時也是提高孩子們審美能力,提高孩子們的藝術欣賞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要掌握剪紙的技巧,讓剪紙藝術不斷發揚光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