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1 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一、教學目標必備知識:按勞分配為主體,按生產要素分配的意義關鍵能力:能夠正確認識現實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正確認識勞動的重要性。二、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通過學習,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和完善我國分配制度,增強對我國實現收入分配公平政策的認同。2.科學精神:認識我國分配制度改革的客觀必然性。3.法治精神:國家保護合法的勞動收入和非勞動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勞動者要合法經營,依法致富。4.公共參與:通過合作探究方式理解我國的收入分配,應用于實際生活,激發學生的社會意識和參與感。嘗試對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共同富裕、營造良好社會風尚提出建議,增強社會參與意識。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按勞分配為主體2.按生產要素分配的意義教學難點1.完善個人收入分配的措施2.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四、課前準備教具:黑板、粉筆、多媒體五、教學過程1、導入新課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進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是實現社會和諧,保持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度重視收入分配問題,結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持續探索推進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取得了較多的成就與經驗,但同時, 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需要進一步改革深化來解決。2、新課講授(一)按勞分配為主體 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探究與分享一材料一 某村堅持發展集體經濟,村辦企業紅紅火,每年的集體分紅讓人羨慕。村民不僅耕種自家承包的土地,而且在村辦企業領著一筆不菲的工資。 隨著集體經濟的壯大,村民也早早享受到免費的教育和醫療。該村富裕后,還不忘帶動周邊的鄉村共同富裕。思考:1.該村實行了什么樣的個人收入分配方式?2.從提高效率、促進公平的角度談談你對這種收入分配方式的看法。學生討論交流提示:該村收入分配來自自家承包的土地和村企業,承包的土地和村辦企業都屬于集體經濟,集體經濟屬于公有制經濟,在公有制經濟下的勞動所得屬于按勞分配。在一定時期內,社會所創造的國民收入要在政府、企業、個人之間進行合理分配,分別形成政府收入、企業收入和個人收入,以滿足不同的社會需要。個人收入分配方式不是任意決定的,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分配方式。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這就決定了我國現階段必須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歸納: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基本內容和要求:有勞動能力的社會成員必須參加勞動;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勞動者提供的勞動(包括勞動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對個人進行分配,多勞多得、少勞少得。材料二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按勞分配原則,完善按要素分配的體制機制,促進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鼓勵勤勞守法致富,保護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調節過高收入,清理規范隱性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堅持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實現居民收入同步增長,在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同時實現勞動報酬同步提高。拓寬居民勞動收入和財產性收入渠道。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調節職能,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縮小收入分配差距。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堅持多勞多得,著重保護勞動所得,增加勞動者特別是一線勞動者勞動報酬,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黨中央首次提出將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思考:1.結合上述材料,談談實行按勞分配有什么意義?2.分析“勞動者勞動報酬”是居民的什么收入方式,并說明將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的正確性。學生討論交流點撥:1.(1)實行按勞分配,有利于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2)按勞分配作為社會主義性質的分配制度,體現了勞動者共同勞動、平等分配的社會地位。2.(1)“勞動者勞動報酬”屬于居民的勞動收入。(2)數據作為一種生產性投入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生產效率,是新時期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之一:引入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參與分配,可以進一步激發數據要素參與生產活動,加快經濟發展速度;可以進一步推動大數據發展和應用,鼓勵產業創新發展,推動大數據與科研創新的有機結合,形成大數據產業體系,完善大數據產業鏈,使得大數據更好服務國家發展戰略。過渡: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要讓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產要素參與收入分配。這有利于讓一切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動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經濟發展。探究與分享二從個人獲取收入的途徑看,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勞動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勞動性收入,是指通過勞動所獲得的收入,包括工資、獎金、津貼等。財產性收入,是指通過自己所擁有的各類財產獲得的收入,包括銀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我國居民家庭收入日益呈現多元化。某班學生以“家庭收入情況”為主題,展開調查。下面是某同學整理的家庭成員收入情況調查表。家庭收入來源 個人獲取收入的途徑父親是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員,除工資外,還有公司股票分紅 工資屬于勞動收入、分紅屬于財產性收入母親是國企工人,除每月工資外,年終有獎金 ①工資、獎金收入屬于_______姐姐經營一家咖啡廳,生意興隆,收入頗豐 ②咖啡廳生意收入屬于_______爺爺在農村老家轉讓了土地的承包權,獲得一定的收入 ③轉讓收入屬于_______姥姥是退休的工人,每月都有養老全,并將多余的房子出租,獲得一定的租金 養老金屬于轉移性收入、房租屬于財產性收入思考:1.根據表格收入來源,對應填寫個人獲取收入的途徑。2.結合上述表格,說明為什么我國個人獲取收入的途徑多種多樣。學生討論交流點撥:1.①勞動收入;②經營性收入;③財產性收入。2.①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分配方式。②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這就決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③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除了公有制經濟范圍內的按勞分配,與多種所有制經濟相適應,還存在多種分配方式,讓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等要素也參與收入分配。探究與分享三小吳擁有3項國家專利,改進過43項設計工藝和23種工藝設備,獲得多項獎勵,成為公司里響當當的“最富技術工”。在公司工作的小張,愛好旅游、攝影。她應某網站約請開設個人專欄,分享旅途風光與見聞,受到網友歡迎,收入不菲。小馬聽說傳銷賺錢快,就做起了傳銷,結果不僅沒有發家致富,反而債臺高筑,并因觸犯法律受到制裁。結合材料和你身邊的案例,說說應該如何致富。學生討論交流點撥:小吳擁有國家專利,并在工作中改進設計工藝和工藝設備,通過技術革新獲得獎勵,收入增加;在公司工作的小張有工資收入,并通過為網站撰稿和提供攝影作品,獲得不菲收入;小馬從事傳銷,屬于違法行為,小馬也因自己的行為收到法律制裁。這告訴我們應該通過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致富。歸納:勞動是財富的源泉,我們獲取的任何收入歸根結底都來自勞動創造。要弘揚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社會風尚,樹立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勞動觀。要鼓勵全體勞動者通過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致富。(二)完善個人收入分配材料一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按勞分配原則,完善按要素分配的體制機制,促進收入分配制度更合理、更有序”“堅持在經濟增長的同步同時實現居民收入同步增長、在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同時實現勞動報酬同步提高”,報告強調促進收入分配更合理、更公平、鼓勵勤勞守法致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多次開會研究了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問題,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各級黨委、政府以及廣大用人單位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和決策部署,推動我國收入分配改革取得了新進展。但目前,我國收入分配領域存在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地區收入差距、全國行業平均工資差距有所下降,但總體看仍然偏大。材料二 一段時期以來,我國國家和企業分配份額呈現雙增加態勢,而個人的分配份額則有所下降。如何做大“蛋糕”、分好“蛋糕”,成了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指出,完善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費能力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完善企業工資分配的宏觀指導制度,建立反映人力資源市場供求關系和企業經濟效益的工資決定機制和正常增長機制。思考:1.結合上述材料,談談如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2.為什么要完善個人收入分配?學生討論交流點撥:1.完善收入分配,要堅持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實現居民收入同步增長、在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時實現勞動報酬同步提高。完善個人收入分配,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堅持按勞分配的原則,完善按要素分配的體制機制,促進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在再分配方面,要完善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要規范收入分配秩序,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完善個人收入分配,必須堅持消除貧困。2.收入分配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知識歸納:完善個人收入分配的原因和措施原因:①收入分配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②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措施:①要堅持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實現居民收入同步增長,在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同時,實現勞動報酬同步提高。②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堅持按勞分配原則,完善按要素分配的體制機制,促進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③在再分配方面,要完善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④要規范收入分配秩序,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3、結束新課本節課我們了解了個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客觀必然性,知道了按勞分配、按要素分配,了解到居民收入的幾種來源。知道完善個人收入分配的原因及措施。以便能夠更好地理解我國的分配制度和理解共同富裕。六、板書設計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一、按勞分配為主體 多種分配方式并存二、完善個人收入分配七、課后作業完成本框同步課時作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