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母親河-黃河同步練習姓名: 班級:知識點填空。(要求背誦)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的 山脈,注入 海。黃河上中游的分界點是內蒙古的 市;中下游的分界點是河南的 。黃河干流流經了 個省級行政區,發源于 省,和長江共同流經的省區是 和 。黃河干流流經的主要地形區依次是:、 、 和 。黃河的水能資源集中在 和 。黃河干流上最大的水利樞紐是 。黃河在上游塑造了 和 ,在下游塑造了平原。黃河的憂患主要源于下游的“ ”,治療的措施主要是在上中游進行 ;在下游 。黃河的主要支流是位于黃土高原的 和 。單選題。1.黃河源頭和入海口所在的省級行政區域分別是( )A.甘肅省、河南省 B.內蒙古自治區、山東省C.青海省、山東省 D.寧夏回族自治區、山西省2.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點分別位于( )A.寧夏回族自治區、河南省 B.陜西省、山東省C.內蒙古自治區、山東省 D.內蒙古自治區、河南省3.下列關于黃河的奉獻,說法錯誤的是( )A.黃河上、中游處在地勢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提供了豐富的水能資源B.塑造了肥沃的“塞上江南” C.提供了發達的內河航運D.黃河中游的壺口瀑布,是著名的旅游景點4.結合圖,黃河凌汛(受緯度位置影響,初春時節,上游河段開凍較早,河水挾帶冰塊而下,水勢洶涌,往往導致水位猛漲)形成的河段可能是( )A.①和②河段 B.①和④河段 C.②和③河段 D.②和④河段5. 圖中既是地上河又有凌汛現象的河段是( )A.甲河段 B.乙河段 C.丙河段 D.丁河段6. 2016 年 10 月,紀念人民治理黃河 70 年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根治黃河,開展水土保持工作的重點在( )A.上游的青藏高原 B.中游的黃土高原C.下游的華北平原 D.河口的三角洲地帶7. 長江、黃河相比較,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長江的汛期短于黃河 B.黃河的流量小于長江C.長江的流域面積大于黃河 D.兩河均屬于外流河8.大量泥沙給黃河下游帶來的影響有( )①塑造了華北平原和黃河三角洲 ②抬高河床,形成“地上河” ③土壤肥力下降 ④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9.黃河下游流域面積小的原因是( )A.成為“地上河”,無支流匯入 B.近年來氣候干旱,降水少C.位于干旱地區 D.近年來黃河中上游用水量過大讀圖,回答10~11題:10.黃河由甲地到乙地水量減少的原因是( )①落差大河水流速快 ②氣候干旱河水被蒸發 ③引水灌溉農田 ④地上河導致河水下滲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1.乙地河段每年初冬和初春時節會產生冰壩堵塞河道造成河水泛濫現象,即凌汛。這段黃河產生凌汛的原因除有結冰期因素之外,還與 有關。( ) A.流速 B.流量 C.流向 D.含沙量三、讀“黃河流域略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祁連山的走向是 。(2)圖中湖泊甲是我國最大的湖泊 ,乙是(海洋)。(3)圖中①和②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區,它們因得益于黃河水的灌溉而成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 平原,②是 平原。(4)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泥沙主要來自丙(地形區)。黃河下游流水速度減緩,泥沙沉積、河床逐年升高,形成“ ”。治理黃河的關鍵是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