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做豉汁蒸排骨》教學設計【學情分析】該課針對八年級學生創設。 八年級同學具備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而且好奇心強,樂于探 索。但是,他們未經過系統的廚藝課程訓練,對其較為復雜的工序技法了解不多,缺乏對粵菜 文化背景的了解,需要老師在課前引導學生加強對中華傳統美食文化的了解,而且要將較難的 技法分解步驟,布置為導學任務,以提高授課效率。【教學目標】勞動觀念: 通過學習烹飪豉汁蒸排骨,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勞動能力: 學生了解粵菜文化, 并掌握處理食材、 炒制豉油等主要烹飪技能。勞動精神:培養遇到困難不放棄,多請教多嘗試的勞動精神。勞動習慣與品質: 養成勤奮練習的勞動習慣和樂于分享勞動成果的精神。【教學重難點】重點: 學生了解粵菜特色, 并掌握處理食材、 炒制豉油等主要烹飪技能。難點: 養成勤奮練習的勞動習慣和樂于分享勞動成果的精神。【設計思路】課堂以教師示范、學生操作為主。 大體流程為:情景導入 激發興趣師生互動 了解粵菜動手秀成果 多元化評價【課前準備】教師準備: PPT 蒸鍋 排骨 豆豉 生粉 鹽 糖 生抽 蠔油等學生準備: 物料同上【教學過程】一、 情景導入師: 同學們, 今天我們學做豉汁蒸排骨, 一起傳承中國傳統美味!(出示圖片) 。生: 自主發言。二、 粵菜導讀師: 美食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中國餐飲文化歷史悠久。 眾所周知, 粵菜是中國的八大菜系之一。 廣東的簡稱是“粵”, 地域廣闊, 粵菜由哪幾個地方菜系構成的呢?生: 客家菜生: 廣州菜生: 潮州菜師: 由廣州、潮州、東江客家菜三種地方菜構成。其中,廣州菜是粵菜的主要組成部分,憑借著粵 菜味美色鮮、菜式豐盛的名聲, 廣州在美食界有了“食在廣州”的美譽。 同學們聯想自己品嘗過的 粵菜, 它有什么特點呢?生: 自主發言。師: 粵菜的三大特點: 一是選料廣博奇異,品種花樣繁多, 善于創新; 二是用量精而細,配料多而巧, 裝飾美而艷; 三是注重質和味, 清中求鮮,淡中求美。三、 豉汁排骨簡介師: (出示圖片) 請觀察這道美食, 想必大家并不陌生, 豉汁排骨是廣東茶樓里點擊率最高、最受 歡迎的茶點之一, 同時它也是家常菜中常見的一道。 據說, 它起源于川菜, 你了解川菜豉汁蒸排骨 和粵菜豉汁蒸排骨的區別嗎?生: 自主討論。師: 豉汁蒸排骨起源于川菜,后經粵菜廚師根據當地人口味改良, 從而名揚天下。 同學們, 從色香 味三方面概括一下它的特點吧!生: 自主討論。師: 同學們體驗很豐富! 豉汁蒸排骨的特色就是滑嫩脫骨、濃而不膩和香而不俗。下面。 讓我們一 起動手制作美味吧!四、 具體做法示范 (分步驟插入視頻)(一) 食材準備: 挑選精排, 肋排洗凈吸干水分后,切成2~3厘米,表面改花刀, 腌制更易入 味。(二) 腌制排骨: 加入半勺鹽、一勺生粉、 1/4勺糖、半勺油,少量生抽、蠔油,抓勻后腌制25分鐘 左右即可。(三) 炒豉汁油: 熱油10秒, 放蒜蓉炸金黃后加入豆豉(比例為1:1:1) ,在腌好的排骨中按個人口 味加入豉汁醬。(四) 上鍋清蒸: 盤底鋪上廣東特有的陳村粉, 家庭版可以用玉米粒、香芋、南瓜代替。最后再把 排骨均勻地碼上, 即可上鍋蒸。大火八分鐘, 小火2-4分鐘。師: 看完視頻, 我們回顧一下技術要領——腌制時間過長會讓排骨變柴,加花生油可使排骨更有光 澤,添加適量白糖可以有效提鮮,豆豉不宜多放否則口感苦澀。心動不如行動, 快和家人一起參與 美食制作吧!四、課堂總結師: 感受了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美食文化,通過今天的學習, 你有什么收獲呢? 生自主發言師小結: 自古以來,世界上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地區都有自己的飲食習慣,這些美食讓許許多多的人流連忘返。我們中國, 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這里有著無數令人垂涎欲滴的 山珍海味,千千萬萬的人對中國美食贊不絕口。 這場美食盛宴,咱們就品嘗到這里。課后, 你可 以回家, 用上這些食材, 選擇自己喜歡的制作方法,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做菜吧!【板書設計】學做豉汁排骨一、 粵菜簡介 組成: 廣州、潮州、東江客家菜 特點: 一是選料廣博奇異, 品種花樣繁多,善于創新;二是用量精而細, 配料多而巧, 裝飾美而艷;三是注重質和味, 清中求鮮,淡中求美二、 學做豉汁蒸排骨要點 貼卡紙區域【作業設計】設計菜單一份家庭聚會的菜單, 要點提示:1.當你和爸爸媽媽去餐廳吃飯的時候,你們都會怎么點菜?2.除了葷素搭配,還要注意什么? (提醒不要忘記主食)3.你請客人吃飯,你還得考慮客人喜歡吃什么!【教學反思】本課側重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通過課前預習,有效降低了課程難度。 所謂實踐出真知, 這一發現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打結原理,為下一步的熟練操作提供理論指導。但是, 由于人數較 多, 有些學生接受能力較弱,有點跟不上節奏,需要在后續的課程中多關照他們。 將較難的技法分 解步驟,布置為導學任務, 提高了授課效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