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我愛木工》-《以木相傳---魯班鎖的制作》教學設計【活動背景】中國歷史悠久的木工文化,在經歷了千年之后依然熠熠生輝。隨著現代社會科技的日新月異,我們依然能看到傳統木工的身影,在之前的課程中同學們已經學習制作了工具盒、手機支架、鳥窩等作品,有了一定的制作經驗,本節課通過魯班鎖的制作,除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掌握魯班鎖的制作方法,培養對木作的興趣之外,還實現了對傳統木工文化和技藝的傳承。【活動目標】1.價值體認:觀看微視頻,了解魯班鎖的歷史與現實意義,體會中國傳統木工技藝的博大精深。通過解開、拼裝和制作魯班鎖,獲得動手實踐的樂趣和完成作品的成就感。2.責任擔當:根據自己所承擔的任務,積極參與到魯班鎖的設計與制作中,提高小組合作能力,增強傳承木工技藝的責任感。3.問題解決:在設計與制作的過程中,主動運用數學等學科知識理解和解決問題。4.創意物化:將創意設計付諸實踐,通過看、切、翹、磨等操作要領,學會構件制作的方法,合作完成三段魯班鎖制作。【活動重難點】1.掌握魯班鎖的設計方法。2.掌握魯班鎖的加工制作方法。【學情分析】本節課師面對初二同學設計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智力隨之發展,對于魯班鎖的解開和組裝是可以理解的,并且在之前的課程中,同學們已經學習制作了工具盒、手機支架、鳥窩等作品,有了一定的制作經驗,本節課從最基礎的 3段魯班鎖開始做起,也符合目前的學情,增加了了課堂教學的可行性。【學習評價】活動目標 活動設計 評價設想1.價值體認:觀看微視頻,了解魯班鎖的歷史與現實意義,體會中國傳統木工技藝的博大精深。通過解開、拼裝和制作魯班鎖,獲得動手實踐的樂趣和完成作品的成就感。 任務一、導入環節拆解魯班鎖、觀看微視頻。 任務三、探究過程 3、制作構件,4組裝構件進行制作和拼裝魯班鎖。 通過觀看微視頻,了解魯班鎖的歷史,通過拆解、制作、拼裝魯班鎖的過程以及學生交流展示的過程、師生對話過程進行評價。2.創意物化 :在實踐魯班鎖的制作過程中,與學科知識相結合,學會構件設計制作的方法,將創意落實在實物上。 任務二、師生合作,探究魯班鎖制作的步驟。任務三、探究過程 1.設計,師生共同探究魯班鎖的結構,制作技法。 2.制作構件, 3.組裝構件逐步將創意落實到實物上。 通過學生展示描點劃線設計的表現、學生制作魯班鎖過程中對切割、打磨組裝的實踐運用以及最后的作品展示環節評價。3.責任擔當 :在視頻欣賞、制作體驗和比較分析中,增強傳承木工技藝的責任感。 通過每個環節中師生的對話、學生的體驗和作品展示等來滲透。在觀看視頻、認識魯班鎖的結構、探究制作步驟技法和實踐操作體驗等過程中學習木作,增強傳承的使命感。 通過觀看視頻、師生對話、親自動手操作、實踐體驗、展示交流,分享收獲等方面來引發學生的思考、感悟。4.價值體認 :體會中國傳統木工技藝的博大精深,感受實踐制作作品的成就感。 在所有的活動環節中來體現傳統木工技藝的源遠流長,在小組合作制作的過程中來增強學生制作的成就感。 通過學生觀察思考、實踐感受、實踐體驗動手操作和小組合作完成作品的表現等方面來評價。【活動準備】1.學具準備:直尺,鉛筆,橡皮,三邊 1.8cm×1.8cm×10cm的木方,臺鉗,曲尺,木鋸,木銼等。2教具準備:多媒體、手機等。3.安全準備:創可貼等。【活動過程】一、提出問題 創設場景導入,明確活動任務師:歡迎來到今天的木藝課堂。師:在我們之前的課程中,我們相繼制作了小木盒、相框、手機支架,玩具拖車等作品。我們也有了一定的制作基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新的作品,同學們看看認識嗎?生:魯班鎖。師:對,魯班鎖是可以解開和組裝的,你能嘗試打開嗎?生嘗試,打開的同學到前面展示,提升對魯班鎖的興趣。師:同學們對魯班鎖了解多少?生交流。師:播放微視頻。介紹魯班鎖,引出中國工匠創造發明的品質和高深的智慧技藝。師:看完視頻,你對中國的木藝智慧有何體會?生:分享感受師:讓我們帶著這份熱愛和期待,來開啟今天的實踐制作之旅!《以木相傳---魯班鎖的制作》【設計意圖】創設情景引入,激發同學思考并感知木作的魅力,通過微視頻介紹魯班和魯班鎖,渲染傳統文化氛圍,引導學生關注傳統文化,關注木作,并順勢導入課題。二、師生合作,探究魯班鎖制作的步驟與技法(一)認識魯班鎖的結構師:我們來觀察一下魯班鎖的 3個構件,他們有什么特點?生:交流師:同學們來觀察一下這兩個作品的區別。他們有什么不同,你在制作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師生共同總結制作魯班鎖的標準:1.技術標準:設計合理,尺寸準確,切割筆直。2.制作工藝:連接牢固,光滑平整。3.外觀要求:干凈整潔,美觀漂亮。【設計意圖】引入課題后,順勢觀察認識魯班鎖的結構,明確各構件,為后續環節打下基礎,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引出下一環節。(二)明確魯班鎖制作步驟師:要做一個魯班鎖,首先得思考一下,需要經歷哪些步驟才能完成。生思考回答,師相機引領,要經歷描點劃線(創意設計)——準備工具——制作構件——組裝構件四大關鍵步驟。【設計意圖】設計制作的關鍵要素由老師直接告訴學生與讓學生聯系生活主動分析自己總結出來,是被動接受與主動思考的區別,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既讓學生明確設計制作的基本流程,也為下面的實踐環節做好準備。(三)探究魯班鎖的操作要領1.設計(描點劃線)(1)說明任務要求:請以小組為單位,用提供的木塊進行設計。(2)明確設計標準:①測量準確②劃線筆直③正確取舍。(3)看幾張對比照片,分析設計的好壞。(4)開始設計,實踐描點劃線操作,培養設計能力,完成后舉旗,按序加分。【設計意圖】1.讓學生明確設計的標準,合理設計;2.通過分析優缺點,引導學生重視設計的重要性;3.定時間,按序加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4.準備材料和工具常見木工工具,直尺,鉛筆,橡皮,三邊 1.8cm×1.8cm×10cm的木方,臺鉗,曲尺,木工鋸,木工銼等5.制作構件師:生觀看制作操作微視頻。師生共同分析總結制作過程操作要領。(看——切——翹——磨)6.組裝構件【設計意圖】制作構件和組裝構件的過程比較抽象,通過錄制小微課、共同總結操作要領、學生上臺演示的形式來解決重難點,把抽象的構件制作變為可以看得見的學習過程,學生理解起來更容易,為后面的制作打好基礎。三、動手實踐,完成作品師說明操作過程中的要求。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1.按照看、切、撬、磨步驟操作,使制作的構件盡可能標準。2.發揮團隊合作精神,兩人合作完成一塊構件的制作,完成后小組可以嘗試組裝調試,最后小組 6人一起完成一套魯班鎖的制作。3.操作過程注意安全,不明白的地方及時請教老師。4.提高效率,先制作完成的小組舉旗,按次序加分。【設計意圖】勞動技能只能在勞動操作的過程中來提高,這一環節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工合作,完成切割、打磨、組裝等,任務多,也可能會顯得“亂和無序”,但這也是學生動手能力提高應有的過程,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練技能,練合作。老師隨1.按照看、切、撬、磨步驟操作,使制作的構件盡可能標準。2.發揮團隊合作精神,兩人合作完成一塊構件的制作,完成后小組可以嘗試組裝調試,最后小組 6人一起完成一套魯班鎖的制作。3.操作過程注意安全,不明白的地方及時請教老師。4.提高效率,先制作完成的小組舉旗,按次序加分。時關注每個小組的進程,及時提供幫助指導。四、作品展示,體驗榫卯契合(一)作品展示師:完成的小組來展示一下你們的作品。生展示作品,交流制作經驗和感悟。師生共同評析作品。師相機評價和表揚鼓勵,引入工匠精神。【設計意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求關注過程,兼顧結果。本節課由于時間關系和木工制作的繁瑣工序,完成一個完美的作品不是本節課達成的主要目標,主要是在全員參與體驗的過程中,在與木頭的親密接觸中,培養對木頭的親近之感,對木作的喜愛之情,以及與小組成員的團結協作意識。五、暢談收獲,總結提升生談收獲。師生共同總結魯班鎖制作的四大步驟,總結制作體驗感受,對傳統技藝的思考,總結本節課優勝小組。師相機進行文化的升華,回扣開篇木工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拓展實踐:1.嘗試自己制作六段魯班鎖。【設計意圖】回顧本節課,深入思考,進行技能的總結和情感的沉淀,完成對學生小組表現的評價。點題升華,號召同學們傳承技藝。以木相傳——魯班鎖的制作課后反思本節課我運用魯班鎖原型直接導入,先讓同學們玩魯班鎖,引起對魯班鎖的興趣,然后觀看微視頻,了解魯班鎖的由來以及其中蘊含的智慧,魯班鎖的意義及深遠影響。通過觀察兩套不同質量的魯班鎖的構件,了解魯班鎖構件的制作標準,通過回想設計制作的流程,把魯班鎖的制作逐步分解為幾個步驟。分別對各個步驟進行指導。用觀看微視頻的方法,讓學生進一步熟悉魯班鎖構件制作的方法和流程。放手讓學生親自實踐,深刻體會勞動實踐的過程,感受團隊合作對解決問題的重要性。感受精益求精提升品質的工匠精神。通過展示分享作品,總結制作的經驗與不足,升華中國傳統木藝文化的博大精深,體會中國工匠的偉大智慧。樹立勞動光榮,勞動創造價值的觀念。不足之處:活動過程中給學生動手操作的時間有點短,學生展示交流環節挖掘不夠深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