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造的小房子教學目標1、了解不同房子樣式、材質、風格等方面的特點,掌握設計、制作小房子的基本技能與技巧。2、引導學生學會以剪、折、卷、粘、塑、插接等手法,綜合運用各種媒材設計、制作小房子,創造新造型。3、通過學習,感受房子的藝術魅力及蘊含在其中的善學習、求創新、積極向上的精神魅力,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激發學生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教學重點:學會運用美術基本技能制作小房子。教學難點:體現創造性,運用以剪、折、卷、粘、塑、插接等手法,綜合運用各種媒材設計、制作小房子。教學準備:卡紙、雙面膠、鉛筆、蠟筆、剪刀等美術工具。 紙盒、食品罐等廢舊媒材。教學設計一、設疑激趣 感受房屋創意樂趣 教師播放PPT課件中《蟲蟲特工隊》“易拉罐”酒吧片段(1分鐘) 師:請同學們找一找小蟲蟲們是用什么東西來造房子的? 生:…… 師:將易拉罐做成酒吧,真是非常的有趣,今天我們也來嘗試用廢舊材料造房子。 板書:我造的小房子 設計意圖:學生的學習往往從問題開始,根據學生的特點創設一定的問題情鏡,能夠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促使學生產生探索的需要。二、探究新知 體味創意表現魅力 1. 結合自己的認知,說說自然界中的建筑大師。 師:你們造過房子么?你知道除了人類之外,還有哪些動物會造房子呢? (小時候用積木搭過房子,蜂鳥的房子、蜜蜂的房子、螞蟻的房子……)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每一種生物都有它的獨特之處,我們人類厲害的一點就是“善于學習”——讓我們一起看看,在建筑上我們都向誰學習了!(教師播放課件) 仿蜂巢的建筑,仿鳥巢的建筑,仿蜱蟲生活的巢居,仿蜘蛛織網的房子 設計意圖:通過幾幅“仿動物生活”的房子的設計,不僅能夠開闊學生的眼界,引起其學習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向學生傳達“善于學習”的理念,激發其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2. 運用已有的經驗,尋找房子的基本制作方法。 師:分小組研究小房子(范例),找找小房子的基本制作方法,邀請同學代表發言。 教師總結板書:卷、折、粘貼、挖、切、畫等。 3. 分小組進一步地研究小房子(范例),說說它最精彩的地方,邀請同學代表發言。從材質、構思等角度去觀察、闡釋。 設計意圖:溫故而知新,學生的學習往往從問題開始,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與特點創設一定的問題情鏡,能夠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促使學生產生探索的需要。 4. 欣賞拓展,奇思妙想。 師:我們幾千年前的祖先造的房子又有怎樣的奇妙創意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點擊課件,欣賞傳統的房屋造型創意,突出房子的實用性與審美性) 傳統的房屋造型創意 生:…… 師:前面我們欣賞的是傳統的房屋造型創意,時代在發展,人們的審美情趣與審美追求也在不斷地變化,接下來我們又將感受到怎樣的奇思妙想呢?(點擊課件,欣賞現代的房屋造型創意,找尋設計師們的創意軌跡) 師:自由發表你的意見,這些房屋的設計作品給了你怎樣的啟發?如果要把它做出來,什么方法、什么材料比較合適? 生:……師生共同探討。 師:再來看看小伙伴們又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啟迪。(點擊課件,欣賞同學們的房屋造型創意。在材料與制作手法上有沒有啟發?)浮雕式、半立體造型,彩色卡紙, 泥塑三、嘗試創作 融入自我感悟創想 1. 創作內容:從自己的興趣點入手,融入自己的情感,以剪、折、卷、粘、塑、插接等手法,綜合運用各種媒材設計、制作小房子,創造新造型。 2. 表現形式:可以是半立體的制作、繪畫相結合,也可以是全立體造型。 3. 創作方式: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 將完成的房子造型放入“創意園”中展示。四、評價拓展 深化創意情感認同 1. 以學生自評為主,互評、師評相結合,為促進學生發展而積極評價。 自評:說說房子的設計、制作自己覺得最滿意的地方,在創作過程中有哪些新的體驗? 互評:最欣賞哪位同學的設計作品或哪個制作方法的運用?覺得哪里可以改進會更好?表述一下設計、制作房子的風格。 師評:從學生的創作狀態、創意構思、造型手段等各方面給予積極、肯定的評價,欣賞大優點提出小建議。 設計意圖:評價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因此,評價必須要體現多級性、多維性,針對不同個性與學習能力的學生進行積極、肯定的評價。“欣賞大優點、提出小建議”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在指導學生自評、互評時,要給他們一個評價的方向、標準,這樣才能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能力與水平,鼓勵他們根據自身特點來提高學習美術的能力。 2. 拓展:房屋的空間是有限的,但我們的智慧是無窮的。讓我們善學習、求創想,用知識和勞動創造屬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