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蘇少版)小學美術教學設計教學基本信息課題 門 窗 墻 作者類型 造型·表現 課時教學背景分析教學內容:《門窗墻》《老房子》《我造的小房子》和《漂亮的房間》共同組成一個單元,是建筑一條線里的內容。房子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個單元先研究其門、窗、墻,然后整體了解研究古今中外房子的不同特征,再創作出自己喜歡的小房子,進而由外及里畫畫、做做,布置漂亮的房間。本課注重人文教育,引導學生了解不同國家、不同地域、不同時代所設計的不同風格的門、窗、墻。讓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手法進行設計表現,將學生的學習與社會生活聯系起來,鼓勵學生對自己的所感所想進行有個性的表達。因為本課的教授內容容量較大,所以在課時安排上,第一課時中將教學的重心放在“門”上,設定的學習主題為“門窗墻之門”,以繪畫、想象設計為表現手段;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第二課時的設定主題為“門窗墻”,表現形式為陶泥、彩紙、廢舊材料、半立體拼貼等手工創作。學生情況:四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對事物探究欲望強烈,已經初步具備運用線條、形狀、色彩造型元素表現所感所想的能力,創造想象力開始發展起來。思維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過渡,但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教學方式、手段:1. 愉悅的情境創設法。利用動畫視頻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輕松氛圍,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想象,自由發表自己的個性創意與獨特見解。2. 趣味的游戲串聯法。通過“套娃式”的“開門探秘”游戲,串聯起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使學生始終保持注意力與參與性,有利于解決教學的重難點,順利達成三維目標。3. 直觀的實踐操作法。在教學過程中,突破完全以課件主導的方式,制作直觀教具,讓學生在打開一扇扇門、探尋一個個秘密的實踐操作中,完成教與學的活動。4. 探究的分組合作法。將學生分為四個活動小組,通過各小組探討與辨析,巧妙地化解教學中的難點,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與學習主動性。教師準備:1. 課前將全體學生劃分為四個合作小組,收集有關“門”的特點的資料。2. 收集有關“門”的圖片制成PPT課件。3. 準備可以打開、層層縮小的“套娃式”的各種門的半立體教具及相應的門的圖片。學生準備:彩色筆、油畫棒、彩色鉛筆、水粉等各種繪畫媒材。收集有關門的特點的資料。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讓學生觀察不同風格的門的圖片資料,了解不同國家、不同地域、不同時代門的不同風格,理解門的實用性與裝飾性。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想象,運用不同的繪畫媒材,大膽表現自己喜愛的門,在表現中能突出門的功能與整體建筑的和諧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欣賞各種風格的門,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以及對建筑的正確的審美能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體驗不同風格的門的美感,大膽想象,以繪畫形式表現自己喜愛的門。教學難點:學生在繪畫時,如何個性構思與構圖處理,并將門的功能性突出。教學設計一、動畫欣賞 激趣導入(初步感受門中的萬千世界)師:上課之前,我們來輕松一下,(播放《怪獸電力公司》的片頭)請你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師:門中有著奇妙的萬千世界,老師這兒也有一扇門,從這扇門的外觀,猜猜門里會出現什么?(教師出示一扇繪滿了漢字的門,里面有一個象形文字“門”)師:誰能幫老師把它打開?念個咒語?(芝麻開門)師:是一個象形文字!猜猜這是什么字?(門)師:為什么會有門呢?從字面上可以看出這個門是幾扇?是不是只有兩扇的門?你還見過什么樣的門?(生答)師:老師看出來同學們對門還是比較了解的,因為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早上要出家門、進校門,考大學的時候要“鯉魚躍龍門”……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板書:門設計意圖: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運用視頻欣賞、實物互動等發揮了教學的魅力,讓學生在美的感受中受到啟迪。通過象形文字“門”的運用,巧妙地將民族文化融入學生的認知中,為接下來的“傳統之中國門”的欣賞奠下基調。二、欣賞探究 了解認知1. 了解傳統之中國的門師:門在人類發展史上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我國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呢,關于門的秘密就在這扇門里面(教具),讓我們打開這扇傳統之門,在欣賞圖片的同時,請思考這些門的造型與色彩的特點。師生共同探討、交流。2. 了解傳統之外國的門師:不同的地方就會有不同風格的建筑,而不同風格的建筑就會有不一樣的門!讓我們一起欣賞國外經典建筑中的門。 師:印度古代神廟門,給你一種什么樣的感覺?(神秘的、壓抑的……)師:有一種圖騰崇拜的感覺,是嗎?所以說,門的設計一定要為整個建筑服務,突出它的功能性與美感,這也是現代建筑設計師的設計理念。(點擊課件)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讓學生真切地理解“美術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通過欣賞,讓學生認識和了解中國與世界其他民族審美文化的差異,從而形成正確的民族審美意識與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的價值觀。3. 現代建筑的門師:埃及公園大門,它的整體造型像什么?(小丑的臉,窗戶像是它的眼睛,門好像是它的嘴巴)師:看到小丑,你會聯想到什么?(馬戲表演,讓我們感到快樂)師:說得非常好,你們喜歡公園嗎?公園是一個讓同學們高興的地方,它的門設計成小丑裂開笑的嘴巴,是不是在向我們傳遞快樂?師:設計師的構思真是巧妙,再來看看它的色彩?(鮮艷,顏色很多……)師:那它給你的感覺是熱鬧還是安靜?(熱鬧)師:好的,根據我們的探討,你覺得設計門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構思新穎、造型與色彩設計巧妙、實用性與裝飾性突出)設計意圖:通過針對典型圖例進行深入分析,感受設計師的巧妙構思,引導學生學會從多角度欣賞與認知美術作品,提高理解與評述能力,發展其藝術感知能力和創新表現能力。三、學生練習 解決難點通過分析典型圖片,師生共同找尋設計“門”的方法1. 構思——首先確定門的功能,然后決定你的造型。2. 構圖——開闊的可選擇橫構圖,高聳的可選擇豎構圖。3. 色彩——突出門的功能(暖色調或冷色調、色彩的純度)。四、學生作業 巡回輔導教師出示:圖書館、購物廣場、兒童樂園、汽車城、菜場、自己的臥室,或自由選擇、想象一個建筑,為它設計一個門。要求:1. 構思新穎,突出門的功能性。 2. 創造性使用各種繪畫媒材。五、展示作品 自我評價 生自評,生互評,師生從構圖、裝飾手法等方面去評價作業。六、總結激勵 拓展延伸師(打開“夢想之門”):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會遇到很多很多的門,關鍵是能否用我們的勇氣和智慧去打開這些門,尋找人生幸福的寶藏。好了,今天這節課就上到這里,下節課我們嘗試用陶泥、剪貼或立體制作等形式表現設計的門、窗、墻。同學們再見!(老師再見!)作業要求本課的作業設置:請學生選擇圖書館、購物廣場、兒童樂園、汽車城、菜場、自己的臥室或自由選擇、想象一個建筑,為它設計一個門。要求:1. 構思新穎,突出門的功能性。 2. 創造性使用各種繪畫媒材。教與學的評價孩子在欣賞作品的時候,往往只從講述作品內容出發,或者只是很概括地說色彩漂亮等。引導學生從藝術鑒賞的角度,從作品的構圖特色、構思創作等方面更加深入地分析作品,是我們需要探索的。反思與總結體驗與解析一、文化蘊含的滲透,使課堂有厚度用足教材備好課。教材是一個非常好的教授藍本,是課程實施的一種文本型資料,在教學中可以選擇、補充和拓展,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通過本課《門窗墻之門》著重引導學生對“門”的學習,一方面,減少了教學容量,對學習內容有更加深入的探討與認知,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學生能“舉一反三”,對“窗”“墻”展開創造性學習。作為審美教育主要途徑的美術教育,審美意識是較為集中地體現在美術作品及其活動中的。從中華民族的象形文字到中外傳統之門的分析欣賞和理解,使課堂中始終洋溢著濃濃的文化氣息,對學生民族審美意識的形成和完善是十分有益的。二、教學手法的多樣,使思維有廣度在教學中采用互動式學習策略,通過欣賞、對話、體驗、辨析,尋找“共性”,突破難點,突出“個性”, 凸顯重點。導入時的動畫視頻既活躍了氣氛,也激發了想象思維的萌動;一扇扇不同的“門”的開啟,既帶給學生不同的學習內容,也帶來了不一樣的情感體驗;典型圖片的解析,既完成教學重點的剖解,也拓展了學生的創新思維空間。三、學生的主動體驗,使教學有深度學生念動咒語,主動參與“開門”,從而了解門的發展、門的演變、門的風格等知識,激發了他們主動介入美術活動的意識。活動中學生去觀察、去體驗、去思考,運用所學知識,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或許只有片語只言,或許是一段話,卻無不滲透著新理念。通過這些活動,既鍛煉了學生的各種能力,如觀察能力、感受能力、表達能力等,又肯定了自我,增強了主體意識,使教學有了深層的延伸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