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文鳥教案一、教學目標了解文鳥,知道它們的亞種分化、生長繁殖、飼養要點、生活習性等。希望保護生態環境的理念能深入人心,人們都能把它們當成自己不可或缺的朋友,愛護它們,呵護它們,與它們和諧共處。二、教學重點認真學習文鳥的知識,欣賞大自然的神奇。培養愛護環境,保護鳥類的意識。讓同學們懂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道理,愛鳥護鳥,熱愛大自然一切生命。教學過程文鳥是若干侏形雀(mannikin)與梅花雀(waxbill)等似雀類的通稱,原產亞洲。在原產地曾經危及當地的農作物,被視為害鳥,如今經過飼鳥者的繁殖育種,除了原種的灰文外,已經成功地育成白文、駝文,有新的變種發生,黑文和銀文,銀文事實上并不是銀色的,它只是很淡很淡的灰色,它身體的顏色是由原種灰文的灰色變成淺灰色,原本黑色的區域則變成中灰色。其中灰文鳥Lonchura malacca, 包括L. atricapilla與L. ferruginosa)為由印度分布至爪哇、菲律賓的稻田害鳥,飼為籠鳥則稱作三色修女鳥。文鳥是一種大家都非常熟悉鳥類,因為它身強體健,很適合初學者,是一種入門的鳥種。文鳥每次約產下5至8個蛋,孵化率為85%,孵化期是18天,冬季延遲。公鳥和母鳥在白天時會輪流孵蛋,晚上則由母鳥擔任孵化的工作。幼鳥會待在巢里四周之久,一旦獨立就會離開親鳥。文鳥生活習性素食,食物多為草籽、稻谷等,可以在人類居住較多的地方棲息。有的也把窩建在房上。文鳥飼養要點巢箱飼養方法與白腰文鳥相同,但巢箱里應放入文鳥用的東西。把墊料放在籠子里,文鳥自己會將其運 到巢箱里去。沐浴文鳥非常喜歡沐浴。每天 早晨應給它換水。沐浴用的容器也要經常用水沖洗。食物食物與白腰文鳥相同,但混合飼料應使用文鳥用飼料。使用帶殼的谷物時,每天要檢查剩下的食物。可籠中飼養,竹制、鐵絲制均可,單只飼養籠體一般為60X40X50厘米大小。鳥巢尺寸為22X15X13厘米,木制,中間設一4厘米高的隔板,將巢室分成內外兩小間。巢的一頭開5厘米的圓形進孔,另一頭設通氣孔。為便于觀察和清掃,鳥巢的上面板和一側板應做成活動的。除在籠體的后部裝鳥巢,籠內還要準備棲杠1根,水浴器1個,食、水罐各1個。繁殖籠內,除必備的食、水罐和水浴器外,還必須在籠門和巢箱口附近各安1根棲杠。文鳥喜吃帶殼的種子,稻谷、谷子、黍子、麻籽等。一般可把稻谷(或谷子)、稗子、黍子按6:3:1混合喂食。另外要喂些洗凈的蔬菜葉,如油菜、白菜、等,消毒可用1/1000的高錳酸鉀水溶液浸泡10分鐘,控干后喂給。蠣殼粉和墨魚骨也是不可缺少的補充飼料。食量為隔日1次。添加時,要將食罐中剩余的殘渣去掉。籠內底沙3天更換一次,沙子要用干凈的,最好清洗后涼干備用。夏季要注意防曬通風;冬季室內溫度以20℃為宜,溫度低于l5℃則影響鳥的孵化和育雛。灰文鳥喜歡洗澡,每天在水浴器內放入清水。夏天可在9時和16時各洗1次,冬天可在14時放1次。灰文鳥屬雀形目,文鳥科。原產于蘇門答臘、馬來半島、爪哇等地。野生文鳥的顏色較單一,經過人工的培育,現已有花色、白色和駝色。其特征是:花色文鳥全身底色為淺灰,帶有白色花斑;白色文鳥,通體白色,除長有羽毛處外,其他部位為紅色,如眼、嘴、爪等。駝色文鳥,是文鳥類體形較大的一種,羽毛底色為駝色,兩頰有白斑 。亞種分化白腰文鳥如白腰文鳥(L.striata swinhoei),體長約11 cm,喙呈圓錐狀。背栗褐色,腰白色,故稱白腰文鳥。兩翼黑褐色,尾黑色,中央尾羽特長而端尖。棲息于平原及山腳,村旁的樹叢和稻田。營巢于常綠樹上,巢呈曲瓶狀,卵純白。常成群活動,十余只在一起。棲息在舊巢中,形影相隨不離。常與麻雀混雜,群飛農田啄食谷粒,且為害期相當長,有害農業。主要分布在中國長江南部以至南洋及印度。為留鳥。白文鳥白文鳥全身白色,體長13-14Cm,眼圈深紅,因變異而全白。是灰文鳥的變異品種。灰文鳥體型和個頭與麻雀相似,為灰底色,頭部黑色帶白花,兩頰有白班,嘴大,嘴、眼、爪呈紅色。雄鳥叫聲尖而長,雌鳥叫聲短促。單看外表雌雄難辨,多以叫聲區分;另外雌性的紅色部分顏色較雄性淺且分布面積小。白文鳥是日本培育出來的一種鳥,雛鳥時背部羽毛是灰色的,成鳥后羽毛雪白,嘴和腳是紅色的非常漂亮。性格溫馴,喜歡親近人、跟人玩耍,很好照顧,還可以訓練一些簡單的技能,很受養鳥人的歡迎。同時,作為手玩鳥,很適合初學者,是一種入門的鳥種。白文鳥形態特征繁殖方式:卵生白文鳥是灰文鳥的變種。原產地:中國形態:體長13~14厘米,其全身羽毛潔白,而其他地方均為紅色。白文鳥-日本培育出來的一種鳥,雛鳥時背部羽毛是灰色的,成鳥后羽毛雪白嘴和腳是紅色的非常漂亮。食性:素食,食物多為昆蟲、果實、種子等,例如草籽、稻谷。可以在人類居住比較多的地方棲息,也有的把窩搭在房上。性別分別:雄鳥成年時,腳會一直的跳躍,同時不斷的鳴叫一定是雄鳥。另外,雄鳥的嘴色也比雌鳥的嘴色更深一些。白文鳥生活習性白文鳥是一種大家都非常熟悉鳥類,因為它身強體健,很適合初學者,是一種入門的鳥種。在原產地曾經危及當地的農作物,被視為害鳥,如今經過飼鳥者的繁殖育種,已成為很受歡迎的手玩鳥。白文鳥姿態和羽毛非常漂亮,生性活潑,親近人類,但不善于造巢。白文鳥飼養方法白文鳥喜食一般喂食金絲雀的種子、小米、稻米和綠色的食物,適應環境后就可以終年飼養在室外干燥,溫暖和有舒適棲息環境的鳥舍里,文鳥的脾氣十分爆燥,會攻擊其它鳥類,甚至於自已的同類,需要十分注意鳥兒們的相處情況。白文鳥是不太怕人的,但最好專人喂養,平常飼喂的料應多樣化,不少于3種,文鳥喜吃帶殼的種子,稻谷、谷子、黍子、麻籽等。一般可把稻谷(或谷子)、稗子、黍子按6:3:1混合喂食。另外要喂些洗凈的蔬菜葉,如油菜、白菜、等,消毒可用1/1000的高錳酸鉀水溶液浸泡10分鐘,控干后喂給。蠣殼粉和墨魚骨也是不可缺少的補充飼料。食量為隔日1次。添加時,要將食罐中剩余的殘渣去掉。籠內底沙3天更換一次,沙子要用干凈的,最好清洗后涼干備用。夏季要注意防曬通風;冬季室內溫度以20℃為宜,溫度低于15℃則影響鳥的孵化和育雛。灰文鳥喜歡洗澡,每天在水浴器內放入清水。夏天可在9時和16時各洗1次,冬天可在14時放1次。白文鳥飼養器具鳥籠:小鳥住的鳥籠就好象是人住的房子一樣,狹小的鳥籠往往會使鳥兒容易生病,雛鳥的飼育情形也不太良好。就和人一樣,狹小的空間會使人運動不足,心情越來越緊張,所以不管怎樣,請務必替您的鳥兒選擇一個空間大的鳥籠。禽舍:禽舍可讓許多不同種類的鳥類雜居在一起,小鳥也可在里面自由飛翔。越大越好:和鳥籠及庭箱一樣。天花板越高越好,但寬度較高高度為長較好。還得考慮庭院的廣度,最少要有1公尺立方的空間,這樣的禽舍最適合~高度方面必須有一邊較長,以便小鳥飛行。拉門必須有兩層:禽舍的門不必太大,但一定要有兩層。在進出時可防止小鳥飛走。棲木不可或缺:棲木要安置的能讓小鳥飛來飛去,大概需要2~3根。但不要放的過多以免妨礙鳥,防范老鼠和蛇:這是禽舍最須注意的一點。為避免一夜間小鳥全死光的慘劇,須先裝上護板和鐵絲網來預防。面向南方:盡量避免禽舍朝北或朝西,面向南方的禽舍對小鳥的健康有益。棲木:棲木雖然只是一根木棒,但對小鳥來說就彷佛是它的生命線。所以棲木也是須要慎重選擇的。呈直線:棲木一定要筆直,有人認為自然的形狀較好而選擇彎曲的枝木,但這樣可能鳥兒飛行會受到妨礙,交配時也可能不方便而產下無精卵,因此不適合。適當的粗細:隨鳥兒的成長,棲木大小也應有適度調整。大致標準是以小鳥握住棲木時,前趾和后趾間以可以稍微張開的粗度最適合。材質:以前一般使用的棲木為接骨木,但因容易長虱蟲,會危害到鳥兒,所以市面上大多販賣干燥的柳安或合成樹脂。此材質可防止虱蟲的產生,對小鳥來說較易于抓住。安裝位置:若只架設一根棲木,最適當的位置在庭箱或鳥籠正中央。若為2根,前面的棲木要稍低一些,靠近里面的要高些,如此小鳥便能充分活動了。飼料箱:飼料箱應準備主食飼料箱和補助飼料箱兩種容器。前者放主食如椑,粟,黍等混合性蛋白飼料,后者是裝貝殼粉及產卵用的發情飼料。飲水盒:由于小鳥水浴及飲水都是再同一容器內,因此必須每天都更換一次新水。鳥巢:鳥類依種類差異,都有合適合它們的巢。教學總結本節課了解了文鳥,知道他們的亞種分化、生長繁殖、飼養要點、生活習性等。通過學習,培養同學們的愛護環境,保護鳥類的意識。希望保護生態環境的理念能深入人心,人們都能把鳥兒當成自己不可或缺的朋友,愛護它們,呵護它們,與它們和諧共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