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民俗文化展》教案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理解物質生產民俗的定義、特征;農業生產 民俗的產生;自然生態民俗、農業生產民俗、狩獵、牧業和漁業民俗、工匠民俗、商業與交通民俗的特點與表現。2、了解我國漢族、主要少數民族以及世界各主 要國家的物質生產民俗。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查找資料、分析資料,運用資料論 證觀點,歸納總結的能力;2、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與講解能力;3、通過小組學習與討論,訓練學生邏輯思維與 迅速反應能力。4、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學內容我國漢族、主要少數民族以及世界各主要國家的物質生產民俗;物質生產民俗的特點與表現。教學重點中華各民族服飾特征。教學難點服飾體現的文化觀念。教學工具多媒體教學過程一、導課由PPT出示幾幅服飾照片:有旗袍,京劇服飾,滿足服飾等等一些學生較為熟悉的服飾種類。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二、學生分組,協作探究分組,給出任務。給出任務在觀看一段視頻,《中華民俗大觀—服飾文化》之后,找出服飾民俗的構成。服飾民俗是物質生活民俗相當復雜的一種民俗,既指服飾的所有構成要件,包括衣服、鞋帽,也包括各種發飾、金屬與珠寶首飾以及一些附屬用具如頭巾、圍巾、手帕、扇子、拂塵、傘、荷包等物品,又指人們在有關穿著、佩戴和裝飾等方面所形成的行為和文化習慣。服飾的構成:服飾由這樣幾大類構成:一類是衣著,第二類是各種附加的裝飾品,第三類是對人體自身的裝飾。三、案例女子穿旗袍須注意什么旗袍是中國的傳統服裝,是中華民族中最具魅力的精華所在。做工考究、面料高檔的旗袍成為正式場合最隆重的選擇。旗袍緊扣的高領,給人以含蓄、雅致的感覺,緊貼的腰身特別是兩邊或一邊的開衩,行走時下角輕微飄動,若閉若開,令人有輕盈俏麗之感。再加上近年來的中西合璧,旗袍之美真是變化多端、美不勝收。 遺憾的是生活中一些女性著旗袍,不但沒有為自己增色反而糟踏了高貴典雅的旗袍之美:上穿旗袍下穿旅游鞋;旗袍開衩處穿半截短襪;旗袍里面還穿著踏腳褲外罩絲襪;上穿旗袍,下面著布鞋;穿旗袍卻騎著自行車;穿著旗袍高跟鞋在風景區游玩;穿著旗袍翹二郎腿而且還來回亂晃;穿著旗袍站著迎賓但含胸凸肚,·諸如此類都是了解著旗袍的禮儀知識的表現。請回答女子穿旗袍須注意什么?(分析提示)旗袍是集溫柔、典雅、高貴、端莊于一身的服飾,不了解著旗袍的禮儀和不具備一定的氣質風度,就不如不穿旗袍。首先,穿旗袍者要有良好的站、坐、走姿,行為端莊,動作優雅,腰身挺拔;其次,旗袍應與場合相符,一般是室內的宴會、晚會、祝賀聚會等。著旗袍應下配肉色連褲襪、中或高跟皮鞋,手拿無帶式小坤包,化淡妝、必要時還應配上首飾。旗袍外應有大衣、風衣、斗篷之類的外套相匹配,不直接穿在馬路上招搖。最后,不宜穿旗袍上班、上下公交車或是騎自行車。若是赴晚會穿上了旗袍,最好是讓男士到門口叫一部車直接上車。旗袍是服飾中的貴族,對氣質、風韻有很苛刻的條件要求,酒店員工在穿著時一定要慎重。四、講解服飾民俗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防寒御暑實用階段,第二階段增加生產生活實用功能,第三階段:社會角色和等級身份的標志,第四階段,社會觀念、政治觀念方面的標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