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教學設計一、教學理念教學設計將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發展演變歷程放到西歐文明形成的視角下探究學習,有利于構建清晰的教學主線,突出主題;采用問題導學,層層遞進,引導學生理解日耳曼文化、基督教文化、希臘羅馬傳統文化三者融合,塑造新的文明——西歐文明。二.教科書教學內容分析“中世紀的西歐是西方發展史上的重要一環,它上承古希臘羅馬文化,下啟近代歐洲乃至整個西方文化,在世界歷史進程中有著重要地位和影響”。1《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是西歐中世紀史的第一課,教材內容分為“基督教的興起”、“法蘭克王國”、“封君與封臣”、“查理曼帝國”四個板塊,時間跨度超過 800 年,涉及宗教、政治制度、傳統習慣等多方面內容。將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發展演變歷程放到西歐文明形成的視角下探究學習,有利于開拓視野,培養時空觀念,提高歷史理解能力。既能幫助學生從法蘭克王國的發展演變了解西歐中世紀文明的基本特征;又能從西歐中世紀文明的形成過程理解人類文明不斷交流融合的總體趨勢,從而樹立起正確的國際意識,培養理解、尊敬、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華的開放心態。三.學情分析初中學生對歐洲中世紀歷史了解有限,經過兩年的學習,知道須在具體的時空條件下對歷史事物進行考察,具備通過比較、概括等思維過程從圖片中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也能夠在教師的啟發下運用原因與結果、動機與后果、延續與變遷、聯系與綜合等概念,對歷史事實進行理解與判斷。四.教學目標1.閱讀課文并結合地圖,了解基督教興起的時間、地區、原因、創始人及其傳播情況;閱讀課文的資料和相關基督教的興起史事,了解中世紀教權與王權的關系。2.閱讀課文并結合地圖,找出法蘭克王國的地理位置,了解法蘭克王國建立的時間和創立者。1郭大維.對西歐中世紀史教學的思考——以“法蘭克王國”教學實踐為例[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7,(8X):8-11.(1)3.閱讀課文并結合插圖,了解中世紀西歐封君與封臣的關系,分析封君封臣制度的特點。4.閱讀課文及相關史事并結合地圖,了解查理曼帝國及其版圖,知道查理曼與基督教之間的關系;觀察地圖,說出查理曼帝國的分裂相關史實。五.教學設計思路本單元內容為封建時代的歐洲,基于基督教對西歐封建社會的深遠影響以及法蘭克王國在西歐封建國家中的典型價值,將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發展演變歷程放到西歐文明形成的視角下探究。教學內容主要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 “基督教的興起”了解西羅馬帝國滅亡基本史實和基督教概況,突出羅馬教會在西羅馬帝國崩潰以后對希臘羅馬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第二部分“法蘭克王國”,了解法蘭克王國發展壯大的歷史,依照時間順序和因果關聯理解希臘羅馬傳統文化、基督教文化、日耳曼文化在西歐封建社會形成過程中的影響;第三部分 “封君與封臣”從封君封臣制度形成過程分析其特點;第四部分 “查理曼帝國”,了解查理曼帝國建立的主要原因——強大的軍事力量和教會的支持,以及查理曼的主要貢獻,初步理解西歐文明的形成。六.教學過程(一)導入教師展示《羅馬帝國的分裂和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地圖,指出“中世紀”概念含義。(二)基督教的興起1.教師展示《世界歷史地圖冊》九年級上冊 28 頁地圖,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說出基督教興起的時間、地點。2.教師展示《宗教與西方文化的興起》相關文字,引導學生分析基督教傳承文明的作用。(三)法蘭克王國1.教師展示《迄 5 世紀末的日耳曼諸國》地圖,引導學生結合教學內容說出法蘭克王國的形成時間和地理位置。2.教師展示《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相關文字(材料三),引導學生分析法蘭克人建立穩定的政權面臨的困境。3.教師展示《義務教育教科書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33 頁相關圖片和文字,引導學生分析克洛維鞏固統治的措施。(四)封君與封臣1.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說出封君和封臣的含義。2.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說出封君和封臣的義務。3.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和《法國文明史:自羅馬帝國敗落起》相關文字,分析封君封臣制的特點。4.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歐洲文明的進程》相關文字,分析封君封臣制的影響。(五)查理曼帝國1.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查理曼帝國建立的時間、建立者、地位。2.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和《世界歷史地圖冊》,說出查理曼帝國的疆域。3.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分析查理曼的宗教政策和文化政策。4.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說出查理曼帝國分裂的史實。七.教學評價1.奉耶穌為“救世主”的宗教誕生于A.古代印度 B.沙特阿拉伯C.巴勒斯坦地區 D.中國法蘭克王國是日耳曼人于 5 世紀末在西歐建立的封建王國。這一王國的建立者是A.屋大維 B. 凱撒C.克洛維 D.查理曼9 世紀,因鼓勵基督教發展,被稱為"基督教的保護者"的是A.克洛維 B. 亨利四世C.查理曼 D. 威廉1075 年,德皇亨利四世在與教皇的斗爭中失敗,被迫前往卡諾莎城堡向出身低微的教皇懺悔,亨利在雪地里跪了三天三夜之后,最終獲得教皇的饒恕。這就是歷史上的"卡諾莎之辱"。由此判斷在中世紀的歐洲A. 等級制度森嚴 B.國王軟弱無能C. 王權高于教權 D.教權高于王權法蘭克王國從克洛維到查理大帝,為了鞏固統治和進行擴張,相同的措施是支持教會發展 B. 無償分封土地C. 限制教會發展 D. 確立"君權神授"八.板書設計一、基督教的興起公元 1 世紀,巴勒斯坦地區二、法蘭克王國公元 5 世紀,高盧地區,克洛維三、封君與封臣以土地為紐帶,等級森嚴,契約關系四、查理曼帝國8 世紀至 9 世紀,西歐最大的王國九.教學反思本課教學內容多,難度大,課堂教學側重引導學生理解西歐文明孕育的過程,為了解封建時代的歐洲打下堅實的基礎。豐富的歷史故事活躍了課堂氣氛,但也壓縮了學生閱讀材料和從材料中獲取信息的時間。針對這一問題,可以將相關材料整合,設計學案,供學生預習之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