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來來往往的汽車一、教材分析本課是浙美版小學美術教材一年級上冊第6課的內容,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來來往往的汽車是現代社會的縮影,反映了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汽車作為日常的一種交通工具,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并不陌生。教材中展示的數張汽車圖片,旨在引導學生觀察來來往往的車輛,培養他們仔細觀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懂得生活中處處存在著美。教材中呈現的汽車撕貼畫作品,旨在讓學生初步掌握撕紙拼貼的方法,并以撕紙拼貼汽車來進行基本形的練習。通過對汽車的觀察、分析和表現,提高學生觀察、感知、審美的能力,在體驗創作樂趣的同時初步樹立交通規則意識。二、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學生對汽車的外形較為了解,但動手能力不是很強。學生已經通過前兩節課的學習,認識了基本形狀、了解了撕紙的基本方法,但對較有意識地撕汽車外形,完成并拼貼出一輛汽車有一定的難度,這需要教師的鼓勵與引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便學生能學得輕松,學得專注。三、教學目標1.初步了解汽車的結構及用途,掌握用基本形概括汽車的外形特征。2.通過觀察、探究和實踐,學會有目的地撕紙、有序地拼貼汽車,提高動手能力。3.在創作中體驗撕紙拼貼的樂趣,在評價中感悟交通規則意識對安全的重要性。四、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認識汽車的基本結構,用撕紙拼貼的方法來表現自己喜歡的汽車。難點:概括地表現汽車的外形,并對汽車的進行細節裝飾(或創意表達)。五、教學課時1課時六、教學準備教具:多媒體課件(課件、微課);美術工具材料(彩紙、固體膠);展板。學具:A5彩色軟紙、固體膠。七、教學過程(一)游戲導入,引出課題(預計用時2分鐘)教師活動:撕紙游戲,“請小朋友們玩個撕紙游戲,只撕一次。”學生活動:體驗撕紙游戲,感受撕紙的樂趣。(教師積極引導學生感受大膽撕紙)教師活動:出示老師撕出的圓形,結合學生撕出來的形狀,拼成一輛汽車。提問:“老師也撕了一個形狀,瞧!跟小朋友們的形狀拼在一起變成了什么?”(小汽車)教師活動:引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用撕紙拼貼的方法制作來來往往的汽車。”【設計意圖】通過撕紙游戲中的大膽“撕”環節,以無目的撕紙打消學生“不敢撕”的緊張感;通過拼擺將師生撕紙的形狀拼貼在一起組成汽車,巧妙引出課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二)觀察思考,初步探究 (預計用時8分鐘)教師活動:引導學生觀察撕紙外形,提問:“老師拼出來一輛什么車?”(學生回答:公交車)教師活動:出示公交車圖片,引導學生進行對比觀察。提問:“想讓撕出來的汽車變得更完整,還需要添加些什么?”(車燈、車飾等)學生活動:觀察并補充回答汽車的結構。(教師及時評價:真是一群善于觀察的小朋友!)教師活動:小結,并板書車輛結構。“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汽車各部分的形狀,哪幾個小朋友上愿意來撕一撕這些形狀?”學生活動:幾位學生代表上臺撕車窗、車燈等。其他學生從撕出的大小、形狀及撕紙動作上進行評價。(教師及時鼓勵與肯定)教師活動:播放撕紙微課,引導學生觀察制作方法。提問:“在小朋友們的合作下,我們這輛公交車變完整了。如何撕出自己想要的形狀呢?請觀看一個短視頻,說說你學到的方法。”學生活動:學習沿著邊緣慢慢撕,兩個大拇指要配合著撕。(教師及時鼓勵與肯定)【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指向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等綜合美術素養提升。通過汽車圖片與汽車撕貼畫的對比與觀察,了解汽車的基本結構;以學生示范、微課演示,發現并解決撕紙中形狀、大小及撕紙手法的難題,為后面的汽車撕貼畫創作做鋪墊。(三)深入探究,關聯生活(預計用時5分鐘)“請大家回憶一下,生活當中你還見過哪些顏色和形狀不同的汽車呢?”學生活動:說出車名并描繪汽車的顏色和形狀。(教師及時評價)教師活動:板書張貼不同車身形狀,并出示一組汽車圖片進行欣賞。教師小結:“是啊,不同的汽車,外形不同,但它們之間卻相互聯系。”教師活動:演示在小汽車車頂撕貼一個燈,引導學生:“老師在小汽車上加了一個燈,瞧!它變成了什么車?”(學生回答:警車)教師活動:出示小汽車和貨車的撕紙車身圖。引導學生:“原來小小的改變蘊含了大大的創意,添加一點小細節,我們的汽車就與眾不同了。你還有別的創意嗎?”學生活動:根據車身進行聯想,并說出創意構思。(教師及時評價與肯定)教師總結:“你們真是創意無限!生活當中的汽車都有各自的特點,但只要大家細心觀察生活,就能發現他們的相似之處。”【設計意圖】結合對汽車的回憶將藝術關聯生活,感悟藝術源于生活的道理,通過聯想汽車的功能,發散創意思維。(四)欣賞范畫,明晰步驟(預計用時2分鐘)教師活動:出示撕紙汽車圖。引導學生:“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撕紙拼貼汽車,請回憶剛剛撕貼汽車的一般步驟是什么?”學生活動:“撕一撕——拼一拼——貼一貼。”教師活動:先依次出示步驟圖,再出示學生作品圖,學生進行欣賞。【設計意圖】通過同齡人作品欣賞,明晰小汽車的撕貼步驟。(五)學生作業,創意實踐(預計用時15分鐘)教師活動:情境體驗,營造創作氛圍。“星星小朋友今天在上學的路上,經過了農貿市場、交通事故區域、建筑工地、學校區域四個不同路段,想一想他會遇上哪些車呢?。”學生活動:根據環境進行汽車聯想,發散創作思維。教師活動:出示作業要求。引導學生:“請小朋友們根據你的聯想,撕紙拼貼一輛小汽車,完成后讓它開到馬路上來。”學生活動:結合路段,進行撕紙拼貼汽車的實踐。【設計意圖】模擬現實生活,創設多種情境多角度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創作欲望。在創作實踐中感悟汽車給生活的帶來的便利和重要作用,從而不斷提升孩子們的創意實踐能力。(六)欣賞評述,情感升華(預計用5時分鐘)教師活動:引導學生欣賞并評價自己的作品。“瞧!我們空蕩蕩的馬路,經過小朋友們的巧手一下子就開滿了小汽車,誰來介紹一下自己的小汽車呢?”學生活動:從汽車外形、功能及顏色來介紹自己的小汽車。(教師及時評價與肯定)教師活動:在道路情境中改變紅綠燈顏色,請同學們說說車輛和行人要怎樣調整擺放。學生活動:結合生活常識及交通法則,對車輛進行調整。(教師及時評價與肯定)【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指向文化理解。通過改變道路上的交通因素,激發學生對交通規則的思考,初步培養公民意識。(七)課程拓展,課外延伸(預計用時2分鐘)教師活動:“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學習了《來來往往的汽車》。大家在生活中要做一個遵守交通規則的小公民。”最后教師播放新能源車和未來車的概念圖,引導學生課后從環保及創意上對車輛進行改造。【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樹立明確的交通規則意識;啟發學生對探究未來汽車的愿望。(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