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屆政治一輪復習教案第六課 走進經濟全球化一、考綱考情,備考策略課標要求 1、辨識國際經濟中的比較優勢,描述當代國際經濟發展的基本特點和 趨勢。 2、分析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和挑戰,堅持正確義利觀,闡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意義。素養目標 政治認同: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 科學精神:把握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理解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了解跨國公司的發展狀況;抓住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和挑戰,如何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 法治意識:企業要熟知世貿規則和國外的相關法律,提高規則意識,保護自己合法權益。 公共參與: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反對“逆全球化”;我們既要抓住機遇,積極參與,又要迎接挑戰,實現合作共贏備考策略 1、明確經濟全球化的機遇與挑戰表現、理解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的措施、正確認識“逆全球化”的趨勢,維護本國國家利益。 2、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完善全球治理 3、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均有考查,題型多以影響類、體現類和措施類為主,結合經濟全球化,具體分析其表現和影響二、思維導圖三、考點分析(一)、認識經濟全球化1、經濟全球化的含義當今世界經濟的一個顯著特征是商品、服務及技術、資金、勞務等要素,通過日益頻繁的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在全球范圍內迅速流動和廣泛配置,世界經濟出現了高度融合的局面,這就是經濟全球化。[特別提醒] 經濟全球化最主要、最鮮明的特征就是各國經濟高度對外開放、深度相互依賴、全面相互融合。2、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表現 內容生產 全球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領域的國際分工與協作不斷深化、加強,世界各國的生產相互聯系、相互協作,各國的生產活動成為世界生產鏈條中的一個環節貿易 全球化 隨著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和國際分工的深化,世界各國都被卷入國際市場交換之中,對國際貿易的依賴度不斷提高金融 全球化 伴隨著生產和貿易全球化,國際金融市場迅速擴張,形成了以國際金融中心為依托,通過信息網絡運行的、全球統一的、不受時空限制的、國內外金融市場相互貫通的、無國界的全球性金融市場[特別提醒] 經濟全球化的表現是多方面的,比如還有技術與信息全球化、消費全球化、規則全球化等。3、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因素 表現根本 動力 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新的科技革命,一方面使得發達國家的物質生產能力達到新的高度,生產力不斷擴大與國內市場相對狹小的矛盾更加突出,擴張國外市場的要求更加迫切;另一方面,運輸和通信手段發生革命性變化,形成了全球性的低成本的交通運輸網絡和信息網絡,使得全球經濟活動越來越便捷,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根本 動因 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根本動因是世界各國對本國、本民族利益的追求。對利益的不斷追求,驅使資本不斷突破疆域的限制,在全球到處落戶,到處投資,到處開發,使得商品、服務、技術、資金、勞務等在全球范圍自由流動體制 基礎 市場經濟體制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體制基礎。沒有市場經濟的全球化也就沒有真正的經濟全球化。正是市場競爭打破了經濟運行的國家和地區限制,把世界經濟聯結成一個整體的全球經濟,形成了統一的世界市場[特別提醒] 正確理解生產力對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作用對經濟全球化起根本作用的力量是生產力。生產力和科學技術推動經濟走向全球化,最明顯的表現為生產工具的變革、能源的轉換以及交通運輸工具和基礎設施的現代化。特別是信息網絡拓展和催生了多種新的經濟交往領域,如電子商務、各種金融服務、跨國企業網絡等,進一步推動了全球商品貿易、資本流動、跨國投資和國際生產。從根本上說,生產力乃是社會走向全球化的根本性的第一動力。4、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1)跨國公司的含義:以母國為基地,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設立分支機構或子公司,從事國際化生產、銷售和其他經營活動的國際大型 企業。(2)跨國公司的地位:跨國公司的大規模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有力的載體,其影響已經遍及全球生產、流通和消費等各個領域。(3)跨國公司的經營方式:為了實現最大利益,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從事對外直接投資,它們單獨或與其他企業共同出資,在其他國家創立新企業,或并購現有企業,或擴張原有企業,利用世界各地的優勢組織生產經營。[特別提醒] 跨國公司與國內企業的區別:第一,跨國公司的戰略目標是以國際市場為導向的,目的是實現全球利潤最大化,而國內企業是以國內市場為導向的。第二,跨國公司是通過控股的方式對國外的企業實行控制,而國內企業對其較少的涉外經濟活動大多是以契約的方式來實行控制。第三,國內企業涉外經濟活動往往在交易完成后就立即終止,不再參與以后的再生產過程,而跨國公司對其分支機構實行高度集中的統一管理。(4)跨國公司對世界經濟的影響①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到處奔走,推動著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與國際分工的深化,把國際分工發展為跨國公司的內部分工,把國際貿易發展為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形成了以公司內部分工和貿易為基礎的國際經濟體系,促進了全球資源配置的優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與進步。②跨國公司的發展也會給世界經濟帶來負面影響。如不考慮母國或東道國的國家利益,實行跨國行業壟斷、破壞國際市場的公平競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落后產能和環境污染等。各國必須制定相應政策,盡可能減少跨國公司的負面影響。[特別提醒] 當今跨國公司擴張的新特點:首先,跨國并購日益成為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手段。其次,非股權參與方式的國際戰略聯盟越來越成為跨國公司發展的新形式。企業通過這種聯合關系,可盡快和易于繞過政府管制和貿易壁壘。(二)、日益開放的世界經濟1、經濟全球化的機遇與挑戰生產全球化 貿易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區別 含義 世界各國的生產相互聯系、相互協作,各國的生產活動成為世界生產鏈條中的一個環節 世界各國都被卷入國際市場交換之中 國際金融市場迅速擴張,形成了以國際金融中心為依托,通過信息網絡運行的、全球統一的、不受時空限制的、國內外金融市場相互貫通的、無國界的全球性金融市場表現 某國某品牌商品由許多國家共同協作完成 國際貿易的規模迅速擴大,參與交換的商品種類越來越多,某國產品在世界市場上銷售 國際投資、資金全球市場流動、跨國收購等意義 有利于各國充分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節約社會勞動,提高經濟效益 能使各國的貿易活動實現優勢互補 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領域 生產領域 交換領域 投資領域聯系 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生產全球化必然帶來貿易全球化,生產和貿易的全球化必然帶來金融資本的全球化[特別提醒] 經濟全球化并不能讓各國普遍受益。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世界經濟發展面臨著不平衡問題,發達國家處于價值鏈條的高端,它們獲取了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絕大部分收益;發展中國家通常處于價值鏈條的低端,它們只能從中獲得較少收益。2、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1)引導好經濟全球化走向:為了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要適應經濟全球化,引導好經濟全球化走向,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共享經濟全球化的好處。(2)四個建設:為了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要建設創新型世界經濟,開辟增長源泉;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拓展發展空間;要建設聯動型世界經濟,凝聚互動合力;要建設包容型世界經濟,夯實共贏基礎。(3)完善全球治理:為了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要完善全球治理。現階段的全球治理機制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由發達國家主導建立起來的。這些機制在應對全球性問題上發揮了積極作用,維持了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但是,由于自身存在不足、易受霸權主義影響以及缺乏相應的調整和變革,傳統的全球治理機制越來越難以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需要加以變革和完善,從而為各國發展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知識拓展] 當前形勢下全球治理的重點:第一,共同構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維護世界經濟穩定大局;第二,共同構建開放透明的全球貿易和投資治理格局,鞏固多邊貿易體制,釋放全球經貿投資合作潛力;第三,共同構建綠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推動全球綠色發展合作;第四,共同構建包容聯動的全球發展治理格局。概括1、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要求(1)順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反對“逆全球化”潮流,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推動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讓各種資源和要素在全球范圍內迅速流動和廣泛配置。(2)發揮跨國公司的載體作用,推動全球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全球的科技合作與進步。(3)面對經濟全球化,我們既要抓住機遇,積極參與,又要勇敢迎接挑戰,同舟共濟,實現合作共贏。(4)要適應經濟全球化,引導好經濟全球化走向,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共享經濟全球化的好處。(5)要建設創新型世界經濟,開辟增長源泉;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拓展發展空間;要建設聯動型世界經濟,凝聚互動合力;要建設包容型世界經濟,夯實共贏基礎。(6)要完善全球治理。需要各國共同協商、加強合作,完善全球治理機制要遵循平等、開放、合作、共享等原則。概括2、要建設創新型、開放型、聯動型、包容型世界經濟類型 要求創新型 以互聯網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蓬勃興起,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日新月異,我們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機遇,促進世界經濟增長開放型 要繼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幫助發展中國家深入參與國際分工,推動全球經濟進一步交流與融合聯動型 各國發展環環相扣,協調合作是必然的選擇,要在世界經濟的共振中實現聯動發展包容型 要讓經濟全球化的好處能夠惠及所有國家、所有階層、所有人群,特別是欠發達國家和弱勢群體知識拓展1、比較優勢理論如果一國生產某產品的機會成本低于另一個國家,我們就可以說相對于另一個國家,該國生產某產品存在比較優勢。②比較優勢不僅存在于國家之間,也存在于地區之間、個人之間。③比較優勢的存在是形成分工的重要基礎。例:任何一個國家的資源都是稀缺的,生產某種產品一定要放棄其他產品的生產,放棄的其他產品量就是生產該產品的機會成本。如果一國生產某種產品的機會成本低于另一國家,那么,這個國家在生產這種產品時就有比較優勢。任何一個國家都會在某種產品的生產上具有比較優勢,從而國際貿易能給各國都帶來好處。比較優勢的存在正是國際貿易的基礎。我們用一個具體的例子來說明這一理論。例如,A、B兩國都生產汽車和糧食,如果A國把全部資源(勞動)用于生產自己消費的汽車和糧食,A國生產一輛汽車需要1萬小時,生產一噸糧食需要500小時。這樣,生產一輛汽車就要放棄20噸糧食,生產一噸糧食就要放棄0.05輛汽車,即生產一輛汽車的機會成本是20噸糧食,生產一噸糧食的機會成本是0.05輛汽車。B國生產一輛汽車需要9000小時,生產一噸糧食需要300小時。顯然,B國在兩種產品的生產上均具有絕對優勢。但是,仔細計算機會成本,我們發現B國生產一輛汽車要放棄30噸糧食,生產一噸糧食要放棄0.033輛汽車,即生產一輛汽車的機會成本是30噸糧食,生產一噸糧食的機會成本是0.033輛汽車。從這些數字可以看出,A國生產汽車具有比較優勢,B國生產糧食具有比較優勢。由于兩國各有比較優勢,所以,A國專門生產汽車,B國專門生產糧食,然后雙方交換,都可以獲益。這個例子說明,各國在生產某種物品上都有比較優勢,各自生產自己有比較優勢的東西,然后互相交換,對各國都有利。這正是自由貿易的理論基礎,也是在整個經濟發展中國際貿易有利于共同繁榮的秘密。知識拓展2、微笑曲線在左圖可以看出微笑曲線就是:微笑嘴型的一條曲線,兩端朝上。在產業鏈中,附加值更多體現在兩端,分別是研發和銷售,而處在中間環節的制造附加值最低。即研發設計、流通環節處在附加值高的兩端.收益豐厚,而處于附加值底部的加工環節則只能獲得一點“血汗錢“知識拓展3、中國是如何讓經濟全球化發展更具活力的(1)從改革開放到加入WTO,中國始終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積極推動自由貿易,不斷履行入世承諾,承擔了一個發展中大國應有的責任。(2)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廣闊的消費空間、投資空間以及合作空間。(3)中國正在努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必將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同時,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知識拓展4、全球性風險:在現代社會,隨著人類對社會生活和自然界干預范國的擴大和程度的加深,人類自身的決策失誤和行為失當成為風險的主要來源,人為風險已經超過自然風險?,F代社會,借助各種治理機制和手段,人類應對風險的能力大大提高,但同時又面臨著治理失靈帶來的新風險。人為風險、治理失靈帶來的風險是現代社會面臨的兩種主要的風險類型。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它們可能變成全球性風險,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嚴重威脅。知識拓展5、國際分工:指世界上各國(地區)之間的勞動分工,是各國生產者通過世界市場形成的勞動聯系,是國際貿易和各國(地區)經濟聯系的基礎。它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社會分工從一國國內向國際延伸的結果,是生產社會化向國際化發展的趨勢。易錯易混1、經濟全球化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體現了市場經濟的平等性。經濟全球化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體現了市場經濟的開放性。2、經濟全球化就是指商品在全球范圍內流動。經濟全球化包括商品、服務及技術、資金、勞務等要素在全球范圍內流動。3、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之一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是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4、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根本動因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根本動因是世界各國對本國、本民族利益的追求。5、跨國公司的影響僅僅限于生產領域。跨國公司的影響已經遍及全球生產、流通和消費等各個領域。6、經濟全球化對任何國家都是有利的。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都是有利有弊的,都需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來看待。7、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第一要義是防范風險。經濟全球化的確讓“風險全球化”了,但對我國而言,是利大于弊,因此,防范風險并不是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第一要義。8、當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治理體系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主導者。當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治理體系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9、經濟全球化符合經濟規律,符合各方利益,推動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提高、科技進步、產業轉移與結構升級,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給世界各國帶來的都是機遇。經濟全球化在給世界各國帶來機遇的同時,也給世界經濟發展帶來了挑戰。我們既要抓住機遇,積極參與又要勇敢迎接挑戰,同舟共濟,實現合作共贏。10、現階段的全球治理機制在應對全球性問題上發揮了積極作用,維持了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為了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我們要繼續堅持現在的全球治理機制。現階段的全球治理機制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由發達國家主導建立起來的。這些機制在應對全球性問題上發揮了積極作用,維持了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但是由于自身存在不足、易受霸權主義影響以及缺乏相應的調整和變革,傳統的全球治理機制越來越難以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需要加以變革和完善。典題研磨1、長城整車的零部件有50%~60%為自產,其余零部件來 自全球各地;長城汽車利用國際資本,在俄羅斯、德國、日本等國家并購或投資設廠;同時,長城汽車整車和零部件也出口海外,向世界展示出中國汽車品牌的技術創新實力。材料依次體現了( ) B①生產全球化②管理全球化③金融全球化 ④貿易全球化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①→④ D.④→①→③解析 B長城汽車通過與其他國家相互協作完成整車生產,體現的是生產全球化;長城汽車利用國際資本在海外并購或投資設廠,體現的是金融全球化;長城汽車將整車和零部件售向國外,是國際貿易中的出口貿易,體現的是貿易全球化。故材料依次體現的是生產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貿易全球化,正確次序為①→③→④。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里沒有管理全球化,材料也未體現管理全球化,② 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2、任何一個國家的資源都是有限的,要合理利用資源生產某種產品必然要放棄其他產品的生產,放棄的其他產品量就是生產該產品的機會成本。如果一國生產某種產品的機會成本低于另一個國家,那么,這個國家在生產這種產品時就有比較優勢。下列關于甲國與乙國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甲國的比較優勢是生產汽車 ②乙國的比較優勢是生產汽車 ③乙國的比較優勢是生產糧食 ④甲國的比較優勢是生產糧食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B 如果一國生產某種產品的機會成本低于另一個國家,那么,這個國家在生產這種產品時就有比較優勢。由本題表中的數據可以看出,甲國生產汽車具有比較優勢,乙國生產糧食具有比較優勢,①③正確且符合題意,②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3、《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 弗里德曼寫過一本書叫《世界是平的》,里面寫到,互聯網技術帶來的一系列變化就像是一個推土機方陣,一上來就把這個世界推平了。無論你身在哪里,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只要能搭上全球化這趟列車,就能在全世界的舞臺上展示風采。這說明( )A.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B.科技的進步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C.各企業對利益的追求加速了經濟全球化發展D.市場經濟體制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發展解析B 材料強調互聯網技術對經濟全球化的作用以及企業借助經濟全球化可實現自身的利益,未涉及生產力發展對經濟全球化的作用、也沒體現市場經濟體制對經濟全球化的作用,A、D排除?;ヂ摼W技術帶來的一系列變化就像是一個推土機方陣,一上來就把這個世界推平了,體現了科技進步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影響,B正確;材料強調企業借助經濟全球化可實現自身的利益,但并沒有說明各企業對利益的追求加速了經濟全球化發展,C排除。故本題選B。4、2021跨國公司(濟南)高層對話會暨中日產業創新發展交流大會上,中日醫療創新發展中心濟南中心、京都中心分別揭牌,中車日立軌道交通信號項目、中日新能源+新金融產業項目等12個項目進行了現場簽約,涉及健康醫療、智能制造、新能源、綠色循環農業、貿易加工等產業。這說明( )①跨國公司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有力的載體 ②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經濟安全構成威脅?、劢洕蚧龠M了世界范圍內資源優化配置?、芪覈鴥灮瘜ν忾_放的空間格局,實施全面開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A 材料說明經濟全球化促進了世界范圍內資源優化配置,而跨國公司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有力的載體,①③符合題意。材料強調經濟全球化促進了世界范圍內資源優化配置,不體現對發展中國家經濟安全構成威脅,②與題意不符。材料表明中日兩國在12個項目上現場簽約,反映不出我國實施全面開放,④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A。5、阿里巴巴的全球速賣通平臺(海外淘寶)已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買家數過億。通過阿里巴巴電商平臺,西班牙的消費者下單當天就能收到自己購買的商品,美國西雅圖的櫻桃還長在樹上就被幾萬個中國買家下單搶購,加拿大龍蝦每年都會有驚人銷量?!昂M馓詫殹斌w現了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 )①資本在國際市場的流動速度不斷加快?、诟鲊鴱V泛融入國際商品交換中?、圪Y源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芨鲊a活動成為世界生產中的一環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解析 B“海外淘寶”體現了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形成了統一開放的國際大市場,資源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各國廣泛融入國際商品交換中,②③符合題意。材料強調商品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未體現資本在國際市場的流動速度不斷加快,①不符合題意。材料強調各國商品交換成為世界商品交換中的一環,未體現各國生產活動成為世界生產中的一環,④不符題意。故本題選B。6、讀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貿易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表現?、诟鲊墙洕蚧淖畲笫芤嬲摺、劢洕蚧嬖谥l展不平等、風險加劇等問題?、芙洕蚧故澜缃洕l展更加不平衡,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D漫畫反映的是生產全球化中各要素所占比例,對發達國家更有利,這說明經濟全球化存在著發展不平等、風險加劇等問題,使世界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③④正確;①與漫畫寓意不符;②說法錯誤。選D。7、當前,世界經濟秩序與結構正處于深度調整期,習近平主席借古語“輕關易道,通商寬農”闡明了開放、通達、共贏的中國方案,對當前世界經濟的企穩復蘇具有重大意義。下列解讀正確的有( )①“輕關”——構建更加公平合理的關稅體系,持續促進全球貿易的繁榮與發展?、凇耙椎馈薄制降然ダ献鞴糙A理念,改變損害各國利益的舊治理機制 ③“通商”——加強多邊貿易體制的包容性,構建更加自由和開放的國際市場?、堋皩掁r”——放寬和完善發展農業的政策,提高農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B“輕關”為輕稅政策,借此降低通關稅收,構建更加公平合理的關稅體系,持續促進全球貿易的繁榮與發展,①符合題意?!皳p害各國利益”的說法錯誤,因為傳統治理機制是部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推行其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而構建的,損害的主要是發展中國家的利益,②錯誤?!巴ㄉ獭笨衫斫鉃橐跃唧w的措施實現商旅、商貿之互通,有利于加強多邊貿易體制的包容性,構建更加自由和開放的國際市場,③符合題意?!皩掁r”就是要放寬農政,減少農民負擔,而不是提高農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④錯誤。故本題選B。時政探究:首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首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以下簡稱消博會)于2021年5月10日在中國海南閉幕。來自70個國家和地區的1 505家企業、2 628個消費精品品牌參展,吸引了24萬人次參觀,消博會已經成為一場名副其實的全球消費盛宴。來自國內和國際的商家帶來了許多新、奇、特的產品,給中國消費者“嘗鮮”。據統計,首屆消博會上發布的全球新品超過550個,在參展的2 628個品牌中,國際品牌的占比達到51.9%。中國正在全力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完善開放格局、優化營商環境、深化多雙邊合作、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以更充分釋放消費潛力。繼進博會、廣交會、服貿會之后,消博會的加入讓中國國家級貿易展會體系再添一員。消博會是為滿足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打造的新平臺,也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多助力。對全球消費品企業而言,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力正在不斷創造紅利,14億多人口形成的超大規模市場,是全世界共享的機遇。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舉辦消博會對我國和世界經濟發展帶來的積極作用。答案:(1)舉辦消博會,有利于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進一步推動建設我國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和開放型經濟體系;有利于滿足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助推消費升級,更充分地釋放消費潛力,拉動經濟增長。(2)舉辦消博會,有利于發揮各國比較優勢,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國際產能合 作,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有利于打造國際合作新平臺,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四、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