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剪出來的動物課時:1-2課時課型:剪紙年級:三年級教材:上教版美術教材 三年級第二學期--------------------------------------------------------------------教材分析:《剪出來的動物》是小學三年級第二學期上教版美術新教材感受民間藝術單元中的一課。本課主要是讓學生在以前剪紙課的基礎上,學會運用剪紙中的基本紋樣的制作方法剪動物形象。為了讓學生能直觀地了解剪紙中基本紋樣及制作方法,教材中展示了基本紋樣的介紹,在制作方法上給學生以提示。呈現了很多形態各異的動物,用以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和表現創造的欲望,留給學生廣闊的思維創造空間。學情分析:鶴北小學是閔行區一所普通的公辦小學。本校三年級的學生天真活潑,思維較敏捷,模仿力強,對美術學習感興趣,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和想象力。經過2年半的美術學習,學生已初步掌握了畫外形,剪外形以及簡單剪花紋的方法。本節課中詳細介紹了中國傳統剪紙中的基本紋樣,一部分學生對于紋樣在動物身上的排列,存在一定的難度。在教師、圖片和同學討論的啟發中,這部分學生能創造出較有新意的作品來。個別動手能力較弱的學生在剪花紋的過程中容易將紙剪斷裂,需要教師提醒根據動物外形選擇適合的花紋。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民間剪紙動物造型特征和刀法,初步學會將圓紋、月牙紋、鋸齒紋、旋渦紋等剪紙技法適合地運用在動物形體上。過程與方法:在欣賞剪紙過程中,發現剪紙紋樣不能斷掉的特點,學習用剪紙的多種技能剪刻動物的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民間剪紙作品獨特的形式美,培養學習剪紙的興趣,以及耐心細致的品質。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了解圓紋、月牙紋、鋸齒紋、旋渦紋基本剪紙裝飾的用法教學難點:基本紋樣在動物身上的合適運用教學設計思路:1.善于觀察,大膽嘗試重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主動尋找規律的能力,通過思考,能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學習重點,解決學習難點。首先通過欣賞剪紙影片,引導學生發現中國民間剪紙作品之美。再通過欣賞剪紙作品,找出剪紙作品中常見的花紋,引導學生發現剪紙中的基本紋樣及適合的位置。從而發現圓紋、月牙紋、旋渦紋、鋸齒紋適合表現動物不同的特征。比一比環節中,通過在相同動物上的花紋添加比較,引導學生發現花紋大小適和動物外形更美觀,最后通過對各種剪紙動物作品的欣賞,發散思維,大膽嘗試制作各種不同剪紙動物。在課的最后,拓展欣賞其他剪紙作品圖片,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了解剪紙不僅是中國的傳統技藝,也能剪刻出更國際化的現代作品。2.分層作業,促進學生發展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設定不同的程度的作業要求。基礎層面:運用圓紋、月牙紋、鋸齒紋、旋渦紋的剪紙方法,注意動物特征,紋樣不要斷掉。拓展層面:巧妙運用多種刀法,由創意地剪、刻出各種紋樣,創作出適合于動物造型特點的作品。教學過程:一、欣賞與游戲1.欣賞動物剪紙作品與短片。2.組織學生交流欣賞剪紙作品感受。3.教師介紹剪紙藝術。4.揭示課題:剪出來的動物。二、觀察與構思出示不同動物剪紙作品,組織學生觀察、討論剪紙動物有哪些基本花紋?這些基本花紋適合放在什么位置?教師小結:抓住動物外形特征,繪畫動物外形。出示不同動物剪紙作品,組織學生觀察、討論剪紙動物有哪些基本花紋?② 這些基本花紋適合放在什么位置?3.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播放預設作品并歸納:① 基本的花紋有圓紋、月牙紋、旋渦紋、鋸齒紋② 圓紋適合表現眼睛;月牙紋適合表現結構;旋渦紋適合裝飾大面積空白;鋸齒紋適合表現動物皮毛和質感。③ 組合花紋,裝飾更生動。4.出示在相同動物身上的不同裝飾花紋,組織學生觀察、討論① 哪張花紋安排更好看怎么安排花紋更美觀三、演示與制作教師示范:剪動物外形添畫動物結構和組成部分添畫動物裝飾花紋剪、刻出動物花紋對折剪圓紋(視頻)折剪月牙紋、鋸齒紋(視頻)刻旋渦紋(視頻)2.展示組合泥卷作品3.出示作業要求:。剪出有基本紋樣的剪紙動物。。剪、刻出有特色的剪紙動物形象。(提示:注意不要剪斷邊緣)4.學生創意表現:制作一個自己喜歡的動物剪紙作品。5.教師展示學生作品,啟發學生思維。四、展示與交流創設一個“動物剪紙藝術展”展區,在這一平臺上展示作品。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講評。評價內容:動物外形及花紋是否完整無斷裂動物花紋是否用到了剪紙基本花紋剪紙花紋是否適合動物造型,是否美觀五、拓展展示不同類型的剪紙作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