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2023學年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中國境內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教學目標1、了解元謀人生活的年代、發現的地點以及發現的意義。2、知道北京人的發現地點、發現過程、特征和生產、生活狀況。教學重難點了解化石是研究人類起源的主要依據,理解火的使用在人類進化過程中的重大意義。教學過程一、新課講授我國境內的早期人類考古學家通過考古發掘,發現古代人類化石及其生活遺跡。化石是研究人類起源的重要證據,考古發現是研究歷史的第一手資料。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遺骸或遺跡埋藏在地層中,經過漫長的時間,被周圍沉積物的礦物質所滲入,經過石化變成的石頭。小常識:當考古屆發現重要的遺跡、遺物時,大多是以發現地命名的。1.觀察遠古人類遺址分布圖,他們生活的地方有何特點?2.指出具有代表性的中國遠古人類遺址。提示:數量多,分布在黃河、長江等大江大河流域,相對集中。1.我國是世界上發現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之一。2.代表:元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元謀人發掘情況人類門齒經過科學家鑒定,這是遠古人類的牙齒。炭屑這表明元謀人已經知道用火了打制石器這表明元謀人已經會制造和使用工具了.會不會制造工具,是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二、元謀人(1)、概況距今年代:距今約170萬年發現地點:云南元謀縣使用工具:粗糙的石器火的使用:知道使用火(2)、地位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最早的古人類。問題思考:你認為人和動物最本質的區別是什么?區分人和動物的重要標志就是制造和使用工具三、北京人距今約70萬—20萬年1.北京人發現的地點?1921年,瑞典人考古學家在北京西南50公里外的周口店,發現了3顆牙齒化石,1929年,我國的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山洞里發現了第一個完整的頭蓋骨化石,這就是北京人。思考:通過觀察并結合教材,指出北京人與現代人有何區別?異:前額低平,眉骨粗大,顴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沒有明顯的下頜,腦容量比現代人小同:手腳分工明顯會制造和使用工具北京人制造和使用的工具有哪些?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術比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類型的工具,如尖狀器、刮削器、石錘和石砧。思考:北京人和元謀人使用的工具有何共同點?都是打制石器從猿到人的過程中,勞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勞動創造了人。火的使用在遺址中,還發現了大量的木炭和幾處較大的灰燼堆,還有在火中燒過的石塊、獸骨和樹子等。這些說明北京人已經會使用天然火,還會保存火種 。四、山頂洞人距今約3萬年山頂洞人模樣和現代人基本相同山頂洞人生產和生活1.磨光和鉆孔技術2.會縫制衣服3.人工取火4.交換生活用品5.埋葬山頂洞人遺址1930年被發現。由裴文中主持發掘,發現3個完整的人類頭骨化石,以及至少代表8個個體的遺骨化石。研究發現,山頂洞人的腦容量及頭骨形態與現代人類接近。與北京人相比,山頂洞人有何進步?(1)已經具有現代人類的特征;(2)生產工具更加先進,已經掌握磨光和鉆孔技術;在山頂洞人的遺址中還出土了石器、骨器、角器和飾物,其中穿孔骨針是在中國發現的最早的縫紉工具。(3)已經懂得人工取火;經過進一步的考古研究發現山頂洞人已經能夠通過摩擦生火進行人工取火。(4)集體生活,出現氏族特征;研究發現,山頂洞人過著集體生活。他們共同勞動、共同分配,沒有貧富貴賤的差別。補充:血緣關系是維系氏族的紐帶五、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