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美術一年級上冊《田野的色彩》說課稿一、說教材《田野的色彩》是湘版美術教材第一冊第三課的教學內容。本課是以“造型 表現”為主的學習領域,旨在引導學生通過對大自然視覺感受的積累,讓學生憑自己的感覺和經驗去了解線條和色塊的情感性表達,從而激勵并引導學生運用線條分割色塊并對比識色,巧妙借用線條和色塊這兩種造型手段來描繪身邊的自然現象——田野,嘗試畫一畫線,感受線的魅力,從而訓練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繪畫表現力、創作和語言概述能力。二、說學情一年級學生從幼兒園剛入小學,正處于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思維特別活躍的年齡階段,尤其對線的知識略有感知而又好奇。教學中我將抓住學生這一特點,適時引導學生親自動手體驗、觀察、判斷、鑒賞、體會、聯想等,促使他們以積極的狀態自主探究。使原本抽象的線條理論知識直觀化、形象化、情感化,以便學生更容易掌握、突破知識難點,從而創造出更新穎、更具個性的線條和色塊的田野作品。)三、說教學目標:(新課標的培養目標要體現時代的要求,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活動實踐技能,具有終生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該培養目標的核心就是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策略,讓他們遨游知識的海洋,自主學習、自我選擇、自我創造。基于此并結合美術學科特點、本課特點和一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1、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觀察并感受田野美景的構成,認識常用的顏色;通過學習能用流暢穩定的線條,表現出田野的形與色的感受。2、方法與過程:情景導入——感知探究——自由創作——欣賞評述。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對色彩的感受力和表現力,體驗線與色的有機結合的造型樂趣,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四、說教學重難點:(根據教材中“田野上,紅的紅,黃的黃,線線塊塊真迷人,快快把它畫下來!”一句,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為)1、教學重點:認識各種常用色彩,并能大膽的運用各種顏色涂畫出一片田野。2、教學難點:能流暢的運用曲線或直線交織出田地,并運用各種顏色效果表現出不同的田地。說教學策略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著重突出了符合孩子們心理特點的體驗活動,我將以組織者的身份來組織孩子們參與本課所設計的體驗活動,并以引導者的身份來引領孩子們經歷活動過程、感知線條和色塊的魅力等,最后我將以促進者的角色來促進孩子們合作探究如何巧妙運用線條來表現物象、美化生活,促進他們將各自的所學、所得、所思、所想運用線條進行自由表現、創作、展評。【教學準備】(結合美術學科特點和本課特點,為保證本課有效、高效達到教學目標,我將教學準備分為兩部分)1、教具準備:油畫棒、彩筆、白紙等。2、學具準備:彩筆、油畫棒和一張A4白紙。【課時安排】:1課時。(根據本課教學內容、教學目的及作業要求,加上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本節課的內容學生完全可以在一節課內完成,故我在教學設計中預設1課時完成。)六、說教學過程:(依據課標的要求和本課的特點,為突破本課重點和難點我將本節課教學流程的重點放在孩子們都喜愛的體驗活動設計上,我設計了豐富多彩的極具吸引力的教學活動即認知色彩、用線走出小路、欣賞大自然中的田野色彩、感知小朋友筆下的田野色彩、自己嘗試種田野——分割土地、種莊稼 。以課堂的立體互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從而根據不同的活動形式來引導學生去想、去議、去看、去畫、去評,并根據班上學生不同的發展水平設計了不同層面的富有開放性、挑戰性、激勵性的活動即現場講述并評價自己作品,以引導學生進行自評、互評等多種形式的評議,從而滿足學生不同的發展需求。)(一)情景導入:同學們,馬上就要過中秋節了,中秋節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談論豐收的日子。那這節課老師就要帶領同學們去農民伯伯的田野轉轉,看看他們都種了些什么?豐收了些什么呢?都是什么顏色的呢?就讓我們帶著愉悅的心情向田野出發啦!特別提醒大家,帶上我們的眼睛仔欣賞美麗的田野色彩吧!(板書:田野的色彩)(開課時,我通過討論中秋節農民伯伯豐收的田野形式將學生輕松、愉悅、自然的引入到線條和色塊的課堂。)(二)感知探究:1、參觀田野,認知色彩:1)、看看這種的是什么?他們是什么顏色的呢?你能從你的彩筆或油畫棒中找到這種顏色嗎?——水田,藍色;沒有成熟的水稻,綠色;成熟了的水稻,橙色;土壤,棕色或褐色。2)、看看種的這些你認識嗎?——黃色的油菜花;紅色高粱;紫色的紫云英。哇,這么多呢,這些都是田里的莊稼,同學們一定沒想到會有這么多顏色吧!3)、可我知道,我們有些同學見多識廣,還可能在農村啊、鄉下看到過更多的田野色彩,你能驕傲的告訴我們,你還看見過農民伯伯種的什么嗎?它是什么顏色的?你能從彩筆中找出這種色彩大家看看嗎?(通過引導學生參觀田野,了解農民伯伯田野里都種了些什么莊稼和是什么顏色問題的,來引導學生對比識色。本活動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探索精神,培養了學生將學習結果進行歸納整理的習慣。)2、感知田野色彩組合的美:大自然就是一個色彩大師,它能把多種田野色彩組合在一起,演繹出一幅幅色彩斑斕的畫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通過欣賞大自然中美麗的田野,感知田野中線條和色彩帶給我們的美感享受。)3、嘗試用線分割畫紙:1)、欣賞完農民伯伯的田野,同學們你們想不想也嘗試來種塊五彩的田野呢?好的,心動不如行動,現在老師帶領大家一起開荒種地羅!——首先,請同學們看看,老師給你們帶到了一塊空曠的空地,我們該如何下手呢?——嗯,別急,看看老師,來,讓我們首先從這走,走出了一條彎彎曲曲的田間小路。(師邊說邊用線在畫紙上分割線條)接著,我們再從另一個方向走一走,瞧,我們現在把這片空土地分成了好多塊田地了,形成了有趣的田格子。誰還能走一走,走出不同的小路來?2)、學生嘗試分割線條分出幾塊田地。——真好,你也能向老師這樣,在你的空地上劃分出幾塊不同的田地出來嗎?(要求:不太多就行,最好是近處的多種點把格子畫大點,遠處的少種點省力些咱們就把格子畫小點,這樣會更漂亮。)4、色彩想象訓練:1)、分了這么多田地,我們都準備種些啥呢?——請同學們說。老師用顏色表現。——老師有個建議,大家看好不好?老師建議,相鄰的兩塊田地種的農作物要不一樣,這樣不同的顏色組合在一起會更漂亮,你們說好不好?真棒!那咱們就說好了,相鄰的田野顏色要不相同哦!記住了嗎?2)、哪咱們怎樣用這些顏色怎樣表現田地呢?(涂色)——回憶一下,上節課我們學過了哪幾種涂色方法?(橫涂、豎涂、斜涂)——拓展:為了使我們開墾出的田野更漂亮,我們還可以將新翻的田地用波浪線表現,點播的田地用點涂的方法表現,更豐富的色彩可以用疊加顏色的方法表現,但要注意,相鄰的田地要用不同的顏色表現才能使田埂更分明些。(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走出小路的形式來引導學生嘗試用線條分割土地,并鼓勵學生用色彩代表莊稼在分割的土地上種出迷人的田野來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和能力,讓學生感知集體的力量,引導他們在小組合作中探究對比識色的知識,并借用作品,引領學生感知田野中色彩和線條的魅力,從而誘發學生進一步探究如何畫出迷人的田野?從而奠定了學生用線和色塊表現田野的創作欲望。該活動不僅能激情引趣,還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激活了學生的探究力,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能力,使得全體同學最大限度地參與到了自主探究活動之中,為后面的創作夯實了基礎。)(三)自由創作:大膽表現,選擇你最喜歡的顏色用塊塊涂色的方法在已經分好的格子上涂上漂亮的色彩,畫出一片迷人的田野。(在學生感知、探究的基礎上,讓學生放開大腦、放開手腳大膽的即興創作。通過即興的在分好的田格子中涂色的形式,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嘗試借用線條和色塊這兩種造型手段來表現田野,實踐自己所學的知識。讓學生在輕松互動的氣氛中大膽想象、自由創作,從而提高他們的概括、想象、動手表現的能力。讓學生在此活動中思維得以發散、想象力得以培養、創造力得以鍛煉、能力得以提高,從而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四)展示評價:1、說說你最喜歡哪塊田野?為什么?2、和同桌說說你的田野里都種了些啥啊。(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將自己的作品拿給自己的朋友一起分享和展示給更多的同學欣賞的形式來引領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展示自己的作品,從中獲得創作的快樂、成功的喜悅。并通過鼓勵學生自告奮勇介紹自己的作品或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看一看和說一說的形式鍛煉學生欣賞評述的能力,還可無意識的引領全體學生動口自評、互評、他評,從而培養學生向身邊同學學習的意識,并延伸學生學習的興趣。最后加以師評,將課堂評價推向高潮來充分實踐新課標下的多形式評價活動!)(五)課后拓展:看到如此美麗的田野,你們高興嗎?如此漂亮的田野,真是我們畫畫的好素材,所以啊 ,老師建議,以后大家凡是周末啊、節假日啊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走進田野,去欣賞欣賞美麗的田野風光,在欣賞的同時要愛護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不隨意的采摘,做得到嗎?嗯 ,老師相信你們都是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設計意圖:通過鼓勵學生走進美麗的大自然欣賞美麗的田野來引領學生要愛護大自然,從而對學生進行道德禮儀的熏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