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如何欣賞書法作品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結構就是關于點畫之間搭配的方法,明確點畫與結構相互依存的關系。通過分析四個人物姿勢圖掌握上下結構類漢字的書寫秘訣。過程與方法通過課前試寫、拼圖操作、觀看演示、合作探究,確保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以問題為導向,啟發式教學,面向全體,精講多練,實時反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養成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通過學生實操人物示意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3、理解書法字形在點畫上的對比與變化,感受書法的結構之美。教學重點感受并理解四種有代表性的書法結構圖解,總結書寫秘訣并能做到舉一反三。 教學難點探究一個字中主筆與余筆的關系,即伸展與收縮之間的相對關系。教學過程在上課前我問同學們一個問題,你們在平時寫作業的時候更關注字的點畫還是字的結構?(提問)有的同學說是點畫,有的同學說是結構,到底哪個對呢?我覺得都對!其實結構就是點畫之間搭配的方法。下面,我以抽獎的形式在每組隨機抽取一位同學上來寫一個字,了解一下同學們平時寫字的習慣。(優化大師抽簽)下面我用紅筆來批改一下。(批改)誰能告訴我老師為什么要在字的兩旁畫兩道紅杠杠?(提問)看來大家對這兩根紅杠是有疑惑的,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一起進入說圖解字——書法的結構之美吧。(出示課題)同學們剛才寫的字跟這個圖形,還有這個圖形像不像?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上下部分的寬度基本一樣。要么縮手縮腳,要么手腳全開,這樣的結構在書法上缺少變化和對比,所以不好看。下面,我們就來說圖解字。這是行書的百字,它的姿勢是這樣的嗎 這個人的肢體是可以隨便移動位置和改變角度的,對于這個百字,你們覺得可以動哪個部位?(動動雙臂)誰愿意上來動一動?(學生操作)所以,該出手時就出手,但,有一個問題來了,該出手多少合適呢?不急,我們用四線格來解決這個問題。百字的頂部有一個長橫,我們把它寫最寬,占三格,下面的部分就要寫窄,占一格。再如,方字,中上部有長橫。再如,音字,中部有長橫。并非只有長橫可以寫最寬,如雪字,我們可以把上面的雨字頭寫最寬,占三格,下面的部分寫窄,占一格。蓋,再看這個字,現在該動哪里呢?誰來?(學生操作)變成一個標準的一字馬,我們也在四線格里寫寫這個字,字頭寫窄,占一格,皿字底寫寬,占三格。再如,直字,底橫寫長,占三格。再如,點字,四點底我們用一個點和一個橫來概括。全,誰來給這個人擺一個POS,看看可以動哪里?(學生操作)伸展的雙臂就像小鳥的翅膀,可以展翅飛翔。看老師在四線格里怎么寫這個字,當一個字的頂部有撇捺的時候,撇捺要伸展開來,占三格,下面的王字收窄,占一格。再如,茶字,字的中部有撇捺。再如,棗字,再如,寒字,寶蓋頭看起來很寬,但是寫的時候我們要有意收窄,為的是讓撇捺伸展開來。美,這是美字行書的寫法。這個姿勢誰來擺?(學生操作)兩腳叉開,重心下移,它告訴我們,當字底有撇捺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讓這個撇捺伸展出去,其余筆畫收窄,我們學習一下行書美字的寫法。再如,文字,于是我們得到了四種有代表性的結構,你能發現這類字書寫的秘訣嗎?圖1、圖2的秘訣是:伸展長橫(部首),收縮余筆。圖3、圖4的秘訣是:伸展撇捺,收縮余筆。秘訣歸秘訣,還要懂得活用哦。如果一個字中既有長橫又有撇捺,這時我們該怎么辦呢?這是百家姓的李字,請各組同學展開討論,可以用畫四線格的方法試著寫李字,看看可以有幾種寫法?最后把你們探究的成果寫在老師發的作業紙上。(發作業紙,學生探究)我們來分析一下李字的不同寫法。伸展長橫,收縮余筆。有兩種情況。伸展撇捺,收縮余筆。這三種寫法你最不喜歡哪種?為什么?(提問)所以,當一個字中同時有長橫和撇捺的時候,有一句話叫“一山不容二虎”,我們只取其一,切不可同時伸展所有長橫和撇捺,同學們記住了嗎?讓我們把視線移到課前的書寫板上,每組同學鎖定本組的例字。運用本課學到的方法重寫一遍,先在本組內討論交流試寫,最后選一位代表上來正式書寫。(學生試寫,派代表上去書寫)我再來批改一下。(教師批改,打鉤)這六個字包含了本課關于書法結構之美的書寫秘訣,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吧。萬字,伸展長橫,收縮余筆。集字,伸展長橫,收縮余筆。孟字,伸展長橫,收縮余筆。食字,伸展撇捺,收縮余筆。茶字,伸展撇捺,收縮余筆。交字,伸展撇捺,收縮余筆。前三個字是伸展長橫,后三個字是伸展撇捺。有伸展就有收縮,有收有放,收放自如,收的部分與放的部分之間就有對比和變化,這樣,字形才顯得生動活潑有精神。以上秘訣大家都學會了嗎?用這個方法我們幾乎可以創造出所有漢字上下結構、上中下結構以及部分獨體字的結構之美。(出示)那么,左右結構、左中右結構的字呢?(出示)下節課我們繼續——說圖解字。(出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