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2秋人美版八年級上冊美術全冊教案(教學設計)(附教學計劃及進度表)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2秋人美版八年級上冊美術全冊教案(教學設計)(附教學計劃及進度表)

資源簡介

人美版小學美術八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附教學計劃及進度表
目錄
搗練圖——盛唐女性的生活(自學)
1.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造型載體
2.手繪線條圖像——物象空間的表達
3.用裝飾色彩來表達
4.用色彩表達情感
5.中國山水畫
6.中國畫的形式美
7.三位中國美術家
8.紙板的創想——成型方法
9.紙板的創想——坐椅設計
10.布置理想的家居
11.柜架陳設的藝術
12.美化生活的裝飾布
13.我的小天地——立體紙模型
14.如何欣賞書法作
教學計劃及進度表
【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發展學生的藝術特長,盡顯藝術才能,體現個性發展,努力提高學生審美素質,表現能力。
【教學目標】
通過美術教學,向學生傳授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愛國主義精神,陶冶高尚的情操,形成良好的品質,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創新思維水平。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聯系生活,扎實、活潑、有序地全面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養成學習美術的良好習慣;在教學的過程中,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創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培養社會主義道德品質,有利于發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通過學習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能把內心的情感、思想,通過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學會對生活的觀察和分析、表達。培養學生良好的美術學習習慣,并積累一定的繪畫能力和創作能力。認識美術與生活的聯系,形成良好的學習和創作習慣。
【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七年級的學習,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美術基礎知識,部分學生的美術特長有所發展。但每個學生的美術知識與能力都參差不齊,部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不濃,主動性不強,俗語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調動其主動性、積極性是關鍵。
【教學措施】
認真備課,分析教材,培養學生熱愛藝術、熱愛生活的情感。
2、注重聯系學生實際情況,靈活地開展教學。
2、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注重學生動手、動腦的鍛煉、培養。
3、組織有意義的美術活動,讓學生從中體會樂趣,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活動中,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培養集體榮譽感。
4、適時開展比賽,在比中學,學中比,促進提高。
5、采取美育與德育想滲透的教學方式,注重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質,做到教書更育人,使他們成為思想素質高尚的人才。
【教學進度】
周次 課題 課時
1-2 名作欣賞:搗練圖 1
3 第 1 課: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造型載體 1
4-5 第 2 課:手繪線條圖像—物象空間的表達 2
6 第 3 課:用裝飾色彩來表達 1
7 第 4 課:用色彩表達情感 1
8-9 第 5 課:中國山水畫 1
10 第 6 課:中國畫的形式美 1
11 第 7 課:三位中國美術家 1
12 第 8 課:紙板的聯想—成型方法 1
13-14 第 9 課:紙板的創想—坐椅設計 1
15-16 第10課:布置理想的家居 2
17 第11課:柜架陳設的藝術 1
18 第12課:美化生活的裝飾布 1
19 第13課:我的小天地—立體紙模型 1
20 第14課:如何欣賞書法作品 1
21-22 第15課:綜合練習 1
全 冊 教 案
搗練圖——盛唐女性的生活(自學)
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造型載體
學情分析:
進入八年級的學生,在美術學習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如: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也掌握了部分歷史知識和文化材料,對于新的美術知識的學習學生充滿好奇,喜歡快樂的學習方式,喜歡通過美術作品欣賞去自己感受作品內涵,這個年齡層次的學生欣賞評述有了很大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在不斷提升,但是要深刻理解“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造型載體”這一基本認識,還需要老師進行必要的引導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生通過對作品的賞析,認識美術是人類社會的文化資源,從而加強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2.通過美術作品欣賞,激發對人類豐富文化遺產的珍惜意識。
二、過程與方法
1.從觀察入手,在欣賞的過程中,逐步將歷史、地理、美學等學科知識與美術知識結合,加深對“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造型載體”這一基本認識的理解。
2.學生通過對美術作品進行觀察、比較、分類,體會美術作品與特定時代文化的聯系,激發對人類豐富文化遺產的珍惜意識。
三、知識與技能
1.對“美術作品以它獨特的方式承載,展示人類文化”這一觀點有初步的理解和認識。
2.通過對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的欣賞和比較,理解美術與社會,美術與歷史,美術與文化的關系。
教學重點:1.理解:“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造型載體”這一基本認識。
教學難點:2.美術作品與特定時代文化的聯系。
教學準備:教材,白紙,筆; 教師自制的多媒體課件; 上課環境為計算機網絡教室。
教學過程:
一、教師設問,逐步導入
(一) 課件展示圖片,
進行提問 :這幅圖片展示的作品名稱?作者?它是哪個朝代的作品?
答:《清明上河圖》,張擇端,北宋。
(二)設置問題引入新課
1、 提問:《清明上河圖》的藝術成就? 答:《清明上河圖》是張擇端存世的唯一一幅珍品,被稱為“活化石”,它生動地展現了中國十二世紀城市生活的面貌,描繪了清明時節汴京的繁榮景象,是當年汴京繁榮景象的見證。通過這幅畫我們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當時各階層人民的生活,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2、 提問:現在請你表現現代都市,你將采用哪些元素?(給大家一些提示,街道的景象,建筑,人們的服飾 等等)
3、 我們共同來欣賞三組圖片,體會和分析作品帶給我們那些感受,并分析美術與政治,經濟,歷史,社會生活,社會生產有哪些聯系?
二、課件輔助講解,探究“霍去病墓石刻霍去病墓石刻”
在欣賞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思考如下兩個問題:
1.霍去病墓石刻的藝術成就?
2.霍去病墓石刻體現了怎樣的歷史文化? 《馬踏匈奴》(高168cm,長190cm)歷來被公認為霍去病墓石刻中的主體雕刻,是一件具有代表性的紀念碑式雕刻的杰作。它以寫實與浪漫相結合的手法,刻畫了一匹昂首挺立的戰馬,安詳而不失警惕,端莊肅穆中蘊含著力量,馬腿粗壯結實,四足踩踏著手持弓箭的匈奴首領。掙扎的匈奴人露出絕望的神色,面容委瑣,面目可憎,馬腿如四根巨柱,與馬身渾然一體,顯得堅實穩固。駿馬與人相互襯托不可分割,作品通過一人一馬對比的形式,構成一個在視覺上高低落差懸殊的抗衡場面,顯示出漢王朝強大的軍事力量勢不可擋的主題。《躍馬》(高150cm,長240cm)。 《臥馬》(高114cm,長260cm) 一躍一臥,它體現了戰斗的艱險,間接地表現了浴血疆場的勇士們的氣概,也使人從戰馬身上聯想到對無名英雄的懷念。
回答問題:
1.霍去病墓石刻的藝術成就?
這些石刻的珍貴還在于它們都靈活的運用了圓雕、浮雕、和線刻的手法,按照天然石塊的自然造型因材施藝,充分發會創作者的想象力,大膽的夸張利用石頭的質感及石頭本身的張力,在關鍵處加以雕鑿,大面積運用浮雕和線刻來造型,去粗取精,刪繁就簡,渾然大氣,賦予頑石以生命力,使各種藝術形象借石而永生。正是這有著穩定、整體造型又有強烈動感的藝術形象造就了博大、深沉具有漢代雄風的藝術風格。魯迅先生曾感慨地說“惟漢人石刻,氣魄深沉雄大”。
2.霍去病墓石刻體現了怎樣的歷史文化?
霍去病不幸早逝后,漢武帝給予他以破格厚葬,這不僅僅是統治者的意志也是時代的要求和愿望。為把霍去病樹立成“后來者”的楷模、為了紀念這位國家的功臣,漢武帝滿懷痛惜之情為他舉行盛大葬禮,親示要為他修造一座“冢像祁連山”的大墓,同時把霍去病墓作為他自己陵墓(茂陵)的陪葬墓,以彰揚這位青年大將軍的卓越功勛。
三、課件輔助講解,探究“唐代人物畫”
(一) 利用課件賞析唐代人物畫,邊看邊思考:
1.你從唐代的繪畫作品中看到那些信息?
2.唐代是一個怎樣的社會?
3.唐代社會崇尚什么樣的審美觀念?
《簪花仕女圖》周昉 縱46厘米,橫18厘米。畫面描繪 的是五個宮廷貴婦在庭院中游樂的場面。
全卷分為四段:采花、看花、漫步和戲犬。
《搗練圖》唐代作品,原屬圓明園收藏。1860年“火燒圓明園”后被掠奪并流失海外,現藏美國波士頓博物館。《搗練圖》卷是一幅工筆重設色畫,表現貴族婦女搗練縫衣的工作場面。這幅長卷式的畫畫上共刻畫了十二個人物形象,按勞動工序分成搗練、織線、熨燙三組場面。第一組描繪四個人以木杵搗練的情景;第二組畫兩人,一人坐在地氈上理線,一人坐于凳上縫紉,組成了織線的情景;第三組是幾人熨燙的場景,還有一個年少的女孩,淘氣地從布底下竄來竄去。還有唐朝熨斗的受熱過程,使整個畫面人物與場景都真實生動,充滿了生活的情趣。
回答問題:
1你從唐代的繪畫作品中看到那些信息?
色彩鮮艷,線條流暢,構圖講究,顯示了唐代高超的繪畫藝術水平,同時生動地體現了當時社會高度繁榮發達的政治,經濟,文化,染織技術等,是封建文化燦爛光輝的時代
2唐代是一個怎樣的社會?
唐代是我國歷史上的鼎盛時期,其影響之大,以至于現在華人在國外居住的地方還叫做“唐人街”
3唐代社會崇尚什么樣的審美觀念?
以胖為美,代表人物——楊玉環
(二) 展示名家論述,加強學生理解
四、課件輔助講解,探究“中西方建筑文化”
不同地域,不同國家體現出的人文內涵也是不同的。
問題:
1.說一說圖片上的建筑各自屬于哪個國家?建筑風格有什么不同。
2.圖示的建筑體現了什么樣的文化與思想?強調了什么精神?
白云觀(中國.北京):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道觀更是對佛寺的模仿,以磚木結構為主,建于山林之中,體現了人與自然融合的哲學思想。白云觀有“全真第一叢林”的美稱,是北京最大的道觀,也是古代北方道教的中心。
倫敦圣保羅天主教堂(英國.倫敦): 建于城市,采用的是石料和水泥,并沿用了古希臘的的立柱和羅馬穹隆頂,高聳的尖頂將人的意識引入導入天國,出人意料的體形。動蕩不安的氣氛是它的基調。
(二) 展示名家論述,加強學生理解
五、任務驅動、學生自主探究“服飾文化”(課件輔助)
(一) 思考:
1.你從服裝的演變中看到什么?
2.服裝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晚清女裝:中式,布料,纏足,反映了當時中國傳統文化的強烈影響
民國女裝:中西式,小皮包,燙發,反映出當時中國社會已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女性在一定程度上從家庭走向社會
三十年代:剪發盛行,發式多變,旗袍更是進入盛時,稱為中國女裝的代表
時尚女裝:現代社會,生活質量被提到首位,品味和格調使得我們的著裝更加多元化,個性化 。從服裝的演變,我們能夠看到社會的大變革
展示名家論述,加強學生理解
六、歸納總結、強化所學
在人類沒有創造文字之前,我們對歷史的了解就是通過一些造型實物,比如:雕塑,繪畫,工藝品等,即便是有了文字之后呢,我們仍然需要通過造型實物來給與直觀的印證,所以,一件美術作品不僅具有美學價值和實用性,通過本節的學習,讓我們更進一步的認識到了美術作為人文學科的深刻魅力和內涵,希望我們以后在欣賞美術(藝術)作品時,不能僅僅只從審美價值的方面去做審視,還要善于從作品中發掘其造型和形象因素背后所蘊藏的文化內涵及其諸多方面。
我們不但要熱愛美術(藝術),更應該珍惜和保護美術(藝術)作品。
七、實踐感受、啟迪思維遷移
選擇課外作品進行欣賞,從建筑、書畫、青銅器、珍寶、陶瓷等展館中的美術(藝術)作品中感受其中蘊含的中國文化。 把自己從美術(藝術)作品中感受到的文化內涵以文字形式表述。
板書設計:
唐代人物畫
中西建筑文化
服飾文化
總結:
通過本節的學習,讓我們更進一步的認識到了美術作為人文學科的深刻魅力和內涵,希望我們以后在欣賞美術作品時,不能僅僅只從審美價值的方面去做審視,還要善于從作品中發掘其造型和形象因素背后所蘊藏的文化內涵及其諸多方面。我們不但要熱愛美術,更應該珍惜和保護美術作品。
教學反思:
學生理解美術與社會、美術與歷史、美術與文化的關系,并對“美術作品以它獨特的方式承載、展示人類文化”這一觀點有初步的理解和認識,從而更加喜愛美術,更加珍惜人類豐富的文化遺產。
手繪線條圖像——物象空間的表達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引導學生了解物象空間表達的基本知識,會用多種方法來表現空間關系。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動手操作、觀察、分析、討論,選擇自己喜歡的空間表達方式畫出作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結合本課所學知識,培養學生學會美術技能的表現方法,引導學生感受到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美。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初步掌握物象空間的描述與表達。
教學難點:景物的三度空間位置在紙上的表達方法。
【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學習興趣濃厚,部分學生還做好了課前預習。但是,大多數學生的立體思維能力不高。學習本課比較吃力,應重點輔導。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 教師設問:假如你的爸爸媽媽要幫你重新裝修你的房間,想要征求你的意見,你怎樣才能把自己喜歡的房間效果表達出來呢?(房間效果圖)
2. 要畫一個房間效果圖,就離不開空間關系的學習,進而引出今天的課題《手繪線條圖像——物象空間的表達》。
(二)講授新知
1.初步感知
(1)教師展示古代畫像磚的出行場面的圖片并提問,這幅作品中的馬車和人,哪個近哪個遠?(人物比較近,馬車比較遠)
(2)在這樣一個平面的空間里,作者是如何表現出這種遠近關系的?(通過上下關系來表現的,上面的馬車遠,下面的人物近)
(3)教師總結:物象上下安排法。物象在畫面中的位置往往以下面的物體表示位于近處,以上面的物體表示位于遠處。(板書:物象上下安排法)
(4)教師勾勒一幅《小巷》的速寫,提問:這幅速寫帶給你什么感覺?(兩邊房子中間的小巷很深遠)
(5)為什么會出現深遠的感覺,老師是如何表現的?(用了透視的方法,小巷近寬遠窄)
(6)教師總結:焦點透視法,這種透視方法起源于西方,畫者使視點相對固定,可以把看到的景物在平面上真實的表現出來,使景物具有遠近空間感和立體感。(板書:焦點透視法)
2.深入探究
(1)教師展示手繪線稿《客廳一角》《長安街》并提問,請試著分析這兩幅作品運用的是哪種物象空間表達法?所用的方法各有什么特點?(1、物象上下安排法;2、焦點透視法。)
(2)教師總結:物象的空間表達法不僅在美術作品中作為基礎的表達空間關系的方法,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應用也十分廣泛。
(三)教師示范
教師示范并講解用線描的方式來表現空間。
(以物象上下安排法為例:1、確定好要畫的物象前后關系;2、進行速寫;3、調整細節)
(四)學生作業
要求:結合本課所學知識,選擇自己喜歡的空間表達方式,畫出居室布置圖。
(五)展示評價
學生展示作品,以開展畫展的方式選出優秀作品并評價,教師總結。
(六)小結拓展
教師帶領學生結合板書內容回顧本課所學的知識,讓學生體驗美術中不同的物象空間的表達方法,從而培養他們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
【板書設計】
手繪線條圖像——物象空間的表達
上下、左右、前后——三度空間
上下、左右、————二度空間
1、前后遮擋表現法(大多數寫生作品)前后、遠近
2、平擺是表現法(一些裝飾畫)下邊近、上邊遠
3、透視的表現法(《最后的晚餐》)近大遠小
4、移動式的表現法(《清明上河圖》)視域廣闊
用裝飾色彩來表達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列舉圖片實例,幫助學生認識了解裝飾色彩及其在藝術和生活中的應用,引導學生感受色彩,并運用色彩簡單表現。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裝飾色彩作品實例分析,了解裝飾色彩的基本特征。通過應用裝飾色彩進行簡單的色彩設計聯系,來把握這些基本特征。
(2)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后分析、解決問題進行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3)引導學生參與探究,分組合作學習。啟發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色彩現象,感知色彩在生活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色彩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感受裝飾色彩的魅力。
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和民族藝術的熱愛。
教學重點:了解裝飾畫在用色和造型方法上的特點,幫助學生學會感知各種色彩現象,并能從中體驗不同的美感和色彩內涵,運用裝飾色彩進行簡單創作。
教學難點:能有創意地運用色彩,表現出裝飾色彩的特點及風格。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著色與沒有著色的衣服色彩的對比?現實的傣族妹與裝飾畫中的傣族妹比較?
二、講授新課
了解裝飾性色彩觀察作品的色彩有哪些特點?作品的色彩給你怎樣的視覺感受?色彩特點:鮮艷、飽滿。
視覺感受:醒目、夸張、美觀,具有濃郁的裝飾風格
(二)裝飾色彩的概念:裝飾色彩是在自然色彩的基礎上,概括、提煉、想象、夸張后所形成的色彩。它不受物象實際顏色限制,強調對比,充滿想象力和濃郁的裝飾風格。
(三)裝飾性色彩的特點;分析特點要從色彩的對比來說:
a.色相對比
b.明度對比
c.純度對比
d.冷暖對比
欣賞蓮花飛天藻井,分析蓮花飛天藻井的色彩特點說明為什么它的色彩對比又和諧?
(四)展示古今中外使用裝飾色彩的作品,體會藝術家怎樣用裝飾色彩來表現情感的。分析裝飾性色彩的特點,小結:這些裝飾性色彩作品都具有高純度、象征性強、重對比的特征。造型風格也很有裝飾特色。
(五)分析展示的作品中的造型特點。裝飾風格造型的一般特征:單純化,平面化,意象化,夸張變形。
(六)回頭看梵高的星月夜,畫家是如何表達內心世界。學生課后思考如何用色彩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
三、作業實踐
創作一幅裝飾畫裝點你的房間
1、運用裝飾色彩創作一幅裝飾畫。
2、使用本課敦煌藻井色彩裝飾花瓶。
用色彩表達情感
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通過多種色彩活動,初步感知色彩情感。
2.過程方法目標:通過自主探究,學會選擇和運用色彩特性,養成對色彩的實際運用能力能熟練大膽地表達和應用色彩, 表現思想與情感。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養成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學會用藝術點綴生活。
教學重點:色彩情感的認知、運用色彩練習來表達情感
教學難點:運用色彩設計和表達情感。
教學過程:
一.情境設計
奧運會開幕式上林妙可表演《歌唱祖國》歌曲演唱。
二.導入
思考:這個女孩是誰?她在奧運會開幕式這么隆重的場合身穿紅衣?有什么內涵和意義?
(生:中國象征、喜慶吉祥、激動昂揚)
色彩的情感是否天生就有的呢?是什么原因讓我們有此共同的感受?
三.新知
1.聯想色彩、感悟情感(圖片感知)
思考:說到紅色,我們一般會聯想到哪些事物?
紅是火的色彩,表示熱情奔放。在我國,喜慶的日子用紅色,紅色又是血的色彩,國旗用紅色,因此紅色象征著熱情、喜慶、幸福、革命,另外它又象征著危險,因此紅色被運用到了交通信號燈、消防車的色彩。同時紅色有時也給人以恐怖的象征。
粉紅色,充滿使人憐愛的溫馨,在人感覺世界里應該是一種冷靜的熱,理智的情。淡雅的愛,高潔的品。
由此可見,色彩的情感是怎樣產生的呢?
(人們在生活工作中逐漸形成了對色彩的某些特定的含義、感受和心理反映。色彩在更多的時候是人對自然和社會的一種觀感經驗。)
2.自主探索、感知色彩情感
分組進行色彩的情感的探索。
每組分配一種色相,進行討論。要求組長統計出該色彩的聯想事物和可能產生的情感特征。兩分鐘后依次匯報。
3.討論結果展示:
(1)藍色
可以聯想到藍天、海洋、宇宙……自然界中藍色的面積比例很大,寓意蔚藍的大海和晴朗的天空,是自由祥和的象征。藍色的注目性和識別性都不是很高,但是給人一種冷靜、清涼、深遠的感覺。藍色是極端的冷色,具有沉靜和理智的特性。在西方“藍色音樂”指的是悲傷的音樂。
(2)綠色
綠色是植物的色彩,可以聯想到綠葉、草原、蔬菜。意味著生長,充滿生命活力,是青春、生命、希望的象征,給人以安全、和平的感覺。他的刺激性不高,是輕松舒爽、賞心悅目的色彩,對生理和心理的作用都很溫和,所以綠色是大多數人喜歡的色彩。它是未污染環境的標志;綠色代表安全通行信號,又是有點職業的專用色。
(3)黃色
可以聯想到光源、檸檬、油菜花,黃色還象征著豐收,意味著光明和希望。黃色是有彩的純色中明度最高的顏色,給人以光明、輕快、活潑的感覺,黃色的識別性強,注目性高。多被運用到告示牌、馬路斑線等地方,如交通信號燈紅綠燈。在中國,黃色是高貴與權威的象征。為中國帝王的專用色;
(4)橙色
橙色的刺激性相對于紅色來講,顯得弱一些,但是其識別性很強,象征熱情又象征光明,橙色的性格很活潑,往往代表一種沖動、興奮、溫暖。
(5)紫色
紫色與葡萄、紫羅蘭、夜空聯系密切,所以富有神秘感。明亮的紫色可以產生嫵媚優雅的感覺,女性對于紫色的嗜好很廣泛。
(6)黑色、白色和灰色
黑色聯想到黑夜,是死亡的象征,歐洲以此色為哀悼色。黑色又使人得到穩重、安靜、莊嚴、莊重、堅毅,在視覺藝術中是一種可貴的顏色,往往用來表現莊嚴、肅穆與深沉的情感。
白色令人聯想到白雪、白鴿。往往給人以純潔、和平、神圣的感覺。在色彩中與黑色一樣,被稱為“極色”。
黑色、白色在中國的許多地方是人們哀悼死者時所用的喪葬顏色,代表著死亡與悲傷。而這兩種顏色在歐美則被做為高雅、莊重的婚紗或禮服的顏色,代表著純潔。
灰色:感覺平淡、乏味、休息、抑制、枯燥、單調、沒有興趣、沉悶,想突出自己個性的職員職業裝盡量慎選灰色。象征:喪失、意志不強、頹廢、高雅、精致、含蓄、耐人尋味。
幽谷清霞
張大千許多偽作的藝術價值及在中國美術史上的地位較之古代名家的真品已有過之而無不及。現世界上許多博物館都藏有他的偽作,如華盛頓佛利爾美術館收藏有他的《來人吳中三隱》,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收藏有他的《石濤山水》和《梅清山水》,倫敦大英博物館收藏有他的《巨然茂林疊嶂圖》等等。
《幽谷清霞》構圖以近景為主,平面橫向延伸,驟看眼前一片濃烈顏色,未覺有明顯的層次深度,惟在上方留置一角點染白粉的空間,顯露出像積雪遠山所推展的遠近距離,巧妙地帶出了具深度的層次感。布局以大塊面形成左右兩座堆成的巨巖,位據畫中央。一線瀑布從中穿巖飛瀉而出,在平穩均衡呈現奇險的效果,也在堅實的色塊中透現明亮的光源。飛瀑上端由淡墨、白粉及淺淡石緣傾瀉而下的流水,使整個靜穆莊重的畫面里迸裂出輕盈跳躍的動感,形成了動靜虛實的對比。
作品另一特點見于色彩的運用上。大千先生以極濃厚的石青石緣,反復潑灑于巨巖上,結成大塊面的色層石青石緣礦物顏色的厚實質感營造了如寶石般的色彩效果,直如平面畫作上鑲嵌了立體透凸的寶石而色澤耀目。近觀細看下,大塊面深層還暗含著深淺不一的多色彩,若隱若現,打破了平面的效果,其色調之微妙多變,奇怪、詭無窮,教觀者回味再三。
4.小結。
四.作業練習:
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色彩創意設計,表現自己的情感。
五.評價交流體驗色彩情感
1.作品展示,學生自評
2.作品交流,學生互評
3.典型作品,教師點評。
六.拓展深化色彩情感
課后建議從味覺、嗅覺等多方面聯想中找出色彩帶給我們的情感體驗。
中國山水畫
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山水畫的知識和基本技法。
2、通過指導練習和臨摹、創作活動,使學生能夠按照正確的方法步驟進行中國山水畫的創作。
3、通過學習,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對中國山水畫產生興趣。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了解中國山水畫的基本特性和技法,掌握水彩靜物的干畫法和濕畫法。
難點:中國山水畫的表現技法及運用。
課前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范畫、靜物、中國山水畫繪畫工具。
學生:教材、水彩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1、欣賞。
(1)展示課件中各個畫種的圖片,如:中國畫、水彩、油畫。
(2)教師選擇其中一幅畫,介紹中國山水畫的概念、特點及起源。
(3)展示一些水彩作品,向學生提問,如:同學們能覺察出這些中國山水畫都有哪些特點。
2、講解。
(1)欣賞兩幅中國山水畫的作品,讓學生通過直觀的感受對中國山水畫形成感性的認識。
(2)思考練習。設置一道配圖選擇題:從油畫、中國山水畫、中國畫中選擇出中國山水畫。
3、分析。
(1)給學生欣賞幾幅融合了部分水彩技法的作品,提出:這些畫是怎么畫出來的?
(2)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討論結束。
4、示范。
(1)教師運用準備好的水彩工具材料,示范創作步驟。
(2)讓學生欣賞范作,體會中國山水畫的創作過程。
5、實踐。
(1)同學生用已準備好的水彩繪畫材料,對中國山水畫技法進行實踐練習。
(2)評價。教師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評價,也可以之間相互評價。
6、拓展。
(1)了解中國山水畫的其他技法,如:撒鹽法、壓印法等。
(2)希望學生們在中國山水畫表現技法中找到更多的樂趣。
中國畫的形式美
教學目標:
1、通過大量豐富、典型的各種風格的名作欣賞,引導學生認識中國畫是通過筆墨、色彩、章法等外在語言來表達畫者的思想情感。了解中國畫將繪畫、詩歌、篆刻等有機結合,形成其獨特的形式美感。
2、學生在老師有序的引導下 ,學會運用形式美的因素和法則,大膽探究中國畫的綜合性,進行思考分析及繪畫體驗,從而進一步加深對中國畫整體的認識和理解、感悟其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懷。
教學重難點:
師生共同賞析中國畫的筆墨美感,學生學會運用形式美的因素和法則創作表現中國畫詩、書、畫、印結合的特征。
教程設計:
1、課前準備。
教具:課件、畫冊、中國畫(教師原作)、國畫工具及材料
學具:毛筆3枝、墨汁1瓶、國畫顏料1盒 、調色盤1個、生宣紙5張、筆洗瓶子(裝水)、抹布1塊。
二、導入新課。
1、引導欣賞教師畫作《菊花》 ,學生感受思考其美感。
師:“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的這句膾炙人口的菊花詩詞我想同學們一定非常的熟悉,請大家一起來看看老師的這幅《菊花》美不美?它的美又具體體現在哪里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邊賞畫邊探究中國畫的形式美。
2、學生舉手搶答(花形象、字工整、顏色鮮艷自然、章方正)。
3、教師鼓勵評價后,小結闡述中國畫形式美的定義(指在大小橫豎不同的畫幅中通過構圖將點、線、形、色等形式因素,按表現需要有規律地組合起來呈現的多樣統一的美感。)
三、欣賞名作,師生共同探討中國畫形式因素和法則。
1、教師播放課件,展示著名畫家的題款、書法、篆刻作品,引出中國畫家大都是詩人、書法家、畫家、篆刻家 的綜合體人物。
2、引導學生觀看圖片,分組討論題詩畫的美感,感受中國畫家全面的修養和內涵。
3、教師進一步展示圖片,使學生感受形式美各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和作用,加深對中國畫形式美的理解。提出思考與討論。
4、學生分組討論后,舉手搶答。(中國畫是詩、書、畫、印完美有機結合的一種綜合性藝術)。
5、教師適時鼓勵型點評后結合課件圖例欣賞分析,師生問、思、看、答、講結合共同來探討學習中國畫形式美的知識要點。
四、教師示范折扇的扇面繪畫(寫意菊的畫法)。
1、畫菊花瓣(用中號毛筆筆根蘸飽滿的淡點藤黃色,筆尖蘸濃點朱膘色由內向為發散性側鋒用筆點出花瓣,逐層加大,沿隙落筆造花型)。
2、畫花葉(最大毛筆先用淡藤黃加極少量花青調勻,筆根蘸飽滿,筆尖蘸點朱膘色側鋒用筆兩三下畫幾片小葉子,同法再加多一點花青調更深點綠色,蘸滿筆根后,筆尖蘸花青色畫及片稍大點葉子,最后,多加點花青色,筆根蘸飽滿后,筆尖蘸點墨色畫幾片最濃色菊葉)。
3、畫花枝及葉筋(小號毛筆用筆根重墨,筆尖蘸點濃墨側鋒畫主干后轉中鋒用筆畫分枝干,中鋒用筆在葉色半干時快速勾勒葉筋)。
4、畫花心(用中號筆蘸石綠色點畫橢圓形花心)。
5、題款(用小號筆題寫菊花)。
6、加蓋畫章(板書示范沒印章也可用紅筆添畫印章圖示其結構及表現方法)。
三位中國美術家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學會多角度、多視點欣賞、評述美術作品;
(2)了解這三位美術大師及美術作品的表現形式及風格特點;
(3)學會美術欣賞的學習方法。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技術查閱、收集資料的能力;
(2)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后分析、解決問題進行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3、情感目標:
(1)提高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和欣賞、審美水平;
(2)體會中國傳統的繪畫發展與其獨特的藝術魅力;
(3)通過作品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多角度、多視點欣賞、評述三位大師的美術作品。
教學難點:
美術欣賞的學習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課前準備的相關資料
布置課前學習任務
教師要求學生查閱書籍,或上網查詢網頁、網站,收集、整理和繪畫作品和作品相關的信息資料。(可制成讀書卡片)。
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
教學過程:
一、 導入部分:
教師:課件依次展示三幅美術作品:1、《清明上河圖》 作者是誰?2、《群馬》作者是誰?3、《朱荷》作者是誰?
學生活動:討論后舉手回答。
二、 新授部分:
學生任務:要求學生上講臺來介紹這三位大師的作品,看誰介紹的又清晰又好!
1、《清明上河圖》
作者介紹:作者張擇端,字正道(又字文友),東武(今山東諸城)人,北宋末著名畫家,宋徽宗時宮廷畫家。他是北宋末年杰出的現實主義畫家,其作品大都失傳,存世《清明上河圖》、《金明池爭標圖》,為我國古代的藝術珍品。《清明上河圖》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
2、《群馬》徐悲鴻
作者介紹:徐悲鴻(1895-1953年),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
3、《朱荷》潘天壽
作者介紹:潘天壽的指畫也可謂別具一格,成就極為突出。這類作品,數量大,氣魄大,如指墨花卉《晴霞》、《朱荷》、《新放》等,畫的均為“映日荷花”,以潑墨指染,以掌抹作荷葉,以指尖勾線,生動之氣韻,非筆力所能達。
教師活動:
1、課堂說說三位美術家作品各自的藝術特色是什么?
2、 藝術界中,你還知道哪些有名的大師?
其他名家:
齊白石:蝦 李可染:牛
鄭板橋:竹 黃胄(zhou):驢
婁師白:小鴨子
板書設計:
三位中國美術家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徐悲鴻:《群馬》 潘天壽:《朱荷記寫雁蕩山花》
紙板的創想——成型方法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學習了解 紙板的特性。
2.培養學生各種造型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觀察、分析、想象、設計出美觀的造型。
2.運用折疊、剪切、插接、粘貼、卷曲等方法制作造型美觀、功能實用的浮雕和立體造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的情感。
2.培養學生敢于想象勇于實踐的創新精神及尊視勞動成果的 思想品質。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想象,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2.通過分析造型、功能、材料、色彩及風格,運用折、剪、插、粘、卷等方法制作造型美觀、功能實用的造型。
教學難點:
設計構思。
教具準備:
卡紙、剪刀、雙面膠、課件、教師自制紙板造型。
學具準備:
各色卡紙、剪刀、雙面膠、鉛筆、直尺、裁紙刀等。
教學過程:
一、 聯想導入
圖上出現的是什么 老師提問。生答;“馬” 師問;“馬大家都見過,能不能把它用紙剪下來”。師生共同借助想象力。運用剪、折、卷等技法。做出立體效果。
二、 紙浮雕造型
師問;“紙浮雕和立體造型兩者一樣嗎”?生答;“不一樣” 師生共同討論,兩者的區別在于紙浮雕是粘在背板上的,紙立體是占有三維空間,比紙浮雕更有立體感。利用剪、折、卷把紙剪除剪出馬的翅膀,再用雙面膠粘在一起。把馬的身子剪下來。貼在一起。栩栩如生的馬就出來了。 師問這些造型給你什么印象?
欣賞課件答:簡潔、質樸;新穎別致;簡練活潑。
[設計意圖]:借鑒各種造型,學會設計 師問;“紙浮雕還能表現那些呢?”
生答;“人物、動物、靜物、風景 ..”
三、紙立體造型
師問;“立體造型的特點同學們知道嗎?”
生答;立體感強,三維空間。
1、 剪、折紙的方法。師生共同剪折,發揮想象,做出欲展高飛的老鷹。
2、 紙的組合粘貼方法。以小組為單位制作,利用粘、貼、卷制作出生動有趣的造型。 利用紙筒的粘貼組合,圓筒的組合折成理想的造型。
[設計意圖]培養耐心,增強信心,養成細心做事的
3、 綜合應用 提議:你也能設計,試試吧。學生分組進行設計、制作。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每組做出你們喜歡的造型。進行展覽。巡回輔導。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師生交流,增進情誼,提高興趣 四、收拾與整理
4、習作點評,小結。
5、展示、介紹習作。
紙板的創想——坐椅設計
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通過紙板的切割、曲折,設計制作造型美觀、功能實用的椅子與沙發。初步了解立體構成知識及在設計中的應用。
2、隱性內容與目標:通過椅子的設計,使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認識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培養敢于想象、勇于實踐的創新精神和立體造型的設計能力。
教學過程:
1.導入。
(1)首先讓學生欣賞一組具有紙座椅構成的居室場景,都是用紙做成的椅子
(2)觀察、回顧我們生活中的各種椅子,然后說出你最喜歡的一種及理由。[教師不給予任何評價]因為學生聽完老師的評價后,愿意按照老師的評價來制作。這樣會限制創造力的發揮。
(3)教師分析小結:這些看起來很精致的椅子實際都是用很普通的紙板構成的,從而引出新課《紙板的聯想---座椅設計》。
2.新授部分。
(1)教師在展示一組有休閑座椅的圖片的同時歸納出:我們生活中、設計的各種造型美觀、舒適、實用的座椅能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舒適和情趣、實用、穩定的座椅、我們必需先了解座椅的基本結構。
(2)座椅的結構:
一般包括:1.腿(支撐點);2.面(承重面);3.靠背。三部分,{雖然結構簡單,但是造型卻可以是千變萬化的。設計時間我們只要掌握了基本的設計方法和步驟,運用紙這種材料,展開豐富的聯想就可以設計出自己的滿意作品了。接下來我們共同探討座椅設計的基本步驟與技法。
3.教師出示實物。
(1)檢查材料工具;
(2)構思、設計
(3)運用剪、刻、切、彎曲、折疊、粘貼等技法制作。
4.課堂作業。
(1)課堂作業要求。要求學生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用手中的紙板設計制作一至二把造型新穎、美觀、大方的座椅。
(2)小組或者同桌可以合作制作。
5、作業展示。
(1)請學生展示自己設計的作品。
(2)邀請1-2位學生談自己的設計構思。讓學生感受成就感和勞動的艱辛。從而更加珍惜勞動果實。
6.教師總結。
總結本課所學內容,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肯定。強調設計必須遵循一定的科學和美學原理。總結一些失敗的原因,鼓勵學生大膽設計。
布置理想的家居
教學目標:
1、學會居室美化的平面設計與效果圖制作。
2、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3、培養學生細致、耐心、認真完成制作的學習態度和良好品質。
4、學會對身邊事物觀察、理解的敏銳程度。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居室布置設計方案。引發學生對身邊熟悉的事物中包含的美感產生興趣,探究其中的審美因素,提高學生的生活品位。
難點:設計中創新意識、功能意識和審美意識的完美結合。
課前準備:
準備學具和前一節課的作品,調試多媒體設備,準備教具,組織教學。
教學過程:
1、教師提出問題:生活中,我們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是哪里?學生回答:家。引入課題。
2、教師:提到家,想到最多的是哪些詞匯?學生:溫暖、溫情、親切、父母、兄弟、姐妹等。
3、教師:這些溫暖、親切、充滿生活氣息的氛圍靠什么來營造。學生:親人之間的言行,室內的陳設、裝飾、色彩、燈光營造的氣氛等等。
4、教師:聯系我們學過的美術知識和生活中的實際感受來想一想:怎樣的家居布置才是最理想的?你喜歡什么樣的家庭環境?討論一下。學生討論。
5、每組推薦發言人把大家討論的主要內容談一談,其他同學注意聽,然后歸納出重點。
學生發言。(可以各抒己見,不一定準確)
6、教師引導學生逐步歸納出正確的結論。可做少量的點評,對范例加以評述。
7、分組:(每倆人一組,一人為設計師。一人為甲方)每組設計一個單元方案)
8、評價:提出問題:應從哪幾個方面進行評價?直至總結出若干可行的評價點。自評、互評、發表自己的見解。
9、教師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表現自己理想的家具布置圖(課件出示:4種方法)。
10、小結:展示優秀作品。賞析,進一步強化學生印象,領會本課內容,希望未來影響學生生活實際生活。
柜架陳設的藝術
教學目標:
內化目標:
①培養熱愛生活的情感;
②養成良好的對生活進行審美的習慣;
③養成良好的物品擺放習慣;
④培養耐心,增強信心,提高美術的學習興趣。
認知目標:
①理解柜架的一般形式及其特點;
②基本掌握柜架陳設形式美的法則。
技能目標:
①掌握柜架設計的方式方法;
②能根據形式美的法則進行柜架陳設;
③學會柜架陳設設計的表現技法。
教學重點:
柜架設計三要素。
教學難點:
創造性地在柜架設計中體現形式美的法則及實用與美觀相結合的原則。
教學材料準備:
教師:制作好多媒體課件,準備好相關圖片、制作工具、材料等。
學生:搜集相關資料,準備好作業紙以及繪制平面圖或制作立體構成所需材料、工具。
教學設計:
(一)導入。
1、師問:想一想家中的物品放在哪兒?怎樣擺放的?你覺得美嗎?
2、生答:放在柜架中;整齊、對稱、隨意等;美或不美……
(二)展開。
1、展示課題,播放欣賞課件,提出問題:請分析一下這些柜架各自的特點是什么?
答:多寶格莊重典雅、幾何形柜簡潔明快、對稱式富秩序美、均衡式富節奏感和韻律美、高低對比但和諧統一……。
2、問:如果你來設計會考慮哪些因素呢?答:功能、造型、色彩。
3、播放課件,問:柜架有哪些功能?答:儲物<重實用>、展示<重美觀>等。
4、問:如何按照功能確定柜架的分割方式和格層的尺寸?欣賞課件答:規格長短、存放方式;體積與形狀;居室結構等。
5、問:這些造型給你什么印象?欣賞課件答:簡潔、質樸;新穎別致;簡練活潑。
6、問:這些色彩組合給你什么印象?欣賞課件答:莊重而有變化、神秘而高貴、鮮明而活潑。
7、問:物品應當如何擺放呢?結合課本,分組討論后答:對稱、均衡;對比、和諧;節奏、律動。
8、問 :如何進行設計表現呢?
討論后觀看幻燈片,了解手繪、拼貼以及立體構成的表現方法。
(三)學生作業。
1、學生分組進行設計、制作。
2、教師巡回輔導,解決問題。
(四)收拾與整理
1、習作點評,小結。
2、展示、介紹習作。
(五)拓展。
1、提議:為自己的居室提出柜架陳設改進方案。
2、要求: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思考、設計,并適當交流、展示。
(六)教學評價。
1、學生能否積極參與思考、討論和交流,自覺探究柜架陳設設計的藝術規律。
2、在教學過程中是否能對柜架陳設設計產生興趣和創造的欲望。
3、能否對柜架陳設設計三要素較好的把握,并運用到實際制作過程中去。
美化生活的裝飾布
教學目標:
1、了解裝飾布的特點及在生活中的應用。
2、掌握裝飾紋樣的設計與平面構成方法。
3、體會設計所傳遞的情感。學習用設計來表達自己的內心,促進情感交流。關注細節之美,熱愛生活,勇于實踐,大膽創新。
教學重難點:
重點:裝飾紋樣的設計和平面構成方法。
難點:裝飾紋樣的設計中個性情感的表達。
教學過程:
一、裝飾布的功能。
同學們:你見過裝飾布嗎?你知道它是做什么用的?它在家居環境中可以起什么作用?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裝飾布吧。利用裝飾布可以制作窗簾、沙發套、靠墊、床罩、枕套、桌布等。
二、 飾布的特點。
裝飾布與一般服裝面料相比,它的幅面較寬,花型較大,色彩更加豐富,紋樣的組織形式更加靈活富于變化。
讓我們再看幾塊裝飾布,請你說說它們與一般的服裝面料有什么不同?它們有哪些特點?
三、裝飾布的設計。
1、 紋樣設計。裝飾布紋樣的設計內容廣泛,總體可以分為具象和抽象兩大類。
(1)平面構成是將幾何形作為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列組合。因為平面構成的視覺效果獨特,并具有很強的現代感,所以在現代家居裝飾中被廣泛應用。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平面構成的基礎知識。
A、你能找出它的基本形嗎?它又是怎樣排列組合的?(重復方向的排列組合)
B、 這幅平面構成中誰是基本形?它是如何排列組合的?(正負形轉換的重復排列)
C、這幅平面構成采取了什么排列組合的形式?(不定方向的重復排列)
(2)重復在平面構成和圖案紋樣中都是常用的排列方法,它能使基本形或單位紋樣在重復的排列中形成和諧的美感和多樣變化的節奏感。
2、色彩設計。
(1)裝飾布的色彩非常豐富,不同的色調會帶給人不同的美感。
(2)請你對照片中裝飾布的色彩,談談你的感受。
四、裝飾布紋樣的繪畫步驟。
1、先根據用途設計排列組合的形式。
2、設計一個單位紋樣。(或基本形)
3、根據單位紋樣的大小畫好若干個格子,再想好怎樣重復排列。
4、將單位紋樣逐一拷貝。
5、進行色彩設計,從常用圖案配色方法(同種色、類似色、對比色)中選擇一種方法,并選擇一組顏色。
6上底色。
7、分別填好大的色塊。
8、描繪細部或勾線,最后調整,直至完成。
五、學生作品展示小結。
讓我們來欣賞一下同學們的作品,感受一下他們帶給我們的美感,并就作品的風格、色調、紋樣設計、排列方法、色彩配置、整體效果等方面,發表一下你的意見。
六、教學反思
在以后的生活中,提醒學生多注意觀察生活。
我的小天地——立體紙模型
教學目標: 1、簡單了解有關居室的功能和特點,了解自己的小天地不僅有一般居室的特點,還要表現個人的興趣和愛好。 2、使學生能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表現和設計自己理想中的小天地。 3、培養學生善于觀察自己身邊的事物,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人,體驗生活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生居室的審美情趣,包括家具造型布局的合理性與美感性,色彩搭配的協調性,房間裝飾的生活性與趣味性以及個性氛圍的營造。 難點:制作時家具與家具、家具與周圍環境之間的前后大小比例關系。 課前準備: 準備有關居室環境設計的圖片刻刀,尺子,膠水。材料:廢鞋盒,各色硬紙。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 在每個人家里都有一塊屬于自己的小天地,你能畫出自己小天地布置的平面圖嗎?學生根據平面圖談自己房間設計的特色。 二、師生探究表現。 1、提出問題: (1)你對自己的房間滿意嗎?你認為自己的房間布置應當具有什么功能和特點? (2)你準備怎樣去改進后設計布置自己的房間? 2、引導學生看書:學生欣賞圖。 3、師生互動:在欣賞完這些精美的居室圖片后,能談談你的感受嗎 這些居室是如何來布置的,有什么講究嗎? 學生探討分析。 4、總結居室設計應注意的幾個方面: 1)居室的設計與布置要體現實用美觀; 2)家具的設計與擺放; 3)整體色調與裝飾; 4)主人的性別愛好。 5、師生共同討論居室模型的制作及步驟: 1)畫出居室平面圖。 2)用舊鞋盒制作出居室地面和兩面墻組成的居室外形。(居室平臺用舊鞋盒代替省時省力) 3)具體家具陳設及家具的制作(如:床單可用軟紙布等) 4)添加臺燈以及符合主人性格愛好的小裝飾品。 5)最后對居室模型各部分進行調整(整個制作過程中,師可簡單示范幾個關鍵步驟,邊講邊示范。具體細節學生要自主發揮。) 三、鞏固練習。 1、按照自己理想中的小天地制作居室模型。設計要求:現代、簡潔、時尚。 2、布置自己理想中的小天地(可獨立也可合作完成)。 3、運用今天所學到的知識,試著設計布置自己家的房間。 四、展示評價拓展延伸。 1、組內選評: 各組選出本組內較優秀的作品(造型布局是否合理,色彩搭配是否協調,房間裝飾的生活性與趣味性,個性氛圍的營造)。 2、班內展示: 展示作品,并請作者談自己的想法。 3、互評: 其他學生的美術作品有哪些值得你學習和借鑒的。 4、通過討論進一步完善自己的作業。 五、小結。 每個人都渴望有一個溫馨又舒適的小天地,通過本課的學習希望同學們都能切切實實的學以致用,把自己的小窩布置的漂亮又舒心。
如何欣賞書法作品
教學目標:
正確認識書法的含義。
2、認識漢字的特點和書寫藝術特點。
學習欣賞漢字書法藝術。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室的影視設備,電腦,介紹書法的VCD光碟等。
教學過程:
一、講述關于漢字和漢字書法的有關知識。
書法是我國一門古老的傳統藝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史,凝聚著炎黃子孫的無窮無盡的智慧,不僅是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是世界文化的寶貴財富。
什么是書法?
2、中國文字書法的發生的諸因素
3、漢字書法藝術的形成因素
4、書法藝術與其他藝術的關系
(1)書法與中國畫。
(2)書法與篆刻。
二、介紹書法欣賞的有關內容(如何欣賞書法作品)。 書法欣賞就是欣賞者接觸書法作品而產生的一種審美活動。
書法欣賞的特點。(1)書法欣賞的再創造欣賞者欣賞書法作品,總是根據自己的學識修養在感受的基礎上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對書法作品進行積極的能動的再創造。
書法欣賞的模糊性。
書法欣賞的模糊性是什么?首先是線條的抽象性。中國書法中的線條,是書法者內心感情活動的軌跡,它區別于幾何學上的線條,它活生生,有感情,有力量,有形象。但它究景是什么情調和意趣,難以確指。
書法欣賞的標準。 書法欣賞同其他藝術的欣賞一樣,有個相對的審美標準。。具體主要有下面幾方面。
(1)點畫的線條美;
結構的造型美;
章法的整體美;
(4)風格的個性美;
(5)構思的意境美; 三、展示一些書法作品并欣賞。
1、實物展示。
2、電腦上播放(投影)。
3、現場示范書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竹县| 崇信县| 抚顺县| 吉木萨尔县| 萨嘎县| 漠河县| 上栗县| 镇雄县| 巧家县| 左贡县| 揭东县| 黄石市| 抚远县| 陈巴尔虎旗| 石首市| 绥化市| 乃东县| 绥滨县| 万州区| 长沙县| 微博| 巴青县| 乐山市| 福建省| 恩施市| 广安市| 喜德县| 泸西县| 图木舒克市| 汉沽区| 五河县| 鄂托克旗| 平谷区| 息烽县| 汤阴县| 海兴县| 平塘县| 漾濞| 桐乡市| 南溪县| 会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