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家鄉的小吃》(詳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有關本地區的飲食文化,嘗試著采用多種表現方法和工具制作家鄉小吃。【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使學生了解有關本地區的飲食文化、歷史和習俗。【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注意觀察生活,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二、教學重難點【重點】通過了解有關家鄉小吃的歷史、習俗,加深對本地區民族傳統飲食文化的了解,嘗試用多種形式表現家鄉的小吃。通過宣傳介紹家鄉小吃的特色抒發自己熱愛家鄉的情懷。【難點】小食品的制作工藝,制作時各種材料的選擇和設計。三、教學方法觀察法、討論法、演示法。四、教學準備課件、陶泥、彩泥、彩紙等。五、教學過程環節一 :唱歌導入教師引導:上課,同學們好,請坐!今天我們教室來了一位客人,俗話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讓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歡迎客人們的到來,唱:人人那個都說哎,沂蒙山好……(沂蒙山小調)。蒙山高,沂水長,在這方熱土養育了一方淳樸善良的人們,她們送子送郎上前線,用乳汁救護傷員,舍棄親骨肉,養育革命后代,攤煎餅,做軍鞋,用柔弱的肩膀與戰士們共同撐起了戰爭的勝利-他們就是沂蒙紅嫂。教師引導:相信大家和老師一樣,對家鄉充滿了濃厚的感情,其實我們家鄉不僅僅有這寫淳樸的人們,還有著充滿沂蒙特色的風味小吃。教師引導:哪位小主人愿意給我們客人說說咱們家鄉的小吃。學生回答:糝、烤牌、三刀、馓子……教師引導:誰能描述下他的味道嗎?學生回答:三刀甜而不膩,馓子酥脆咸美……教師小結:聽著同學們的介紹,老師都忍不住想嘗一嘗、看一看、聊一聊了,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家鄉的小吃》,帶著我們的客人去品嘗一下家鄉的小吃。環節二:新課講授(一)了解什么的是小吃教師引導:課前老師讓同學們都了解了資料,每個地方的小吃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色,在走進家鄉小吃之前,我想問問同學們你們知道每個地區他們不同的特色小吃嗎?學生回答:天津的狗不理,大麻花,北京的糖葫蘆,。。教師引導:同學課前調查的可真豐富呀,都是勤奮的孩子呢,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中國的四大名吃嗎?它們分別是天津的狗不理包子,陜西西安的羊肉泡饃,山西的刀削面,蘭州的牛肉拉面。大家假期的時候可以帶著父母去品嘗一下。教師引導:這些小吃五顏六色,造型各異,成本較小,味道獨特,蘊含文化傳承,深受人們的喜愛。(二)介紹家鄉小吃教師引導:伴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交流,這些各地特色的小吃也進入了我們臨沂,極大的豐富了我們的口味。教師引導:今天客人們來到了我們這里,現在請同學們4人以小組討論一下我們臨沂的特色小吃,在組內選出一名美食推薦者待會向我們的客人介紹一下吧!學生回答:馬頭烤牌使用土爐烤制,它還有另外一個有趣的名字。馬頭烤牌原是朝牌,臨沂特色。馬頭朝牌烤制前,要經發面、摻面、揉面、成型、上色、撒芝麻、烘烤等7道工序方能上爐。學生回答:"糝"的名字與乾隆皇帝有關。話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經過如今的郯城馬頭鎮時,想品品當地的名吃,當地的官員就把這種味道獨特的早餐獻了上來,乾隆爺一嘗,怎么從來沒喝過如此可口的東西,隨口問了一句:這是啥(糝) 地方官員忙點頭:這是啥(糝),這是啥(糝)。因此,天子的隨口一問就成了它如今的名字-糝。正確的讀音有三個 "糝" sá是方言 ,shēn,sǎn。喝糝有四大講究,即熱、辣、香、肥。一碗熱糝配以油條、燒餅、烤牌等食用是美好的早餐享受。教師引導:從大家的介紹中不難看出各地的小吃文化,不僅在味覺上讓我們喜愛,還能從視覺上感受著形與色的悅目和精致。更能體現出中華文化的情感的傳遞與吶喊,小吃雖小,內涵不少。(三)欣賞作品教師引導:那你打算用什么形式來宣傳,推廣我們家鄉的小吃那?學生回答:同學們有的說用黃色的彩泥制作蜜三刀,很像糖昔外面裹著一層白芝麻,又香又甜。有的說繪畫,想畫糖葫蘆,紅紅的山楂包裹一層熬好的焦糖,酸酸甜甜別提有多愛吃了,貼在學校的宣傳欄里,宣傳中國的美食文化,可見你們對家鄉的熱情可真不一般!教師引導:那我們用在制作家鄉小吃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那?學生回答:班長最先舉手了請你,嗯,他說要突出小吃的顏色體現小吃的味道,更重要的是制作或者繪畫時要精致,體現小吃的色香味,而且要介紹小吃的由來,還有象征的寓意,吸引客人的目光,從而把中國美食傳統發揚光大。教師引導:大家在搭配顏色時可以選擇用鄰近色,對比色,在形狀上分為外形制作好以后進行擺盤。(四)教師示范過渡:看到同學們都拿起工具迫不及待躍躍欲試了,不要著急,今天老師就打算用陶泥來制作烤牌。1.我們先揉面團,把面團揉軟。2.把陶泥揉捏成扁扁的長橢圓的形狀。3.用黑色的彩泥捏成小小的芝麻形狀,貼在面團上面進行裝飾。這樣,香噴噴的烤牌就制作完成了,老師用烤牌的香氣期望大家努力學習,用烤牌的味道祝福大家考出好成績。環節三:課堂練習過渡:快把你心目中的小吃表現出來吧!練習內容:用彩泥、彩紙或其他材料制作一種家鄉的小吃全班同學共同舉辦一次介紹家鄉小吃的匯報展。練習要求:1.題材不限2.色彩搭配和諧、美觀3.畫面內容要大膽創新教師巡視指導:提醒注意衛生環節四:展示評價過渡:同學們創作基本完成了,小組代表把作品放在展示臺上。互評:誰制作的家鄉小吃表現的有特點。學生介紹:用合作的形式只做了元宵節,湯圓畫的白白嫩嫩,象征了團團圓圓,用剪貼的形式剪了一個青花盤,青花也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把中國的傳統美食與藝術相結合。教師引導:讓我們把掌聲送給這個小組,他們小組的作品顏色艷麗,造型生動,而且他們小組的宣傳名片做的也不錯,主題突出,圖文并茂。同學的分析和介紹都非常到位,同學們剛才都介紹和分析了許多作品那你最喜歡那幅作品呢?學生回答:喜歡過橋米線的作品,米線非常逼真,米線里的雞蛋和香菇做的惟妙惟肖……喜歡手工彩紙的作品,撕紙撕的非常細致……教師評價:今天同學們的創作都非常棒,色香味俱全,可是老師也發現了幾個小問題,有的同學各種色彩混在一起了顏色有點臟,有的同學彩紙撕的不細致了,希望下次我們同學能夠注意。環節五:拓展小結教師引導:同學們,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對,我們不僅學習了家鄉小吃的趣味,還發信了生活處處都有美,一位科學家曾說過,想象是靈魂的眼睛,希望你用這雙眼睛發現更多的生活之美!家鄉小吃是一種文化,一種鄉俗,一份濃情,讓人無比眷戀這方養育我們的水土,課下的時候同學們可以向我們周圍的老人繼續調查了解我們家鄉的藝術,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好,同學們下課,現在請同學們收拾好桌面,伴隨著美妙的音樂結束我們今天的藝術之旅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