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用水墨畫樹課時:1課時課型:繪畫年級:四年級教材:上教版小學美術第七冊教材分析:本課是上教版小學美術教材,第七冊第三單元“有韻味的水墨畫”中的第一課。本課教學內容是引導四年級新生,初步學會用傳統的水墨技法,表現墨色有濃淡變化、樹枝有穿插之美、樹葉有疏密關系的姿態各異的樹。學情分析:(一)學生心理特點及能力分析四年級學生處于兒童期的后期階段,生理和心里變化很大,是培養學習能力、情緒能力、意志能力和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孩子已經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有了自己的想法。在繪畫表達方面,已初步掌握了中國畫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初步學會用寫生的方式表現風景。(二)學生已有的知識技能分析在小學美術十冊教材中,“國畫”板塊的學習內容從三年級開始啟動,具體有:“墨點的游戲”、“墨線的游戲、“彩墨花瓶”、“游動的魚”、“有趣的池塘”。通過學習與體驗,學生對中國傳統的水墨畫工具的使用方法、墨點、墨線的表現技巧、中鋒、側鋒的運用已積累了一定的基礎,為本課的學習奠定基礎;另外,之前一節課學生已經歷了校園樹木寫生的學習活動,對樹木的基本結構、各部分特征及生長規律比較了解,為今天用水墨來畫樹奠定了基礎。本課的難點在于學生如何合理運用墨色的濃淡變化去表現樹木的前后關系。課上通過示范、學生比較賞析、優秀作品欣賞等方法予以引領,突破難點,達成預期的學習目標。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用水墨畫樹的基本方法,初步學會用濃淡變化的水墨表現樹的穿插和前后關系,通過添畫背景完成一幅富有情趣的水墨畫作品。過程與方法:在自主探索、小組討論、比較賞析、觀察演示中,學會用傳統的水墨技法表現樹木的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傳統水墨畫的韻味美,激發學習水墨畫的興趣和創意表現的熱情。重點:學會用濃淡變化的水墨表現不同姿態的樹。難點:樹木的前后關系處理。教學準備:學具:毛氈、毛筆、筆架、舔筆紙、墨汁、筆洗、國畫顏料、調色盤、宣紙、學生校園寫生作品、模擬環保袋。教具:毛氈、毛筆、筆架、舔筆紙、宣紙、墨汁、筆洗、國畫顏料、調色盤、范作、環保袋。教學設計思路:在本課教學過程中,設計了“嘗試與導入——欣賞與發現——實踐與探索——展示與評價——拓展與欣賞”的教學環節,整節課以欣賞靜態圖片和微視頻為媒介,引導學生細心觀察和比較,從中發現用濃淡墨色表現樹木、樹葉前后關系的方法。并通過大師作品賞析、師生不同范畫欣賞,拓寬學生的審美視野,拓寬背景添加的思路,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和審美能力。教學過程:一、嘗試與導入(一)學生校園速寫作品欣賞(二)學生自主嘗試用水墨畫技法表現寫生的樹,教師巡視觀察(三)展示學生自主體驗的作品,交流運用的水墨技法。提問:你發現同學們用到了哪些學過的水墨技法 (用筆、用墨)(四)引出課題——《用水墨畫樹》設計說明:以學生校園寫生的作品欣賞導入,易于學生新舊知識的有效銜接;讓學生依據寫生的樹木形象,嘗試用水墨技法來表現,回顧已學知識,為新知學習做好鋪墊。二、欣賞與發現(一)欣賞吳冠中大師的國畫作品,發現“樹分四枝”的表現方法。提問:大師是怎么表現樹木的 (先畫樹的主桿,再從樹干的前后左右畫出主要的分枝,并關注樹枝的穿插關系)(二)比較欣賞吳冠中和林風眠兩位大師的作品。1. 教師引導觀察:提問:兩位大師畫樹干時用到了哪兩種方法?(勾勒法、沒骨法)他們在表現樹木時又有哪些相同點?(都有穿插、粗細、濃淡的變化)2.師生歸納總結:水墨畫樹有兩種表現方法: 勾勒法、沒骨法;畫樹葉也有勾葉法和點葉法之分。(三)教師演示1.觀察教師課堂演示提問:老師用了什么方法表現這棵樹的?(沒骨法)2.欣賞微視頻演示,教師作簡要的介紹。提問:視頻中老師又用到了哪種方法表現這棵樹的?(勾勒法)(四)欣賞同齡人作品1.三幅學生的典型作品比較賞析。提問:在這三位同學的作品中你們發現了什么問題?(樹枝穿插、墨色濃淡、樹木排列組合)2.小組討論,代表交流。3.教師小結并板書: 穿插 濃淡(五)欣賞生活中不同姿態的樹以及水墨畫效果。設計說明:此環節是本課教學的核心,通過大師作品的欣賞引導學生發現“樹分四枝”以及穿插變化;教師現場示范和微視頻演示相結合,讓學生在簡短的時間內直觀感受樹木的具體表現方法;同齡學生的作品比較賞析,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水墨畫樹的注意點;欣賞生活中不同姿態的樹,激發學生挑戰難點的熱情,為學生的實踐奠定基礎。三、實踐與探索(一)提出作業作業內容:每人完成一幅富有情趣的水墨畫樹作品。作業要求:1.有穿插;2.有濃淡;3.有情趣。(二)學生實踐,教師巡視指導設計說明: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表現樹木,并自主添畫背景,使畫面更完整、更富有情趣。充分體現了本次評優活動的主題,“激發創意表現”的熱情。四、展示與評價(一)出示評價要求:1.樹木是否有穿插之美?2.畫面是否有濃淡變化?3.背景添畫是否有情趣?(二)小組內推選出兩幅作品,作全班展示。(三)學生自評:交流寫生樹木與水墨畫樹的感受。(四)生生互評:你最喜歡哪位同學的作品,為什么?(五)教師點評設計說明:通過學生自評和生生互評,增強學生感受美和發現美的意識,教師點評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新知,為后續的水墨畫學習指明努力的方向。五、拓展與欣賞(一)展示教師手繪的無紡布環保袋,讓學生感受學以致用的魅力。(二)教師小結設計說明:拓展欣賞,旨在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索新知的熱情,增強環保的意識和美化生活的情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