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排好隊伍出發了課時:1課時課型:電腦繪畫年級:三年級教材:上教版美術教材 三年級第一學期--------------------------------------------------------------------教材分析:本課為三年級教材中最后一課《排好隊伍出發了》,學生要學會使用電腦畫圖工具復制、粘貼、縮放等命令組合出魚兒不同的隊形,使魚兒有變化的組合排列。畫圖工具縮放的功能對于魚兒大小變化的排列組合具有顯著的效果??梢允箤W生在感受到排列組合的美,體驗電腦工具繪圖的便利。但深入學習并靈活運用這一功能還是有一定難度,需要教師精細合理的教學設計和學生認真深入的摸索。學情分析:三年級學生已經使用過電腦畫圖工具創作繪畫,所以對電腦繪畫非常感興趣,魚是小朋友們日常一直見到的動物,學生看到PPT中各種美麗的、五彩繽紛的花紋和圖案的魚有著強烈的創作欲望。但學生對畫圖工具的各項命令還不太熟悉,在使用縮放命令排列組合魚兒的時候還存在困難,需要在學生創作的過程,教師進一步的指導。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物體排列組合的規律,學會用復制、粘貼、縮放等命令組合出不同的隊伍,使魚兒的大小發生變化。過程與方法:在嘗試縮放命令的過程中,學習排列組合的電腦繪畫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排列組合的美,體驗電腦工具繪圖的便利,激發對海洋世界的探究興趣。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縮放、復制的組合排列教學難點:魚兒有變化的排列組合教學設計思路:欣賞導入,讓學生欣賞圖片美麗的魚,再說說自己喜歡的魚,之后給學生欣賞魚成群結隊的視頻,感受排列組合之美,運用圖片欣賞和視頻欣賞的方法,激發學生強烈的創作興趣,豐富學生多種體驗。通過讓學生欣賞優秀作品、觀察魚兒有變化的排列方法,引導學生使用縮放命令操作。通過觀看教師示范,直觀地引導學生學習表現方法和魚兒有變化的排列組合,以及注意魚兒大小、疏密變化。通過欣賞同齡人作品,進一步拓展思維,啟發想象。本課教學設計綜合運用了觀察比較法、自主探究法、直觀教學法、嘗試練習法、師生演示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發現、了解知識點和學習創作方法及步驟。教學過程:一、欣賞與交流(一)學生欣賞各種魚兒的圖片,說說自己喜歡的魚和它的外形特點(二)欣賞《海底世界》視頻(三)揭示課題《排好隊伍出發了》二、嘗試與體驗(一)仔細觀察圖片,魚有哪些部分組成?教師小結:魚由魚頭、魚身、魚鰭、魚尾。(二)嘗試用畫圖工具描繪魚的外形(三)欣賞成群結隊的魚群圖片,思考用什么簡單的方法畫出一群魚兒?教師小結:使用畫圖工具中的復制、粘貼命令(四)小組討論,畫面中的魚是怎么排列組合的?教師小結:魚要有大小,方向變化,還要有前后遮擋關系。三、示范與指導:(一)教師分析示范創作步驟1.用鉛筆工具畫魚的外輪廓2,上色3,使用復制,粘貼命令4,使用翻轉/旋轉、拉伸/扭曲命令排列組合5,添加合適的背景,注意色彩的深淺搭配(二)同齡人作品欣賞四、想象與創作(一)作業布置基本要求:能運用畫圖軟件的復制、縮放的排列組合,描繪出形態各異、生動有趣的魚。提高要求:讓魚兒排列出不同的隊形,并想象添畫出合適的背景。(二)學生創作,教師巡視指導1.構圖飽滿,色彩鮮艷有變化。2.注意魚的排列要有變化五、欣賞與評價(一)請學生說說自己的創意(二)自評、互評和教師點評評價內容:1.魚兒的形態設計,繪畫工具靈活使用2.魚兒隊列生動有變化3.構圖飽滿,色彩鮮艷有變化。六、教學拓展欣賞排好隊伍出發的蜻蜓電腦繪畫作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