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保障各類物權課標要求:引述財產權的有關法規(guī)及其具體表現,分析城鄉(xiāng)生活中維護財產權的典型案例。學情分析:文科學生的現狀是基礎較差,思維靈活性欠缺,一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的自主性,班級學習氛圍不濃厚,但學習態(tài)度較端正,本課法律術語較多,描述較為抽象,對于學生而言,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深度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分析:本課內容為新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選修2《法律與生活》第一單元第二課第一框。財產權是貫穿于人一生的權利之一,第二課圍繞財產權的相關內容進行論述,而物權是最基本的財產權。本框主要便圍繞物權這一基本概念展開,主要講述了所有權的含義、分類、取得方式以.及他物權中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的分類、法律依據等。本課法律術語較多,描述較為抽象,對于學生而言,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教學目標:基礎性目標:1.了解物權和財產權的關系,熟悉物權的內容,能夠在實際生活中明確所有權歸屬關系。2.明確他物權的內容,并且用相關知識聯系實際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3.通過對《民法典物權編》相關內容解讀,認識到國家對合法財產的保護,激發(fā)人們創(chuàng)造財產熱情,進而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中。4.通過對現實案例的分析和研究,認識到如何合法保護自身財產,明晰物權的取得方式,增強科學精神。5通過各種案例分析和學生自主探究,明確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要依法行使,而當自身權利受到損傷時,要能夠合法維權。6.公共參與:國家對合法財產進行保護,因而要通過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實現自我價值。拓展性目標:能夠通過具體案例學會如何依法行使民事權利,承擔民事責任。挑戰(zhàn)性目標:能夠評析關于隱私權的一系列現實問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所有權的取得方式、擔保物權和用益物權的分類教學難點:區(qū)分各項財產權,明確動產和不動產的取得方式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與教師點撥相結合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過程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明確目標 情景導入 :復習:民事權利包括哪些權利?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財產權的有關內容——物權 財產權制度的意義與財產權保護的法律體系: (1)財產權制度的意義:財產制度規(guī)范各類民事主體的財產關系,是一個社會得以穩(wěn)定與發(fā)展的基礎性法律制度。有利于確定財產歸屬,并以此促進財產的流通使用。保護財產權就是保護勞動、保護發(fā)明創(chuàng)造、保護和發(fā)展生產力。依法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組織和自然人的財產權,激勵人們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 (2)法律規(guī)定:我國憲法和民事法律均明確規(guī)定,保護國有財產、集體財產和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國家通過不斷完善財產制度,依法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組織和自然人的財產權。憲法規(guī)定公共財產神圣不可侵犯。依法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對公民私有財產實行征收或征用要給予補償。(探究問題:結合上述群眾的熱議,談談對保護財產權的意義、分類及財產權范圍的理解。) 2.財產權與物權: (1)財產權:財產權包括物權、債權和知識產權等能夠給民事主體帶來經濟收益的權利。 (2)物權: ①含義: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 ②分類:所有權、他物權。 ③法定原則:物權的種類和內容必須由法律規(guī)定,不得任意創(chuàng)設。 (探究與分享:什么是物權、債權、知識產權呢?下面我們就先來學習什么是物權及其分類和法定原則) 3.所有權: (1)含義:是權利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2)分類:我國的所有權按主體劃分為三類:國家所有(全民所有)、集體所有、私人所有。 【重點提示】物權平等保護原則:民法典規(guī)定了物權平等保護原則。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平等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3)取得方式:因動產與不動產而有所不同。 ①不動產所有權的取得應當依照法律規(guī)定登記。對于房屋等不動產,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情形外,必須到不動產登記機構辦理登記,才能取得所有權。 ②動產所有權的取得應當依照法律規(guī)定交付。一般來說,所有人按照轉讓財產所有權的意圖,直接把財產交給對方占有,對方就取得了該財產的所有權。(探究問題;夏冬有沒有取得該套茶具的所有權?請說明理由。)(價值較大的動產:登記)(特別提醒) (4)共有關系:在生活中,可能由多人對同一財產享有所有權,從而形成共有關系。例如:家庭共有財產;夫妻共有財產。 知識點二 物盡其用一一他物權 含義:他物權是所有權之外的物權。 (2)實質: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分別對應的是物的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 (3)意義:充分發(fā)揮不動產與動產的價值,做到物盡其用。 2. 他物權分類:分為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兩類。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分別對應的是物的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 (1)用益物權 ①含義:用益物權是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 ②用益物權的分類:土地承包經營權:地位:農民的一項重要的財產權, 意義:農村土地是農民的基本生產資料,也是農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 保障:我國實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法律保護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長期穩(wěn)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的核心就是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 宅基地使用權: 地位: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 意義:宅基地使用權也是農民的一項重要的財產權,關系到農民切身利益 保障:農村宅基地以及承包地被征收征用的,農民有權獲得合理補償 建設用地使用權 地位:是權利人依法利用土地建造建筑物、構筑物及其附屬設施的權利 意義:這項權利往往與房屋所有權相聯系 保障:人們從開發(fā)商那里購買商品房,并且辦理轉移登記和取得不動產權屬證書之后,既擁有商品房的所有權,又合法享有該商品房所在地塊的建設用地使用權 (2)擔保物權 ①含義:擔保物權是為了確保債權的實現而在他人財產上設立的物權。 ②分類:包括抵押權、質權、留置權等 a.抵押權、質權:財產的權利人可以將其財產(例如房屋、汽車、電腦、股票等)抵押或者質押。債權人通過抵押、質押而在他人財產上享有的權利,就是抵押權、質權。 b.留置權: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債權人可以留置已經合法占有的債務人的動產,并有權就該動產優(yōu)先受償。(探究與分享:問:甲可不可以主張把奧迪車拍賣償還自己的20萬? ) 學生展示預習成果 學生通過預習課本,掌握基本知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活動一 探究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物權編”,引起了某小區(qū)群眾的熱議。下面是其中的部分觀點: 企業(yè)老板:“物權編” 的直接作用就是明確物的歸屬,定分止爭。我要投入更多資金到自己的生意中去,大干一場! 科研人員:“物權編” 是對勞動、知識、人才、創(chuàng)造的尊重,我要用自己的專利創(chuàng)辦一家公司,為科技強國作出更多貢獻! 國企高管:“物權編” 對“國家所有權和集體所有權” 做出了專門規(guī)定, 有利于防止公有資產的流失,促進其保值增值! 退休職工:“物權編”對“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設專節(jié)規(guī)定了“不動產登記”問題,以后我就不擔心房子拆遷時得不到補償啦!保值增值! 專職律師:財產權可不僅僅有“物權”,還包括債權、知識產權等。我的業(yè)務主要是關于物權的,有關物權”的問題可以隨時問我哦! 探究問題:結合上述群眾的熱議,談談對保護財產權的意義、分類及財產權范圍的理解。 探究問題:結合上述群眾的熱議,談談對保護財產權的意義、分類及財產權范圍的理解。 (答案見課本) 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會在具體案例中加深對保護財產權的意義、分類及財產權范圍的理解。活動二 【聚焦挑戰(zhàn)性目標】探究2:案例一:王某將一套商品房賣給丁某,丁某按合同約定支付房價的80%,余款在辦理產權過戶手續(xù)時支付,王某將房屋鑰匙交給丁某,供其先行入住。幾個月后,王某又將同一房屋賣給劉某,并且到房管部門將產權過戶到劉某的名下,劉某與丁某就該房屋的產權歸屬發(fā)生了爭議。 案例二:陳某在電子市場碰到一男子,該男子稱有一臺全新的筆記本電腦可以目前市場價格的三折出售,陳某到其住處付錢后取走電腦。三個月后警察找上門來,原來該男子是一盜竊團伙成員,電腦是其行竊所得,警察將該電腦作為贓物扣押。陳某對此感到不滿。 假設你是當庭主審法官,你如何審判各案?并說出你的法律依據。 假設你是當庭主審法官,你如何審判各案?并說出你的法律依據。 案件一:(劉某享有)劉某享有房子的產權。房子作為不動產應當依照法律規(guī)定登記。對于房屋等不動產,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情形外,必須到不動產登記機構辦理登記,才能取得所有權。而法律所規(guī)定的情形主要指依法屬于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依據人民法院、仲裁機構的法律文書取得不動產所有權,因繼承取得不動產所有權等。本案件中,丁某雖然支付了一定的款項,但是并沒有按照相關要求辦理過戶手續(xù),因而在法律上,房屋的所有權沒有發(fā)生轉移,而對于劉某,因其辦理了過戶手續(xù),所以在法律意義上房屋所有權已經發(fā)生了轉移。丁的損失可以通過法律手段向王某請求賠償。 案件二:(乙應該對牛的死亡進行負責) 牛屬于動產,一般按照交付的方式取得所有權,不需要到相關部門進行產權登記,甲將牛交付給乙,即使未付錢,在法理意義上來講,所有權就已經發(fā)生了轉化,因而,乙需要對牛的死亡負責任。 案例三:(善意取得問題,陳某對此不享有所有權) 電腦屬于動產,應該以交付作為轉移所有權條件,但是民法典第二百六十六條規(guī)定,私人對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產工具、原材料等不動產和動產享有財產權。該電腦系偷盜得來,不屬于合法財產。不符合善意第三人的標準。根據動產善意取得制度:買方在不知情情況下,合法交易并支付相應價格,同樣取得動產的所有權,但是遺失物、贓物、埋藏物、失散的動物等脫離物不適合善意取得制度。 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初步了解審案注意事項活動三 1.張某在結婚前花費70萬購置了一套婚房。婚后第二年張某兒子出生,張某的父母考慮到孫子將來的入學問題,便出資購買了一套學區(qū)房,過戶在張某名下。六年后,張某兒子上學,全家搬至學區(qū)房居住,便將原婚房出售,此時該房市場價格已漲至200萬元。在這里( ) ①學區(qū)房屬于張某夫婦的共同財產 ②出售前的婚房屬于張某的個人財產 ③婚房增值的130萬元屬于張某夫婦的共同財產 ④出售婚房所得的200萬元屬于張某的個人財產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甲有天然奇石一塊,不慎丟失。乙誤以為無主物撿回家,配以基座,陳列于客廳。乙的朋友丙十分喜歡,乙遂以之相贈。后甲發(fā)現,向丙追索。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奇石屬于遺失物,乙應返還給甲 B.奇石屬無主物,乙取得所有權 C.乙因加工行為取得奇石的所有權 D.丙可以取得奇石的所有權 3.甲因無力履行與某銀行簽訂的按揭合約,該銀行經合法程序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法院將甲抵押給該銀行的A處房產進行拍賣,乙購得該法拍房。幾天后,乙發(fā)現剛買的法拍房的門墻上遭人涂鴉寫字,據查,涂鴉者為丙。該案中( ) ①該銀行擁有抵押權,拍賣之后優(yōu)先受償 ②丙侵犯了甲的所有權 ③丙應承擔賠償損失、恢復原狀等違約責任 ④乙購得法拍房,取得所有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小汪的老家在農村,有三間房和兩畝承包地。后因小汪進城上學,在縣城開飯館的父母買了一套商品房,并抵押給銀行貸款20萬用以擴大飯館規(guī)模。下列屬于小汪家擁有的他物權的是( ) ①商品房的抵押權 ②宅基地的使用權 ③農村房子的所有權 ④兩畝地的承包經營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趙某因急需資金,通過書面協(xié)議將自己的某品牌汽車以15萬元的低價轉讓給周某,約定15天之后交付,但在交付之前,趙某又將該車以2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不知情的蔣某,并辦理了過戶登記手續(xù)。根據我國法律,在這種情況下,該汽車的所有權屬于( ) A.蔣某 B.周某 C.趙某 D.三人共有 6.甲向乙借款,并將其一輛奔馳汽車交給乙作為擔保,一旦甲未按期還款,乙可以將該財產折價或拍賣優(yōu)先受償。這種擔保方式是( ) A.抵押 B.質押 C.留置 D.定金 7.債務人或第三人不轉移對財產的占有,將該財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對該財產折價或者拍賣,變賣的價款優(yōu)先受償。債權人的這項權利稱為 A.抵押權B.質押權C.留置權D.所有權 1.D 【詳解】②④:婚房是張某婚前購買,出售婚房所得的200萬元應屬于張某的個人財產,②④正確。①:學區(qū)房是張某父母出資購買,屬于其父母共同財產,而不是張某夫婦的共同財產,①錯誤。 ③:婚房增值的130萬元屬于張某個人財產,而非夫婦的共同財產,③錯誤。 故本題選D。 2.A【詳解】AB:根據《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的規(guī)定,善意取得的前提是合法占有,背景是無權處分,而且還需要講究對價。材料案例中乙拾得甲的奇石,即遺失物。根據《民法通則》第七十九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拾得遺失物應當歸還失主的規(guī)定,遺失物的所有權仍由甲享有,所以乙并未合法占有奇石,丙應返還給學 ,故A正確,B錯誤。 CD:遺失物的所有權仍由甲享有,乙因加工行為不能取得奇石的所有權;乙將奇石無償贈與丙,是無權處分了甲的財產,且乙沒有以合理的價格受讓,所以,對于丙來說也不能適用善意取得,丙不能得奇石的所有權,CD排除。 故本題選A。 3.C【詳解】①④:甲因無力履行與某銀行簽訂的按揭合約,該銀行經合法程序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法院將甲抵押給該銀行的A處房產進行拍賣,乙購得該法拍房。幾天后,乙發(fā)現剛買的法拍房的門墻上遭人涂鴉寫字,據查,涂鴉者為丙。該案中該銀行擁有抵押權,拍賣之后優(yōu)先受償,乙購得法拍房,取得所有權,故①④入選。 ②:丙侵犯了乙的所有權,而不是甲的所有權,故②不選。 ③:丙應承擔民事侵權責任需要賠償損失、恢復原狀等,故③不選。 故本題選C。 4.C【詳解】①③:商品房的抵押權和農村房子的所有權不屬于他物權, ②④:他物權包括地役權、地上權、典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等,因此,小汪家擁有的他物權的是宅基地的使用權和兩畝地的承包經營權,故②④入選。 故本題選C。 5.A【詳解】A:本案中,機動車雖然屬于動產,但由于價值較大,其產權的取得、變更通常也需要依法辦理產權登記。在本案中,蔣某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得該車并辦理了過戶登記手續(xù),所以該車的所有權應該屬于蔣某,A正確。B:趙某與周某雖已簽訂合同,但合同標的物屬于價值較大的動產,未辦理產權登記,周某不能取得標的物所有權,B錯誤。C:趙某已將車賣給蔣謀,且已經交付并辦理產權登記,趙某失去對車的所有權,C錯誤。D:題中的汽車不能成為三人共有,D錯誤。故本題選A。 6.B【詳解】B:題干中甲將其一輛奔馳汽車交給乙作為擔保,表明甲將這一動產移交給債權人占有,將該動產作為債權的擔保,這屬于擔保物權中的質押,故B入選。 ACD:選項ACD均與題意不符,故ACD不選。 故本題選B。 7.A【詳解】抵押權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財產的占有,將該財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未履行債務時,債權人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就該財產優(yōu)先受償的權利。故A選項入選。其他選項均與題意不符。 通過練習,鞏固所學知識。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