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黑白拼貼畫【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感受黑白之美,認識黑白拼貼畫的藝術特點。2. 過程與方法:通過撕與貼的方式,學習拼貼畫,理解黑、白、灰的對比原理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養成有條理的學習習慣。【教學重點】:了解對江南古鎮景色黑白灰基本處理方法【教學難點】:合理運用黑白灰增添畫面效果。【教具、學具】:黑白灰三種卡紙、報紙、江南水鄉范畫、黑白灰顏色背景的繁華【作業設計】:小組討論你們要制作怎樣的主題呢?你們打算怎么分工?(展示參考主題:小橋流水人家、江南煙雨圖、亭下乘涼圖、小兒放牛圖、采蓮圖、……)作業:學生2人一小組合作,充分利用黑白灰關系做一幅江南水鄉黑白拼貼畫。【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撕紙小游戲:教師:用手中的紙隨意撕,同學們,老師手中的紙片能讓你聯想到什么事物呢?學生:根據老師隨意撕的紙片想象老師把它想象成房子的屋頂,但是他還缺少墻面,示范快速撕出墻面進行拼貼。這樣黑瓦白墻的房子讓老師聯想到了江南的古鎮,今天我們一起用黑白拼貼的方式做一幅關于江南水鄉的黑白拼貼畫。老師今天也帶來了一幅江南水鄉作品,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是用什么材料拼貼的呢?(白紙、黑紙、報紙、灰紙)那么它上面的哪些部分可以用來拼貼呢?(文字、圖片),報紙的文字和圖片都可以用來裝飾,可以達到豐富畫面的效果。二、初步探究,掌握撕貼的技法1.接下來怎么用手中的紙去表現江南的景物呢?像剛剛一樣,可以用概括的方式(出示“概括”)江南的房子獨具韻味,它的屋頂形狀多樣而富有變化,有像“人”字形,還有像“一”字形,也可以用幾何形簡單的概括。。2.示范撕形法,先將紙撕出合適的大小,右手和左手拇指、食指緊捏線痕,按紙的走向,撕出我們想要的形狀,這樣的方法叫做撕形法(板書)填充法:像這樣用碎紙片填充形狀的方法叫做填充法(板書)3.活動一:撕一撕,貼一貼。可以選擇手中兩種不同的顏色撕出房子的屋頂和墻面并進行粘貼。(板書“撕一撕)三、深入探究,處理黑白關系1.擺一擺:這些不同顏色的房子更適合放在哪個顏色背景中?(同學們你們覺得這樣貼效果怎么樣?有沒有更好的辦法?)2.為什么這樣貼?(對比效果更明顯)由此而得知,淺色的紙片適合貼在深色背景上,而深色碎片適合貼在淺色背景上。其實由于灰色是黑白兩色的混合,有它在黑白兩種顏色能夠和諧相處,會使畫面富有層次和變化。(板書“黑白關系”)3.但是這個房子好像還不夠完整,你有什么好建議嗎?細節:窗戶、門、瓦片……(放上窗戶、門、瓦片)教師邊問邊演示裝飾四、豐富畫面、增添趣味1.畫面還是有一點單調,我們可以給他加上一些其他景物,首先我們來看看江南有哪些景物:小船、小橋、樹木、燈籠、閣樓、……2.我們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這兩幅圖主題物進行對比,哪一幅更吸引你?3.除了表現風景,我們還可以給畫面中增加故事情節,教師想做一個橋岸釣魚的主題,根據這個主題你可以想到哪些事物?(小橋、一個人正在釣魚、樹、河岸……)接下來我們來擺一擺(板書),確定好構圖,最后貼一貼(板書)4.利用其他背景顏色制作出(隔墻偷柿子、小雞啄米圖、打漁圖)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這些畫面給你怎樣的感受?五、學生作業任務:小組討論你們要制作怎樣的主題呢?你們打算怎么分工?(展示參考主題:小橋流水人家、江南煙雨圖、亭下乘涼圖、小兒放牛圖、采蓮圖、……)作業:學生2人一小組合作,充分利用黑白灰關系做一幅江南水鄉黑白拼貼畫。六、作業展評從學生畫面景物的選取和黑白灰處理來欣賞七、拓展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地方會經常用到黑白灰元素,用黑白灰做的自畫像、小動物、國畫、甚至還有建筑、家居、時裝,只要合理運用好黑白灰,我們一樣能夠創造出優秀的作品。【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