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金華市稠州中學教育集團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考試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每小題1.5分)(2019·金華期中) 2019年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據此回答問題。1.閱兵儀式上,由“強渡烏江模范連”、“大渡河連”等100面鮮紅的榮譽旗幟組成的戰旗方隊首次亮相。“強渡烏江模范連”、“大渡河連”榮譽旗幟的取得,是因為他們是( )A.五四運動先鋒隊 B.土地革命排頭兵C.北伐戰爭之鐵軍 D.長征開路尖兵連2.12點22分,浙江彩車“潮涌之江”號行進到天安門,紅船挺立潮頭,歷史與風光交錯。其中“紅船”蘊含的歷史事件是( )A.人民軍隊的創建 B.中國共產黨的誕生C.土地革命的開展 D.革命根據地的建立【答案】1.D2.B【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紅軍長征【解析】【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紅軍長征和中共成立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分析能力。1.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被迫放棄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戰略轉移,開始長征,經過包括江西瑞金出發→沖破四道封鎖線,渡過湘江→強渡烏江→攻克遵義→召開遵義會議→四渡赤水(打亂敵人追剿計劃)→巧渡金沙江(跳出敵人包圍圈)→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吳起鎮會師→會寧會師。ABC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項長征開路尖兵連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依據題干結合所學知識,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擾,所以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進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ACD三項都不是“紅船”蘊含的歷史事件,不符合題意;B項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紅船”蘊含的歷史事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3.(2019·金華期中)“(1911年)鄂省城內新軍全行叛變,……于轟攻督署時倒戈而起,與署內防兵力戰,旋將防兵擊逃,署亦焚毀。”從中得到的信息有( )①報道反映了廣州黃花崗起義②該起義發生地點位于江西南昌③新軍部隊成為起義的重要力量④起義軍擊潰守軍取得初步勝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根據題千中的“1911年”” 鄂”等信息,聯系所學知識,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在湖北武昌發動起義,并先后占領武昌城和漢口、漢陽武漢三鎮。之后一個多月時間,全國十幾個省宣布脫離清政府獨立。D項③④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武昌起義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掌握武昌起義的史實。4.(2019·金華期中)下列不屬于土地革命和1947年土地改革的相同點是( )A.都發生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B.都廢除了封建土地剝削制度C.都在革命根據地開展 D.都激發了農民的革命熱情【答案】C【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土地改革【解析】【分析】1947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召開全國土地會議,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隨后,在解放區開展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實行“耕者有其田”; 土地革命主要在革命根據地開展。經過土地改革,解放區有1億多農民獲得了土地,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ABD三項都屬于土地革命和1947年土地改革的相同點,不符合題意;C項都在革命根據地開展不屬于土地革命和1947年土地改革的相同點,符合題意;D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土地革命和1947年土地改革的異同點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土地革命和1947年土地改革。5.(2019·金華期中)小酒館文化是一種老北京文化,二兩酒一盤花生米就能談天說地熱鬧非凡。民國十六年,小酒館內可能在談論( )①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②傅作義部隊接受和平改編③八七會議的召開④毛澤東的《論持久戰》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③【答案】D【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民國十六年即1911+16=1927年,①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是在1927年,②傅作義部隊接受和平改編是在1949年,③八七會議的召開是在1927年,④毛澤東的《論持久戰》是1938年發表的。D項①③是民國十六年,小酒館內可能在談論的事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1927年發生的事件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知道民國十六年即1927年。6.(2019·金華期中)中國共產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忠誠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以下史實能證明這一觀點的有 ( )①領導五四運動,明確反對帝國主義②協助創辦黃埔軍校,培養國民革命骨干③推動北伐戰爭,取得國民革命勝利④建立新中國,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D【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解析】【分析】中國共產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忠誠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表現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開展國民大革命,1924年成立黃埔軍校,培養革命軍人,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②是正確的選項;中國共產黨建立新中國,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也說明共產黨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最忠實的繼承者,實現了中山先生民族獨立的愿望,④正確。①錯誤,五四運動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③錯誤,國民大革命由于國民黨右派的叛變最后失敗了。D項②④能證明題干觀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次國共合作。解答本題需明確考查的是第一次國共合作,在此基礎上,結合分析各個說法,選出正確答案。7.(2019·金華期中)下圖是某同學歷史手抄報中的部分內容,請判斷其真偽 ( )A.假的,抗日戰爭勝利后,蔣介石不顧和平要求,發動內戰B.假的,國共第一次合作,蔣介石背叛革命,發動反革命政變C.真的,國共第一次合作期間,蔣介石和毛澤東共同慶祝北伐戰爭的勝利D.真的,抗戰勝利后,迫于輿論壓力,蔣介石 邀請毛澤東赴重慶談判【答案】D【知識點】內戰的爆發【解析】【分析】抗日戰爭勝利后,為了進一步贏得準備內戰的時間,也為了欺騙人民,蔣介石接連三次打電報邀請毛澤東赴重慶談判。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陰謀,1945年8月,毛澤東偕周恩來、王若飛前往重慶,同國民黨進行談判.經過40多天的艱苦談判,10月10日,國民黨被迫同中國共產黨正式簽署國共雙方代表《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也就是著名的《雙十協定》.抗戰勝利后,毛澤東不顧個人安危去重慶赴蔣介石的“鴻門宴”。其主要意圖是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ABC三項和題干圖片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真的,抗戰勝利后,迫于輿論壓力,蔣介石 邀請毛澤東赴重慶談判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重慶談判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重慶談判的相關史實。8.(2019·金華期中) 1948年的最后一天,蔣介石在日 記中寫道:“本月憂患最深……各方告幾如雪花飛來,……一切唯聽天命而已。”蔣介石這種心態主要是因為 ( )A.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反攻的序幕B.人民解放軍和平解放了北平C.人民解放軍在戰略決戰中取得節節勝利D.毛澤東和朱德下達了渡江戰役【答案】C【知識點】三大戰役【解析】【分析】“1948年的最后一天”是解答本題的關鍵。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反攻的序幕,發生在1947年6月;1948年9月-1949年1月,中國共產黨接連發動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役,三大戰役共殲敵和改編國民黨軍隊150多萬,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主力,故1948年12月31日,蔣介石發出“失敗之報如雪花飛來……唯聽天由命”的感慨;人民解放軍和平解放北平是在1949年1月31日;毛澤東和朱德下達渡江作戰的命令是在1949年4月21日。A項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反攻的序幕發生在1947年6月,不符合題意;B項人民解放軍和平解放了北平是在1949年1月31日,不符合題意;C項人民解放軍在戰略決戰中取得節節勝利是蔣介石這種題干心態的主要原因,符合題意;D項毛澤東和朱德下達了渡江戰役是在1949年4月23日,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三大戰役的相關知識,“1948年的最后一天”是解答本題的關鍵。歷史時間是解答很多問題的關鍵,同學們在學習歷史時,一定要引起對時間的高度重視。9.(2019·金華期中)下圖所示二戰中某次戰役的主要作用是( )A.為盟軍反攻保存了實力B.使法西斯軸心國開始瓦解C.宣告德軍“閃電戰”的破產D.使法西斯德國陷于東西兩線作戰【答案】D【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圖片反映的是1944年6月6日早6時30分,以英美兩國軍隊為主力的盟軍先頭部隊總計17.6萬人,從英國跨越英吉利海峽,搶灘登陸諾曼底,攻下了猶他、奧馬哈、金灘、朱諾和劍灘五處海灘;此后,288萬盟國大軍如潮水般涌入法國,勢如破竹,成功開辟了歐洲大陸的第二戰場。諾曼底登陸意味著納粹德國陷入兩面作戰,減輕了蘇軍的壓力,協同蘇軍有力地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國提前無條件投降。ABC三項和題干圖片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使法西斯德國陷于東西兩線作戰是題干圖片圖所示戰役的主要作用,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諾曼底登陸及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諾曼底登陸的相關史實。10.(2019·金華期中)某歷史文獻記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必須負責將人民解放戰爭進行到底,解放中國全部領土,完成統一中國的事業。”通過這一歷史文獻的最可能是 ( )A.遵義會議B.中共七屆二中全會C.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D.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答案】C【知識點】政治協商會議【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必須負責將人民解放戰爭進行到底,解放中國全部領土,完成統一中國的事業。”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里的內容,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開幕,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起臨時憲法的作用。大會選舉了中華人民共和中央人民政府員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會決定以五星紅旗為國旗,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以北平為首都,并改名為北京,采用公元紀年。大會還決定在天安門廣場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紀念碑。ABD三項和題干歷史文獻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最可能通過題干歷史文獻,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11.(2019·金華期中)中國革命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歷經曲折,不斷向前發展。下圖能夠反映這一結論的是( )A. B.C. D.【答案】B【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中國革命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歷經曲折,不斷向前發展。其中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1927年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失敗,20世紀30年代革命高潮處于低點,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中國人民開始14年的抗戰,而1937年的第二次國共合作,1945年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1949年新中國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ACD三項都不能反映題干結論,不符合題意;B項示意圖能夠反映題干結論,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的相關史實及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的相關史實。二、非選擇題:12.(2019·金華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不止奪取山東的是我們的仇敵,這強盜世界中一切強盜團體,秘密外交這一類的一切強盜行為,都是我們的仇敵啊!我們若是沒有民族自決、世界改造的精神,把這強盜世界推翻,單是打死幾個人,開幾個公民大會,也還是沒有效果。我們的三大信譽是:改造強盜世界,不認秘密外交,實行民族自決 。——李大釗《秘密外交與強盜世界》1919年5月18日材料二:我們為什么這樣發動,為爭地盤嗎 不是!為泄憤嗎 也不是!我們反對政府屈辱外交!國都要亡了,還在這里出死力想殘殺,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國運動的八項主張。——張學良、楊虎城《告全體同胞書》1936年12月16日(1)根據材料一、二,指出李大釗、張學良和楊虎城的主張分別是在中國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期間提出的。概括這兩個重大事件在維護民族利益方面各起的作用。(2)根據上述材料和問題(1),歸納以上人物的主張所體現的共同時代主題。(3)結合右圖片,分別說明中國共產黨為實現上述主題所做的努力。【答案】(1)五四運動和西安事變。作用:①五四運動:促使中國代表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②西安事變: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2)抗擊外來侵略,維護民族利益。(或爭取民族獨立,實現人民解放)(3)努力:北伐戰爭時期,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沉重打擊帝國主義勢力。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兩黨第二次攜手合作。在全民族抗戰中,中國共產黨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抗日戰爭的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徹底改變了中國近代以來飽受外來侵略的屈辱歷史。【知識點】五四運動;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西安事變;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1)材料中的時間分別是1919年和1936年,據材料中的關鍵詞“外交”“山東”“張學良”“楊虎城”,聯系所學知識,可以判斷出這兩個歷史事件分別是五四運動和西安事變。五四運動在維護民族利益方面起到的作用是使參加巴黎和會的中方代表拒絕在對德合約上簽名;西安事變則促使國共兩黨合作抗日,為最終打敗日本法西斯勢力奠定了基礎。(2)中國近代史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中國人民為反抗侵略,爭取民族獨立,進行著英勇的斗爭,開始了救亡圖存的探索。李大釗、張學良和楊虎城都是中國近代歷史中的重要人物,他們提出這些主張的目的是喚醒更多的中國民眾起來反抗外來侵略者,實現民族獨立。因此他們的主張所體現的共同時代主題是救亡圖存或挽救民族危亡。(3)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后,進行了北伐戰爭,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兩黨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共產黨努力發動和組織了廣大民眾,使抗日戰爭有了極大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抗日戰爭勝利是近代中國抗擊外來侵略的第一次勝利,抗日戰爭勝利結束了日本長期侵略中國的歷史。故答案為:(1)五四運動和西安事變。作用:①五四運動:促使中國代表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②西安事變: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2)抗擊外來侵略,維護民族利益。(或爭取民族獨立,實現人民解放)(3)努力:北伐戰爭時期,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沉重打擊帝國主義勢力。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兩黨第二次攜手合作。在全民族抗戰中,中國共產黨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抗日戰爭的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徹底改變了中國近代以來飽受外來侵略的屈辱歷史。【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西安事變,國共合作的相關知識。注意對材料信息的解讀,識記并靈活運用五四運動、西安事變,國共合作的相關知識。13.(2019·金華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見下表。戰爭 開始 傷亡人數 勝利標志抗日戰爭 1931 年, ② 后,局部抗戰開始。 3500 多萬 1945 年 8 月,1937 年,七七事變后,全面抗戰開始。 ③_____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9 年,德國突襲波蘭,英法對德宣戰, 6000 多萬 宣布投降。(又稱) ①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材料二:2017 年 5 月 9 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紅場閱兵式演講中,高度贊揚了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各國“相互信任和團結一致的精神”。材料三:1942年 1月,日軍進攻緬甸,英軍節節敗退,英國政府向中國政府請求迅速派 兵入緬甸協同英軍作戰。中國政府即派出10萬遠征軍入緬,后又不斷增兵。由于中國戰場和印、滇、緬戰場牽制日軍 130 萬之眾,使日軍無法調往太平洋,大大減輕了美國的壓力。(1)請準確寫出表格中①②③的具體內容,說說①和②兩者的關系。(2)請結合上世紀 40 年代史實說明中蘇兩國擁有“相互信任和團結一致的精神”(3)有學者認為“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貢獻者行列中,中國占據不可撼動的重要地位。” 請結合材料三談談你對此的理解【答案】(1)①世界反法西斯戰爭②九一八事變③日本 九一八事變后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局部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2)1942 年 1 月,中國和蘇聯在華盛頓簽署了由 26 個國家發起并參加的《聯合國家宣言》, 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抗擊法西斯侵略;戰爭后期,蘇聯紅軍開赴中國東北戰場,同中國軍民一起對日作戰;蘇聯向中國提供武器裝備和貸款等,支援中國的抗戰。(3)中國組織赴緬遠征軍與日軍作戰,鉗制和重創了緬北的日本侵略軍;中國人民的抗戰有力牽制了日軍,支持了世界其他戰場的反法西斯的斗爭或p86作用【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1)第二次世界大戰作戰雙方是法西斯國家和反法西斯國家,目的是為了消滅法西斯主義,所以又稱為反法西斯戰爭。1931年, 九一八事變后,局部抗戰開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受降書上簽字,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關系:“九一八”事變后,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2)1942年1月1日,蘇、中等26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正式成立,共同抗擊法西斯侵略。抗戰后期,蘇聯紅軍開赴中國東北戰場,同中國軍民一道對日作戰。蘇聯還向中國提供武器裝備和貸款等,支援中國的抗戰。(3)1942年2月,蘇德戰爭激戰之時,由精銳力量組成的中國遠征軍入緬,與日軍作戰,在仁安羌作戰中,中國遠征軍與敵浴血奮戰,解救出被圍英軍,1943年10月,中國遠征軍與盟軍配合,反攻緬北和滇西,在密支那戰役中,中國軍人組成敢死隊,繞到敵軍背后,與正面部隊同時發動進攻,使敵人腹背受敵,潰敗逃跑。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有力牽制了日軍,支持了世界其他戰場反法西斯的斗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應有的民族貢獻。故答案為:(1)①世界反法西斯戰爭;②九一八事變;③日本;九一八事變后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局部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2)1942 年 1 月,中國和蘇聯在華盛頓簽署了由 26 個國家發起并參加的《聯合國家宣言》, 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抗擊法西斯侵略;戰爭后期,蘇聯紅軍開赴中國東北戰場,同中國軍民一起對日作戰;蘇聯向中國提供武器裝備和貸款等,支援中國的抗戰。(3)中國組織赴緬遠征軍與日軍作戰,鉗制和重創了緬北的日本侵略軍;中國人民的抗戰有力牽制了日軍,支持了世界其他戰場的反法西斯的斗爭。【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金華市稠州中學教育集團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考試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每小題1.5分)(2019·金華期中) 2019年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據此回答問題。1.閱兵儀式上,由“強渡烏江模范連”、“大渡河連”等100面鮮紅的榮譽旗幟組成的戰旗方隊首次亮相。“強渡烏江模范連”、“大渡河連”榮譽旗幟的取得,是因為他們是( )A.五四運動先鋒隊 B.土地革命排頭兵C.北伐戰爭之鐵軍 D.長征開路尖兵連2.12點22分,浙江彩車“潮涌之江”號行進到天安門,紅船挺立潮頭,歷史與風光交錯。其中“紅船”蘊含的歷史事件是( )A.人民軍隊的創建 B.中國共產黨的誕生C.土地革命的開展 D.革命根據地的建立3.(2019·金華期中)“(1911年)鄂省城內新軍全行叛變,……于轟攻督署時倒戈而起,與署內防兵力戰,旋將防兵擊逃,署亦焚毀。”從中得到的信息有( )①報道反映了廣州黃花崗起義②該起義發生地點位于江西南昌③新軍部隊成為起義的重要力量④起義軍擊潰守軍取得初步勝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19·金華期中)下列不屬于土地革命和1947年土地改革的相同點是( )A.都發生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B.都廢除了封建土地剝削制度C.都在革命根據地開展 D.都激發了農民的革命熱情5.(2019·金華期中)小酒館文化是一種老北京文化,二兩酒一盤花生米就能談天說地熱鬧非凡。民國十六年,小酒館內可能在談論( )①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②傅作義部隊接受和平改編③八七會議的召開④毛澤東的《論持久戰》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③6.(2019·金華期中)中國共產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忠誠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以下史實能證明這一觀點的有 ( )①領導五四運動,明確反對帝國主義②協助創辦黃埔軍校,培養國民革命骨干③推動北伐戰爭,取得國民革命勝利④建立新中國,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7.(2019·金華期中)下圖是某同學歷史手抄報中的部分內容,請判斷其真偽 ( )A.假的,抗日戰爭勝利后,蔣介石不顧和平要求,發動內戰B.假的,國共第一次合作,蔣介石背叛革命,發動反革命政變C.真的,國共第一次合作期間,蔣介石和毛澤東共同慶祝北伐戰爭的勝利D.真的,抗戰勝利后,迫于輿論壓力,蔣介石 邀請毛澤東赴重慶談判8.(2019·金華期中) 1948年的最后一天,蔣介石在日 記中寫道:“本月憂患最深……各方告幾如雪花飛來,……一切唯聽天命而已。”蔣介石這種心態主要是因為 ( )A.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反攻的序幕B.人民解放軍和平解放了北平C.人民解放軍在戰略決戰中取得節節勝利D.毛澤東和朱德下達了渡江戰役9.(2019·金華期中)下圖所示二戰中某次戰役的主要作用是( )A.為盟軍反攻保存了實力B.使法西斯軸心國開始瓦解C.宣告德軍“閃電戰”的破產D.使法西斯德國陷于東西兩線作戰10.(2019·金華期中)某歷史文獻記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必須負責將人民解放戰爭進行到底,解放中國全部領土,完成統一中國的事業。”通過這一歷史文獻的最可能是 ( )A.遵義會議B.中共七屆二中全會C.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D.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1.(2019·金華期中)中國革命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歷經曲折,不斷向前發展。下圖能夠反映這一結論的是( )A. B.C. D.二、非選擇題:12.(2019·金華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不止奪取山東的是我們的仇敵,這強盜世界中一切強盜團體,秘密外交這一類的一切強盜行為,都是我們的仇敵啊!我們若是沒有民族自決、世界改造的精神,把這強盜世界推翻,單是打死幾個人,開幾個公民大會,也還是沒有效果。我們的三大信譽是:改造強盜世界,不認秘密外交,實行民族自決 。——李大釗《秘密外交與強盜世界》1919年5月18日材料二:我們為什么這樣發動,為爭地盤嗎 不是!為泄憤嗎 也不是!我們反對政府屈辱外交!國都要亡了,還在這里出死力想殘殺,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國運動的八項主張。——張學良、楊虎城《告全體同胞書》1936年12月16日(1)根據材料一、二,指出李大釗、張學良和楊虎城的主張分別是在中國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期間提出的。概括這兩個重大事件在維護民族利益方面各起的作用。(2)根據上述材料和問題(1),歸納以上人物的主張所體現的共同時代主題。(3)結合右圖片,分別說明中國共產黨為實現上述主題所做的努力。13.(2019·金華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見下表。戰爭 開始 傷亡人數 勝利標志抗日戰爭 1931 年, ② 后,局部抗戰開始。 3500 多萬 1945 年 8 月,1937 年,七七事變后,全面抗戰開始。 ③_____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9 年,德國突襲波蘭,英法對德宣戰, 6000 多萬 宣布投降。(又稱) ①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材料二:2017 年 5 月 9 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紅場閱兵式演講中,高度贊揚了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各國“相互信任和團結一致的精神”。材料三:1942年 1月,日軍進攻緬甸,英軍節節敗退,英國政府向中國政府請求迅速派 兵入緬甸協同英軍作戰。中國政府即派出10萬遠征軍入緬,后又不斷增兵。由于中國戰場和印、滇、緬戰場牽制日軍 130 萬之眾,使日軍無法調往太平洋,大大減輕了美國的壓力。(1)請準確寫出表格中①②③的具體內容,說說①和②兩者的關系。(2)請結合上世紀 40 年代史實說明中蘇兩國擁有“相互信任和團結一致的精神”(3)有學者認為“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貢獻者行列中,中國占據不可撼動的重要地位。” 請結合材料三談談你對此的理解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D2.B【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紅軍長征【解析】【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紅軍長征和中共成立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分析能力。1.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被迫放棄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戰略轉移,開始長征,經過包括江西瑞金出發→沖破四道封鎖線,渡過湘江→強渡烏江→攻克遵義→召開遵義會議→四渡赤水(打亂敵人追剿計劃)→巧渡金沙江(跳出敵人包圍圈)→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吳起鎮會師→會寧會師。ABC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項長征開路尖兵連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依據題干結合所學知識,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擾,所以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進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ACD三項都不是“紅船”蘊含的歷史事件,不符合題意;B項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紅船”蘊含的歷史事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3.【答案】D【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根據題千中的“1911年”” 鄂”等信息,聯系所學知識,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在湖北武昌發動起義,并先后占領武昌城和漢口、漢陽武漢三鎮。之后一個多月時間,全國十幾個省宣布脫離清政府獨立。D項③④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武昌起義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掌握武昌起義的史實。4.【答案】C【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土地改革【解析】【分析】1947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召開全國土地會議,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隨后,在解放區開展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實行“耕者有其田”; 土地革命主要在革命根據地開展。經過土地改革,解放區有1億多農民獲得了土地,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ABD三項都屬于土地革命和1947年土地改革的相同點,不符合題意;C項都在革命根據地開展不屬于土地革命和1947年土地改革的相同點,符合題意;D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土地革命和1947年土地改革的異同點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土地革命和1947年土地改革。5.【答案】D【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民國十六年即1911+16=1927年,①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是在1927年,②傅作義部隊接受和平改編是在1949年,③八七會議的召開是在1927年,④毛澤東的《論持久戰》是1938年發表的。D項①③是民國十六年,小酒館內可能在談論的事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1927年發生的事件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知道民國十六年即1927年。6.【答案】D【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解析】【分析】中國共產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忠誠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表現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開展國民大革命,1924年成立黃埔軍校,培養革命軍人,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②是正確的選項;中國共產黨建立新中國,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也說明共產黨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最忠實的繼承者,實現了中山先生民族獨立的愿望,④正確。①錯誤,五四運動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③錯誤,國民大革命由于國民黨右派的叛變最后失敗了。D項②④能證明題干觀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次國共合作。解答本題需明確考查的是第一次國共合作,在此基礎上,結合分析各個說法,選出正確答案。7.【答案】D【知識點】內戰的爆發【解析】【分析】抗日戰爭勝利后,為了進一步贏得準備內戰的時間,也為了欺騙人民,蔣介石接連三次打電報邀請毛澤東赴重慶談判。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陰謀,1945年8月,毛澤東偕周恩來、王若飛前往重慶,同國民黨進行談判.經過40多天的艱苦談判,10月10日,國民黨被迫同中國共產黨正式簽署國共雙方代表《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也就是著名的《雙十協定》.抗戰勝利后,毛澤東不顧個人安危去重慶赴蔣介石的“鴻門宴”。其主要意圖是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ABC三項和題干圖片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真的,抗戰勝利后,迫于輿論壓力,蔣介石 邀請毛澤東赴重慶談判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重慶談判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重慶談判的相關史實。8.【答案】C【知識點】三大戰役【解析】【分析】“1948年的最后一天”是解答本題的關鍵。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反攻的序幕,發生在1947年6月;1948年9月-1949年1月,中國共產黨接連發動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役,三大戰役共殲敵和改編國民黨軍隊150多萬,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主力,故1948年12月31日,蔣介石發出“失敗之報如雪花飛來……唯聽天由命”的感慨;人民解放軍和平解放北平是在1949年1月31日;毛澤東和朱德下達渡江作戰的命令是在1949年4月21日。A項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反攻的序幕發生在1947年6月,不符合題意;B項人民解放軍和平解放了北平是在1949年1月31日,不符合題意;C項人民解放軍在戰略決戰中取得節節勝利是蔣介石這種題干心態的主要原因,符合題意;D項毛澤東和朱德下達了渡江戰役是在1949年4月23日,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三大戰役的相關知識,“1948年的最后一天”是解答本題的關鍵。歷史時間是解答很多問題的關鍵,同學們在學習歷史時,一定要引起對時間的高度重視。9.【答案】D【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圖片反映的是1944年6月6日早6時30分,以英美兩國軍隊為主力的盟軍先頭部隊總計17.6萬人,從英國跨越英吉利海峽,搶灘登陸諾曼底,攻下了猶他、奧馬哈、金灘、朱諾和劍灘五處海灘;此后,288萬盟國大軍如潮水般涌入法國,勢如破竹,成功開辟了歐洲大陸的第二戰場。諾曼底登陸意味著納粹德國陷入兩面作戰,減輕了蘇軍的壓力,協同蘇軍有力地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國提前無條件投降。ABC三項和題干圖片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使法西斯德國陷于東西兩線作戰是題干圖片圖所示戰役的主要作用,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諾曼底登陸及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諾曼底登陸的相關史實。10.【答案】C【知識點】政治協商會議【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必須負責將人民解放戰爭進行到底,解放中國全部領土,完成統一中國的事業。”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里的內容,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開幕,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起臨時憲法的作用。大會選舉了中華人民共和中央人民政府員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會決定以五星紅旗為國旗,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以北平為首都,并改名為北京,采用公元紀年。大會還決定在天安門廣場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紀念碑。ABD三項和題干歷史文獻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最可能通過題干歷史文獻,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11.【答案】B【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中國革命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歷經曲折,不斷向前發展。其中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1927年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失敗,20世紀30年代革命高潮處于低點,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中國人民開始14年的抗戰,而1937年的第二次國共合作,1945年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1949年新中國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ACD三項都不能反映題干結論,不符合題意;B項示意圖能夠反映題干結論,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的相關史實及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的相關史實。12.【答案】(1)五四運動和西安事變。作用:①五四運動:促使中國代表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②西安事變: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2)抗擊外來侵略,維護民族利益。(或爭取民族獨立,實現人民解放)(3)努力:北伐戰爭時期,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沉重打擊帝國主義勢力。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兩黨第二次攜手合作。在全民族抗戰中,中國共產黨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抗日戰爭的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徹底改變了中國近代以來飽受外來侵略的屈辱歷史。【知識點】五四運動;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西安事變;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1)材料中的時間分別是1919年和1936年,據材料中的關鍵詞“外交”“山東”“張學良”“楊虎城”,聯系所學知識,可以判斷出這兩個歷史事件分別是五四運動和西安事變。五四運動在維護民族利益方面起到的作用是使參加巴黎和會的中方代表拒絕在對德合約上簽名;西安事變則促使國共兩黨合作抗日,為最終打敗日本法西斯勢力奠定了基礎。(2)中國近代史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中國人民為反抗侵略,爭取民族獨立,進行著英勇的斗爭,開始了救亡圖存的探索。李大釗、張學良和楊虎城都是中國近代歷史中的重要人物,他們提出這些主張的目的是喚醒更多的中國民眾起來反抗外來侵略者,實現民族獨立。因此他們的主張所體現的共同時代主題是救亡圖存或挽救民族危亡。(3)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后,進行了北伐戰爭,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兩黨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共產黨努力發動和組織了廣大民眾,使抗日戰爭有了極大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抗日戰爭勝利是近代中國抗擊外來侵略的第一次勝利,抗日戰爭勝利結束了日本長期侵略中國的歷史。故答案為:(1)五四運動和西安事變。作用:①五四運動:促使中國代表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②西安事變: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2)抗擊外來侵略,維護民族利益。(或爭取民族獨立,實現人民解放)(3)努力:北伐戰爭時期,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沉重打擊帝國主義勢力。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兩黨第二次攜手合作。在全民族抗戰中,中國共產黨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抗日戰爭的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徹底改變了中國近代以來飽受外來侵略的屈辱歷史。【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西安事變,國共合作的相關知識。注意對材料信息的解讀,識記并靈活運用五四運動、西安事變,國共合作的相關知識。13.【答案】(1)①世界反法西斯戰爭②九一八事變③日本 九一八事變后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局部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2)1942 年 1 月,中國和蘇聯在華盛頓簽署了由 26 個國家發起并參加的《聯合國家宣言》, 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抗擊法西斯侵略;戰爭后期,蘇聯紅軍開赴中國東北戰場,同中國軍民一起對日作戰;蘇聯向中國提供武器裝備和貸款等,支援中國的抗戰。(3)中國組織赴緬遠征軍與日軍作戰,鉗制和重創了緬北的日本侵略軍;中國人民的抗戰有力牽制了日軍,支持了世界其他戰場的反法西斯的斗爭或p86作用【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1)第二次世界大戰作戰雙方是法西斯國家和反法西斯國家,目的是為了消滅法西斯主義,所以又稱為反法西斯戰爭。1931年, 九一八事變后,局部抗戰開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受降書上簽字,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關系:“九一八”事變后,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2)1942年1月1日,蘇、中等26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正式成立,共同抗擊法西斯侵略。抗戰后期,蘇聯紅軍開赴中國東北戰場,同中國軍民一道對日作戰。蘇聯還向中國提供武器裝備和貸款等,支援中國的抗戰。(3)1942年2月,蘇德戰爭激戰之時,由精銳力量組成的中國遠征軍入緬,與日軍作戰,在仁安羌作戰中,中國遠征軍與敵浴血奮戰,解救出被圍英軍,1943年10月,中國遠征軍與盟軍配合,反攻緬北和滇西,在密支那戰役中,中國軍人組成敢死隊,繞到敵軍背后,與正面部隊同時發動進攻,使敵人腹背受敵,潰敗逃跑。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有力牽制了日軍,支持了世界其他戰場反法西斯的斗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應有的民族貢獻。故答案為:(1)①世界反法西斯戰爭;②九一八事變;③日本;九一八事變后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局部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2)1942 年 1 月,中國和蘇聯在華盛頓簽署了由 26 個國家發起并參加的《聯合國家宣言》, 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抗擊法西斯侵略;戰爭后期,蘇聯紅軍開赴中國東北戰場,同中國軍民一起對日作戰;蘇聯向中國提供武器裝備和貸款等,支援中國的抗戰。(3)中國組織赴緬遠征軍與日軍作戰,鉗制和重創了緬北的日本侵略軍;中國人民的抗戰有力牽制了日軍,支持了世界其他戰場的反法西斯的斗爭。【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金華市稠州中學教育集團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考試試卷(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金華市稠州中學教育集團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考試試卷(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