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蟲蟲蟲(一)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觀察各種昆蟲的外貌特征,了解各種各樣的昆蟲的形態和顏色,初步學習昆蟲的表現方法。過程與方法目標:運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一只自己喜歡的有特點的昆蟲。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細致觀察的能力,增強學生關愛動物的情感。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表現出不同蟲蟲的外形、色彩特征。教學難點:學習用線描或色彩的表現方法概括蟲蟲,把握不同蟲蟲的外形特征。三、教師準備:課件、視頻、范畫、學生范作。四、學生準備:水彩筆、油畫棒、炭筆、昆蟲彩圖。五、教學設計(一)、導入環節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先來看一段視頻。(播放蟲蟲特工隊片段)看完了,視頻中看到了什么?你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除了視頻中的你還認識哪些蟲蟲?同學們認識的蟲蟲真多!蟲蟲王國可是個大家庭。忙碌的螞蟻,勤勞的蜜蜂,美麗的蜻蜓,可愛的瓢蟲……數不勝數。今天這節課美術課,我們一起走進蟲蟲的世界,來學習14課蟲蟲蟲(一)。【設計意圖:通過視頻欣賞,在視覺上給孩子們很強的沖擊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二)、新授環節1.同學們看,這是,看起來怎么樣?圖片一:蜻蜓,看起來很大。它是約2億多年前二疊紀的巨脈蜻蜓,翼展約1米。圖片二:好長的蟲蟲,它是來自3億年石炭紀巨型蜈蚣,約2.4米長,海洋兇猛生物。這些都是來億萬年前的蟲蟲長得超出人們的想象,大家和這些蟲朋友打個招呼吧!2.老師也請來一一些蟲蟲朋友(出示圖片),在下面的蟲蟲王國,你喜歡哪個蟲蟲朋友?它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吸引你?(這一環節主要說說蟲的外形和顏色特征)(1):蝴蝶,翅膀上的圖案變化多端,色彩豐富。(2):蟬,蟲王國的歌唱家。(3):螳螂,造型獨特,前臂像鋸子,粗壯而鋒利。(4):蟈蟈,跳高高手,它的腹部很長。(5):七星瓢蟲,殼是圓形,被稱為活農藥。(6):蜜蜂愛群居,它們有自己的社會,有國王和士兵。黃白相間的花紋真好看。(7):這個蟲子沒見過,它是在顯微鏡下的蚜蟲,它的嘴巴尖尖的。3.看了這么的蟲蟲,下面我們來分析它的結構吧。一般來說蟲分成頭、胸、腹三個部分。頭部有觸角、眼睛和口器。胸部有足和翅膀。4.這些可愛的蟲蟲也是畫家筆下的寵物,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齊白石老爺爺筆下的蟲蟲。這么多蟲蟲,知了、蜻蜓、蝗蟲等感覺像真的一樣。齊白石畫的蟲蟲抓住特征表現的非常精細,逼真。5.看完大師的我們再來看看小朋友的作品,看看他們和大師的作品有什么不同?通過分析發現不僅可以畫真實的蟲,還可以用夸張、變形、添加的方法將他們裝飾漂亮的花紋,變成有趣的裝飾蟲。(1)你最喜歡哪只蟲?為什么?(2)它哪里表現的好?引導學生從外形、色彩和花紋三方面6.重點講解示范環節:你們想不想知道老師最喜歡的蟲蟲是誰呀?出示螳螂的圖片,老師邊示范邊講解,老師覺得這只螳螂的眼睛特別亮,所以我會先從它的眼睛入手,迅速的用線條勾畫出來,用線要大膽,然后會把它的其它部位畫如前臂,抓住前臂鋸齒形的特征來表現,接著老師想給螳螂穿上花衣服,給它添加花紋,涂上顏色,也可以給它編個小故事,添加背景。最后出示畫好的范作【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交流、欣賞、探究、示范,讓學生先將自己知道的蟲知識與大家分享,在交流中學習、了解新知識。接著從欣賞各種各樣的蟲蟲圖片中分析出蟲蟲的結構特征;從欣賞大師和小朋友的作品中了解了用夸張、變形、添加等方法表現蟲蟲。最后老師的示范著重強調了想象力,同時兼顧構圖和色彩,將蟲蟲變得更加有趣。】(三)、實踐環節請同學們抓住蟲蟲的特征,用夸張、變形或者添加的方法表現自己喜歡的蟲蟲。(四)、評價環節將部分作品展出,讓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并且模仿一下這個蟲蟲的聲音或者動作,其他同學還可以說說優點或提出改進建議。(五)、拓展環節1.欣賞圖片:飛機——蜻蜓、鋸子——螳螂、建筑——蜂巢你知道他們的創意來源是什么?對,就是蟲蟲。飛機是仿造蜻蜓而設計;人們仿螳螂臂設計出了鋸子;從蜂巢的造型啟示設計了蜂巢式的建筑!2.同學們,除了這些,你還知道哪些蟲蟲給我們帶來的啟示?你能有什么創意嗎?【設計意圖:大自然有無窮的寶藏,蟲兒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啟發。通過三個實例啟發學生去生活中尋找或者自己去創新,學以致用。】六、教學反思在美術教學中,給學生營造一種生動有趣的學習背景,創設一種親和的教學情境,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充滿自信地參與到學習之中,使學生的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有機結合,從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本課以蟲蟲的外形和色彩作為觀察、表現的對象,通過對蟲蟲的探究,多角度觀察蟲蟲的特征,加深對蟲蟲特征的認識。在欣賞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喜愛動物的感情。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用繪畫形式對蟲蟲進行造型和表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