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二 人類共同生活的世界(一)大洲1.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依次為(其中亞洲最大,大洋洲最小):分界線 運河、海峽、山脈 溝通的海洋亞洲—歐洲 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巴倫支海、黑海與地中海亞洲—非洲 蘇伊士運河 地中海和紅海歐洲—非洲 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 地中海、紅海和大西洋亞洲—北美洲 白令海峽 北冰洋和太平洋南美洲—北美洲 巴拿馬運河 太平洋和大西洋南美洲—南極洲 德雷克海峽 太平洋和大西洋 2.大洲內部的劃分(或分區):例如,按照地理方位亞洲和歐洲劃分如下。(見課本P25圖27)(1)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和北亞六個地理區域(中國位于東亞)。(2)歐洲分為南歐、西歐、中歐、北歐和東歐五個地理區域。3.各大洲的位置特點位置特點 大 洲 位置特點 大 洲處于東半球 亞洲、非洲、大洋洲、歐洲和南極洲的一部分 南回歸線穿過 非洲、大洋洲、南美洲處于西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的一部分 北回歸線穿過 亞洲、非洲、北美洲處于南半球 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和非洲的一部分 北極圈穿過 歐洲、亞洲、北美洲處于北半球 北美洲、亞洲、歐洲和非洲的大部分 南極圈穿過 南極洲(南極洲也是跨經度最廣的洲)赤道穿過 非洲、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經緯度位置 緯度最高的大洲是南極洲。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南極洲有關包圍 南極洲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包圍。北美洲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包圍(二)大洋1.四大洋的位置、特點四大洋 位置特點太平洋① 被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極洲包圍,面積最大、島嶼最多、水體最深大西洋② 被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極洲包圍,跨緯度最廣,呈S形印度洋③ 被亞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包圍,全在東半球北冰洋④ 被歐洲、北美洲和亞洲包圍,也是跨經度最廣的大洋,面積最小,緯度最高,全在北半球經緯度位置 緯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 跨經度最廣的大洋是北冰洋2.著名海峽、運河類 型 名 稱 地理位置 溝通的海洋海 峽 馬六甲海峽 位于東南亞(見課本P27圖212) 太平洋—印度洋直布羅陀海峽 位于歐洲、非洲之間 地中海—大西洋麥哲倫海峽 位于南美洲最南端 太平洋—大西洋運 河 蘇伊士運河 位于亞洲和非洲的分界處(見課本P27圖212) 地中海—紅海巴拿馬運河 位于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處 太平洋—大西洋3.海洋對人類的影響(1)提供不可缺少的淡水資源。(2)為人類提供漁鹽之利、礦產資源、巨大能量。(3)為旅游業的開發提供了資源,為人類提供了空間資源。(一)自然環境1.人類生活的空間包括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認識人類共同生活的世界的兩個基本著眼點:自然條件和人文特色。2.自然環境的三個基本要素:地形、氣候、河湖。(二)地形多樣五種基本形態: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1.地形描述:一般可以從海拔、地面起伏、地形的種類和分布三個方面來描述。地形類型 海 拔 主要地形特征 世界主要地形區 中國主要地形區山地 500米以上 地面峰巒起伏,坡度陡峻。山脈排列有序,脈絡分明 阿爾卑斯山脈(歐洲)、安第斯山脈(世界最長,南美洲) 喜馬拉雅山脈(世界最高,亞洲)、阿爾泰山脈、天山山脈、昆侖山脈平原 200米以下 地面平坦或起伏較小;主要分布在大河兩岸和瀕臨海洋的地區;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方 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亞洲)、東歐平原、美國中部大平原、亞馬孫平原(世界最大熱帶雨林區,南美洲) 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高原 500米以上 地表起伏不大,但邊緣處比較陡峭;也有的高原表面山巒起伏,凹凸不平 東非高原、南非高原、伊朗高原(亞洲)、巴西高原(世界最大,南美洲)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丘陵 500米以下 坡度和緩,連綿起伏 —— 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盆地 無標準 四周高,中間低 剛果盆地(世界最大,非洲) 四川盆地、柴達木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2.亞洲地形特點: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地形復雜多樣(五種基本地形都有),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勢中間高,四周低。3.地形對人類生活有重要影響的實例(1)地形影響人口的分布:平原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方。(見課本P40-41)(2)地形影響村落的形態:平原上的村落一般呈團狀分布;山谷中的村落一般呈帶狀分布。(見課本P7-8)(三)氣象萬千1.氣候概念:是一個地區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氣候具有長期性、穩定性,如四季如春、溫和濕潤、炎熱干燥、干旱多風沙等。2.天氣:指瞬時或短時間內風、云、降水、溫度、氣壓等大氣狀況。天氣具有短時、多變的特點,如雷電交加、電閃雷鳴。3.氣候描述:可以通過氣溫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從氣溫和降水兩個方面來描述各地不同的氣候特點。如地中海氣候的特點是: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炎熱、溫和”是反映氣溫這一特點的,“干燥、多雨”是反映降水這一特點的)。4.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及特征類 型 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草原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熱帶沙漠氣候 亞熱帶季風和 濕潤氣候示 意 圖氣候 特點 終年高溫多雨 終年高溫,一年之中有明顯的雨季和旱季 終年高溫,一年之中有明顯的雨季和旱季,風向隨季節變化明顯 終年高溫,終年炎熱干燥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分布 地區 赤道附近地區,大致在南北緯10°之間。如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非洲的剛果盆地、亞洲的馬來群島等 非洲和南美洲的熱帶雨林南北兩側,大致在南北緯10°到回歸線之間 亞洲的中南半島和印度半島,大致在南北緯10°到回歸線之間的大陸東部 回歸線附近的大陸中部和西部,如非洲北部、亞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島和澳大利亞中西部 亞洲大陸東部,北回歸線以北至北緯32°附近。如中國秦嶺—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區和日本等類 型 地中海氣候 溫帶海洋性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 寒帶氣候示 意 圖氣候 特點 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夏季比較涼爽,冬季比較溫暖(冬溫夏涼),全年降水較多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1月平均氣溫低于0℃ 冬冷夏熱,全年降水較少 終年嚴寒,降水稀少,積雪不化續表類 型 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草原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熱帶沙漠氣候 亞熱帶季風和 濕潤氣候分布 地區 中緯度大陸西岸地區,以地中海沿岸地區最廣,主要位于南北緯30°~40°大陸西岸(除南極洲外各大洲都有的氣候) 中緯度地區大陸西岸,以歐洲西部最廣,主要分布在南北緯40°~60°大陸西岸 亞洲東部的中緯度地區 中緯度內陸地區,如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內陸地區 極圈內的高緯度地區,南極大陸以及北冰洋的島嶼和沿岸地區類 型 高原山地氣候(示意圖見左) 說 明氣候特點 終年低溫(寒冷),很多地方終年冰雪覆蓋,氣候垂直變化明顯。日溫差較大,降水較少 ①世界上分布面積最大的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氣候 ②除南極洲外各大洲都有的氣候類型是:地中海氣候分布地區 主要分布在高大的高原山地地區,如亞洲青藏高原、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等5.氣候與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關系(1)氣候影響地區旅游:如英國人在夏季選擇去地中海沿岸旅游。歐洲地中海沿岸地區是著名的旅游勝地(旺季為夏季),這里夏天炎熱干燥,冬天溫和多雨。而歐洲西部和北部大部分地區受到來自大西洋潮濕海風的影響,以多云或陰雨天氣為主。因此,對于生活在歐洲西部和北部的人來說,晴朗的天空和燦爛的陽光,正是他們所渴望的。(2)氣候影響農作物的生長(或氣候與農業的關系):海南省是中國重要的熱帶作物基地。這里全年平均氣溫高,是熱帶季風氣候。充足的熱量資源對熱帶水果,如椰子、香蕉、荔枝、杧果和菠蘿等的生長十分有利。以色列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主要種植節水、抗堿的棗椰樹;湄公河流域是熱帶季風氣候,適合種植水稻。(3)氣候與建筑的關系:格陵蘭島的大部分地區位于北極圈內,冬季十分寒冷。人們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設計、建造房屋。墻很厚,窗戶較小且是雙層玻璃,屋內建有壁爐。降雪量大的地方,屋頂傾斜角度較大,以尖頂和坡頂為主,利于排雪。湄公河流域和中國云南傣族地區是熱帶季風氣候,所以建高腳屋,房屋斜頂。6.從動植物上看氣候:葉小而厚,或只有尖刺,說明是熱帶沙漠氣候或當地氣候干燥少雨;植被茂盛、高大、郁郁蔥蔥,則說明當地可能高溫多雨;長頸鹿、斑馬則出現在熱帶草原氣候地區。(四)眾多的河湖1.河流被稱為大地的動脈,湖泊被譽為大地的明珠河 流 流 向 所在大洲尼羅河 自南向北 非洲(世界第一長河)多瑙河 自西向東 歐洲(流經的國家最多)剛果河 自東北向西南 非洲(水能資源最豐富)亞馬孫河 自西向東 南美洲(流量最大,面積最廣)黃河 自西向東 亞洲(世界上含沙量最大,形狀呈“幾”字形)長江 自西向東 亞洲(形狀呈“之”字形)京杭大運河 —— 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人工運河湖 泊 世界之最 湖 泊 世界之最里海 面積最大的咸水湖,也是最大的湖泊 納木錯湖 海拔最高的湖泊蘇必利爾湖 面積最大的淡水湖 死海 海拔最低的湖泊貝加爾湖 最深的湖泊 ——世界主要的河流 亞洲主要河流發源示意圖2.河流與自然環境的關系(1)亞洲河流與地形之間的關系中間高、四周低的地形特點決定了亞洲的河流多發源于亞洲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狀分布。(2)河湖與氣候①濕潤地區河湖眾多;干旱地區河湖稀少。②濕潤地區的河流,大多一年四季水流不斷;干旱地區的河流水源不足,沿途多沙漠、戈壁,河水蒸發和滲漏嚴重,很多河流為季節性河流。△河流流向表示方法:前后順序不能換,如長江自西向東流,不能說成自東向西流(因為有上下游)。△山脈走向表示方法:前后順序可以換,如小興安嶺西北—東南走向,也可說成東南—西北走向。3.河湖對人類的意義(1)供給人們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用水,具有航運、發電、灌溉、養殖和旅游之利。(2)是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并具有涵養水源、調節氣候、調蓄洪水、降解污染物等功能。(五)風光迥異世界各地在地形、氣候等方面的差異,共同構成了多種多樣的自然景觀。不同的地形和不同的氣候→(生長)不同的植物→(養育)不同的動物→(構成)不同的自然景觀。北極冰原帶:冰雪覆蓋,北極熊。 南極地區:企鵝。 內蒙古高原:藍天白云下面馬兒跑。熱帶雨林帶:熱帶雨林,蟒蛇。 非洲熱帶草原帶:稀樹高草,斑馬、獅子、野象和長頸鹿。亞寒帶針葉林帶:松,云杉,狐。 熱帶沙漠氣候區:單峰駝。造成陸地自然帶景觀差異的主要原因:氣候。 陸地自然帶景觀最明顯的標志:植物。人文環境由地球上的各種社會、經濟活動和現象構成,如人口、人種、語言、宗教和生產活動等方面。它們的時空變化特點都有自然環境影響的痕跡。(一)人口與人種1.世界人口概況(1)人口總數:2018年年中,世界人口總數達76億。(2)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的情況可以用人口密度來表示。人口密度是單位面積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數,用“人/千米2”表示。人口密度=地區的總人口數量(人)/地區的總面積(千米2)。(3)世界人口分布的總體特征:分布不均勻,有的地區人口稠密,有的地區人口稀疏。(4)人口稠密地區:亞洲東部與南部、歐洲西部、北美洲東南部等地區。大多處于中、低緯度地區,地勢平坦,氣候適宜,所以人口密度大。(5)人口稀疏地區:青藏高原地區、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非洲北部、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地區、大洋洲的中西部地區。基本屬于高海拔、極地、沙漠、熱帶雨林地區,自然環境惡劣,不適宜人類生存。2.人種世界三大人種的分布 (1)三大人種的外貌特征、主要分布地區及分布特點人 種 外貌特征 主要分布地區 分布特點白色人種 膚色白,頭發彎曲而金黃,鼻梁高,嘴唇薄 歐洲、北美洲、大洋洲的東部和南部,亞洲的西部和非洲的北部 世界人種在分布上既有大范圍的集中,又有小范圍的零星分布(如黑色人種主要集中在非洲,但由于歷史不同,不少黑人也生活在其他洲)黃色人種 黃色皮膚,烏黑通直的頭發,臉龐扁平 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黑色人種 皮膚黝黑,頭發烏黑卷曲,臉龐平,嘴唇厚 非洲的中部和南部、大洋洲的西北部(2)形成原因及分類依據形成原因:由于生存環境差異等原因,形成了不同的人種。分類依據:主要依據人們在皮膚顏色、頭發的顏色和形狀、面部特征等體質方面的特征。(3)正確的人種觀世界上所有的人種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優劣之分,都是世界大家庭的成員。他們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和諧相處,創造了獨特的文化。這些富有濃郁特色的文化,使得世界文化百花園更加絢麗多姿。(二)語言與宗教1.聯合國的工作語言: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這六種語言被確定為聯合國的工作語言。語 言 主要分布地區 備 注漢 語 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 使用人數最多英 語 歐洲西部、北美洲、大洋洲、亞洲南部、非洲南部等地 使用范圍最廣俄 語 俄羅斯、東歐等地 —法 語 法國、非洲中部和西部地區 —西班牙語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國家 —阿拉伯語 西亞、北非地區的阿拉伯國家 —2.宗教(1)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2)特色體現:每種宗教都有各自的特色,體現在宗教節日、宗教儀式和宗教建筑等方面。宗教建筑是最具代表性的宗教文化景觀。如基督教的教堂,伊斯蘭教的清真寺,佛教的寺廟和佛塔等。如今,很多宗教建筑已成為世界文化的寶貴財富。(3)宗教影響: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傳播范圍很廣,對許多國家的歷史、文化都有著廣泛的影響。三大宗教 特 色 主要分布基督教 信仰人數最多。耶穌是傳說中的創始人。節日:圣誕節,復活節。經常做教堂禮拜,教典是《圣經》。建筑:教堂(建筑成尖頂,哥特式建筑,用白色裝飾,有十字架標志) 歐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蘭教 在中國又稱為清真教或回教,不吃豬肉。創始人是穆罕默德。節日:開齋節、古爾邦節。伊斯蘭教徒又稱為穆斯林,教典是《古蘭經》。建筑:清真寺(大圓頂,頂端有裝飾物) 亞洲、非洲(以西亞、北非、中亞、南亞、東南亞為主)佛 教 始創于古印度。節日:佛誕節。釋迦牟尼是佛教的創始人。建筑:佛塔(圓形的塔,同時用金黃色來裝飾)、寺廟 亞洲的東部(東亞)和東南部(東南亞)(三)國家的差異1.面積差異(1)俄羅斯是世界上陸地面積最大的國家。(2)陸地面積前六國家從大到小依次為: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2.人口差異(1)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的人口密度比較高,但不是最高的)。(2)亞洲人口超過一億的國家最多。(3)世界人口超一億的國家及所在大洲(見下表)。國 家 所在大洲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日本 亞洲美國、墨西哥 北美洲巴西 南美洲尼日利亞 非洲俄羅斯(屬于歐洲國家) 跨亞歐兩大洲3.發展水平差異(1)分類: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發展水平等方面的差異,世界上的國家通常被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類 型 發達國家 發展中國家分布地區 歐洲、北美洲、大洋洲、亞洲的日本 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舉 例 美國(當今世界最發達的國家)、日本、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 中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印度、巴西、俄羅斯、南非、埃及、墨西哥、尼日利亞注:非洲和南美洲沒有發達國家。(2)差異: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差異不僅體現在經濟發展水平方面,而且還體現在教育、醫療、衛生、服務設施水平,以及人們的生活水平等方面。(3)發展中國家的現狀:20世紀60年代以來,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的許多國家,抓住全球經濟發展的新機遇,通過改進生產方式,開發新產品,加強合作與交流,在經濟和科技方面獲得了巨大的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縮小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但從總體來看,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仍有很大差距。4.處理國與國關系的基本準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國際社會的成員,任何國家都應該在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原則下,共同為維護世界大家庭的繁榮與穩定,貢獻自己的力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