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綜合探究六 區域的變化【基礎鞏固】1.我們不僅生活在不同的社區里,也生活在時光流逝的長河中。我們感受社會的滄桑巨變可以通過 ( )①家庭的變遷 ②衣食住行的變化 ③個人成長的歷程 ④文字的出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下列屬于第一手資料的是( )A.小李聽說星宿海的環境在短短30年內發生了巨變B.小李在和朋友的聊天中得知,星宿海就在黃河源頭C.小吳聽記者說某地60%-70%的村民都開轎車去干農活D.記者在泗安鎮看到家家戶戶都住進了帶車庫的二層別墅3.下列屬于第二手資料的是 ( )A.在蕭山跨湖橋遺址出土的獨木舟B.記錄東史郎在南京大屠殺中親身經歷的日記C.某大學教授編著的《中國古代史》D.記者拍攝到的某國軍隊虐待戰俘的照片4.在我們探尋身邊的變化、感悟生活中歷史進程的時候,對于搜集到的口頭傳說,最主要的應該是分析它 ( )A.是否年代久遠 B.真實可信的程度C.是否流傳廣泛 D.是否生動有趣5.如果我們想要做一個浙江省水質環境的調查,可靠的資料來源是 ( )①關于水域周邊居民的調查訪談 ②檔案館中有關浙江水質的文獻檔案③對浙江水域的實地考察數據 ④根據自己想象撰寫的調查報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拓展提升】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一天,小華在上網時發現,古樓蘭王國曾經繁榮興盛,后來卻神秘消失。她對樓蘭的變遷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查閱了以下資料。資料一 樓蘭古城的歷史。西漢時期,羅布泊地區有一個樓蘭國,它的城郭-樓蘭城,曾經是古絲綢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樞紐。但是這樣一座公元前后活躍了幾個世紀的城市,到4世紀后竟然完全消失于歷史記載。資料二 樓蘭古城的歷史發掘。1979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發掘了古墓溝墓地,其發掘成果將樓蘭文明推進到3800年前的青銅器時代;1980年,考古學家在羅布泊鐵板河發現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樓蘭美女”轟動世界;1995年、1996年新疆考古所發掘的樓蘭西北的營盤墓地,被認為是羅布泊地區100年來發掘面積最大、文化內涵最豐富的一處墓地。該考古發掘項目在1997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資料三 樓蘭古城遺址。(1)在認識區域變化時,小華運用了哪些資料?(2)上述資料中,哪些屬于第一手資料?哪些屬于第二手資料?(3)請你查閱相關資料,探究樓蘭古國消失的原因。2.事實是事物的真實情況,觀點則是人們對事物的看法。下面是杭州市人口遷移變化的事實或觀點,請加以區分。①人口遷移是影響一個地區人口數量、規模、結構及其人口發展過程的重要因素之一。②歷史上的人口遷移影響著杭州的經濟、科技、文化、教育以及城市化進程。③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前后,大批國民黨軍政人員撤離杭州,又有大批南下干部和解放軍進入杭州。④研究歷史上杭州人口遷移的規模、過程和規律,對于調整和優化杭州的人口分布,推進杭州的現代化建設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⑤1955年至1960年5月,杭州市區人口遷移量約為70.6萬人。⑥1978年至1985年,杭州人口的總遷移量約為103.79萬人。⑦《2018年杭州市人口主要數據公報》顯示,杭州市常住人口約980.6萬,外來人口約占三成。以上屬于觀點的是 ,屬于事實的是 。(填序號)3.假期里,某中學組織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主題是“身邊的變化”,內容涉及經濟、文化、環境、交通等各個方面,要求選取一個角度撰寫一篇社會實踐調查小報告。現在請你和你的隊員們找一個周末一起行動,搜尋身邊的各種資料,也撰寫一篇吧!答案【基礎鞏固】1.A 2.D 3.C 4.B 5.A【拓展提升】1.(1)圖片資料、考古發掘、歷史記載等。(2)資料二、三是第一手資料。資料一是第二手資料。(3)消失的原因可能有:“河流改道說”。由于塔里木河改道南行,注入臺特馬湖,只有孔雀河一河之水流入羅布泊,水量大減,造成了羅布泊逐漸縮小,以至干涸。由于嚴重缺水,樓蘭人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只好遠走他鄉。“氣候變遷說”。此說認為,古時的樓蘭氣候濕潤,雨水豐沛,河湖眾多,漁業發達,并有農牧業。但大約在3世紀到6世紀,那里的氣候逐漸由濕潤轉為干旱,雨量減少,最終土地沙漠化。“此地不養人,自有養人處”,樓蘭人只好去尋找能夠生息的地方了。還有一些學者認為,由于某種原因造成了絲路古道北移伊吾、多河,不再經樓蘭,樓蘭因此逐漸消亡,這便是“絲路改道說”。可是,絲路改道雖然可使昔日繁榮的樓蘭變得蕭條,卻不足以使一個人丁興旺、建筑宏偉的城市消失。2.①、②、④ ③、⑤、⑥、⑦3.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