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3.1 愈演愈烈的環境問題【基礎鞏固】1.據圖,我們能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①人類活動都會引起生態環境的惡化 ②要科學合理進行農業生產活動③人類活動須在環境承載能力之內 ④應該先發展經濟,再保護環境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以色列死海西岸水位低的地方以平均每年下降超過1米的速度干涸。據悉,1950年以來,以色列這類地區水位已下降數十米。據此推斷,當地最有可能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是 ( )A.酸雨 B.溫室效應 C.土地荒漠化 D.土壤污染3.2019年12月2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開幕。會議圍繞三個主題進行:城市和電動交通、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和“藍色經濟”,與會者重點探討和交流了如何加速世界經濟的“脫碳”進程。這表明 ( )①解決環境問題需要國際合作 ②環境問題與經濟發展聯系緊密 ③各國在解決環境問題上已沒有矛盾 ④環境問題危及人類的生存和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近年來,公共自行車的投放、節能公交車的使用等已經成為各國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一交通方式的推廣有利于 ( )①完善公共交通,緩解交通擁堵 ②減少能源消耗,杜絕汽車尾氣 ③方便人們出行,利于節能減排 ④改善環境質量,體現以人為本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拓展提升】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952年12月上旬,英國倫敦上空受反氣旋影響,大量工廠生產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廢氣難以擴散,積聚在城市上空。倫敦被濃厚的煙霧籠罩,交通癱瘓,路上的行人小心翼翼地前行。市民不僅生活被打亂,健康也受到嚴重損害。許多市民出現胸悶、呼吸困難等不適,發病率和死亡率急劇增加。據統計,當月因這場大煙霧而去世的超過4000人。材料二 英國積極打造“后煤炭經濟”,于2015年12月關閉最后一家深層煤礦,終結煤炭時代。1956年英國通過《清潔空氣法案》,明確在城市、村鎮設立“煙霧控制區”,限定區內只能使用無煙燃料。20世紀60年代,英國開始大范圍減少工廠、鐵路、城鄉居民對煤炭的使用。20世紀50-90年代,英國相繼在北海發現儲量巨大的油氣田,獲得清潔和廉價的替代能源,并建設了19個大型核電反應堆,保證了大量的電力供應,降低了煤炭使用減少后對經濟造成的影響,優化了能源消費結構。(1)材料一反映出英國遭遇了什么環境問題?說明這一環境問題引起的主要危害。(2)英國積極打造“后煤炭經濟”的做法,啟示各國該如何應對和解決環境問題?(3)上述材料中英國的發展變化,給我們實現可持續發展以什么警示?6.3.2加快改善我國的生態環境【基礎鞏固】1.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有人總結出這樣的說法:老百姓過去“盼溫飽”,現在“盼環保”;過去“求生存”,現在“求生態”。這說明 ( )①生存與溫飽仍是現階段重要的民生考量 ②生態環境問題日益成為重要的民生問題 ③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短期經濟增長 ④保護環境就是為子孫后代建設“綠色銀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020年1月,北京市市長陳吉寧在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北京市深入推進“一微克”行動,堅持日常抓、抓日常,細顆粒物年均濃度繼續大幅下降,市民“藍天幸福感”進一步增強,要繼續打好“藍天保衛戰”。北京市的這一做法主要表明( )A.解決環境問題是當前的中心工作B.注重生態保護會降低市民生活品質C.應倡導綠色發展理念,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D.保護環境與經濟發展不能相互協調3.近年來,浙江省各地打響了全民參與的剿滅劣五類水攻堅戰,各級政府有“制”也有“智”,如實行“河長制”、實施《水環境保護條例》、采用水質檢測儀監測水質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要實行河長責任制,并提倡人人參與治水 ②應發揮科技在治水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③必須把水環境治理納入法治的軌道 ④可通過控制污染物排放徹底解決水污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建設生態文明,需要人人參與。青少年要積極參與環境保護,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有 ( )①積極參加學校、社區組織的環保宣傳活動 ②學習垃圾分類知識,進行垃圾分類投放 ③由學生對隨意破壞花草樹木的青少年進行罰款 ④勸父母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開私家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2019年起,我國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預計到2025年年底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對此,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這是我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B.徹底解決了我國“垃圾圍城”的現象C.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資源緊缺的現狀D.增加了居民的不便,提高了生活成本【拓展提升】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如圖。圖一 我國部分資源人均占有量與世界平均水平比較(以世界平均值為100%)圖二 主要國家燃料燃燒CO2排放指數估算(以100為基準)材料二 前些年,我國一些地區的嚴重霧霾天氣曾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環保專家認為,燃煤污染、機動車排放、工業污染和揚塵等污染源排放量大是造成這些地區污染嚴重的根本原因。我們需要進一步創新發展理念,推動科學發展。一是不能再欠新賬,包括提高環保的要求等;二是加快還舊賬,包括淘汰落后產能等。材料三 我國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其中,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怎樣和諧相處的問題。(1)從材料一中,我們可以獲取哪些基本信息?(2)聯系材料二,談談我國政府應如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3)綜合上述三則材料,闡述當前我國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的必要性。答案6.3.1 愈演愈烈的環境問題【基礎鞏固】C 2.C 3.B 4.C【拓展提升】(1)環境污染問題。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與社會安定,危及人類生存與經濟社會發展。(2)制定相關法律,嚴格控制排污;加強管理,減少煤炭使用;開發新的清潔能源,促進經濟轉型。(3)經濟發展應當與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環境保護相協調。6.3.2 加快改善我國的生態環境【基礎鞏固】1.D 2.C 3.A 4.B 5.A【拓展提升】(1)我國人均資源占有量少,CO2排放量大,環境污染嚴重。(2)加強法制建設,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展無污染產業;依靠科技進步,提高能源利用率等。(3)當前我國的資源與環境問題依然嚴重,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仍舊突出。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有利于我國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提高人們的生產生活質量,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