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名稱 第5課 從三國鼎理到南北朝對峙教學內容分析 三國鼎立是漢末豪強勢力割據混戰的結果;西晉的統一曇花一現,全國再度陷入政權分立與混戰中;在西晉滅亡以后的南北政權對峙中,北方政權日漸強大。學情分析 三國歷史學生在初中學習過,在日常生活中打游戲中有涉及過,但很多存在知識點錯誤。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記住三分天下、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對峙能力目標:在角色扮演、分析史料的過程中提升語言表達的能力和史料分析的能力素養目標:在學習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歷史中認識到分分合合是歷史趨勢教學重點 三分天下的歷程教學難點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政局裂變教學資源 圖片、材料、視頻、ppt、黑板課程思政 思政目標:分分合合是歷史趨勢思政資源:三分天下、西晉短暫統一、東晉十六國、南北朝對峙思政策略: 視頻、圖片,材料、故事教法 材料分析法、講授法、談話法 學法 自主學習法、討論法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課前準備 預習 備課、備學情引入 4 分鐘 欣賞歌曲,思考問題、回答問題 首先欣賞林俊杰的歌曲《曹操》,從時間、地點、人物來看,這首歌講的什么時期的事?主要講述了三國時期的事情,同學們了解三國的途徑,有哪些?主要從了解看書,電視,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歷史中三國。 通過歌曲、設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任務1 25 分鐘 認真傾聽自主學習思考問題回答問題分析材料分析圖片角色扮演自主討論 一、三分天下教師講述東漢末年的背景: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動搖了漢王室的統治,外戚、宦官權利爭奪之中,涼州軍閥董卓趁機入都城(洛陽 ),干涉朝政(廢少帝、立獻帝),淫亂后宮,屠殺無辜,洗劫洛陽城,引起了地方軍閥勢力不滿和反感,十多個州郡先后起兵討伐董卓,但他們為了保存實力,觀望不前,討伐未果,分道揚鑣,至此東漢進入空前混戰的軍閥時期。過渡句:那么,當時存在著哪些軍閥勢力?北方實力最為強大的軍閥為“門生故吏便于天下”的袁紹,但當時曹操“挾天子以令天下”,獨攬朝政,引起了袁紹的不滿,袁紹決心攻打曹操的許都,也就是官渡之戰。設問官渡之戰發生的時間、基本情況和歷史意義:官渡之戰發生于?袁紹率十萬大軍,進攻曹軍,主力直逼曹軍所在地官渡。曹軍只有三四萬人,戰爭后期,曹操軍中缺糧,準備撤退之際,袁紹的謀士許莜投靠曹操,曹操采納謀士許莜的計策,率5千騎兵襲擊袁軍屯糧處烏巢,火燒全部糧草,袁軍軍心動搖,曹軍趁機進攻,大敗袁軍,袁紹帶領八百騎兵狼狽逃回河北。袁紹主力已經消滅,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基礎,官渡之戰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一場的戰役。角色扮演請三位同學來擔任這三個角色,進行對話,其余同學則通過他們的對話來找出曹操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原因?過渡句:曹操又花了7年功夫,掃平了袁紹的殘余勢力,公元207年統一了北方,當他得勝還朝途經渤海邊時,留下了豪情滿懷的詩句(年老的千里馬雖然伏在馬槽旁,雄心壯志仍是馳騁千里;壯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心也永不止息。)當時已經53歲的曹操,他的“壯心”到底是什么呢?4、設問和展示圖片:他將遇到的對手會是何許人也?孫權、劉備5、講授赤壁之戰:(高考班)同學們起來講講赤壁之戰的小故事,我請一位同學給大家完整地講述赤壁之戰。 (就業班)赤壁之戰發生于?曹操率領20萬大軍南下,很快就攻下襄陽,占據荊州,(曹操給孫權送了一封書信(今治水軍十八萬眾,方與將軍會獵于吳),這其中有威脅、狂妄,也希望孫權降于他,再拿下劉備,整個孫權陣營人心惶惶,總的來說文官主降,武官主戰,其中主戰兩大人物,周瑜,魯肅,)由于曹軍不習水戰,將戰船首尾相連,周瑜采納了黃蓋將軍的火攻之計,與他共謀詐降之策,夜晚,東吳大將黃蓋率大小戰船乘風駛向烏林,此時曹操以為黃蓋率軍來降,卻見東吳戰船一齊縱火,風烈火猛,霎時間烈焰張天,曹操在孫劉聯軍的夾擊下,只得將余船燒毀,引軍敗退。赤壁之戰的影響:赤壁之戰后曹操退守到黃河流域,無力南下。孫權鞏固了在江東的統治。劉備趁機占領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區,又向西進占四川。因此說赤壁之戰促成了三國鼎立格局的初步形成。展示材料,分析材料同學們通過以下三則材料思考身經百戰用兵如神的曹操,為何會敗在三十四歲的周瑜手中呢? 教師總結教師講述、設問:曹操退回北方后,在公元220年病死在洛陽。曹操死后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三國指的是哪三個政權?分別是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建立的? 開國君主分別是誰?請同學們看課本找出來。設問和圖片材料展示:通過這則材料分析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后,為了消滅對方,每一個政權都致力于哪個方面的建設?11、(高考班)三國真假再認 通過分析圖片、角色扮演、分析材料等手段,整體認識到三國時期的歷史演變、鍛煉語言表達的能力、史料解釋的能力。任務2 8分鐘 認真傾聽分析材料分析教材總結歸納 過渡句:三國實力對比二、短暫統一1、西晉的統一(1)展示歷史典故(2)展示歷史地圖,梳理西晉統一的過程2、展示材料,分析西晉短暫統一而亡的原因(1)武帝去世后,先是外戚專權,后是皇族內部爭奪朝政大權的混亂,破壞了經濟的發展 西晉人魯褒作《餞神論》譏諷道:錢被奉為神物,“無德而尊,無勢而熱,排金門而入紫闥。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貴可使賤,生可使殺……凡今之人,惟錢而已!”還說錢“為世神寶,親之如兄,字曰‘孔方’”。文章問世后,廣為傳誦,“孔方兄”一詞,也成了“錢”的同義語。預設答案:①外戚專權②八王之亂③奢靡之風怠于政術民族矛盾 通過講述歷史典故、分析材料可以豐富學生知識和提升分析材料的能力。任務3 5分鐘 觀看地圖認真傾聽 三、南北政權的對峙與更迭1、展示歷史地圖:東晉十六國2、敘述淝水之戰:草木皆兵、投鞭斷流、風聲鶴唳3、分析材料,總結東晉政權的特點:晉主雖有南面之尊,無總御之實,宰輔執政,政出多門,權去公家,遂成習俗。——《隋書.食貨志》4、歷史地圖展示梳理南北朝對峙 主要運用歷史地圖展現王朝的更替,學生對王朝換代有一個整體的認識、了解。評價總結 2 分鐘 思考問題回答問題 請用幾個成語概括魏晉南北朝歷史特征?預設答案:民族融合、分分合合 啟發思考,總結歸納課后作業自我測評教學反思教學內容過多板書設計副板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