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時 教 案課 題 1.2.2 學會整理資料教案序號4授課時間2013年9月12日課 型新授教 學 目 標 要 求 1、通過交流、上網、查閱資料等方法了解整理資料的方法。 2、通過實踐活動,整理加工、分析比較、歸納推斷、小組合作,對整理資料產生濃厚的興趣,提高整理資料的能力。 3、充分尊重學生已有經驗,引發學生整理資料的欲望。 教 學 重難點教學重點: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對資料進行整理。教學難點:了解整理資料的方法,提高整理資料的能力。 教具 準備搜集關于中秋節的資料(圖片、文本等)。板 書 設 計 1.2.2 學會整理資料溫馨提示:①分類標準必須符合科學原理。②分類標準必須符合客觀實際。③分類后的各種類別必須不能互相排斥。④分類后的各種類別必須完整。教 學 反 思 不少同學到了這一階段都感到有困難,產生了畏難情緒。其實,我們這門課程只是把“整理資料”看做對學生能力訓練的重要階段和重要活動。而在教學過程中,我也盡量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能有效地自由地去想象,給他們更廣闊的空間去思考。教學過程:(第二課時)(一) 實踐與體驗(10分鐘)學習指導:快到中秋節了,我要收集一些有關中秋節的信息資料并進行整理。課件出示中秋月圓圖片及詩句,配有音樂。 2.對資料進行整理、添畫,并注意保持室內清潔衛生。 3.師用相機收集信息,把學生的創作過程記錄下來,進行展示。(二)點撥:整理資料步驟(10分鐘)(1)審查:文字資料的真實性審查也稱可靠性審查,對不真實或不合格的調查資料,一般都應該進行補充調查,使之成為真實的、合格的調查資料;在無法進行補充調查時,就應該堅決剔除,棄之不用,以免影響整個調查資料的真實性和科學性。(2)分類:文字資料的分類,就是根據文字資料的性質、內容或特征,將相異的資料區別開來,將相同或相近的資料合為一類的過程。 具體方法有:保存、剪貼、打印、復印、卡片……溫馨提示:①分類標準必須符合科學原理。②分類標準必須符合客觀實際。③分類后的各種類別必須互相排斥,每一條資料只能歸于某一類,而不能既屬于這一類別,又屬于那一類別。④分類后的各種類別必須完整,每一條資料都應該有所歸屬,而不應該有任何遺漏。問題:1.你是怎樣對收集的資料進行分類的?2.對資料進行分類要注意什么?( 一要完整和系統;二要簡明和集中。)3.對資料進行分類有什么意義?(三)總結交流,評價作品(10分鐘)1、匯報成果:每組根據自己的一份富有建設意見的報告和具有創新性的作品,在班上進行匯報交流。2、學生答辯:每組匯報后,全班學生對每組的創作情況,可進行提問,小組派代表進行答辯。評價標準:引導學生從對資料的審查、資料的分類、資料的運用以及創作過程中采用的方法、每個小組內團結合作的精神等方面進行評價。問題:1.在收集和整理資料時,你遇到什么困難了嗎?2.你成功的經驗是什么?(四)課堂小結:(5分鐘)同學們,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學生交流,暢所欲言。師:相信同學們在生活中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只要細心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五)拓展與創新(4分鐘)“尺有所長,寸有所短”,這節課我們共同出謀劃策,不知不覺解決了這么多的問題,大家真了不起。我們這節綜合實踐課,決不能把目標只定位在會收集整理中秋節的資料上,而應該是通過收集中秋節的有關資料,了解認識整理資料的意義,掌握整理資料的方法,探究更有效適合自己的方法。給學生提供一個更大、更廣的創作舞臺。布置作業:(1分鐘) 搜集春節的資料并整理,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相信同學們會搜集到更多、更有價值的有關春節的資料,同時會整理得井井有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