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時 教 案課 題 1.2.1 學會整理資料教案序號3授課時間2013年9月10日課 型新授教 學 目 標 要 求1、初步知道整理資料的意義,初步學會整理資料的幾種方法。2、通過觀看視頻、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探究出整理資料的基本方法。3、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提升學生合作、創新能力。 教 學 重難點教學重點:掌握整理資料的方法。教學難點:整理資料。 教具 準備教具準備:書簽、文摘卡、圖書索引卡,學生準備:課前通過上網等方式,搜集資料整理方法的相關信息。板 書 設 計 1.2.1 學會整理資料 1、資料的分類: 調查資料,收集資料,文件資料 2、整理資料時要堅持的原則: 一要完整和系統。 二要簡明和集中。教 學 反 思 整理資料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活動,也是體現學生能力的一項綜合性的活動。通過各種方法途徑獲得大量資料,還要對這些資料做一番整理加工、分析比較、歸納推斷,對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 同時它也是一種高層次的思維活動。所以老師要培養學生一定的理解能力、比較能力、判斷能力、分析和綜合能力、歸納和概括能力。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5分鐘)觀察圖片:(圖書室的圖書擺放的亂,辦公室老師的辦公桌凌亂,電腦桌面上的文件亂放等現象)學習指導語: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資料,有時會越來越多,會給實際生活、工作和學習帶來諸多不便,所以讓我們學會整理資料具有很大的實際意義。同學們想不想把各種各樣的資料整理的有條不紊?(思考)想不想在很多的文件中比較容易查找到自己需要的文件?(思考)激發學生自己提出問題:1.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哪些資料?2.你是怎樣給這些資料進行分類的?3.你的資料整理得科學嗎?4.整理資料還有哪些更好的方法?(設計意圖: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學生的親身實踐,在導入新課這一環節,讓學生自己去觀看視頻、圖片,然后主動去交流,去發現,提出問題。根據四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利用生活中的事實,通過事例發現問題,從而提出問題,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欲望,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參與性,為下面的實踐活動做好鋪墊。)(二)學習與探究(20分鐘)學習指導語: 以小組為單位,把老師準備的資料來分類。教師留心觀察學生的學習困難點,講解注意事項。學生邊聽講解,老師邊巡視邊演示。資料的分類:根據資料內容特點:調查資料,收集資料,文件資料。問題:(你還有什么問題?)1.你認為資料還可以怎樣進行分類?(預設生:還可以從時間、地點、對象、形式……多個角度來分類。)整理資料時我們要堅持什么原則要求?(出示幻燈片) 一要完整和系統。所有可用的資料都要匯編到一起,大類小類要層次分明,井井有條,能系統、完整地反映總體的全貌。二要簡明和集中。要用盡可能簡短、明了的文字,集中地說明調查對象總體的具體情況,并注明資料的來源和出處。如有必要,還可對資料的價值和作用等作些簡短述評,以供進一步研究參考。你在整理資料時會用到什么方法?(編制資料卡、摘錄、提要、札記、綜述等)舉例:(圖書索引卡)作者: 名稱(書/雜志)標題(期刊/報紙)出版單位: 出版時間:收藏地點和書號:主題索引 頁碼 主要觀點 依據 (三) 實踐與體驗:(10分鐘)學習指導:快到中秋節了,請再收集一些有關中秋節的信息資料并進行整理。 學生活動:學生分組進行交流,說一說自己的行動計劃。(四) 課堂小結:(5分鐘) 資料的分類,就是根據資料的性質、內容或特征,將相異的資料區別開來,將相同或相近的資料合為一類的過程。堅持了這一原則,我們就能夠把資料整理得井井有條,清楚明了。(設計意圖:讓學生主動對知識技能進行構建,可以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綜合實踐活動又離不開必要的教,這里的教,要建立在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仍然無法掌握、獲得的基礎上,也就是要教在學生學習的困難點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