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必修4《哲學與文化》易錯易混點258條匯總整理 知識梳理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必修4《哲學與文化》易錯易混點258條匯總整理 知識梳理

資源簡介

必修4《哲學與文化》易錯易混點整理
第一單元 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
第一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
1、哲學源于人們對萬事萬物的驚訝和好奇。×
改:哲學源于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對宇宙、人生的追問和思考,離不開對萬事萬物的驚訝和好奇。
2、哲學是社會生活的反映,是時代精神的精華。×
改:哲學是社會生活的反映,而只有真正的哲學才是時代精神的精華。
3、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改: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或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4、哲學是研究具體科學的基礎,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改: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5、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科學。×
改: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
6、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決定著社會實踐的發展。×
改: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但不起決定作用。
7、哲學的本義就是聰明、智慧。×
改:就是熱愛智慧、追求智慧。
8、哲學智慧來源于哲學家的頭腦。×
改:哲學智慧起源于對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對宇宙、人生的追問和思考。
9、哲學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改:不是哲學,是世界觀。
10、哲學屬于世界觀,但世界觀不一定是哲學。√
11、世界觀人人都有,因而都是正確的。×
改:世界觀有科學與非科學之分。
12、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因此與方法論無關。×
改:哲學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13、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精神生活的構成部分,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
14、哲學是一成不變的。×
改:哲學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和社會實踐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發展的。
15、真正的哲學之所以是時代精神的精華,就是因為它從最一般本質和最普遍規律的層面上反映了時代的任務和要求,把握了時代的脈搏,總結和概括了時代的實踐經驗和認識成果。√
16、哲學是“科學之科學”,是具體知識的總和。×
改:哲學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是對具體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17、哲學的基本問題就是思維與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 ×
改:哲學的基本問題就是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
18、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決定著各種哲學的基本性質和方向。√
19、追求物質財富的滿足就是唯物主義,強調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義。 ×
改:追求物質財富的滿足就是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 ,強調精神文明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
20、唯物主義的觀點都是正確的,唯心主義的觀點都是錯誤的。×
改: 唯物主義的觀點不一定都是正確的,唯心主義的觀點不一定都是錯誤的。
21、哲學的基本派別是辯證法和形而上學。 ×
改:哲學的基本派別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22、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
23、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改: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某一種或某幾種具體的物質形態,如水、氣、火、土等。
或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24、主觀唯心主義把客觀精神看做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 ×
改:客觀唯心主義把客觀精神看做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
25、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歧是圍繞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展開的。 ×
改: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歧是圍繞物質和意識誰是世界的本原問題展開的。
26、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發展的頂峰。
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但馬克思主義發展的頂峰。
27、超階級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特征。×
改: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特征是實踐性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
28、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使命就是實現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
29、馬克思主義的直接理論來源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 ×
改:馬克思主義的直接理論來源是德國古典哲學。
30、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社會科學前提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恒定律和生物進化論。×
改: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自然科學前提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恒定律和生物進化論。
31、馬克思主義是一種強大的物質力量。×
改:馬克思主義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
32、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是科學的,就在于它是改變世界的科學、指導人類解放的科學,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
改: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變世界的科學、指導人類解放的科學,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33、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是與時俱進。×
改: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是實踐觀點。
34、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實踐觀的基礎上是第一次在科學的基礎上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有機統一。 ×
改: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實踐觀的基礎上是第一次在科學的基礎上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有機結合。
35、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包括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36、1845年,馬克思寫的《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1845年—1846年馬恩合寫的《德意志意識形態》標志著馬克思主義哲學公開問世。×
改:標志著馬恩在哲學史上實現了一次徹底的革命,標志著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正式創立。
第二課 探究世界的本質
1、物質是世界上萬事萬物的總和。×
改:物質是萬事萬物的本質屬性。
2、物質的唯一特性是運動。×
改: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
3、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概念概括了宇宙間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和現象的共同本質。√
4、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不可能有共同的屬性。 ×
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有共同的屬性。
5、物質就是我們能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 ×
改: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
6、物質和具體的物質形態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改:物質和具體的物質形態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
7、自然界是客觀的,人類社會是主觀的。×
改:人類社會也是客觀的。
8、藝術創作是按照創作者的意圖去改造創作對象的觀念性活動。×
改:藝術創作是實踐活動。
9、意識內容的變化本質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變化。×
改:意識內容的變化本質上是客觀存在的變化。
10、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如實反映。×
改: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能動反映。或正確的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如實反映。
11、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改變事物發展的趨勢。×
改:事物發展的趨勢是客觀的,不能說改變事物發展的趨勢。
12、意識指導人們改造世界,促進客觀事物發展。×
改:意識指導人們改造世界,正確的意識促進客觀事物發展。
13、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實現客觀與主觀的統一。×
改: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實現主觀與客觀的統一。
14、意識可以創造岀世界上原來沒有的東西。×
改:意識可以能動地指導人們創造岀世界上原來沒有的東西。
15、意識是大腦所特有的機能,大腦是產生意識的生理基礎,是意識活動的物質器官。×
改:意識是人腦所特有的機能,人腦是產生意識的生理基礎,是意識活動的物質器官。
16、有了人腦就一定會產生意識。×
改:有了人腦就不一定會產生意識。
17、先有設計圖紙,然后才根據圖紙制造,說明先有意識,后有物質。×
改:先有設計圖紙,然后才根據圖紙制造,說明先有物質,后有意識。
18、意識的形式和內容都是主觀的。 ×
改: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形式是主觀的。
19、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正確反映。×
改:正確的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正確反映。
20、依據客觀實際的重大判斷對事物的發展起促進作用。
改:依據客觀實際的重大判斷有正確、錯誤之分,正確的重大判斷對事物的發展起促進作用。
21、人們應該改變規律適應變化的情況。×
改:規律具有客觀性,本身不可以改變。
22、按規律辦事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改:辦事情要想成功必須按規律辦事,但并不是按規律辦事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23、物質是運動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
改: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
24、物質運動是雜亂無章,無規律可循。×
改:物質運動不是雜亂無章,有規律可循。
25、規律是事物之間的一種聯系,因此,聯系就是規律。×
改: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聯系不一定是規律。
26、規律有好壞之分,是永恒不變的、無條件的。×
改:規律是客觀的、物質的,沒有好壞之分,當客觀物質發生變化時,規律也會發生變化;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是有條件的,要在運動中把握規律。
27、正確的規律可以造福人類,錯誤的規律會給人類帶來危害。×
改:在尊重規律的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可以造福人類,違背規律就會給人類帶來危害。
28、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只能反映事物的現象,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改: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不僅能反映事物的現象,而且能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29、人的意識能夠直接作用于客觀世界,使客觀世界發生變化。×
改:人的意識通過實踐作用于客觀事物。
30、只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想問題、辦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
改: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想問題、辦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31、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 √
32、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是無條件的。×
改: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是有條件的。
33、正確發揮主觀能夠性是尊重客觀規律的前提條件。×
改: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夠性的前提條件。
34、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要求我們尊重客觀規律,同時要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
第三課 把握世界的規律
1、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著相互聯系。×
改:事物的聯系是具體的、有條件的,任何兩個事物之間不一定都存在著相互聯系。
2、人們可以主觀臆造并不存在的聯系。×
改:聯系是客觀的,人們不可以主觀臆造并不存在的聯系。
3、世界上任何事物都與其周圍的事物相聯系。√
4、事物的聯系具有“人化”的特點,所以人為事物的聯系是主觀的。 ×
改:事物的聯系具有“人化”的特點,所以人為事物的聯系也是客觀的。
5、人類不僅能影響和改變環境,也能改變事物的固有聯系。×
改:人類不僅能影響和改變環境,不能改變事物的固有聯系。
6、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體現聯系的客觀性和多樣性。√
7、整體就是事物的全局,部分就是事物的局部。×
改:整體就是事物的全局或發展的全過程,部分就是事物的局部或發展的各個階段。
8、整體功能總是大于各個部分功能之和。 ×
改:當各部分優化組合時,整體功能大于各個部分功能之和。
9、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即系統與要素的關系。×
改: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在一定意義上,就是系統與要素的關系。
10、人的認識要經歷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最終到達認識的終點。 ×
改:人的認識要經歷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的過程,認識沒有終點。
11、任何運動變化都會成為發展。×
改:任何運動變化不一定都會成為發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前進的才是發展。
12、判斷新舊事物的根本標志在于是否同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相符合。√
13、新事物是對舊事物的徹底否定。 ×
改:汲取了舊事物中積極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為舊事物所不能容納的新內容。
14、事物發展的形式或狀態是辯證否定。 ×
改:事物發展的形式或狀態是量變和質變。
15、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的,先有量變,后有質變。 ×
改: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的,先有量變,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
16、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任何量變都必然引起質變。×
改: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
17、事物的發展是通過質變實現的,質變就是發展。 ×
改:事物的發展是通過質變實現的,向上、進步的質變才是發展
18、事物的發展經過一次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就可以結束。 ×
改:事物的發展就是這樣由量變到質變,又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如此循環往復,不斷前進。
19、沒有質變就沒有發展,沒有發展就沒有質變。×
改:前句對,事物變化最終是通過質變實現的。后句錯,發展是指上升的、前進的,進步的運動變化趨勢,而質變則有下降的,倒退的,所以沒有發展也會有質變
20、沒有量變就沒有質變,沒有質變就沒有量變。 ×
改:前半句對;后半句錯。 沒有質變也有可能有量變,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
21、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辯證否定是聯系的環節和發展的環節。√
22、離開了人的主觀能動性,量變不會引起質變。
改:量變與質變是事物發展的兩種狀態,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與是否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沒有直接關系。
23、只要抓住有利時機,事物就會產生積極變化。×
改:就是抓住有利時機,事物不一定就會產生積極變化。
24、矛盾就是危險與機遇相互依存,共處一個統-體。×
改:危險與機遇是一對矛盾,即對立又統一,共處一個統-體。
25、危和機是同性和斗爭性的相互轉化,由此推動事物發展。×
改:危和機是即對立又統一,由此推動事物發展。
26、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改: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27、事物發展的狀態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改:事物發展的狀態是量變和質變。
28、事物的質變是由漸進的、不顯著的量變引起的。×
改:事物的量變是由漸進的、不顯著的量變引起的。
29、人為事物的聯系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改:人為事物的聯系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30、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沒有普遍性就沒有特殊性。×
改: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
31、事物的質變是由事物數量的不斷增加引起的。×
改:事物的質變是由事物數量的增減到一定程度或場所的變更引起的。
32、聯系是客觀的,人生歷程中的聯系不能夠調整。×
改:聯系是客觀的,人生歷程中的聯系可以調整。
33、聯系是必然的,要排除人生歷程中的偶然聯系。×
改:聯系是客觀的,有偶然聯系,也有必然聯系。
34、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準確識別事物的性質。×
改: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準確識別事物的性質。
35、同一性寓于斗爭性之中并為斗爭性所制約。×
改: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為同一性所制約。
36、事物聯系的多樣性決定于人類實踐活動的多樣性。×
改:人類實踐活動的多樣性決定了事物聯系的多樣性。
37、聯系的觀點和矛盾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兩個總特征。×
改: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兩個總特征。
38、辯證否定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改: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39、矛盾的同一性是絕對的,矛盾的斗爭性是相對的。 ×
改: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對的,矛盾的斗爭性是絕對的。
40、矛盾同一性寓于斗爭性之中,并通過斗爭性表現出來。×
改:矛盾斗爭性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為同一性所制約。
41、矛盾雙方構成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改:矛盾的對立統一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發展,由此構成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42、承認矛盾的特殊性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前提。×
改: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性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前提。
43、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過普遍性表現出來。×
改: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
44、矛盾的特殊性規定了一事物區別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質。√
45、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在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指導下,具體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改: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4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就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
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就是共性和個性 、絕對和相對的關系。
47、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
改:矛盾分析法是正確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
48、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決定的。 ×
改: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49、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萬別,就是因為各種事物內部的矛盾各有其普遍性。 ×
改: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萬別,就是因為各種事物內部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50、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對立的焦點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認聯系。 ×
改: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對立的焦點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認矛盾。
51、矛盾的特殊性是關于事物矛盾的精髓。×
改: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是關于事物矛盾的精髓。
第二單元 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
第四課 探索認識的奧秘
1、基于客觀實際做出的科學論斷可以成為行動的動力。×
改:基于客觀實際做出的科學論斷是認識,可以指導實踐,但不是成為行動的動力。
2、認識是客體對主體的能動反映。 ×
改: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3、感性認識是人們借助抽象思維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礎上達到的對事物的本質、全體、內部聯系和事物自身規律性的認識,包括感覺、知覺和表象三種形式,是認識的高級階段。 ×
改:理性認識是人們借助抽象思維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礎上達到的對事物的本質、全體、內部聯系和事物自身規律性的認識,包括概念、判斷、推理三種形式,是認識的高級階段。
4、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二者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具有辯證統一性。 ×
改:感性認識依賴于理性認識,二者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具有辯證統一性。
5、實踐是人類特有的,因此,人的一切活動都是實踐。×
改:實踐是人類特有的,因此,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才是實踐
6、實踐是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盲目的實踐是不存在的。 ×
改:實踐是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盲目的實踐是指沒有正確認識指導的實踐,導致失敗。
7、實踐是社會性活動,孤立的單個人的實踐活動是不存在。 √
8、讀書也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獲得認識的唯一途徑,認識的目的是認識世界。×
改:讀書也是認識的途徑之一,實踐是獲得認識的唯一來源,認識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9、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標準,一看實踐,二看多數人的意見。×
改: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標準只有一個,即實踐。
10、真理是人們對事物及其規律的反映。 ×
改:真理是人們對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
11、真理是有用的,有用的觀念就是真理。 ×
改:真理是有用的,有用的觀念不一定都是真理。
12、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條件性。×
改: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
13、真理再向前邁一步一定是更高的真理。×
改:真理再向前邁一步就會變成謬誤。
14、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兩次反復才能完成。×
改: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
15、認識運動的反復性和無限性,表明它是一個圓圈式的循環運動。×
改:認識運動的反復性和無限性,一種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的過程。
16、“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是說對同一事物的認識有多個真理。×
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是說對同一事物會產生多個不同的認識。
第五課 尋覓社會的真諦
1、生產資料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
改:勞動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
2、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物質與意識的關系問題。×
改: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
3、社會存在決定于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
改: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正確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4、社會意識總是先于社會存在而變化發展。×
改:社會意識有時先于社會存在而變化發展,有時又會落后于社會存在而變化發展。
5、生產力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
改: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6、生產方式決定著社會的性質和面貌,決定著社會形態的更替。 √
7、生產關系是生產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躍的因素。 ×
改:生產力是生產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躍的因素。
8、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推動生產力的發展。×
改: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當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時,推動生產力的發展。
9、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當上層建筑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它就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改: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當上層建筑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它就會促進經濟基礎的鞏固和完善。
10、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對抗性矛盾。×
改: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這一矛盾是非對抗性的。
11、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主要是通過階級斗爭實現的。×
改:在階級社會,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主要是通過階級斗爭實現的。
12、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性變革。×
改: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調整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不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性變革。
13、改革是人類社會的發展的直接動力。×
改: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的直接動力。
14、人民群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改: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15、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16、人民群眾創造的精神財富來源于傳統文化藝術。×
改:人民群眾創造的精神財富來源于實踐。
17、人民群眾為群眾財富的創造提供了物質條件。×
改:人民群眾的實踐為群眾財富的創造提供了物質條件。
18、勞動群眾是歷史的主體。×
改: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
19、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20、群眾路線是無產階級政黨根本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
第六課 實現人生的價值
1、價值觀對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決定作用。×
改:價值觀對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導向作用。
2、人的價值就在于創造價值,得到社會對自己價值的承認。×
改:人的價值就在于創造價值,在于通過自己的活動滿足社會、他人和自己的需要。
3、評價一個人價值的大小,就要看他獲得多少勞動報酬。×
改:評價一個人價值的大小,就是看他為人類、為社會、國家和人民貢獻了什么。
4、價值觀對人們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正確的導向作用。×
改:正確的價值觀對人們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正確的導向作用。
5、哲學上的價值是指主體對客體的積極意義。×
改:哲學上的價值是指客體對主體的積極意義。
6、價值觀直接影響一個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標。√
7、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和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沉的精神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
8、人只是價值的創造者,而不是價值的享受者。×
改:人既是價值的創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
9、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
10、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體現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成果,體現了時代精神。×
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體現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體現了時代精神。
11、在正確價值選擇的基礎上作出了合理的價值判斷。×
改:在價值判斷的基礎上作出價值選擇。
12、價值選擇正確與否沒有客觀的評價標準。×
改:價值選擇正確與否有客觀的評價標準。
13、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階級性。×
改:在階級社會,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階級性。
14、全面提高個人素質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
改: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
15、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會因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不同,這就是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階級性。×
改: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會因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不同,這就是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
16、當個人利益同人民群眾的利益發生沖突時,要以個人利益為重。×
改:當個人利益同人民群眾的利益發生沖突時,要以人民群眾利益為重。
17、積極投身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
18、只要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能實現人生價值。×
改:實現人生價值,需要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
第三單元 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
第七課 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1、廣義的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現象,既包括意識形態的內容,又包括非意識形態的內容。×
改:狹義的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現象,既包括意識形態的內容,又包括非意識形態的內容。
2、純自然的東西也能成為文化。×
改:純自然的東西不能能成為文化。
3、文化對經濟、政治有時起決定作用。×
改: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決定。
4、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響著人們的文化實踐與文化生活。×
改: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響著人們的文化實踐與文化生活。
5、經濟發展是文化發展的基礎,只要經濟發展了,文化自然而然就進步了。×
改:文化具有相對獨立性,文化的發展與經濟的發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
6、文化是人類進步和開化狀態的進步,只要是文化都是積極向上的。×
改:文明是人類進步和開化狀態的進步,只要是文明,就是積極向上的。
7、文化是實踐的產物,其創造主體是人,則文明是自然的產物,其創造主體是自然界。×
改:文化是實踐的產物,其創造主體是人,則文化也是實踐的產物,其創造主體也是人。
8、器物、行為、制度等是文化本身。×
改:器物、行為、制度等是文化的載體,而不是文化本身。
9、人類所從事的物質生產活動及其結果都是文化本身。×
改:人類所從事的物質生產活動及其結果都不是文化本身,其體現和傳導出來的思想、價值觀、審美、一經和精神追求等才是文化。
10、文化對經濟、政治的發展起促進作用。×
改:先進健康的文化,對經濟、政治的發展起促進作用。
11、文化具有主導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功能。×
改:文化具有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功能。
12、認同、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文化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礎。×
改:認同、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文化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前提。
13、文化能夠支撐、制約人們的行為。×
改:文化能夠影響人們的行為。
14、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改:優秀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15、積極參加文化活動,是培養健全人格的唯一途徑。×
改:積極參加文化活動,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
16、中華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鑒外來文化的成果。不斷增強其包容性,促進自身的發展。×
改:中華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斷增強其包容性,促進自身的發展。
17、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體現核心思想理念,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體現中華人文精神。×
改: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體現中華人文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體現中華傳統美德。
18、中華傳統美德包括講仁愛、扶危濟困、守誠信、促進社會和諧、尚和合、求大同等。×
改:講仁愛、守誠信、尚和合、求大同屬于核心思想理念;促進社會和諧屬于中華人文精神;扶危濟困屬于中華傳統美德。
19、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
20、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21、中華傳統文化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連續性,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改:中華文化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連續性,在古代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22、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也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
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也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
23、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是核心思想理念、中華傳統美德、中華人文精神。×
改: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是核心思想理念、中華傳統美德、中華人文精神。
24、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
改: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
25、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在借鑒外來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
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鋒中發展起來的,也是在于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鋒中發展起來的。
26、繼承傳統,注重保留非物質遺產的具體形式。×
改:繼承傳統,注重保留非物質遺產的內容和具體形式。
27、在發展的基礎上繼承,實現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
改: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實現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
28、故宮博物院文化創意產品的成功關鍵在于以時代精神取代故宮傳統文化。×
改:錯在“”取代”。
29、故宮博物院文化創意產品的成功關鍵在于拋棄傳統文化,打造全新形式。×
改:錯在“拋棄”。
30、我們紅色文化的傳承需要積極弘揚傳統文化。×
改:我們紅色文化的傳承需要積極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
31、立足時代發展要求對傳統文化內容進行補充、拓展是創造性轉化的要求。×
改:立足時代發展要求對傳統文化內容進行補充、拓展是創造性發展的要求。
32、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改: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33、中華民族精神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物質力量。×
改:中華民族精神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34、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孕育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主體。×
改: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孕育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主體。
35、中華民族精神永不泯滅,永恒不變。×
改:中華民族精神永不泯滅,隨著時代變化而不斷豐富發展。
36、在新時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
37、克勤于邦,克儉于家,體現團結統一;中國堅決反對恐怖主義體現愛國主義。×
改:克勤于邦,克儉于家,體現勤勞勇敢;中國堅決反對恐怖主義屬于愛好和平,是愛國主義的表現。
第八課 學習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
1、發展文化必須要消除差異,實現大同。×
改:錯在“消除”。
2、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
3、文化多樣性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根基。×
改: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根基。
4、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
改: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
5、要認同其他民族文化,尊重本民族文化。×
改: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6、民族文化的發展是孤立的,也是完全封閉的。×
改:民族文化的發展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完全封閉的,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或多或少借鑒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7、文化多樣性能使世界各國人民相互尊重、同步發展。×
改:錯在“同步發展”,不可能實現同步發展。
8、文化交融構成了文化發展的重要動力。×
改:文化交流構成了文化發展的重要動力。×
9、不同民族文化的差異是文化交流的障礙。
改:不同民族文化的差異與交流,不僅不是文化交流的障礙,而且會對不同民族文化的發展和創新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
10、文化交流是文化發展的根本動力。×
改:文化交流是文化發展的重要動力。
11、堅持文化交流,就是堅持相互認同,消除差異。×
改:堅持文化交流,就是堅持求同存異,取長補短。
12、文化交流就是文化交融。×
改:文化交流不能等同于文化交融。
13、一個民族的文化成就,是本民族人民勞動智慧的結晶。×
改:一個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勞動智慧的結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
14、我們必須承認自己百事不如人屬于文化復古主義。×
改:我們必須承認自己百事不如人屬于全盤西化論。
15、文化發展必須保持開放的心態。√
16、只有吸收外來文化的成果,才能為解決中國的問題發揮積極作用。
改:只有吸收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與中國國情相結合,才能為解決中國的問題發揮積極作用。
17、在學習和借鑒其他民族文化成果時,要尊重外來文化,要反對封閉主義,全盤吸收外來文化。
改:在學習和借鑒其他民族文化成果時,要尊重外來文化,要反對封閉主義,吸收外來文化有益成果。
第九課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1、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華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轉折點。×
改: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是中華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轉折點。
2、革命文化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的精神標識,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中國革命的精神標識。×
改: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的精神標識,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革命文化是中國革命的精神標識。
3、中國共產黨全盤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
改:中國共產黨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當代中國的先進文化。√
5、從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開始了對傳統文化的繼承。×
改:發展文化必須堅持繼承優秀傳統文化。
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與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路徑與目標的關系。√
7、看一種文化有沒有生命力,只看它是不是代表先進文化發展的方向就行了。×
改:看一種文化有沒有生命力,就是要看它是不是代表先進文化發展的方向,就是要看它有沒有生存發展的實踐土壤,人民有沒有對它的需求。。
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以世界先進文化發展理論為指導思想。×
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思想。
9、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繼承了傳統文化,具有強大生命力。×
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繼承了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強大生命力。
10、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堅持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中心。×
改: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11、文化創作者的靈感是一切文化產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創造的主體。×
改: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產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人民是文化創造的主體。
12、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終享有者和所有者。×
改: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終享有者和受益者。
13、通過市場運作,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權益。×
改:加強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
14、“不忘本來”就是要繼承傳統文化,推陳出新。×
改:“不忘本來”就是要繼承優秀傳統文化,推陳出新。
15、“吸收外來”就是要全面吸收外來文化,全面開放。×
改:“吸收外來”就是要辯證取舍外來文化,開放包容。
16、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養,是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主要目的。×
改: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養,是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目的。
應該迎合群眾需要,提供流行、時尚的文化。
17、只有是人民群眾喜歡的文化作品,就具有恒久的魅力。×
改:只有符合人類歷史前進的時代潮流,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體現時代特征,反映時代風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
18、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就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改: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可能是先進文化,也可能是庸俗文化。
19、文化創新和發展的關鍵是文化工作者。×
改:文化創新和發展的關鍵是回答時代問題,完成時代任務。
20、融通古今中外各種資源,要把握好中華傳統文化、國外文化等資源。×
改:融通古今中外各種資源,要把握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外優秀文化等資源。
21、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腐朽文化,堅決抵制、依法取締落后文化。×
改: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堅決抵制、依法取締腐朽文化。
22、思想道德修養比科學文化修養更重要。×
改:思想道德修養比科學文化修養都重要。
23、建立健全把經濟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文化創作生產體制機制。×
改:建立健全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文化創作生產體制機制。
24、文化自信就是對全部中華優秀文化的自信。×
改:文化自信就是對全部中華優秀文化的自信,也是對中國歷史發展某一階段優秀文化的自信。
25、優秀文化,引領社會風尚,決定社會發展。×
改:優秀文化,引領社會風尚,促進社會發展。
26、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維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
改:中華民族精神是維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
27、社會主義文化堅持多元指導,突出主流意識。×
改:社會主義文化堅持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突出主流意識。
28、制度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改: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9、當代中國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改:當代中國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自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闻县| 靖安县| 法库县| 巫溪县| 秦安县| 兴城市| 长乐市| 内乡县| 古丈县| 比如县| 隆尧县| 大悟县| 防城港市| 巫溪县| 如东县| 西和县| 柳江县| 莱阳市| 东山县| 成安县| 涟源市| 大同市| 玉龙| 锦州市| 万载县| 麻栗坡县| 宜昌市| 奎屯市| 永康市| 洪雅县| 阿勒泰市| 舞阳县| 盐源县| 金平| 昌黎县| 民丰县| 潼关县| 五原县| 枞阳县| 新蔡县| 行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