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4.1 海拔最高的牧區【基礎鞏固】1.這里有綿延的雪山、無邊的草原、成群的牦牛、機警的羚羊、湛藍的天空,這里也是我國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這一地區是 ( )A.青藏地區 B.西北地區C.南方地區 D.北方地區2.在青藏牧區,成群結隊的牦牛、藏綿羊和藏山羊已經適應了特殊的高原自然環境。青藏牧區特殊的高原自然環境是指 ( )①高寒 ②缺氧 ③炎熱 ④低氣壓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某旅行團沿世界著名高海拔公路-新藏線219國道旅行,路線如下圖所示。讀圖,完成第3-4題。3.旅行團可以看到沿線景觀變化為( )A.從水鄉風情到冰川廣布B.從肥沃黑土到溝壑縱橫C.從石林廣布到草原遼闊D.從荒漠廣布到雪峰高聳4.旅行團成員行程中可品嘗到的當地特色美食有( )①牦牛干 ②粽子 ③海蠣煎 ④青稞酒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5.下列關于去西藏旅游的四點建議,錯誤的是( )A.高原地區空氣稀薄、缺氧,光照強,可準備氧氣袋、防曬品B.高原地區晝夜溫差大,要帶防寒衣物C.高原地區人煙稀少,生活垃圾可隨手丟棄D.要入鄉隨俗,尊重當地群眾的風俗6.下列關于青藏地區的描述,正確的是( )A.牦牛全都住進了高寒牧區的牲畜棚圈B.藏羚羊體矮身健,被稱為“高原之舟”C.藏袍能很好地適應當地晝夜溫差大的氣候特點D.牧民生活完全依賴國家政策的支持7.川藏鐵路的建設將為西藏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但修建過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難。閱讀下圖,可知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主要有( )①鐵路線經過大面積凍土區域②鐵路沿途山高谷深,地勢起伏大 ③鐵路沿途地震頻發,地質條件復雜 ④鐵路沿途氣候干燥,沙漠廣布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8.讀《青藏地區簡圖》,回答問題。(1)河流A是 ,發源于 省,注入 洋。河流C是 ,注入 洋。(2)鐵路線B是 鐵路南段,連接這條鐵路北段和南段的鐵路樞紐是 。該鐵路的修建結束了 自治區不通鐵路的歷史。(3)該區域有我國最大的咸水湖泊 。【拓展提升】1.青藏地區儲量豐富的清潔能源包括( )A.煤炭、水能、太陽能 B.太陽能、水能、地熱能C.風能、水能、太陽能 D.太陽能、核能、地熱能2.西藏獨特的自然條件,良好的生態環境,孕育了獨具特色的農牧業。閱讀《西藏地區年降水量分布》及乙地地理環境資料,回答問題。平均海拔 4000米以上1月均溫 -16℃--8℃7月均溫 8℃-18℃年日照時數 3000-3200小時年太陽總輻射量 7000-8000兆焦耳/米2主要畜種 牦牛、藏綿羊等(1)據圖概括西藏年降水量分布的特點。(2)據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甲地降水豐沛的主要原因。依據圖表,推測乙地適宜發展的產業,并結合自然條件說明原因。答案【基礎鞏固】1.A 2.B3.D4.B5.C6.C7.A8.(1)瀾滄江 青海 太平 雅魯藏布江 印度(2)青藏 格爾木 西藏(3)青海湖【拓展提升】1.B2.(1)西藏年降水量大致上自西南向東北遞減。(2)甲地受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的影響,帶來大量水汽,降水較多。(3)畜牧業。原因:海拔高,冬冷夏涼,牧草生長;光照時間長,輻射強,晝夜溫差大,牧草營養成分高;獨特的畜種能適應特殊的高原環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