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溫州新希藍聯盟校”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第四次聯考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1.(2019九上·溫州月考)挽聯“廢兩千年帝制,首義歸功先行者;積四十載經驗,遺言啟迪后來人?!备桧灹藢O中山的歷史功績。下列歷史事件與他有關的有( ?。?br/>①建立中國同盟會 ②選為臨時大總統 ③創辦黃埔軍校 ④領導北伐戰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A【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孫中山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他先后組織成立了興中會、中國同盟會,闡發“三民主義”,領導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建立中華民國,后又創建黃埔軍校,但北伐戰爭的總司令是蔣介石,當時孫中山已經去世,據此可排除所有含④的選項。A項①②③與孫中山有關,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孫中山的主要貢獻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孫中山的主要貢獻。2.(2019九上·溫州月考)胡適曾說:“25 年來,只有三個雜志可代表三個時代:一是《時務報》,一是《新民叢報》,一是《新青年報》。”其中《新青年》所創造的“新時代”是指( )A.君主立憲時代 B.民主科學時代C.尊孔復古時代 D.民主共和時代【答案】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改名《新青年》),高舉“民主”和“科學”的大旗,號召青年起來爭取平等自由,以科學的方法認識事物,向傳統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宣戰。所以新文化運動的主題是“民主”“科學”。A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B項民主科學時代是《新青年》所創造的“新時代”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和理解能力。3.(2019九上·溫州月考)民國八年,在北京《晨報》中可能看到的新聞是( )A.北洋政府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B.袁世凱宣布復辟帝制C.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D.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雜志》【答案】A【知識點】辛亥革命;五四運動【解析】【分析】中華民國時期開始用民國紀年,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這一年就是民國元年。由此可知民國八年是公元1919年,結合所學,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并取得了初步的勝利,北洋政府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A項北洋政府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民國八年,在北京《晨報》中可能看到,符合題意;B項袁世凱宣布復辟帝制是在1915年12月,不符合題意;C項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是在1927年,不符合題意;D項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雜志》是在1915年,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民國紀年法、五四運動的相關史實?!懊駠四辍笔墙獯鸨绢}的關鍵。該題首先要將民國紀年轉換成公元紀年,然后明確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就能答題了。4.有一首歌中唱到:“……陜甘軍民傳喜訊,征師勝利到吳起.南北兄弟手攜手,擴大前進根據地。”這一歌詞內容反映的史實是( )A.北伐戰爭,擊潰軍閥 B.會師陜甘,長征勝利C.國共合作,合力抗日 D.渡江戰役,南京解放【答案】B【知識點】紅軍長征【解析】【分析】從材料看出,“陜甘軍民傳喜訊,征師勝利到吳起”,反映的是紅軍在陜北吳起鎮的會師.1935年10月,中央紅軍與陜北紅軍在吳起鎮勝利會師。B項會師陜甘,長征勝利是題干歌詞內容反映的史實,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紅軍長征的史實。5.(2019九上·溫州月考)美國《時代》載:“ 每位關心要聞的讀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戰爭機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個星期之久,它的時間表第一次被中國的戰爭機器粉碎了?!逼渲蟹鬯榱巳毡厩秩A時間表的是( ?。?br/>A.盧溝橋抗戰 B.淞滬會戰 C.太原會戰 D.臺兒莊戰役【答案】B【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解析】【分析】1937年七七事變后,日本侵略軍為了占領中國的經濟中心,迫使國民政府投降,日本于8月13日,又發動八一三事變,中國軍隊奮起反擊,淞滬會戰爆發。11月,上海失陷,淞滬會戰結束。淞滬會戰持續3個月,斃傷日軍4萬多人,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斗志,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AC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淞滬會戰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淞滬會戰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靈活掌握淞滬會戰以及意義。6.(2019九上·溫州月考)下圖所示“戰斗序列”最早可能出現于( ?。?br/>A.1931年 B.1935年 C.1937年 D.1938年【答案】C【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后,在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時刻,國共兩黨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開始全民族抗戰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談判達成協議,工農紅軍改變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朱德任總指揮,彭德懷任副總指揮,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葉挺任軍長,項英任副軍長。AB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1937年最早可能出現圖示“戰斗序列”,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靈活掌握抗日戰爭中的重大事件。7.(2019九上·溫州月考)1947年8月底,毛澤東無比欣喜地說:“我們總算熬出頭了,二十多年來革命一直處于防御地位,自劉鄧南征以后,我們的革命戰爭才在歷史上第-次轉為戰略進攻!”這是因為此時解放軍順利( ?。?br/>A.粉碎了敵人的全面和重點進攻 B.把敵人壓制在交通線和大城市C.實現了挺進中原和反攻的計劃 D.取得了三大戰略性決戰的勝利【答案】C【知識點】內戰的爆發【解析】【分析】據“1947年8月底”“我們總算熬出頭了,二十多年來革命一直處于防御地位,自劉鄧南征以后,我們的革命戰爭才在歷史上第一次轉為戰略進攻!”這是因為此時解放軍已順利實現了挺進中原和反攻的計劃。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千里躍進大別山,開辟了大別山根據地,牽制了國民黨軍隊,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也標志著解放戰爭由戰略防御轉向戰略進攻。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實現了挺進中原和反攻的計劃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相關史實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相關史實。8.(2019九上·溫州月考)1948年底,著名建筑學大師梁思成先生寫信給中共中央,提出盡可能保護中華民族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如故宮、頤和園等,這與當時正在進行的哪一戰役有直接關系( )A.平津戰役 B.遼沈戰役 C.淮海戰役 D.渡江戰役【答案】A【知識點】三大戰役【解析】【分析】根據題干“1948年底,著名建筑學大師梁思成先生寫信給中共中央,提出盡可能保護中華民族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如故宮、頤和園、雍和宮等?!备鶕WR判斷文化古跡在北京,所以與此相關是1948年11月—1949年1月的平津戰役。平津戰役中國民黨將領傅作義接受和平改編。北平宣告和平解放,使文化古都北京免受戰火的破壞。A項平津戰役與題干描述有直接關系,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描述沒有直接關系,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平津戰役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準確理解和把握平津戰役的相關知識。9.(2019九上·溫州月考)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共中央機關所在地因革命形勢的發展變化幾經轉移。下列按轉 移順序先后排列正確的一組是( ?。?br/>A.上海、西柏坡、瑞金、延安、北平B.上海、延安、瑞金、西柏坡、北平C.上海、西柏坡、延安、瑞金、北平D.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答案】D【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解析】【分析】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共中央機關所在地在上海;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共中央機關所在地在瑞金;抗日戰爭時期,中共中央機關所在地在延安;解放戰爭時期,中共中央機關所在地在西柏坡;北平和平解放后,中共中央機關遷往北平。因此按轉移順序先后排列正確的一組是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ABC三項排列錯誤,不符合題意;D項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排列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共產黨成立、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及學生識記歷史知識的能力。題目設計注重基礎性,在掌握課本知識的基礎上,依據題干進入深入分析即得出答案。10.(2019九上·溫州月考)二戰后期,某次國際會議的宣言:“日本竊取于中國的領土,如東北、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痹摃h召開地點是在右圖中的( ?。?br/>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B【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1943年11月,為了協調行動,盡快打敗法西斯,中、美、英三國在開羅召開會議。最終通過了《開羅宣言》,明確要求:“日本所竊取的中國領土,如東北、臺灣和澎湖列島等,必須歸還中國”。B項②是開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開羅宣言》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圖能力。要求具備識記能力和識圖能力。二、非選擇題11.(2019九上·溫州月考)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國共兩黨關系的發展演變,影響著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國共兩黨關系示意圖材料二:①黃埔軍校的創辦,是國共合作的產物,它為國共兩黨培養了許多軍事將領和軍事骨干,為東征、北伐戰爭和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重要貢獻。——姜廷玉(軍事博物館研究員)②……特別是蔣介石發動的對紅軍的幾次“圍剿”,既給中國人民帶來無窮災難,又給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以可乘之機。——摘編自《內戰百科》③四萬萬同胞,同仇敵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堅不可摧的長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力量抗擊大部分日軍和幾乎全部偽軍。國民黨愛國將士也在正面戰場英勇抗擊日軍。——人民日報社論《和平與正義是不可戰勝的》④國共談判,不只是國共兩黨的問題,而是全中國人民的問題,是中國走民主道路呢,還是相反的問題。因為是兩種不同的政治主張之爭,困難是一定會有的:對于許多的不同看法,也是由此而來。但我們必須用一切力量來我服這此事困難。——1945年10月1日《新華日報》(1)運用所學知識,描述“B”到“C"時期國共兩黨的關系有何變化,并分析產生這一變化的原因。(2)材料二④中所講的國共談判是指哪一歷史事件,此次談判達成了什么成果?(3)有人認為國共兩黨關系是“合則兩利,分則兩傷”,請你綜合上述所有材料對這一觀點進行論證。【答案】(1)兩黨由敵對轉為合作。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民族危機更加深重(2)重慶談判,簽訂《雙十協定》(《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3)1924年至1927年期間,國共展開第一次合作,創立黃埔軍校,進行北伐戰爭,基本消滅了北洋軍閥。1927年蔣介石等人發動反革命政變,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國民黨對農村革命根據地進行多次“圍剿”,不僅紅軍損失嚴重被迫長征,同時也給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以可趁之機。 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國共進行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現全民族抗戰,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和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相互配合作戰,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1946年,蔣介石蓄意挑起內戰,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3年多的解放戰爭,推翻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取得解放戰爭的勝利。但國共內戰也造成了臺灣與大陸至今未統一。所以,歷史證明了國共兩黨的關系是“合則兩利,分則兩傷”。【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內戰的爆發【解析】【分析】(1)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使國共合作破裂;1937年9月,國民黨公布了共產黨遞交的國共合作宣言,蔣介石發表談話,承認中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的實現。七七事變,日軍全面侵華,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中日矛盾已上升為中國國內的主要矛盾,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打敗日本侵略者,國共再度合作。(2)根據材料二④中的“國共談判……而是全中國人民的問題,是中國走民主道路……”,聯系所學知識,抗日戰爭勝利后,全國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在美國的積極支持下,陰謀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為了進一步贏得準備內戰的時間和欺騙人民,蔣介石三次電邀毛澤東赴重慶商談國內和平問題;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陰謀,1945年8月,毛澤東在周恩來等人陪同下,到達重慶同國民黨進行談判。經過40多天的艱苦談判,10月10日,國民黨被迫同中國共產黨正式簽署國共雙方代表《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也就是著名的《雙十協定》。(3)結合兩次國共合作,從兩黨“臺則兩利,分則兩傷”角度進行分析。如∶第一次國共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發動北伐戰爭,一度勝利進軍,基本消滅了北洋軍閥,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封建統治,推動了中國革命發展;第二次國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和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相互配合同仇敵愾,取得了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反抗外來侵略斗爭中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覺醒和民族團結的偉大力量。分則害︰第一次國共分裂,宣告國民革命運動失敗,陷入長達十年的“圍剿”與“反圍剿”的斗爭,雙方傷亡慘重,還給日本人以可乘之機先后發動了對中國的局部侵略和全面侵略,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機;第二次國共分裂,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最后造成大陸海峽兩岸長期分裂對峙的局面,不利于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故答案為:(1)兩黨由敵對轉為合作。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民族危機更加深重。(2)重慶談判,簽訂《雙十協定》(《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3)1924年至1927年期間,國共展開第一次合作,創立黃埔軍校,進行北伐戰爭,基本消滅了北洋軍閥。1927年蔣介石等人發動反革命政變,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國民黨對農村革命根據地進行多次“圍剿”,不僅紅軍損失嚴重被迫長征,同時也給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以可趁之機。 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國共進行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現全民族抗戰,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和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相互配合作戰,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1946年,蔣介石蓄意挑起內戰,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3年多的解放戰爭,推翻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取得解放戰爭的勝利。但國共內戰也造成了臺灣與大陸至今未統一。所以,歷史證明了國共兩黨的關系是“合則兩利,分則兩傷”。【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歷史圖表和文字材料為背景,考查國共兩次合作及其取得的成果及學生的識記能力,掌握國共兩次合作及其取得的成果。12.(2019九上·溫州月考)為慶祝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的召開,某校九(1)班同學搜集到以下“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歷史時期”三個板塊的資料,準備用于刊出黑板報,需要你幫忙,完成答疑解感。[黨的會議] ①開天辟地 ②提出政權是槍桿子中取得的 ③生死攸關 ④黨的工作重心轉移 [黨的作用] ①推動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②領導八路軍、新四軍,擔負敵后戰場的作戰任務; ③平型關戰役、百團大戰等[黨的偉業] 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進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奮戰,開創了中國特色革命道路,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 ——摘自習近平總書記的《十九大報告》(1)[黨的會議]關鍵詞 開天辟地 槍桿子出政權 生死攸關 工作重心轉移會議名稱 中共一大 ① 遵義會議 ②(2) [黨的作用]:這則材料體現了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哪個時期的作為?在這個時期中國共產黨起著怎樣的作用?(3)[黨的偉業]:請認真閱讀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你是如何理解“新紀元”?【答案】(1)①八七會議 ②七屆二中全會(2)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抗日到底,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3)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與社會主義的力量。【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1)1927年在漢口召開的八七會議,通過了土地革命、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決定舉行秋收起義。毛澤東在會議上提出“政權是由槍桿中取得”的著名論斷。1949年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作出了將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到城市的決定。(2)結合“統一戰線”“八路軍”“新四軍”等可以判斷三則資料共同證明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抗日戰爭階段,這個階段中國共產黨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3)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故答案為:(1)①八七會議;②七屆二中全會。(2)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抗日到底,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3)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與社會主義的力量。【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八七會議、七屆二中全會、抗日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3.(2019九上·溫州月考)歷史漫畫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強烈的諷刺性和幽默性。它生動活潑、寓意深遠,是一種特別的表述歷史信息的方式。分析材料,回答問題圖①說明:“牙醫” 希特勒,對著座位上僅剩下的一個病人(英國)喊道:下一個!墻上的帽子上寫著波蘭、丹麥、挪威、比利時、法國……最后一頂帽子是英國。(1)圖1中“患者”英國和法國之所以淪為畫中的下場,與其在外交上對法西斯國家推行的什么政策有關?將該政策推向頂峰的事件是什么?(2)列舉圖2中“煙斗”代表的國家在二戰中的主要戰役一例,并說明其影響。(3)你如何理解圖2“雪茄+長煙嘴+煙斗=V”的寓意?并請列舉-則史例說明。【答案】(1)綏靖政策,簽訂《慕尼黑協定》(2)例1:莫斯科保衛戰,使德國陸軍在二戰中遭到第一次重大失敗,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例2: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是蘇德戰爭的根本轉折點,也是二戰的的重要轉折點。(3)美英蘇三國建立反法西斯同盟(或三國聯合反法西斯),促進了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到來。史例1:1942年,美英蘇等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史例2:1944年,盟軍成功進行諾曼底登陸,德國東西陷入兩個戰場的夾擊之中,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史例3:三國召開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加強三國軍事政治合作,促進了勝利的到來。【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戰的轉折;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1中“患者”英國和法國之所以淪為漫畫中的下場,與其在外交上對法西斯國家推行姑息縱容、妥協退讓的綏靖政策有關。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國政府的首腦在德國的慕尼黑簽訂《慕尼黑協定》,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10天之內把蘇臺德等地割讓給德國。這個事件將綏靖政策推向頂峰。(2)雅爾塔會議的三巨頭丘吉爾羅斯福、斯大林,因此“煙斗”代表斯大林。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國向蘇聯發動了全面進攻,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按照預定的“巴巴羅薩計劃”,德軍兵分三路進攻蘇聯,在斯大林的親自指揮下,蘇聯軍民浴血奮戰,最終取得了莫斯科包圍戰的勝利,打破了希特勒吹噓的德軍“天下無敵”的神話。1942年7月,德軍開始集中量進攻斯大林格勒,舉世聞名的斯大林格勒會戰由此開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會戰以蘇軍的勝利宣告結束;從此,蘇軍開始了全線反攻;這次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關鍵性戰役,極大地消耗了德軍的有生力量,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是蘇德戰場根本轉折的開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3)由漫畫可知,“煙斗”代表斯大林、“雪茄”代表丘吉爾、“長煙嘴”代表羅斯福,所以“雪茄+長煙嘴+煙斗”寓意為丘吉爾、羅斯福與斯大林或英美蘇三國結成反法西斯聯盟或英美蘇三國聯合反法西斯。“V”是勝利的意義,“V的寓意是取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1942年1月1日,中、美、蘇、英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形成后,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國家在軍事上相互配合,共同打擊法西斯,典型事例有︰諾曼底登陸戰,開辟第二戰場,盟軍夾擊法西斯德國等。故答案為:(1)綏靖政策,簽訂《慕尼黑協定》。(2)例1:莫斯科保衛戰,使德國陸軍在二戰中遭到第一次重大失敗,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例2: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是蘇德戰爭的根本轉折點,也是二戰的的重要轉折點。(3)美英蘇三國建立反法西斯同盟(或三國聯合反法西斯),促進了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到來。史例1:1942年,美英蘇等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史例2:1944年,盟軍成功進行諾曼底登陸,德國東西陷入兩個戰場的夾擊之中,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史例3:三國召開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加強三國軍事政治合作,促進了勝利的到來。【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綏靖政策和慕尼黑會議、二戰的重要戰役、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等相關史實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綏靖政策和慕尼黑會議、二戰的重要戰役、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等相關史實。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溫州新希藍聯盟?!?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第四次聯考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1.(2019九上·溫州月考)挽聯“廢兩千年帝制,首義歸功先行者;積四十載經驗,遺言啟迪后來人。”歌頌了孫中山的歷史功績。下列歷史事件與他有關的有( ?。?br/>①建立中國同盟會 ②選為臨時大總統 ③創辦黃埔軍校 ④領導北伐戰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2019九上·溫州月考)胡適曾說:“25 年來,只有三個雜志可代表三個時代:一是《時務報》,一是《新民叢報》,一是《新青年報》?!逼渲小缎虑嗄辍匪鶆撛斓摹靶聲r代”是指( ?。?br/>A.君主立憲時代 B.民主科學時代C.尊孔復古時代 D.民主共和時代3.(2019九上·溫州月考)民國八年,在北京《晨報》中可能看到的新聞是( ?。?br/>A.北洋政府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B.袁世凱宣布復辟帝制C.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D.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雜志》4.有一首歌中唱到:“……陜甘軍民傳喜訊,征師勝利到吳起.南北兄弟手攜手,擴大前進根據地?!边@一歌詞內容反映的史實是( )A.北伐戰爭,擊潰軍閥 B.會師陜甘,長征勝利C.國共合作,合力抗日 D.渡江戰役,南京解放5.(2019九上·溫州月考)美國《時代》載:“ 每位關心要聞的讀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戰爭機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個星期之久,它的時間表第一次被中國的戰爭機器粉碎了?!逼渲蟹鬯榱巳毡厩秩A時間表的是( ?。?br/>A.盧溝橋抗戰 B.淞滬會戰 C.太原會戰 D.臺兒莊戰役6.(2019九上·溫州月考)下圖所示“戰斗序列”最早可能出現于( ?。?br/>A.1931年 B.1935年 C.1937年 D.1938年7.(2019九上·溫州月考)1947年8月底,毛澤東無比欣喜地說:“我們總算熬出頭了,二十多年來革命一直處于防御地位,自劉鄧南征以后,我們的革命戰爭才在歷史上第-次轉為戰略進攻!”這是因為此時解放軍順利( ?。?br/>A.粉碎了敵人的全面和重點進攻 B.把敵人壓制在交通線和大城市C.實現了挺進中原和反攻的計劃 D.取得了三大戰略性決戰的勝利8.(2019九上·溫州月考)1948年底,著名建筑學大師梁思成先生寫信給中共中央,提出盡可能保護中華民族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如故宮、頤和園等,這與當時正在進行的哪一戰役有直接關系( ?。?br/>A.平津戰役 B.遼沈戰役 C.淮海戰役 D.渡江戰役9.(2019九上·溫州月考)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共中央機關所在地因革命形勢的發展變化幾經轉移。下列按轉 移順序先后排列正確的一組是( ?。?br/>A.上海、西柏坡、瑞金、延安、北平B.上海、延安、瑞金、西柏坡、北平C.上海、西柏坡、延安、瑞金、北平D.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10.(2019九上·溫州月考)二戰后期,某次國際會議的宣言:“日本竊取于中國的領土,如東北、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痹摃h召開地點是在右圖中的( ?。?br/>A.① B.② C.③ D.④二、非選擇題11.(2019九上·溫州月考)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國共兩黨關系的發展演變,影響著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國共兩黨關系示意圖材料二:①黃埔軍校的創辦,是國共合作的產物,它為國共兩黨培養了許多軍事將領和軍事骨干,為東征、北伐戰爭和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重要貢獻。——姜廷玉(軍事博物館研究員)②……特別是蔣介石發動的對紅軍的幾次“圍剿”,既給中國人民帶來無窮災難,又給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以可乘之機。——摘編自《內戰百科》③四萬萬同胞,同仇敵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堅不可摧的長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力量抗擊大部分日軍和幾乎全部偽軍。國民黨愛國將士也在正面戰場英勇抗擊日軍。——人民日報社論《和平與正義是不可戰勝的》④國共談判,不只是國共兩黨的問題,而是全中國人民的問題,是中國走民主道路呢,還是相反的問題。因為是兩種不同的政治主張之爭,困難是一定會有的:對于許多的不同看法,也是由此而來。但我們必須用一切力量來我服這此事困難。——1945年10月1日《新華日報》(1)運用所學知識,描述“B”到“C"時期國共兩黨的關系有何變化,并分析產生這一變化的原因。(2)材料二④中所講的國共談判是指哪一歷史事件,此次談判達成了什么成果?(3)有人認為國共兩黨關系是“合則兩利,分則兩傷”,請你綜合上述所有材料對這一觀點進行論證。12.(2019九上·溫州月考)為慶祝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的召開,某校九(1)班同學搜集到以下“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歷史時期”三個板塊的資料,準備用于刊出黑板報,需要你幫忙,完成答疑解感。[黨的會議] ①開天辟地 ②提出政權是槍桿子中取得的 ③生死攸關 ④黨的工作重心轉移 [黨的作用] ①推動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②領導八路軍、新四軍,擔負敵后戰場的作戰任務; ③平型關戰役、百團大戰等[黨的偉業] 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進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奮戰,開創了中國特色革命道路,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 ——摘自習近平總書記的《十九大報告》(1)[黨的會議]關鍵詞 開天辟地 槍桿子出政權 生死攸關 工作重心轉移會議名稱 中共一大 ① 遵義會議 ②(2) [黨的作用]:這則材料體現了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哪個時期的作為?在這個時期中國共產黨起著怎樣的作用?(3)[黨的偉業]:請認真閱讀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你是如何理解“新紀元”?13.(2019九上·溫州月考)歷史漫畫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強烈的諷刺性和幽默性。它生動活潑、寓意深遠,是一種特別的表述歷史信息的方式。分析材料,回答問題圖①說明:“牙醫” 希特勒,對著座位上僅剩下的一個病人(英國)喊道:下一個!墻上的帽子上寫著波蘭、丹麥、挪威、比利時、法國……最后一頂帽子是英國。(1)圖1中“患者”英國和法國之所以淪為畫中的下場,與其在外交上對法西斯國家推行的什么政策有關?將該政策推向頂峰的事件是什么?(2)列舉圖2中“煙斗”代表的國家在二戰中的主要戰役一例,并說明其影響。(3)你如何理解圖2“雪茄+長煙嘴+煙斗=V”的寓意?并請列舉-則史例說明。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孫中山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他先后組織成立了興中會、中國同盟會,闡發“三民主義”,領導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建立中華民國,后又創建黃埔軍校,但北伐戰爭的總司令是蔣介石,當時孫中山已經去世,據此可排除所有含④的選項。A項①②③與孫中山有關,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孫中山的主要貢獻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孫中山的主要貢獻。2.【答案】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改名《新青年》),高舉“民主”和“科學”的大旗,號召青年起來爭取平等自由,以科學的方法認識事物,向傳統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宣戰。所以新文化運動的主題是“民主”“科學”。A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B項民主科學時代是《新青年》所創造的“新時代”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和理解能力。3.【答案】A【知識點】辛亥革命;五四運動【解析】【分析】中華民國時期開始用民國紀年,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這一年就是民國元年。由此可知民國八年是公元1919年,結合所學,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并取得了初步的勝利,北洋政府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A項北洋政府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民國八年,在北京《晨報》中可能看到,符合題意;B項袁世凱宣布復辟帝制是在1915年12月,不符合題意;C項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是在1927年,不符合題意;D項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雜志》是在1915年,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民國紀年法、五四運動的相關史實。“民國八年”是解答本題的關鍵。該題首先要將民國紀年轉換成公元紀年,然后明確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就能答題了。4.【答案】B【知識點】紅軍長征【解析】【分析】從材料看出,“陜甘軍民傳喜訊,征師勝利到吳起”,反映的是紅軍在陜北吳起鎮的會師.1935年10月,中央紅軍與陜北紅軍在吳起鎮勝利會師。B項會師陜甘,長征勝利是題干歌詞內容反映的史實,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紅軍長征的史實。5.【答案】B【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解析】【分析】1937年七七事變后,日本侵略軍為了占領中國的經濟中心,迫使國民政府投降,日本于8月13日,又發動八一三事變,中國軍隊奮起反擊,淞滬會戰爆發。11月,上海失陷,淞滬會戰結束。淞滬會戰持續3個月,斃傷日軍4萬多人,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斗志,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AC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淞滬會戰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淞滬會戰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靈活掌握淞滬會戰以及意義。6.【答案】C【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后,在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時刻,國共兩黨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開始全民族抗戰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談判達成協議,工農紅軍改變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朱德任總指揮,彭德懷任副總指揮,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葉挺任軍長,項英任副軍長。AB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1937年最早可能出現圖示“戰斗序列”,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靈活掌握抗日戰爭中的重大事件。7.【答案】C【知識點】內戰的爆發【解析】【分析】據“1947年8月底”“我們總算熬出頭了,二十多年來革命一直處于防御地位,自劉鄧南征以后,我們的革命戰爭才在歷史上第一次轉為戰略進攻!”這是因為此時解放軍已順利實現了挺進中原和反攻的計劃。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千里躍進大別山,開辟了大別山根據地,牽制了國民黨軍隊,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也標志著解放戰爭由戰略防御轉向戰略進攻。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實現了挺進中原和反攻的計劃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相關史實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相關史實。8.【答案】A【知識點】三大戰役【解析】【分析】根據題干“1948年底,著名建筑學大師梁思成先生寫信給中共中央,提出盡可能保護中華民族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如故宮、頤和園、雍和宮等。”根據常識判斷文化古跡在北京,所以與此相關是1948年11月—1949年1月的平津戰役。平津戰役中國民黨將領傅作義接受和平改編。北平宣告和平解放,使文化古都北京免受戰火的破壞。A項平津戰役與題干描述有直接關系,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描述沒有直接關系,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平津戰役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準確理解和把握平津戰役的相關知識。9.【答案】D【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解析】【分析】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共中央機關所在地在上海;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共中央機關所在地在瑞金;抗日戰爭時期,中共中央機關所在地在延安;解放戰爭時期,中共中央機關所在地在西柏坡;北平和平解放后,中共中央機關遷往北平。因此按轉移順序先后排列正確的一組是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ABC三項排列錯誤,不符合題意;D項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排列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共產黨成立、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及學生識記歷史知識的能力。題目設計注重基礎性,在掌握課本知識的基礎上,依據題干進入深入分析即得出答案。10.【答案】B【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1943年11月,為了協調行動,盡快打敗法西斯,中、美、英三國在開羅召開會議。最終通過了《開羅宣言》,明確要求:“日本所竊取的中國領土,如東北、臺灣和澎湖列島等,必須歸還中國”。B項②是開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開羅宣言》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圖能力。要求具備識記能力和識圖能力。11.【答案】(1)兩黨由敵對轉為合作。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民族危機更加深重(2)重慶談判,簽訂《雙十協定》(《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3)1924年至1927年期間,國共展開第一次合作,創立黃埔軍校,進行北伐戰爭,基本消滅了北洋軍閥。1927年蔣介石等人發動反革命政變,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國民黨對農村革命根據地進行多次“圍剿”,不僅紅軍損失嚴重被迫長征,同時也給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以可趁之機。 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國共進行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現全民族抗戰,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和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相互配合作戰,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1946年,蔣介石蓄意挑起內戰,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3年多的解放戰爭,推翻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取得解放戰爭的勝利。但國共內戰也造成了臺灣與大陸至今未統一。所以,歷史證明了國共兩黨的關系是“合則兩利,分則兩傷”。【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內戰的爆發【解析】【分析】(1)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使國共合作破裂;1937年9月,國民黨公布了共產黨遞交的國共合作宣言,蔣介石發表談話,承認中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的實現。七七事變,日軍全面侵華,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中日矛盾已上升為中國國內的主要矛盾,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打敗日本侵略者,國共再度合作。(2)根據材料二④中的“國共談判……而是全中國人民的問題,是中國走民主道路……”,聯系所學知識,抗日戰爭勝利后,全國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在美國的積極支持下,陰謀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為了進一步贏得準備內戰的時間和欺騙人民,蔣介石三次電邀毛澤東赴重慶商談國內和平問題;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陰謀,1945年8月,毛澤東在周恩來等人陪同下,到達重慶同國民黨進行談判。經過40多天的艱苦談判,10月10日,國民黨被迫同中國共產黨正式簽署國共雙方代表《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也就是著名的《雙十協定》。(3)結合兩次國共合作,從兩黨“臺則兩利,分則兩傷”角度進行分析。如∶第一次國共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發動北伐戰爭,一度勝利進軍,基本消滅了北洋軍閥,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封建統治,推動了中國革命發展;第二次國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和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相互配合同仇敵愾,取得了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反抗外來侵略斗爭中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覺醒和民族團結的偉大力量。分則害︰第一次國共分裂,宣告國民革命運動失敗,陷入長達十年的“圍剿”與“反圍剿”的斗爭,雙方傷亡慘重,還給日本人以可乘之機先后發動了對中國的局部侵略和全面侵略,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機;第二次國共分裂,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最后造成大陸海峽兩岸長期分裂對峙的局面,不利于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故答案為:(1)兩黨由敵對轉為合作。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民族危機更加深重。(2)重慶談判,簽訂《雙十協定》(《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3)1924年至1927年期間,國共展開第一次合作,創立黃埔軍校,進行北伐戰爭,基本消滅了北洋軍閥。1927年蔣介石等人發動反革命政變,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國民黨對農村革命根據地進行多次“圍剿”,不僅紅軍損失嚴重被迫長征,同時也給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以可趁之機。 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國共進行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現全民族抗戰,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和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相互配合作戰,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1946年,蔣介石蓄意挑起內戰,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3年多的解放戰爭,推翻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取得解放戰爭的勝利。但國共內戰也造成了臺灣與大陸至今未統一。所以,歷史證明了國共兩黨的關系是“合則兩利,分則兩傷”。【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歷史圖表和文字材料為背景,考查國共兩次合作及其取得的成果及學生的識記能力,掌握國共兩次合作及其取得的成果。12.【答案】(1)①八七會議 ②七屆二中全會(2)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抗日到底,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3)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與社會主義的力量。【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1)1927年在漢口召開的八七會議,通過了土地革命、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決定舉行秋收起義。毛澤東在會議上提出“政權是由槍桿中取得”的著名論斷。1949年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作出了將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到城市的決定。(2)結合“統一戰線”“八路軍”“新四軍”等可以判斷三則資料共同證明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抗日戰爭階段,這個階段中國共產黨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3)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故答案為:(1)①八七會議;②七屆二中全會。(2)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抗日到底,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3)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與社會主義的力量。【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八七會議、七屆二中全會、抗日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3.【答案】(1)綏靖政策,簽訂《慕尼黑協定》(2)例1:莫斯科保衛戰,使德國陸軍在二戰中遭到第一次重大失敗,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例2: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是蘇德戰爭的根本轉折點,也是二戰的的重要轉折點。(3)美英蘇三國建立反法西斯同盟(或三國聯合反法西斯),促進了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到來。史例1:1942年,美英蘇等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史例2:1944年,盟軍成功進行諾曼底登陸,德國東西陷入兩個戰場的夾擊之中,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史例3:三國召開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加強三國軍事政治合作,促進了勝利的到來。【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戰的轉折;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1中“患者”英國和法國之所以淪為漫畫中的下場,與其在外交上對法西斯國家推行姑息縱容、妥協退讓的綏靖政策有關。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國政府的首腦在德國的慕尼黑簽訂《慕尼黑協定》,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10天之內把蘇臺德等地割讓給德國。這個事件將綏靖政策推向頂峰。(2)雅爾塔會議的三巨頭丘吉爾羅斯福、斯大林,因此“煙斗”代表斯大林。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國向蘇聯發動了全面進攻,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按照預定的“巴巴羅薩計劃”,德軍兵分三路進攻蘇聯,在斯大林的親自指揮下,蘇聯軍民浴血奮戰,最終取得了莫斯科包圍戰的勝利,打破了希特勒吹噓的德軍“天下無敵”的神話。1942年7月,德軍開始集中量進攻斯大林格勒,舉世聞名的斯大林格勒會戰由此開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會戰以蘇軍的勝利宣告結束;從此,蘇軍開始了全線反攻;這次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關鍵性戰役,極大地消耗了德軍的有生力量,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是蘇德戰場根本轉折的開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3)由漫畫可知,“煙斗”代表斯大林、“雪茄”代表丘吉爾、“長煙嘴”代表羅斯福,所以“雪茄+長煙嘴+煙斗”寓意為丘吉爾、羅斯福與斯大林或英美蘇三國結成反法西斯聯盟或英美蘇三國聯合反法西斯?!癡”是勝利的意義,“V的寓意是取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1942年1月1日,中、美、蘇、英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形成后,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國家在軍事上相互配合,共同打擊法西斯,典型事例有︰諾曼底登陸戰,開辟第二戰場,盟軍夾擊法西斯德國等。故答案為:(1)綏靖政策,簽訂《慕尼黑協定》。(2)例1:莫斯科保衛戰,使德國陸軍在二戰中遭到第一次重大失敗,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例2: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是蘇德戰爭的根本轉折點,也是二戰的的重要轉折點。(3)美英蘇三國建立反法西斯同盟(或三國聯合反法西斯),促進了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到來。史例1:1942年,美英蘇等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史例2:1944年,盟軍成功進行諾曼底登陸,德國東西陷入兩個戰場的夾擊之中,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史例3:三國召開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加強三國軍事政治合作,促進了勝利的到來。【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綏靖政策和慕尼黑會議、二戰的重要戰役、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等相關史實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綏靖政策和慕尼黑會議、二戰的重要戰役、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等相關史實。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溫州新希藍聯盟?!?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第四次聯考試卷(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溫州新希藍聯盟?!?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第四次聯考試卷(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