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第7課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第二單元 夏商周時期: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因孔子編訂的編年體史書《春秋》而得名一般是指因西漢劉向整理校訂《戰國策》一書而得名請你來判斷:請根據戰國時期墓葬的隨葬品數量判斷墓葬主人的身份。天子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隨葬品九鼎八簋湖北隨州出土的銅冰鑒戰國時期貴族使用的青銅冰酒器,中間有夾層,可放冰塊。主人身份曾侯乙一、戰國七雄諸侯用九鼎,說明了什么?分封制崩潰一、戰國七雄時期 春秋 戰國政治體制(分封制) 瓦解 舊制崩潰,新制正形成生產力(鐵犁牛耕) 出現 進一步推廣戰爭性質 爭霸 對土地的爭奪和控制一、戰國七雄任務一:對比春秋至戰國時期形勢圖,概括大國形勢有什么變化?從戰國形勢圖中還可以獲得哪些信息?春秋爭霸形勢圖戰國形勢圖三家分晉戰國七雄一、戰國七雄戰國形勢圖戰國形勢圖任務一:對比春秋至戰國時期形勢圖,概括大國形勢有什么變化?從戰國形勢圖中還可以獲得哪些信息?桂陵之戰馬陵之戰戰爭頻發各國關系緊張游牧民族侵擾長平之戰材料研讀:(春秋時期)大戰用兵不過萬人左右,一二日即決出勝負。——張帆《中國古代簡史》(戰國時期各國)能具數十萬之兵,曠日持久者數歲。——《戰國策·趙策三》根據上述,概括戰國時期戰爭的特點。規模大參戰兵力多交戰范圍廣持續時間長一、戰國七雄嵌錯宴樂攻戰紋銅壺壺身第三層,描繪的是戰國時期水陸攻戰的場景,他們手里拿著戈、矛、劍等各種兵器奮力廝殺;左邊部分架梯攻城,有的人頭都被砍落下來,右邊部分為水戰情景,人們手持長戈、長矛,船頭兩人正在奮力廝殺,整個戰爭場面十分激烈。秦國趙國白起廉頗 趙括趙括一、戰國七雄長平之戰紙上談兵戰國七雄實力排名二、商鞅變法西陲小國,諸侯卑秦,孝公繼位,圖強改革。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魏國李悝變法秦國二、商鞅變法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僇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為私斗者,各以輕重被刑大小。集小(都)鄉邑聚為縣,(國君)置令,丞。令民為什伍而相收司、連坐,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不告奸者與降敵同罰。任務二:1. 研讀材料,說說商鞅是怎樣推行改革的?2. 將教材P35《商鞅變法內容》與左側措施對應,簡要分析影響。材料研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戰國策·秦策一》公平無私,嚴格執法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廢除井田制嚴明法度,禁止私斗鼓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實行連坐,改革戶籍制度,加強對人民的管理獎勵軍功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二、商鞅變法變法內容(1)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3)改革戶籍制度,加強對人民的管理。(4)嚴明法度,禁止私斗。(1)廢除井田制,允許土地買賣(2)鼓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統一度量衡政治經濟軍事獎勵軍功,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并賞賜土地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損害了舊貴族的利益確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最能體現變法性質(一次徹底的封建性質的改革);有利于地主階級統治提高軍隊戰斗力-強兵提高農民積極性-富國二、商鞅變法中國三千年的歷史可分為部落制、封建制和郡縣制三個階段,商鞅之后,幾無大變。甚至一直到今天,中國的省市縣治理模式任然沒跳出其藩籬。 ——唐德剛先生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戰國形勢圖任務三:1. 觀看視頻,分享你獲取的都江堰的信息。2. 分析都江堰怎樣改變了成都平原的農業生產面貌。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華陽國志·蜀志》①解決了洪水泛濫的問題;②保證了周邊地區的農業灌溉,有利于農業增產。灌溉分洪戰國七雄商鞅變法都江堰秦國完成統一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社會大動蕩政治大變革經濟大發展課堂小結窮則變 變則通 通則久1. 關于春秋時期描述有失準確的是 ( )A. 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有較大發展 B. 開始于平王東遷C. 分封制逐步瓦解,周王室地位衰微 D. 諸侯廢掉周天子,自立霸主2.下列對夏商周時期階段特征的歸納描述,正確的是( )A. 統一國家的建立 B. 繁榮與開放的社會C. 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 D. 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3.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①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階段 ②東周與西周并存,一個在東一個在西③齊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東方大國 ④兼并戰爭是給社會帶來深重的災難,但從客觀上看,有利于統一。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小試牛刀DC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7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pptx 都江堰的由來.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