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3.2 草原風情【基礎鞏固】1.內蒙古草原的氣候類型主要屬于( )A.溫帶季風氣候B.溫帶大陸性氣候C.熱帶草原氣候D.亞熱帶季風氣候2.內蒙古草原應注意防范的環境問題主要是 (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C.山體滑坡 D.泥石流3.如圖所示為我國甲、乙、丙、丁四個地區土地利用情況,其中最有可能位于內蒙古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讀《內蒙古自治區干濕狀況圖》,完成第4-6題。4.內蒙古自治區自東向西年降水量逐漸減少,主要影響因素是( )A.海陸因素B.緯度因素C.地形因素D.人為因素5.內蒙古自治區東西狹長,C→B→A依次出現的自然景觀為( )A.荒漠一草原荒漠一森林草原B.草原荒漠-荒漠-森林草原C.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荒漠D.荒漠-森林草原一草原荒漠6.由圖可知,對內蒙古草原牧草分布影響最大的地理因素是 ( )A.氣溫 B.降水 C.河流 D.土壤7.下列娛樂活動中,會出現在那達慕大會上的是 ( )A.叼羊、賽馬、打腰鼓 B.射箭、唱信天游、摔跤C.賽馬、射箭、摔跤 D.跳竹竿舞、射箭、摔跤8.下列描述中,與內蒙古草原相符的是( )A.蒙古族特色音樂與草原生產生活有關B.牧民一直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C.熱帶草原廣布D.農牧業機械化水平非常高9.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大草原成功著陸的場景令人震撼。飛船選擇在內蒙古草原降落是因為該區域 ( )①經濟落后 ②人煙稀少 ③地形平坦 ④水草肥美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10.“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描述的是( )A.天山牧場 B.澳大利亞牧場C.青藏高原 D.內蒙古草原11.下列關于內蒙古牧民生活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寬大的蒙古袍便于牧民在馬背上活動B.七八月間舉辦那達慕大會C.喜食米飯和面食D.放牧時住在便于拆搭的蒙古包里12.蒙古包是內蒙古草原上牧民的住房。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蒙古包拆裝容易,牧民只需挖坑建墻即可B.適應游牧民族在草原上定居生活的需要C.門方而小,且連地面,塞上的寒風不易侵入D.圓頂減少積雪,下雨時包頂不會積水13.右圖所示為內蒙古地區養羊業“牧區繁殖,農區育肥”生產模式,據此回答問題。(1)由圖可知,畜產品由哪里直接進入市場?(2)該生產模式下,農業區在什么季節向牧區提供牧草?請說明原因。(3)說明內蒙古地區實行這種生產模式的優點。【拓展提升】右圖所示為我國西北地區沙漠、沙地分布及內蒙古自治區某縣人口增長與荒漠化發展統計情況,結合所學知識,完成第1-2題。1.根據圖中信息,判斷該縣荒漠化不斷發展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較少,氣候干旱B.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C.大規模無序濫采礦產D.人口壓力大,過度開墾2.為緩解該縣的荒漠化情況,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利用科技,人工降雨B.大力推廣種植高附加值的經濟作物C.退耕還林,退耕還草D.促進人口流動,輸出與引入相結合答案【基礎鞏固】1.B 2.A 3.B 4.A 5.A 6.B 7.C 8.A 9.C 10.D 11C. 12.C13.(1)灌溉農業區。(2)冬季。因為冬季牧區缺乏飼料。(3)有利于保持農區土壤的肥力,為牧區供應充足的飼料,形成良性循環。牧區因有了充足的飼料,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增強。牧區可以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種植業和畜牧業的規模,適應市場變化。該模式有豐富的農畜產品,吸引農畜產品加工企業落戶。【拓展提升】1.D 2.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