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1.1 紅松之鄉【基礎鞏固】1.下列關于小興安嶺林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有我國最大的天然林區 B.以西為華北平原C.有亞洲最大的紅松原始森林 D.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2.針葉林的樹葉又長又尖,且針葉表面往往有厚角質層,這是為了( )A.減少蒸騰,耐寒抗風 B.散熱,保持水分C.加快新陳代謝 D.防止動物侵害3.紅松又名果松,屬于松科植物,是國家II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它適用于建造建筑、橋梁,制作家具等,這是因為它( )A.材質疏松 B.容易變形C.耐腐蝕能力強 D.木質柔軟4.根據《伊春的氣溫與降水量圖》可知,該地的氣候( )A.夏季炎熱,全年干燥B.冬季寒冷,降水充沛C.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D.全年降水均勻,總體濕潤5. 小興安嶺地區能夠成為紅松之鄉的原因是( )①夏季高溫干燥,能有效降低森林大面積病蟲害的侵擾②降水較多,使紅松生長周期縮短,能較快發育為大樹③冬季寒冷,水分不易蒸發,較濕潤,符合紅松的生長條件 ④所處地形多為海拔150-1500米的坡地,有利于紅松的生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下列適宜作為小興安嶺地區合理經營和管理森林的生產方式有 ( )①開展綠色森林食品加工 ②進行溫室野生菌類栽培 ③發展木材邊角料加工業 ④大規模采伐森林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下圖所示為我國東北地區多年平均雪期(從初雪日到次年終雪日的天數)空間分布情況,據圖完成7-8兩題7.東北地區多年平均雪期的空間分布變化規律是( )A.由東向西雪期變長 B.由南向北雪期變長C.由東向西雪期變短 D.由南向北雪期變短8.東北地區的傳統民居與這一氣候特征相適應的特色是 ( )A.窗戶大 B.墻體薄C.空間大 D.屋頂尖9.歷史上造成小興安嶺地區生態環境破壞的人為因素有 ( )①長期過量開采森林 ②對林區樹木重采輕育③毀滅性挖掘林下藥材 ④森林出現大面積病蟲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讀圖,回答問題。(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A (填山脈名稱)B (填山脈名稱)C (填平原名稱)D (填山脈名稱)(2)紅松主要分布在 (填圖中字母)山區,如以 的方式來采伐紅松木材,就基本不會對紅松林造成不良影響。(3)東北平原東部的降水量與山東省大體相當,在干濕地區的劃分中,東北三省屬于濕潤地區,而山東省主要屬于半濕潤地區,原因是東北三省 。【拓展提升】閱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自小興安嶺國有重點林區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后,地處林區的黑龍江省伊春市開始轉型,積極推動生態建設。經過若干年的努力,小興安嶺原始森林公園呈現出“好山好水好空氣,林海雪原惹人醉”的局面,已成為“林都”伊春的新名片。材料二 2019年,小興安嶺線路入選第三批國家森林步道名單。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將通過多種手段,促進包括森林體驗、森林養生、森林療養、國家森林步道等產業的發展。(1)小興安嶺原始森林公園位于圖中的 (填數字)省。(2)寫出材料一圖中A山脈東、西兩側地形單元的名稱。A山脈還是我國地勢第二級和第三級階梯分界線的一部分,請寫出這條分界線的名稱。(3)當地人們從“砍樹人”變成了“護樹人”后,還設想在保護好小興安嶺的前提下,積極發展綠色森林旅游業。請結合材料,分析這一設想的合理性。答案紅松之鄉【基礎鞏固】1.C 2.A 3.C 4.C 5.D 6.A 7.B 8.D 9.A10.(1)大興安嶺 小興安嶺 東北平原 長白山 松花江 渤海(2)B 模仿森林自然發育過程(3)氣溫低,蒸發量小【拓展提升】(1)①(2)西側:內蒙古高原,東側:東北平原。大興安嶺一太行山脈一巫山一雪峰山。(3)小興安嶺有良好的自然風光,旅游資源豐富;發展綠色森林旅游業保護和利用了森林資源,體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綠色森林旅游業得到國家政策支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