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課題:《 瑤族小長鼓舞 》年級: 三年級 欄目: 舞蹈美育《瑤族小長鼓舞》瑤族小長鼓舞了解背景于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予以保護。過山瑤是擴散最廣的一個支系。廣東的乳源縣是世界過山瑤的故鄉。歷史上的過山瑤“吃盡一山、則移一山”,過山瑤人民就是在長期的遷徙生活中沉淀出獨具特色的民間傳統舞蹈——小長鼓舞。瑤族小長鼓舞瑤族小長鼓舞認識道具瑤族小長鼓舞又稱小花鼓、小番鼓。鼓身長約80公分,鼓身細長,呈兩個喇叭倒接形狀,用泡桐木挖空心制作而成,兩頭鼓面蒙上獸皮,直徑約12公分,鼓身上繪有色彩對比強烈的烏龜背殼紋路(烏龜是瑤族崇拜的神靈之物)和 “狗牙花”裝飾(“狗牙花”是瑤族圖騰崇拜的象征)。小長鼓瑤族小長鼓舞動作學習01體態特點02執 鼓03表現性動作體態要求自然體態,膝蓋微曲。做動作的時候膝蓋要保持有韌性的顫動。01體態特點02執 鼓03表現性動作第一種 : 橫鼓動作要求:左手手掌朝上,握住鼓腰。小長鼓平行于地面。第二種 : 豎鼓動作要求:橫鼓的基礎上,左側鼓面向下轉動90度。小長鼓垂直于地面。第三種 : 斜鼓動作要求:上斜鼓—左側鼓面朝斜上方。下斜鼓—左側鼓面朝斜下方。01體態特點02執 鼓03表現性動作瑤族小長鼓舞有72個動作套路,含24個表現性動作:“轉天轉地、尋屋地、挖屋地、鏟屋地、平屋地、量屋地、墊石腳、砍木、量木、鋸木、背木、架木馬、承木、鑿木、立柱、串方、承低、承高、上梁、拉梁、上八方、安門、安神位、蓋房”。“吃盡一山,則移一山”,瑤民每遷徙到一個地方,就要重新建造木屋,因此翻山越嶺、建造木屋就是瑤族小長鼓舞的重要表現內容。瑤族小長鼓舞尋屋地動作要求:小長鼓呈豎鼓狀態。向旁邁步,并步的同時擊鼓。身體面向斜45度方向。砍木動作要求:小長鼓呈下斜鼓狀態。腳下屈膝向斜前方跳并步。回的時候收回橫鼓。量木動作要求:小長鼓呈橫鼓狀態。腳下屈膝向斜前方跳并步。出收各擊鼓一次。鋸木動作要求:小長鼓呈橫鼓狀態。腳下屈膝向斜前方跳并步。出的高度與耳朵同高。自主編創同學們,請將所學的動作元素自由組合編創成一個完整的舞蹈作品吧!瑤族小長鼓舞知識拓展表演時加背帶,將長鼓橫掛胸腹間,右手以掌擊鼓,左手持竹片,彈擊鼓面。節奏多變,舞蹈動作剛勁有力,腳步多為屈膝半蹲顫動的動律。上身動作有橫擺、繞圓轉肩、撩手、斜前傾蓋鼓等。廣東瑤族傳統舞蹈分:過山瑤小長鼓舞和排瑤大長鼓舞。瑤族大長鼓舞瑤語叫“挨汪嘟”,又稱打橫鼓,因其建在山腰上的村寨房屋是挨家挨戶排排相連的,當地瑤族便自稱“排瑤”。1、瑤族小長鼓舞的道具是以下那個選項?( )A、 B、 C、2、廣東瑤族傳統舞蹈包括:( )。3、世界過山瑤的故鄉是:( )。課堂回顧B小長鼓舞和大長鼓舞廣東乳源縣作業:瑤族小長鼓舞表演通常為二人或四人,或集體以雙人為一組對舞,現已發展獨舞或群舞等,也逐漸從祭拜廳堂、廣場走向舞臺,以不同的表演方式呈現在大眾面前。快快邀請你們的小伙伴來跳瑤族小長鼓舞,豐富我們課上自編舞段的表演形式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