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裝飾色彩》教學設計教材分析一、教學目標1、知道裝飾色彩在生活中和藝術中的應用,了解民間藝術中裝飾色彩的特點和表現方法。2、能力目標:學習和掌握裝飾色彩的用色方法,運用裝飾色彩創作裝飾畫。3、了解色彩的寫實性與裝飾性的區別,在教學體驗中感受裝飾色彩的美感,培養學生熱愛民族藝術的情感。二、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了解民間藝術中裝飾色彩的特點和表現方法。學習和掌握裝飾色彩的用色方式方法,運用裝飾色彩創作裝飾畫。教學難點:裝飾畫的造型突出夸張變形,色彩對比強。教具準備:教學課件、水粉用具、學生優秀作業。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課件展示:出示攝影《耱地》和農民畫《耱地》對比有什么不同?學生說感受揭示課題:裝飾色彩二、新授1、揭示裝飾色彩的特點:在自然的色彩的基礎上經過夸張、概括、提煉、想象等藝術加工、后的色彩。2、師提問:《耱地》、這幅作品運用了哪些顏色,使畫面比自然生活中的場景要美麗得多呢?學生:紅、黃、藍、橙、綠、紫。3、師提問:這些顏色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學生:三原色 三間色 補色4、引導學生說出使用這些顏色給你什么感受?畫家使用三對補色,使色彩產生強烈對比,顏色畫面明快、響亮、艷麗。具有極強的裝飾效果。5、引導學生欣賞民間藝術作品找出運用了哪些補色和給你的感受 學生:討論說出三、深入探究1、出示《臉譜1》師提問:主色調是什么?給你的感受怎樣?學生:綠色感受:色彩對比鮮明2、欣賞民間藝術品師提問:這兩件民間工藝品中除了運用了紅綠、黃橙兩對補色對比之外,還使用了什么顏色?學生:黑白3、討論:如果不使用黑白顏色,畫面效果會怎樣呢?學生討論4、教師利用布老虎演示如果不用黑白兩種顏色會是什么感受師生共同總結:黑色、白色可以增加色彩的純凈、明快之感,使畫面產生了有節奏的韻律之美。5、出示 《臉譜2》師:增加了黑白色, 哪一幅的裝飾效果更強呢?學生:第二幅6、出示民間藝術品讓學生了解裝飾色彩在民間藝術品中的運用(1)《花瓶》陶瓷 (2)《門神》年畫7、出示蒙古服裝讓學生了解裝飾色彩在蒙古族服飾中的運用(1)蒙古族服飾 (2)蒙古族靴子 (3蒙古族頭飾)8、學生作品欣賞四、藝術實踐:請你運用裝飾色彩的規律,為小動物們穿上色彩既鮮艷又和諧的衣服吧!創作要求:1.有主色調。2、色彩對比強烈,要突出主體色彩。3、巧妙使用白色、黑色。五、學生創作、教師輔導六、展評:評價要點:1.作品中運用了哪些補色對比?2.從“畫面主色調的選擇”“色彩對比程度”3、“巧妙運用黑與白”三方面選出你認為最成功的作品,并進行評價和分析。七、小結:今天我們主要學習了裝飾色彩,體會到裝飾色彩是豐富的、熱情的、鮮艷的,生活也是如此,希望同學們用熱情、奔放、艷麗的色彩去點綴精彩人生!八、板書設計裝飾色彩概括自然色彩 提煉 藝術加工想象夸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