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1 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期末教學評價試題歷史與社會(考試時間:90 分鐘; 總分:100 分; 考試形式:閉卷考試)親愛的同學:經過這學期的學習,你一定有許多收獲和感悟,下面就一起來分享你的成果吧!請仔細 審題,書寫規范、美觀,保持卷面整潔。祝你成功!說明: 所有答案均寫在答題卷上。歷史與社會部分(54 分)一、選擇題(本題有 12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24 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春晚舞蹈《只此青綠》生動還原了北宋名畫《千里江山圖》中的秀美風光,激起了人們對“綠水青山”的向往和期盼。打造新時代的“綠水青山”需要 ▲①倡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②全面禁止溫室氣體排放③養成垃圾分類投放的好習慣 ④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意識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讀“我國不同年齡段人口比例變化示意圖”。 在 A 時期,我國的人口特點是 ▲①勞動力資源最為豐富②人口總數量持續下降③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④15 歲以下人口比例下降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我國東、中、西部經濟帶存在明顯的農業結構差異,其最主要影響因素是 ▲A.經濟發展水平不同 B.自然條件不同 C.勞動力素質不同 D.資源配置不同18.椒江章安陳宅村利用當地古鎮文化與楊梅特色,開展“生態+旅游”的農家樂旅游新模式,促進村民增收,走上共富之路。體現了區域經濟發展的原則是 ▲A.因地制宜 B.優勢互補 C.共同富裕 D.可持續發展19.電影《長津湖》以英雄團隊“穿插連”戰斗行動為主線,將抗美援朝精神生動形象地呈現在觀眾面前。這場戰爭其偉大意義在于 ▲①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②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活③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抵御了帝國主義侵略擴張④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對聯反映時代。以下對聯反映的歷史事件,按發生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土地還家山河改,農民翻身做主人 ②食堂巧煮千家飯,公社保暖萬人心③舉國翹盼汽車城,萬人爭看解放牌 ④自主權通富裕路,責任制架幸福橋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③②④ D.③④②①“中共八大的召開、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是八年級某同學學習筆記中的關鍵詞。據此推斷,其學習的主題是 ▲A.救亡圖存 B.政權鞏固 C.艱辛探索 D.建設成就22.1947 年 5 月,中國第一個省級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誕生。從此,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開始在中華大地普遍實施,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這一制度 ▲A.保障了民族地區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力 B.維護了民族自治地方行使高度自治權C.縮小了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差距 D.形成了民族平等團結共同繁榮的關系23.1997 年有這樣的詞句:“龍昂首,英旗撤。存兩制,棋超絕。讓山河更美,國強民悅。”詞句反映的是 ▲A.對外開放 B.香港回歸 C.澳門回歸 D.“九二共識” 24.八年級某同學搜集到“習總書記的國際足跡”為主題的三張照片,說明了 ▲二十國集團峰會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金磚國家峰會A.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成就斐然 B.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已經建立 C.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D.中國已經邁入了經濟發達國家行列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正引導我們走向一個豐衣足食的世界”的是 ▲A.袁隆平 B.錢學森 C.焦裕祿 D.王進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人民對于時間的掌握發生了變化。有這樣的說法:50 年代看太陽,70 年代看掛鐘,80 年代看手表,90 年代后看手機。這反映了 ▲A.我國人民的生活習慣發生了變化 B.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發生了變化C.我國人民的文化素質發生了變化 D.我國人民的消費觀念發生了變化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 3 題,共 30 分)27.(10 分)風沙地里筑起綠色長城,雪域高原增添幸福底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m)那曲海拔示意圖相關鏈接:西藏那曲,平均海拔4500米,曾是全國唯一沒有樹木的城市,土地沙化嚴重。)西藏政區簡圖根據材料一,說說那曲地區“沒有樹木”的自然原因。(2 分)那曲的氣溫與降水量材料二:西藏自治區大力推進國土綠化,那曲作為高海拔植樹造林的試點。先后實施了 “山地造林環境調控技術”與“耐寒樹種篩選研究”等科研項目,成功實現海拔 3900 米以上人工造林零的突破。在幾代人的努力下,那曲地區“長出”綠色奇跡。根據材料二,概括那曲地區“植”綠成功的人文因素。(4 分)材料三:如今的那曲,初步形成了生態種植、生態旅游等多元生態產業體系。沙化土地面積減少 10.07 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 12.31%,天然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提高到 47%,每年的沙塵天氣從上世紀 80 年代的 60 天降至如今的 7 天左右;“村里的苗圃基地育苗,樹苗拿去造林,果樹能夠結果,果園還是景點。”村民們都吃上了“生態飯”,過上了好日子。結合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知識,分析那曲地區堅持綠色發展的意義。(4 分)28.(10 分)鑄就百年輝煌,續寫千秋偉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百年風云】“20 世紀以來的中國若干大事”年代尺指出年代尺中 A、B、C 處的標志性事件。(3 分)【鑄就輝煌】中國入世經歷了一個非常曲折艱難的過程,一直談到 1992 年沒有任何進展……一直到1992 年小平同志南方講話、中共十四大后,入世談判才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因為只有市場經濟才能與 WT0 接軌。——摘編自《從昌黎農家走出的平民部長——訪原國家外經貿部部長石廣生》根據材料,分析推動中國入世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的原因。(4 分)【繼往開來】2021 年 11 月 11 日,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全面總結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堅持中國道路;堅持開拓創新……中國共產黨無愧為偉大光榮正確的黨。綜合上述材料,任選一條歷史經驗,用史實加以論證。(3 分)29.(10 分)外交是國家內政的延續,各國應遵循國際公認的準則。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本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愿與之建立外交關系。——《中共中央文件選集十八》材料一體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奉行怎樣的外交政策?列舉 20 世紀 50 年代新中國的一項外交成就。(3 分)材料二:美國人伊羅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國關于中國與印度的形象》一書,將美國對中國的總體看法分為六個階段:……②輕視階段(1840—1905)……④贊賞階段(1937—1945)……⑥敵對時期(1949— ▲ )。請你為材料二中“敵對時期”填上一個結束時間,并說明理由。(3 分)材料三:2021 年 3 月 18 日至 19 日,在安克雷奇舉行中美高層戰略對話,面對美國對中國內政的無端干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表示: “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的同我們講話!”這是 40 年來中國對美國最強硬的一次,在中國外交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結合所學知識,說說中國敢于在國際舞臺上“強硬”回擊不合理言論的原因。(4 分)歷史與社會部分一、選擇題(下列各項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每題 2分,共 24 分)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C D B A C C C A B C A B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 3 題,共 30 分)27.(10 分)(1)①海拔高;②氣溫低;③降水少;④土地沙化嚴重。(任意一點即可,2分)(2)①政府的組織與支持;②林業新科技的運用;③幾代人的艱苦奮斗。(任意兩點即可,4分)(3)那曲堅持綠色發展有利于提高森林覆蓋率,改善環境,產生了生態效益,促進生態的可持續發展;(2 分)良好的生態為當地發展旅游業提供資源,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促進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分)28.(10 分)(1)(1)A:新中國的誕生;B: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基本完成;C:全面小康。(3 分)(2) ①1992 年,鄧小平南方談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2 分)②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有利于實現經濟協調發展,使中國的經濟實力明顯增強。(2 分)(3)(本小題為選做題,任選一條回答。3 分)①堅持中國道路:1978 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了把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創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②堅持開拓創新:2001 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開拓了新空間等。(史實 1 分,意義 2 分,其中堅持開拓創新,多角度、言之有理即可。)29.(10 分)(1)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 分)①1953 年,周恩來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②1954 年,參加日內瓦會議,打開新中國外交新局面;③1955 年,周恩來參加亞非會議,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一點即可,1 分)(2)1972(1 分)1972 年,尼克松總統訪華,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1979 年,中美正式建交。(一點即可,2 分。)(3)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國際地位的提高;國家領導人的外交藝術等。(兩點即可,4 分)八年級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答案 第 2頁 (共 2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檢測歷史與社會試題.docx 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